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历史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江西省宜丰县中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历史3月月考试...

更新时间:2023-05-19 浏览次数:82 类型:月考试卷
一、单选题(每小题2分,共48分)
  • 1. (2023高一下·江西月考) 西周时期,诸侯朝觐天子时需采用最高等级的玉礼器七寸璧琮作为信物,诸侯之间来往则只需要六寸玉礼器即可。诸侯和别国使者来往时,使者的玉礼器应比国君的爵位降一等。这表明,西周时期(   )
    A . 实行家国同构的管理模式 B . 统治集团实现权力高度集中 C . 分封制成为宗法制的基础 D . 重视等级秩序的构建与维护
  • 2. (2023高一下·江西月考) 春秋战国五百年的时间里,今陕甘豫晋一带的戎狄族已无迹可寻。楚国灭越灭鲁,势力发展到云南滇池一带,秦国兼并了巴蜀,又夺取了楚的巴黔中郡,中原的诸夏和东南沿海的越族、西南方的西南夷交融也加速了。这表明当时(   )
    A . 中原华夏文化南渐加速 B . 周天子对地方控制加强 C . 分裂中孕育着统一因素 D . 各个民族社会发展同步
  • 3. 陈旭麓说:“自从有了民主政治的理想之后,官僚政治就一直成为人们憎恶和抨击的对象。这是理所当然的。但是,历史地看,官僚政治的出现也有过它的必然性和合理性。”下列历史现象符合以上观点的是(   )
    A . 内阁制取代丞相制 B . 科举制取代九品中正制 C . 郡县制取代分封制 D . 土地私有制取代井田制
  • 4. (2023高一下·江西月考) 在中国古代,货币的流通量能反映一个地区经济发展状况。十六国和北魏前期,史书多记载“遂不用钱”“钱不同钱”“钱终不行”“钱货无所周流”等。但北魏太和以后不到百年时间,北朝官方铸币共9次,与同时期南朝差不多。这一变化反映了(   )
    A . 货币促进经济重心南移 B . 北方商品经济恢复发展 C . 市场管理逐步的规范化 D . 北魏实现了对北方统一
  • 5. (2023高一下·江西月考) 唐朝时,在西域、东北、岭南、漠北等地共设置羁縻府州近千个,羁縻府州的都督和刺史由当地少数民族首领世袭充任,中央政府在这些地区“顺其土俗”,不收赋税,接受以政治象征意义为主的土贡。当时这些措施(   )
    A . 有利于强化君主专制 B . 有助于多民族国家的统一 C . 完善了中央行政体制 D . 削弱了边疆地区政治地位
  • 6. (2024高一上·南山期中) 西汉察举制下已经出现了秀才、明经等考试科目。隋朝正式废除九品中正制后增加经世致用的考查内容,最终形成秀才、明经、进士三科并立的选官制度。这主要有助于隋朝(   ) 
    A . 打击地方势力 B . 强化儒家教化 C . 形成向学风气 D . 选拔实用人才
  • 7. (2023·福州二模) 东晋士族顾恺之在画论中提出:“(描绘人物)若上下、大小、浓薄有一毫小失.则神气与之俱变矣”。《世说新语》中也有大量南朝名士关于品评人物形体之美的记载,如“妙有姿容,好神情”等。由此可见,魏晋南北朝时期( )
    A . 盛行笔墨情趣的艺术风气 B . 士人文化引领社会时尚 C . 追求以形传神的创作理念 D . 民族融合促进艺术发展
  • 8. (2023高一下·江西月考) 灵活地将平常仓、广惠仓的储粮折算为本钱,以百分之二十的利率贷给农民和城市手工业者,以缓和民间高利贷盘剥的现象,同时增加政府的财政收入,改变北宋“积贫”的现象。上述材料描述的是王安石变法中的哪项措施(   )
    A . 青苗法 B . 募役法 C . 将兵法 D . 保甲法
  • 9. (2023高一下·江西月考) 秦朝时,政府在全国范围内构建了以咸阳为中心的全国性道路网;元朝时,政府在各地广设驿站,构筑了从大都(北京)向全国各地乃至境外延伸的驿路体系。这些做法(   )
    A . 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 B . 耗费大量人力物力,导致两大王朝速亡 C . 促进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 D . 促进了中外经济文化交流
  • 10. (2023高一下·江西月考) 南宋陈旉的《农书》有这样的记载:湖州地区农家“唯藉蚕办生事”,这表明(   )
    A . 宋代丝织技术的显著提高 B . 湖州地区产生资本主义萌芽 C . 南宋经济重心南移完成 D . 湖州蚕桑经营的重要性
  • 11. (2023高一下·江西月考)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张载的上述名言反映了他(   )
    A . 提倡个性解放 B . 主张存理灭欲 C . 反对君主专制 D . 强调学以致用
  • 12. 明朝册封鞑靼首领俺答汗,在西藏设行都指挥使司,在黑龙江流域设奴儿干都司。清朝设台湾府,蒙古族地区设盟、旗,新疆设伊犁将军,派驻藏大臣,西南改土归流,设理藩院等。明清时期的这些举措(   )
    A . 导致了中央集权的弱化 B . 奠定中国的疆域版图 C . 体现不同政权和睦共处 D . 反映辉煌与挑战并存
  • 13. (2023高二下·长春期末) 中国古代统治者采取了检核簿册、连坐告密、遣吏巡行、密查侦缉、密奏传呈等方法进行监察督核。其中密奏传呈是经过特殊渠道将奏报的内容直接送呈君主,由君主亲阅,再朱批处理,并不通过各级军政部门,拥有最大的权威。清朝的“密奏传呈”指的是(   )
