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代 | 钱数(贯) | 银数(两) |
北宋元祐元年(1086年) | 48480000 | 57000 |
明代万历九年(1582年) | 21765.4 | 3704281.6 |
材料:新中国成立后,美术工作者“作为革命事业的战斗员之一”,必须无条件地深入到工厂、农村、兵营,“从新的社会生活中选取典型性的事件和人物”,作为新作品的主题。自从毛泽东发表著名的《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以来,“文艺为工农兵服务,一直成为我国革命文艺工作者所拥护、所遵循而为之奋斗的坚定不移的方向”。从1961年起,中国经济步入五年调整期。在崇尚英雄和典型模范的时代,钢铁形象的隐退和工人模范形象的缺席,急需新的形象给予填补以带动经济发展。1964年1月,文化部慰问演出团来到大庆,中央美术学院教师马常利被分配在王进喜钻井队下属的一个钻井分队, 他与钻井工人同吃同住同劳动,并被钻井工人的艰苦生活和火热的生产场景深深震撼。回到北京后,他根据收集的大量素材,创作了第一张表现大庆石油工人形象的油画作品—《大庆人》。
从艺术上看,大庆石油工人形象是对中国工人阶级形象的成功塑造,是新中国美术史中很重要的一页。其作为新中国建设题材的有机组成部分,它用新的视觉形象开启了又一轮图绘工业建设的热潮。
——摘编自武杰山《毛泽东时代美术中大庆石油工人形象研究》
——摘编自刘志勇《清末都察院改革;方案设计、改革结果及其影响》
材料一:1939年8月19日,苏德政府达成<苏德贸易信贷协议》,在未来两年时间里,苏联向德国供应农、林、工业品,总价值1.8亿德国马克;所得货款用于从德国购买工厂设备、车床、武器装备等及其他物品。此后,苏联又增加价值6.4亿以上德国马克的货物给德国。此外,苏德还秘密商定由苏联出面向第三国购买物资再转运德国的办法。
——摘编自沈志华主编《苏联历史档案汇编》
材料二:从1939年9月至1940年6月,美国对苏出口比上一年增长75%,也高于往年最高水平。在战略物资方面也出现大幅增长,如1938年苏联从美进口合金3268000美元,到1939年跳至6984000美元。苏联从美国的过境转运(主要是锡、铜和原油)也出现大幅增长。苏联还首次在美国大量采购小麦。1939年11月底,苏军入侵芬兰。罗斯福公开谴责苏联并对苏联实施“道义禁运”……从1939年底至1940年6月,美国政府的各个部门联手对苏联出台了一系列的经济管制措施,将苏联所需的战略物资、生产机械、生产技术和运输船舶等,都纳入美国政府的严格控制之下。
——摘编自张愿《二战初期美国对苏联的经济管制(1939.9—1941.6)》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吴敬梓,康熙四十年(1710)出生在“科第仕宦多显著”的一个官僚家庭。他深切渴望有朝一日能在科场上大显身手,二十三岁中秀才,之后一直没有中举。在逐渐看到了官僚的徇私舞弊,举业中人的利欲熏心,他对举业由热衷到失望,从而潜心创作《儒林外史》。吴敬梓在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萌芽出现以后,他不知不觉地对新鲜信息已有所吸收。他认为读经书,做学问采取“不在宋儒下盘旋,亦非汉、晋诸贤所能笼络”的态度,并公然斥责当时的理学家“于经生制举业外,未尝窝目,独好窃虚谈性命之言,以自便其固陋”。《儒林外史》以深刻的笔触批判了科举制度,反对八股取士的办法,无情地讽刺和嘲笑了那些热衷功名富贵的人,并剖示了科举制度对他们的毒害。吴敬梓的笔触并没有停留在这种政治文化的外显层次上,而是发展到宏观的民族文化的深隐层次,《儒林外史》触及知识分子的精神解放的问题,即知识分子在八股取士的牢笼下如何冲破精神罗网的问题。在艺术上,讽刺大师吴敬梓是用饱蘸辛酸泪水的笔来写喜剧,来描绘封建主义世界那幅变形的图画的。
——摘编自白寿彝总主编《中国通史》
沙龙的历史既是一部文化史,也是一部社会史。广义来说,沙龙(salon) 是以谈话(conversation) 为主,由一位沙龙女主人(Saloniere) 来聚集不同的社会阶层或生活圈子的文人雅士或贵族,这些沙龙客人会定时来参加聚会。沙龙文化作为当时西欧上流社会的一种贵族精英文化,发展历经两个世纪,对法国社会起到了深远的影响。
材料一 17世纪初的朗布依埃沙龙享有“优雅社会摇篮”的美誉。因其在装饰为蓝色的客厅纳客,而以“蓝色沙龙”著称。蓝厅中的言谈和娱乐具有浓厚的人文气息。享有荣耀的不是权位,而是天才,学识和风度。许多闻名世界的大作家都将蓝厅作为他们作品的首发地,例如高乃伊的大多数戏剧作品都在此朗诵过,并引起了热烈的讨论。
——摘编自曹丹丹《沙龙文化在中法两国发展的对比性分析》
材料二 就文化领域而言,18世纪的欧洲是法国的欧洲。这一时期,处在启蒙时代的法国,在思想领域各种观念冲突激荡,思想活跃非凡,人们冲破封建宗教道德牢笼,人性获得解放。这一世纪的沙龙更为开放和活跃,如乔芙林夫人的哲学沙龙、莱丝比纳丝小姐的百科全书派沙龙,以及内克夫人的政治沙龙等。沙龙社交谈话涉及的领域也更广泛。“沙龙到了十八世纪逐渐由教育与教化的作用、文学性的讨论,转化为哲学、科学、宗教的思考中心。”
——摘编自郭莹莹《近代西欧沙龙文化探析》
材料三 法国大革命爆发,贵族四处逃亡,沙龙进入黯淡时期,直至19世纪时,沙龙才又活跃起来,例如瑞卡米耶夫人和吉哈丹小姐的沙龙,在这些沙龙里,浪漫主义逐渐成形。接着,沙龙文化渐被文学咖啡馆取代,直至20世纪初销声匿迹。
——摘编自《十八世纪法国沙龙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