变法运动 | 变法内容 | 结果 |
商鞅变法 | 编制户口,推行小家庭政策,重农抑商,奖励军功 | 变法成功;商鞅被处死。但改革为日后秦的统一奠定了础。 |
赵武灵王胡服骑射改革 | 穿胡人服装,学习胡人骑马射箭的作战方法。 | 改革成功。虽赵国最终被秦所灭,但提高了赵国的军事力量,推动了赵国封建化。 |
王安石变法 | 机构改革,赋税改革,科举改革,兴修水利…等 | 变法失败,王安石被罢相,法令亦陆续被废止。 |
宋太祖 |
宋真宗 |
宋仁宗 |
宋神宗 |
宋哲宗 |
宋徽宗 |
|
武职出身 |
60% |
34% |
21% |
7% |
— |
8% |
文职出身 |
40% |
66% |
79% |
93% |
100% |
92% |
第二次鸦片战争后开放的通商口岸 | 烟台 |
19世纪末列强强租租借地(军港或商港) | 威海卫、青岛 |
材料一:“以舞相属”是举行宴会时的礼节性舞蹈,在北魏上层社会多次出现,《魏书·高闾传》《北史·尔朱荣传》等史籍中多有记载。同时,汉晋以来的中原传统乐舞--汉代盛行的“百戏”,在宫廷、民间以及宗教活动之中都有演出……而随着政权扩张陆续传入中原的西域乐舞,天竺乐、康国乐等亦得到了很好的发展。除此之外,佛教的盛行也使以“行象”和“六斋歌舞”为主的佛教乐舞兴盛起来。
——摘编自邵丹华《北魏乐舞研究》
材料二:
胡旋舞,本出康居,以旋转便捷为巧,时又尚之。 ——《新唐书·五行志二》 舞有骨鹿舞、胡旋,俱于一小圆毯子上舞,纵横腾踏,两足终不离于毯子上,其妙若皆夷舞也。 ——段安节《乐府杂录·俳优》 舞二人,绯袄,锦领袖,绿绫浑裆袴,赤皮靴,白袴帑。 ——《旧唐书·音乐二》 |
材料三:宋元时期,商业的繁荣推动市民阶层产生,为了适应这一阶层的需要,出现了大量的民间娱乐场所,比如勾栏、瓦舍等,民间歌舞得到了极大地发展。民间歌舞融合了民俗民艺,与当时的市民文化的建构相辅相成。
——摘编自任颖《舞蹈在中华文明中的文化建构》
材料一:1895年4月中旬,康有为得知谈判代表李鸿章决定签约的消息,立刻令梁启超鼓动广东、湖南在京举人上书反对,提出拒签和约、迁都抗战、变法图强三项建议。1897年7月,康有为在北京创办《万国公报》(后改名《中外纪闻》),宣传西学,鼓吹变法。据不完全统计,1895-1897年,维新派和开明人士在全国共创办学会23个、学堂17所、报馆9家、书局2家,总计51个。到1898年,增加到300多个。
——摘编自张海鹏等主编《中国近代史》
材料二:1924年,国民党成立了工人部和农民部。广州国民政府采取了不少保护和支持工农的政策,广东的工农运动出现蓬勃高涨的新局面。1924年7月,在外国人集中居住的广州沙面租界,数千名中国工人罢工,抗议英法当局限制中国居民自由出入沙面租界的“新警律”,斗争持续一个多月,终于取得胜利。广东的工农运动,直接影响到邻近的湖南、江西等省工农运动的高涨。没有这个条件,北伐战争是很难顺利发展的。
——摘编自金冲及《二十世纪中国史纲》
材料三:1978-2017年广东省地区生产总值变化图
材料一:中国是茶树原产地、世界各国引种的茶树和饮茶习俗,都源于中国。早在1610年,荷兰人从中国澳门贩茶转运入西欧:1616年,中国茶叶运销丹麦;1657年,中国茶叶在法国市场销售;1785年,海运华茶在美国销售。随着南亚印度、斯里兰卡等国茶业的兴起,以及东非肯尼亚、乌干达、南美阿根廷、大洋洲巴布亚新几内亚和原苏联等国家茶业发展,茶叶成为世界种植业、加工业,逐渐扩大了世界茶叶贸易规模和水平。
——摘编自《世界茶叶贸易概况》
材料二:
1658 年 |
伦敦《政治快报》刊登了一则茶叶广告,称饮茶可以改善体质,这是英国最早的关于茶的记载。 |
1669 年 |
英国政府授权英国东印度公司专营茶叶贸易,从中国大量进口茶叶到欧洲市场。 |
1786年 |
一名法国人到英国旅行时注意到:即使是贫困百姓家,也能和富裕人家一样,一天喝两次茶。因为廉价而且能够迅速补充能量,茶叶特别受工人阶层的欢迎。 |
18世纪末 |
英国从中国进口的茶叶量达到了230万磅,与这个世纪的头一年相比,足足增长了200倍。 |
1851年 |
英国人将中国的茶树和制茶技艺带到印度,茶叶在印度和锡兰被大面积种植,欧洲红茶市场摆脱了对中国产地的依赖。 |
——摘编自[英]麦克法兰《绿色黄金:茶叶帝国》
材料三:至于武夷北苑,夙著茶名,饥不可食,寒不可衣,末业所存,易荒本务。自各国通商之初番舶云集,商民偶沾其利,遂至争相慕效,满山遍野,愈种愈多……刻近年以来,外洋印度等处产茶日多,行销日滞,富商大贾,历次亏折,裹足不前。
——摘编自卞宝第(晚清官员)《卞制军政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