〇禁止除了家用仆人以外任何形式的人身依附 〇规定有养兵特权的贵族不得随意使用家兵 〇地方治安法官有权监视郡长,去留完全由国王和御前会议掌握 |
朝代 |
秦汉 |
唐 |
宋 |
元 |
明 |
清 |
次数 |
375 次 |
493 次 |
874次 |
513 次 |
5 105次 |
5 344 次 |
频率 |
0.85次/年 |
1.7 次/年 |
2.7 次/年 |
5.31 次/年 |
18.5次/年 |
19.9 次/年 |
时间 | 学者 | 看法 |
1936年5月 | 漆琪生 | “轻工业全般的(地)停滞不进,乃是第二次五年计划的缺弱的部分,关系苏联民众生活内容之改善” |
1936年12月 | 袁孟超 | “是在全国人民极困苦的生活中进行的” |
1937年5月 | 林雄九 | “食料品和生活必需品,颇感缺乏,国民不得不度其低度的生活” |
材料一:丝绸之路开通后,匈奴势力消退,汉王朝控制了西域地区。异域经济作物的引进与种植增加了汉王朝的物产种类,丰富了中原地区人们的饮食生活,一些经济作物还因其药用价值而促进了中原地区医药学的发展。异域诸国对汉朝丝绸、漆器等的需求促进了国内相关产业的繁荣。此外,社会上胡风兴起,人们的衣、食、住,行等各个方面均受到了胡风的影响佛教的传入为汉代原有的思想体系注入了新的活力,丰富了汉人的信仰体系。在国际贸易中、丝绸、铁器等商品的畅销彰显了汉朝在国际经济关系中的重要地位,帝都长安与洛阳作为中西商品的集散地,已经发展为国际性的商贸中心。
——摘编自董莉莉《丝绸之路与汉王朝的强盛》
材料二:明朝初期,以朝贡贸易为主的官方贸易受到推崇,且朝廷对海上民间贸易限制严苛,民间瓷器外销也因此严重萎缩,走私活动在福建、广东等沿海地区渐趋活跃。隆庆元年(1567年),明帝国有限度地解除“海禁”,民间贸易兴盛,带来持续的贸易顺差,海上丝绸之路扩展为全球性的海路网络。清代前期,来华的欧洲商船增多,康熙开禁,设广州、厦门、宁波和云台山4个通商口岸,允许欧洲商船来华贸易。自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起,仅允许广州一口通商,但来华船只仍不断增加。清代前中期,中国瓷器外销进入了一个新的高峰。
——摘编自刘冬媚《碧海遗珍--广东省博物馆藏明清沉船出水陶瓷器》
材料一:隋文帝即位之初,规定“五家为保,保有长。保五为同,闾四为族,皆有正……以相检察焉”。唐朝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规定:百户为里,五里为乡。四家为邻,五家为保。在邑(城市)居者为坊,在田野者为村。村坊邻里,递相督察。《通典》引大唐令:诸户以百户为里,五里为乡,四家为邻,五家为保。该制度史称“伍保制”或“邻保制”,它以地缘关系为基础,家庭与邻里之间相互监督、纠察,从而形成彼此之间存在连带责任的居民互助、互保组织。“诸户皆以邻聚相保,以相检察,勿造非违。”
——摘编自赵晓芳、郭振《唐前期西州邻保组织与基层社会研究——以吐鲁番出土文书与砖志为中心》
材料二:曾经在欧洲农村长期广泛存在的公地共同体的管理中既存在领主专制,也包含一些共同体的民主因素。作为共同体最高权力机构的庄园法庭和村民会议,大多是由共同体的全体成员(非自由农和自由农)组成的。作为公地共同体最高法律的村规以及许多决策的制定和执行,很多情况下必须得到共同体全体成员的同意。
——摘编自赵文洪《庄园法庭、村规民约与中世纪欧洲“公地共同体”》
材料一:18世纪后期,一种新刑的工业组织形式出现了,它的太盾不在干使用机器,而是创诰了一种新的工作场所。在这个工作场所中,工人们听从机器指挥,随机器的转动而有节奏地劳动,他们必须是守纪律的,按固定的工作时间上班下班,一个工人不按时上下班就会延误整个工序,因此他们必须养成集体劳动的习惯,不可以自由、散漫……许多不能使用机器的行业也采用了这种新的生产组织形式,将生产流程重新安排。埃特鲁利亚陶瓷工场实行精细的劳动分工,把原夹由一个人从头到尾完成的制陶流程分成几十道专门工序,分别由专人完成。这样一来,原来意义上的“制陶工”就不复存在了,制陶工匠变成了制陶工场的工人,他们必须按固定的工作节奏劳动,服从统一的劳动管理。与此同时,工厂化数十倍地加快了生产速度。每一个工人在他自己的工序上都是行家里手,但同时他也降格成一个普通的熟练工,除了他负责的这道工序外,他可能什么都不会做。
——摘编自钱乘旦、许洁明《英国通史》
材料二:作为老牌资本主义国家的英国,凭借着第一次工业革命在主导产业纺织业上所取得的优势,长期居于世界工业垄断地位并占有广大的殖民地市场,据此可以获得规模报酬的利润,企业为实现利润最大化总是抵制创新。英国资本家由于丰厚的利润,不愿意另行耗资进行固定资产更新和追逐先进技术,从而造成各重要工业部门技术和设备的陈旧和落后。这种路径依赖事实上阻碍了英国企业家对新生主导产业的追求,而自由放任政策则使英国在国家战略上放弃了对钢铁、有机化学、电力等新的主导产业市场领先地位的角逐,在这些新的行业,英国发展迟缓非常明显就是明证。
——摘编自邓久根、贾根良《英国因何丧失了第二次工业革命的领先地位》
材料: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先后领导制定并实施了过渡时期经济发展战略。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经济发展战略、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发展战略三个不同的经济发展战略。三个战略的核心思想如下表所示。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的经济发展战略
过渡时期经济发展战略 |
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经济发展战略 |
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发展战略 |
|
战略时限 |
1949~1956年 |
1957~1977年 |
1978~2020年 |
战略思想 |
过渡时期总路线:优先发展重工业 |
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四个现 代化”战略思想的形成与独立完整的国民经济体系的建立 |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三步走”发展战略,实现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 |
——摘编自孔祥利《新中国成立 70年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发展战略的演进与探索》
围绕“经济发展战略和社会变革”从上表中选取一个或几个阶段,自拟论题并加以解读。(要求:论题明确,时段清晰,紧扣主题,史实准确,持论有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