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历史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广东省深圳市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下学期历史第一次阶段...

更新时间:2023-04-18 浏览次数:88 类型:月考试卷
一、选择题:本题共23小题,每小题2分,共4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 1. (2023七下·深圳月考) 时空观念是历史学科五大核心素养之一。与下图中①②③对应的朝代是(    )

    A . 商朝、北宋、元朝 B . 东汉、西晋、隋朝 C . 商朝、隋朝、北宋 D . 东汉、北宋、明朝
  • 2. (2023七下·隆回期末) 《百家讲坛》中在介绍隋朝最重要的贡献时曾评价道:“可以毫不夸张地讲,隋文帝也罢,隋朝也罢,一半的功业就在于此。”该贡献是指(    )
    A . 确立了选拔人才的察举制度 B . 结束了长期分裂使中国重归统一 C . 建立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封建王朝 D . 开凿灵渠促进了南北经济文化交流
  • 3. (2024七下·张北期末) 在大运河的修建过程中,我们的祖先遇到了许多难题,如所连接的海河、黄河等五大水系的海拔不同,如何控制水的流向等等。但他们克服了重重困难,修成了直到今天我们都为之骄傲的大运河。材料强调大运河的开通(    )
    A . 维护了社会秩序的安定 B . 体现了古代人民的智慧 C . 加强了南北地区的联系 D . 促进了社会经济的繁荣
  • 4. (2024七下·电白期中) 杜佑《通典》记载:“至(贞观)八年、九年,频至丰稔,米斗四五钱,马牛布野,外户动辄数月不闭。至(贞观)十五年,米每斗值二钱。”此社会状况的出现得益于(    )
    A . 唐太宗的励精图治 B . 武则天的承前启后 C . 唐玄宗的开元盛世 D . 宋太祖的重文轻武
  • 5. (2023七下·深圳月考) 下侧材料共同说明唐朝(    )

    A . 兴盛的原因 B . 农业的发展 C . 衰落的过程 D . 割据的结果
  • 6. (2024七下·广州期中) “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杜甫《忆昔》中描绘的情景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
    A . 秦始皇建立中央集权制度 B . 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 C . 唐玄宗实行一系列改革 D . 宋朝政府鼓励海外贸易
  • 7. (2023七下·深圳期末) 唐太宗将文成公主嫁给松赞干布,并派专使护送文成公主远行。松赞干布为更好地学习中原文化,派遣贵族子弟到长安学习。这一史实说明唐朝时期(   )
    A . 民族关系和睦 B . 社会风气开放 C . 经济文化繁荣 D . 对外交流频繁
  • 8. (2023七下·桐柏期末) 下图是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的唐青釉凤首龙柄壶,其纹饰取材丰富,有流行于希腊莨苕纹样,波斯的产物连珠,常见于印度舞人,佛教的象征莲花,中国传统的吉祥物龙凤。多样的装饰折射出唐朝(    )

    A . 边疆巩固 B . 兼容并包 C . 民族和睦 D . 经济繁荣
  • 9. (2023七下·深圳期末) 中发现的唐代寺院建筑遗存,布局与日本唐招提寺极为相似,这最有可能佐证下列哪一事件(   )
    A . 张骞通西域 B . 鉴真东渡 C . 玄奘西行 D . 郑和下西洋
  • 10. (2024七下·招远期末) 唐朝作为一个积极的文化传播者将自身的先进文化辐射到周边国家,同时也吸收了其他文明的优秀文化,对世界文明发展进程产生了深远影响。下列能够证明此特点的史实是(    )
    A . 张骞通西域甘英出使大秦 B . 鉴真东渡玄奘西行 C . 文成公主入藏金城公主入藏 D . 郑和下西洋戚继光抗倭
  • 11. (2023七下·深圳月考) 唐代音乐、舞蹈、雕塑吸收了波斯、天竺等外来艺术精华;人们的衣食住行、娱乐活动等也多受西北少数民族习俗影响。这些反映了当时(    )
    A . 北方游牧民族文化成为主流 B . 繁荣的海外贸易和商品经济 C . 唐朝文化对周边国家的影响 D . 开放的社会风气和文化自信
  • 12. (2023七下·深圳月考) “长安百花时,风景宜轻薄。无人不沽酒,何处不闻乐。”这是诗人刘禹锡在《百花行》中描写的长安城人们赏花的盛况。下列诗句反映的情景与《百花行》不符的是(   )
    A . 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 B . 城头山鸡鸣角角,洛阳家家学胡乐 C . 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 D . 日本晁卿辞帝都,征帆一片绕蓬壶
  • 13. (2024七下·雁江期末) 中国的书法艺术是中华文化中的瑰宝。唐朝在书法艺术方面建树颇丰。下列书法家中都属于唐代名家的一组是(    )
    A . 钟繇、胡昭 B . 颜真卿、柳公权 C . 王羲之、怀素 D . 赵孟頫、欧阳询
  • 14. (2023七下·深圳月考) 他被誉为“诗圣”,诗风淳朴厚重,很多诗作反映了战争和政治腐败给人民带来的痛苦,抒发悲愤凄婉之情。他是(    )
    A . 屈原 B . 杜甫 C . 苏轼 D . 陆游
  • 15. (2023七下·深圳月考) 下表户数和人口数大幅度下降的主要原因是(    )

