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语文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江西省赣州市定南县创新体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上学期语...

更新时间:2024-07-13 浏览次数:57 类型:期末考试
一、基础与运用(共32分)
  • 1. (2022九上·定南期末)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 . (xiào)  堰湖(sài)   深痛疾(wù) B . 粑(cí)    公英(pú)    引受戮(jǐng) C . (gāo)   一土(póu)   古不变(gèn) D . 薄(jí)    脂粉(lián)  奄一息(yān)
  • 2. (2022九上·定南期末)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 她轻描淡写地说着,似乎没注意到我踌躇的脚步。 B . 他的诊所完全免费,病人每天络绎不绝,药物两个月就告罄了。 C . 无论是研究自然科学,还是研究人文学科,我们都应有格物致知的精神。 D . 李可染非常喜欢画牛,他一生不停地观察牛、画牛,妙手回春 , 把牛画活了。
  • 3. (2022九上·定南期末)  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没有一把尺子,能够量出夜的厚度。乌倦了,归巢后叽叽喳喳地吵闹一阵。在枝丫中慢慢安静下来。百虫的歌声越来越力不从心。唱到后来见无人理会,最后悄然钻进大地中去了。仿佛谁在晚归的路上一跺脚,(  )一粒星子掉在了大地上,把夜色撕开了一个口子,又迅速合上——到底撕不开如此厚重的夜。

    A . 大地一片静寂,洞地虫呜顿时披踩灭了。 B . 顿时踩灭了满地虫鸣,大地一片静寂。 C . 大地一片静寂,顿时踩灭了满地虫鸣。 D . 顿时被踩灭的是消地虫鸣,大地一片静寂。
  • 4. (2022九上·定南期末) 下列各项判断与分析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我们不应该对古人读书的正确态度滥加粗暴的不讲理的非议。(这个句子的谓语是“滥加”) B . 那树有一点佝偻,露出老态,但是坚固稳定,树顶像刚炸开的焰火一样繁密。(这句话运用拟人和比喻的修辞手法,写出那树虽老但枝繁叶茂的状态) C . “狂澜”“沉湎”“鞠躬尽瘁”“呕心沥血”(这四个词感情色彩相同) D . 防止校园欺凌事件不再发生,不让戾气弥漫整个校园,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多方面、多领域齐心协力(这个句子是个病句,否定不当)
  • 5. (2023九下·信阳开学考)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 智能设备本来应该是现代社会辅助学习的最佳工具,但在实践中却因使用得当与否而造成了学习障碍。 B . 设立“中国旅游日”,旨在以强化旅游宣传,培养国民旅游休闲意识,提升国民生活质量为目的。 C . 里海萎缩很大程度上是附近发展农业和工业,使得流入里海的河流进行了改道或者水量减少。 D . 我们虽然不必提倡不求甚解的态度,但是盲目地反对不求甚解的态度同样没有充分的理由。
  • 6. (2022九上·翁源期末)  《水浒传》中有许多与“三”有关的故事,下列情节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吴学究说三阮撞筹”,“三阮”即阮小二、阮小五和阮小七。他们原是石碣村的渔民,后受吴用之邀与众好汉劫取了“生辰纲”,案发后投奔梁山泊。 B . “施恩三入死囚牢”,“三入”是指武松被张都监设计灌醉擒拿并下囚牢后,施恩三次进入死囚牢,给康节级和叶孔目各送了银两,以保武松性命。 C . “宋公明三打祝家庄”,“三打”时幸得“病尉迟”孙立相助,孙立假意捉得石秀,取得栾廷玉及祝朝奉信任,作为内应,与众好汉一起攻下祝家庄。 D . “三山聚义打青州”,“三山”指的是鲁智深、花荣、武松带领的二龙山;李忠、周通带领的桃花山;孔明、孔亮带领的白虎山。
  • 7. (2022九上·定南期末)  古诗文默写。
    1. (1)   感时花溅泪,。(杜甫《春望》)
    2. (2) ,隔江犹唱后庭花。(杜牧《泊秦淮》)
    3. (3)   陶渊明在《桃花源记》中,用对偶修辞描绘出桃花林美景的句子是
    4. (4) 庄子说:“人生天地之间,若白驹过隙,忽然而已。”杜牧《赤壁》中的“”即物感兴,暗含物是人非、时光流逝之感;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的“”借典故感叹岁月流逝、人事变迁。
  • 8. (2022九上·定南期末)  请你据要求在学校开展的以“走进小说天地”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中,完成下列任务。
    1. (1) “回目”是中国传统小说常见的标题形式,常常采用对仗的方式,一方面概括章节内容,另一方面暗示结构主题。下面是以“回目”的形式为两篇经典文章拟写的标题,请参照下面的示例,补充出空缺之处。

