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代 | 人口万人 | 疆域面积/万平方千米 | 郡(府)数量个 | 郡(府)统县数量约/个 |
秦朝 | 2000 | 350 | 49 | 20 |
西汉来 | 6000 | 610 | 103 | 15 |
隋朝 | 4600 | 470 | 190 | 6.6 |
唐开元年间 | 8000(8世纪中叶) | 930 | 328 | 5 |
年份 |
1933—1937年 |
1940年 |
1942年 |
1944年 |
企业数量 |
约23—100家 |
847家 |
1153家 |
2071家 |
年份 | 生产资料 | 消费资料 | |||
机器及大工具 | 原料 | 建筑用品等 | 消费品原料 | 直接消费资料 | |
1893 | 0.6 | — | 7.8 | 13.0 | 78.6 |
1910 | 1.5 | 0.1 | 16.0 | 17.0 | 65.4 |
1920 | 3.2 | 0.2 | 25.1 | 16.9 | 54.6 |
1930 | 3.7 | 1.9 | 21.3 | 17.3 | 55.8 |
据表可推知,这一时期( )
材料一:北宋交子大致经历了私人发行和官交子两个时期。宋代四川是铁钱流通的区域,铁钱流通基本上满足了当时商品经济发展的需要,但仍有许多缺点。据记载:“川界用钱,小钱每十贯重六十五斤”,而蜀地买罗一匹,需要20贯。发行交子的商家是由政府批准的,他们“连保作交子”,每年要向官府交纳一定的费用。在由16家大的富商主办时,交子就“用同一色纸币印造,印文用屋木人物”,有铺户印记“押字”和“密押”,“各自隐密题号,朱墨间错以为记”。任何交子的持有者,都可拿到发行的商号兑换铁钱。官交子制度起初对社会经济发展起了积极作用,但后来大量增发,成为政府搜刮财富的手段,以致大幅贬值,趋于崩溃。
——摘编自孙健《中国最早的纸币的产生及其流通》
材料二:明初以铜钱、纸钞为法定货币,白银在禁止流通之列。但纸钞因政府未能控制投放量而导致信用下降,渐至名存实亡,铜钱则因币材缺乏,铸币量难以满足流通的需要。明朝中期,通过海外贸易大量流入中国的白银恰好弥补了国内银矿不足的缺陷。政府规定赋税折银征收,这说明民间使用白银已比较普遍。清代历朝都铸造铜钱,并在云南等地大力开采铜矿,但仍不能完全解决币材问题,同时用银之势也已不可遏止,因此在流通领域仍然是“用银为本,用钱为末”。大额交易通用白银,政府财政也以白银为计算单位。
——摘编自张帆《中国古代简史》
材料:清末京师大学堂的置废颇为曲折。甲午战争后,改革求变呼声起,光绪帝下旨兴建京师大学堂,工部尚书孙家鼐负责筹备工作。1898年9月27日,“在孙家鼐上奏筹备方案之后,光绪帝面见各军机大臣,对此没有进行太多的讨论,大学堂筹备被搁置”。1898年12月6日,上谕今“各直省添置学堂,实力举办”,“着由户部筹定的欺,按年拨给京师大学堂,以崇体割”。12月31日,京师大学堂正式开办。
1899年5月6日,因御史参奏京师大学堂“糜费过甚,请饬归并删除”,清廷要求孙家鼐对其整顿。7月17日,上谕批准孙家鼐因病续假,由吏部左侍郎、大学堂总教习许景澄“暂行管理”大学堂事务。1900年4月20日,许景澄上奏,称大学堂开办以来,图书、仪器购置费用在常年经费动支,未动用20万两开办经费,呈请缴还此款。适逢“庚子事变”,他再次奏请“暂行裁撤京师大学堂”,并说:“创建大学堂之意,原为讲求实学、中西并重,西学现非所急,而经史诸门,本有书院、官学”,不必另立学堂。7月9日,该折获准。
1901年9月14日,清廷颁布兴学上谕:“京师已设大学堂应切实整顿”。1902年1月10日,京师大学堂正式复办。
——摘编自蒋宝麟《从京师大学堂到学部:清末中央教育财政的形成》
材料:任何历史事件都发生在一定的时间空间之内。学习历史如果没有时间和空间的观念,则无从把握历史事件之间的因果关系。下图历史事件之间都存在着一定的因果关系。
在①和④中任意选取一空,填补空白处内容,结合所填内容与表格前后联系拟定一个主题并对此主题进行分析。(要求:主题明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