    纪年

    公元年份

    户数

    人口

    玄宗天宝十四年

    755

    8914909

    52919309

    肃宗乾元三年

    760

    1933174

    16990386

    A . 外戚宦官专权 B . 军阀割据纷争 C . 安史之乱 D . 外族入侵
  • 16. (2024七下·西安期末) “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是唐末农民起义领袖黄巢的诗句,唐末农民战争(  )
    A . 冲击了唐朝统治 B . 推翻了唐朝统治 C . 平定了安史之乱 D . 形成了藩镇割据局面
  • 17. (2024七下·平房期末) “方镇相望于内地,大者连州十余,小者犹兼三四。故兵骄则逐帅,帅强则叛上。或父死子握其兵而不肯代,或取舍由于士卒,往往自择将吏,号为留后’,以邀命于朝。”材料评述的是(   )
    A . 春秋时期的诸侯争霸 B . 战国时期的兼并战争 C . 东汉的外戚宦官专权 D . 唐中后期的藩镇割据
  • 18. (2023七下·南宁期中) 了解历史时序,初步掌握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是学习历史的基本要求。如图是中国古代主要朝代(时期)更迭示意图的一部分,相应方框①内应填入(   )

    A . 汉朝 B . 明朝 C . 五代十国 D . 清朝
  • 19. (2023七下·深圳月考) 钱穆在《国史大纲》中写道:“宋王室的一个历世相传的家训,厥为优待士大夫,永远让文人压在武人头上。”这反映了宋朝的治国策略是(   )
    A . 强干弱枝 B . 分解相权 C . 民贵君轻 D . 重文轻武
  • 20. (2024七下·田阳期末) 据统计,唐朝共取士近3万名,平均每年取士约100名;宋朝共取士11万5千余名,平均每年取士约360名。宋朝在科举取士上的做法(    )
    A . 确保了科举取士公平 B . 促进了文化教育的昌盛 C . 提高了人才选拔标准 D . 形成了完备的考试制度
  • 21. (2024七下·连州期中) 历史板报中有“陈桥夜醉得天下、杯酒论心掌乾坤、曲宴翰林显国策、王安石变法求出路”四个栏目,由此推断其主题是(    )
    A . 唐朝的政治 B . 北宋的政治 C . 元朝的政治 D . 明朝的政治
  • 22. (2024七下·商城期末) 第一手史料是指接近或直接在历史发生当时所产生,可以直接作为历史根据的史料。下列属于研究辽宋夏金元时期历史的第一手史料是(    )
    A . 《岳飞抗金》历史剧 B . 钱维城的《平定准噶尔图卷》 C . 《资治通鉴》译注本 D . 出土的壁画《契丹人引马图》
  • 23. (2023七下·深圳月考) 下列古钱币的形制与铸币文字蕴含着丰富的历史信息。这最适合用来研究,中国古代(    )

    秦半两钱

    唐开元通宝

    契丹货币

    西夏货币

    A . 民族交融的加强 B . 冶铁技术的进步 C . 抑商政策的演变 D . 征税方式的变化
二、材料题(24小题共12分,25小题共12分,共24分)
  • 24. (2023七下·深圳月考) 唐朝是中国古代史上的鼎盛时期,在当时世界上声名显赫。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来流脂栗米白,公私仓廪具丰实。

    ——【唐】杜甫《忆昔》

    材料二:观察图1和图2

    材料三:水国寒消春日长,燕莺催促花枝忙。风吹金榜落凡世,三十三人名字香。

    ——【唐】周匡物《及第谣》

    材料四:在他西行前,国人称印度为天竺。此外,印度还有“身毒”“贤豆”等叫法。他在印度求法时认为译为“印度”比较合适。他回国后,这一译法逐渐流行,沿用至今。

    1. (1) 材料中的唐诗描写了唐朝开元时期什么样的情景,这盛世局面的出现与唐玄宗采取的哪些措施有关?
    2. (2) 农业工具的创新极大地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材料二中唐朝出现的两种新农具分别有什么用途?
    3. (3) 材料三中的唐诗体现了我国古代史上哪种选官制度?唐太宗和武则天对这一制度的完善分别作出了怎样的贡献?
    4. (4) 材料四的“他”是谁?回国后,根据他的口述,由其弟子记录而成的著作是什么?
  • 25. (2023七下·深圳月考)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如下图。

    丝绸之路不仅是一条通商易货之道,更是一条知识交流之路。沿着…中国将丝绸、瓷器、漆器、铁器传到西方,也为中国带来了胡椒、亚麻、香料、葡萄、石榴。…伊斯兰教及阿拉伯的天文、历法、医药传入中国,中国的四大发明、养蚕技术也由此传向世界。更为重要的是,商品和知识交流带来了观念创新……这是交流的魅力、互鉴的成果。

    ——习近平在“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开幕式上的演讲

    材料二:

    1. (1) 材料一中为唐与天竺之间文化交流作出贡献的人物是谁?根据他的口述由弟子记录成哪本书?
    2. (2) 结合所学知识,从材料一、二中提出一个观点并展开论述。要求:观点明确;至少结合两个史实进行论证,史论结合,论证充分;结论正确有升华。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