      示例:《智取生辰纲》——杨志押送金银担,吴用智取生辰纲

        《唐雎不辱使命》:唐雎而使命不辱,秦王藏祸心却

        ​《孔乙己》:小酒店大世界,,尝尽人生酸辛

    2. (2) 自古以来,很多小说家留下了绝世佳作,读着这些小说,仿佛与古人对话,既能了解历史,又能净化自己的灵魂。请你根据积累的小说知识,仿照横线前后的内容再写一句。

          经典滋润心灵,名著丰盈人生。《水浒》如一碗浓烈的酒,酝酿出英雄的豪气;;《童年》似一壶苦涩的茶,浸泡出人生的艰辛。

二、阅读理解题(共43分)
  • 9. (2022九上·定南期末) 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下面小题。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刘禹锡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1. (1) “怀旧空吟闻笛赋”借用典故表情达意,其中的“  ”字既传达出徒能吟诗怀旧的无奈之情,又显现出老友都已不在身边的孤寂之苦,耐人寻味。
    2. (2) 老师请同学们为画线诗句配插画,某同学用了下面的设计方案,请结合诗句内容及诗人情感猜测他这样设计的理由。

      将“沉舟”“病树”置于画面一角不突出的位置,用明亮的色彩着力表现“千帆过”“万木春”的景象。

  • 10. (2022九上·定南期末) 文言文阅读,回答问题。

    醉翁亭记

        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曰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至于负者歌于涂,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1. (1)   本文作者是(朝代)的文学家、史学家(人名)。
    2. (2) 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文中的意思。

      ①望之蔚然而深秀者     

      ②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     

      ③佳木而繁阴     

      ④树林阴翳    

    3. (3) 本文第二段描写了醉翁亭的早晚和四季景色,请找出其中所对应的触景生情、乐在其中的语句,并准确地抄录下来。
    4. (4) 章第三段共描写了哪几个场景?哪一个是核心?其他场景的作用何在?
    5. (5) 文做为一篇文质兼美的散文,可谓是秀外慧中、匠心独具。请结合文章内容,谈谈你是如何理解“太守之乐其乐”这一主题的?
  • 11. (2022九上·定南期末) 阅读下面文章,回答下面小题。

    “快趣”与“慢妙”

    王南海

        ①人们是喜欢快的,快有快的趣味。

        ②比如古人诗中就有“千里江陵一日还”的豪迈,大江浩荡,水流湍急,舟行千里。随着时代发展,科技一路前行,高铁应运而生。如今,不要提“千里江陵一日还”,即使早晨在广州吃罢早茶,下午也可以闲适地在北京吃烤鸭。

        ③我也喜欢快趣。比如当你想旅行时,翻开中国的版图或是旋转地球仪,千里万里,甚至大洋彼岸,都不再是遇远的距离。我们已经居住在一个地球村。通讯技术也发达了。想来,小时候要想打个长途电话,需先到邮电局排队,然后申请一个小牌子,进入电话亭中接通。每一分钟都是昂贵的电话费用,让人只能长话短说。遇到打电话不便,要发电报。当年,有专门的一项训练,就是告诉人们如何写电报,如何用最简短的字,说清楚一件事。人们惜字如金,反复思量。

        ④如今,多种的通讯方式,早就不再需要去排队打长途。邮件,短信,甚至微信,都可以让天涯近如咫尺间,你哪怕在异国他乡,也能马上看到你的笑脸。人们不再写字,不再字斟句酌,表达快捷,何乐而不为?

        ⑤但是,静下来想想,慢也有慢的妙处。

        ⑥慢下来,也很幸福,比如慢车旅行。如果你有一段长长的假期,不妨选择一种慢车旅行。车的速度不快,你可以慢慢地观筼田野风光,可以和周边的游客慢慢地唠唠家常。此时,一切都缓缓地,,不急不躁。车轮的“咣当,咣当”声似乎也极富韵律之美。

        ⑦慢慢地给远方的朋友写一封信,先是铺平信纸,信纸上有淡淡的花纹,那是我精挑细选的结果。找出朱红的钢笔,一字一画得写上思念,有时候,需要想想,应该如何表达。有时候,自己也会被其中的妙趣逗乐。想象着朋友打开信纸后,会以什么样的表情读信,心中也会洋溢着-一种温暖。A

        ⑧慢慢地写一幅字。需要用老式的砚台。需要慢慢地磨墨,慢慢地运笔。记得读过毕淑敏的一篇散文,说到了既然有调好的墨汁,为什么还要去研墨?一位老人说:“要那么快干什么?慢慢地磨墨,慢慢地想,慢慢地酝酿情绪,慢慢地琢磨还有什么更好的表现方式,一圈圈地磨着墨,思绪也就慢慢地分泌出来、深入下去,看着清水渐渐地,变得像糯米粥一样稠厚,火候就快到了。”B

        ⑨慢慢地在乡下种种菜,喝喝茶。人需要拥抱自然,,更需要“接地气”。慢下来,让自己在乡下体味田园之美,懂得四季之乐,看着春发,夏长,秋收,冬藏。感受着四时节令,一份熨过的平静便油然而生。C

        ⑩感情也需要慢慢地。人们说,那时慢,一份美好的情愫,如—枚小小的种子,暗暗地播种,它需要两个人精心地呵护,慢慢地经历时光,才彼此有了默契。那份感情,才会如水到渠成,可以经历岁月和时光的检验。

        ⑪在快与慢之间,人们做着选择和评判。想来,___

    (选自《思维与智慧》有删改)

    1. (1) 结合全文,在①段空白处填写句子,使之成为中心论点。

      在快与慢之间,人们做着选择和评判。想来,    

    2. (2) 结合段落内容,指出下列句子所用的主要论证方法,并分析作用。

        比如当你想旅行时,翻开中国地图或是旋转地球仪,千里万里,甚至大洋彼岸,都不再是遥远的距离。

        如今,多种通讯方式,早就不再需要去排队打长途。邮件,短信,甚至微信,都可以让天涯咫尺间,哪怕在异国他乡,也能马上看到你的笑脸。

    3. (3) 下列语段是从原文中摘出来的,如果还原到文中去,放在 A、B、C 哪一处最合适?请简述理由。

      从前的脚步好慢,从一个村子,到另一个村子,要走一天的时间。从前的日子很慢很暖,裹在淡淡的烟火里,日日年年”。

  • 12. (2022九上·定南期末) 阅读下文,完成小题

    长在地边的玉米

    侯宏博

        ①我家有一块田地,与大路为邻。每年夏天,播种了玉米,路边的那一行常因过往行人的踩踏,总是出苗最晚,好不容易长上来几片弱弱的叶子,又被贪嘴的牛羊吃得稀里哗啦,侥幸存活下来的,到了秋天结出的玉米棒子只有鸡蛋那么大。偶尔有几株身强体壮的,结出了大棒子,还未成熟就被行人顺手牵羊掰走了,只留下光秃秃的玉米秆杵在地边。

        ②有人建议父亲少种一行玉米,也省得白费劳力,父亲摇摇头说,哪能让这么肥的田白白荒废?有人让父亲在地边筑一道篱笆,父亲微微一笑说,几十米长的篱笆墙,防了行人,也碍了自家,不值当。甚至还有人说,那就在地边每隔一段挖一个深坑或放置一块大石,父亲反诘道,那哪成?万一摔倒了行人罪讨可就大了。

        ③有一年,正是玉米施肥的时节,化肥供应却异常紧张。看着满地面黄肌瘦的玉米苗子嗷嗷待哺,父亲决定掏高价从别人手里倒买几袋化肥。施肥时,我对父亲说,化肥这么金贵,干脆不要给路边的这一行玉米施肥了,反正也收获不了几粒玉米,施肥简直就是浪费!父亲一边扶起一株被行人踩倒的玉米给根部培土,一边对我说,让地里头的玉米吃着肥料,这一行玉米眼巴巴地望着,这公平合理吗?他不仅没有采纳我的建议,还固执地让我给路边的这行玉米多加些肥料。我很是不解,他这不是给瞎 子点灯吗?

        ④随后,父亲经常带着锄头去这块田地,一发现有被行人踩踏过的地方,就用锄头松土;一见着被踩到的玉米苗,就扶起来在根部培土。那些扶也扶不起、站也站不直的,他就用草茎拧成绳,将它绑缚在别的玉米苗上,也让它抬头挺胸地成长。我知道,父亲是想用他手中的锄头扶起路边的这一行玉米,让路边的这一行玉米守护这一方田地,守护这一年的收成。

        ⑤待到秋天,玉米成熟了。地里头的玉米一个个捧着沉甸甸的大棒子,争相炫耀自己的成果。唯独路边的这一行玉米,还和往年一样,被糟蹋得几乎颗粒无收。看着眼前的一幕,我抱怨父亲当初不该不听取我的建议。

        ⑥父亲咬着烟袋,悠悠地吸着烟,微笑着对我说,你看,路边的这一行玉米,虽然没有结出像样的玉米棒子,但玉米秆比往年都要粗壮,都要端直,根部的土地也少了行人的踩踏,比往年都要松软。

        ⑦我辩驳道,我们要的是珍贵的粮食,而不是当柴草烧的玉米秸秆。

        ⑧父亲缓缓地说,你只看到一行玉米,没有看见满地的丰收。要知道,不是每一株玉米都能生长在田地中央,不要苛求每一株玉米都能结出一个大棒子。地边的这一行玉米,能够从路人的脚掌下和牛羊的唇齿中存活下来,已属不易,更何况今年又长得这么壮实。它们用身躯守护着田地,保护了第二行、第三行的玉米不受损失,这就是它们对丰收的贡献。

        ⑨我恍然大悟,再次细细地打量地边的这一行玉米。它们有的叶子已被牛羊啃食尽了,只剩下光秃秃的秆子;有的被拦腰折断,只有两尺来高的半茬;有的被掰走了棒子,撕裂的外衣似在秋风中哭诉;还有的两两互相扶持支撑,残损的躯干被父亲用草茎绑缚在一起。但是,它们的根系都很发达,露出地面的霸王根环绕着主根,深深地扎进泥土里,毫不妥协地守护着田地。

        ⑩三十多年过去了,我经历了很多事,接触过很多人,也常常遇到“生长在地边的玉米”,便想起父亲当年田间地头的教诲,对他们不鄙视,不放弃,不苛求,尽己之力施以援手,让他们也把根深深地扎进土地。

      (选自《思维与智慧·上半月》)

    1. (1) 阅读选文第②~⑨段,完成下面表格。

      主要情节

      父亲不顾劝阻,坚持种下路边的那一行玉米并为玉米施肥。

       

       

      “我”的情感态度

       

      抱怨不满

       

    2. (2) 选文第②段运用了哪种表现手法?有何表达效果?
    3. (3)   根据括号内的要求,赏析文中画横线的句子。

        父亲一边扶起一株被行人踩倒的玉米给根部培土,一边对我说,让地里头的玉米吃着肥料,这一行玉米眼巴巴地望着,这公平合理吗?(人物描写方法)

        地里头的玉米一个个捧着沉甸甸的大棒子,争相炫耀自己的成果。(修辞手法)

    4. (4) 结合选文,试分析文章标题“长在地边的玉米”的妙处。
    5. (5) 父亲不辞辛苦,一次又一次地扶起地边的玉米,对所有的玉米一视同仁。请结合文章第④段,从玉米的立场出发,谈一谈你的感悟。
三、写作题(共45分)
  • 13. (2022九上·定南期末) 我们仰慕古圣先贤,追寻他们的济世情怀;我们崇拜英雄伟人,追寻他们的成长历程;我们感恩父母师友,追寻他们的感人一幕……生活中,这些人的优秀品质影响并帮助着我们。请你讲述这样的故事,表达自己的看法,抒发自己的情感。

        请以“追寻”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要求内容具体充实,文体不限。(不能透露与考生有关的信息)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