    A . 刺史制度 B . 设置通判 C . 奏折制度 D . 内阁制度
  • 14. (2023高一下·江西月考) 近代中国最早介绍外国历史地理的书籍之一、被誉为了解外国知识的“百科全书”的是(   )
    A . 《四洲志》 B . 《瀛寰志略》 C . 《资政新篇》 D . 《海国图志》
  • 15. (2023高一下·江西月考) 1872年开业的轮船招商局为缓解资金缺乏带来的困难,特意发行股票,明确刊载“当经本局议定,招集股银壹百万两,分作千股,每股银壹千两,先收银五百两,每年壹分生息”的字样。这反映了(   )
    A . 封建官僚不再管理企业 B . 民族工业改变了经营理念 C . 企业经营方式的近代化 D . 官办企业经营范围的扩大
  • 16. (2023高一下·江西月考) 1911年至1918年间,中国新注册工厂255家,其中以棉纺厂、面粉厂为最多,而全国的钢铁冶炼厂只有9家。这可用来主要说明当时的民族工业(   )
    A . 迎来一次难得的发展机会 B . 得到国民政府的大力扶持 C . 没有形成完整的工业体系 D . 受到外国资本严酷的剥削
  • 17. (2023高一下·江西月考) 1912年春节,在中国部分农村地区张贴的春联内容为:“帝德乾坤大,皇恩雨露深”“君恩深似海,臣节重如山”。这一现象(   )
    A . 反映了清政府统治基础的牢固 B . 直接推动了新文化运动的全面爆发 C . 加速了袁世凯复辟帝制的进程 D . 表明辛亥革命在思想解放上不彻底
  • 18. (2023高一下·江西月考) 国民革命期间,毛泽东提出:“农民问题是中国革命的中心问题,农民不起来参加并拥护革命,国民革命不会成功”“农民问题不在现在的革命中得到相当的解决,农民不会拥护这个革命”。这反映出毛泽东(   )
    A . 已经产生明确的工农联盟思想 B . 对中国国情的深刻认识 C . 认识到农民有较高的政治觉悟 D . 对中国革命前途的忧虑
  • 19. (2023高一下·江西月考) 大革命失败后,为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统治,中共先后领导一系列武装起义,大多都失败了。但一些起义部队在数省边界地区的偏僻农村坚持下来。针对当时党内一些人产生“红旗到底打得多久”的疑问,毛泽东在1930年1月写的一封信中明确提出“星星之火,可以燎原”。这里的“星星之火”指的是(   )
    A . 农村革命根据地 B . 敌后抗日根据地 C . 国民党统治区域 D . 解放区中共民主政权
  • 20. (2023高一下·江西月考) 二战中期,日本要求“伪满洲国”将产出原煤的30%(2.28亿吨)、生铁40%(1200万吨)运往日本;此外,还在蒙古和华北大力发展其国内短缺的畜牧业和棉花种植业。日军的这些做法旨在(   )
    A . 加速日占区社会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B . “以战养战”,满足国内的社会需求 C . 实现东亚区域内各民族的共同繁荣 D . 打破列强对中国经济侵略的垄断
  • 21. (2023高一下·江西月考) 1940年7月,山东省委根据中共中央“在敌后放手发动群众”的指示成立了山东省战时工作推行委员会,广泛动员民众参与敌后游击战争,团结群众参与根据地的政治、经济、文化建设。据此可知,当时中共致力于(   )
    A . 巩固与扩大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B . 动员民众反抗国民党统治 C . 提高广大民众的政治思想觉悟 D . 广泛创建农村革命根据地
  • 22. (2024高一下·旌阳开学考) 1947年12月14日,陈毅发表诗作《反攻形势》,其中一句是“从来能兵观远略,迄今筹划赖雄才。举国艳说新民主,土改狂潮遍地来”。以下与“土改狂潮”内容相符合的一项是(   )
    A . 实行打倒土豪分田地的举措 B . 推行“双减双交”的土地政策 C . 开展自己动手的大生产运动 D . 废除封建半封建性的剥削制度
  • 23. (2024高三上·江门期中) 新中国成立初期,对于接管企业最初采取“原封不动”的办法,即在形式上原封不动,旨在把企业完整地接管过来,不破坏生产秩序,对旧人员实行“原职原薪”,表明人民政府给他们生活出路。这一举措(   )
    A . 旨在尽量保持原有生产形态 B . 有利于社会稳定和恢复生产 C . 标志着社会主义改造的开始 D . 实质上是将官僚资本公有化
  • 24. (2023高一下·江西月考) 下表为我国某一时期国民经济中公、私成分的占比情况。这反映了当时我国(   )

    所有制性质

    经济成分

    占比

    公有经济

    国营经济

    32.2%

    合作社经济

    53.4%

    公私合营经济

    7.3%

    私有经济

    资本主义经济

    0%

    个体经济

    7.1%

    A .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入新时期 B . 国民经济基本实现了全面恢复 C . 封建土地剥削制度已被彻底废除 D . 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初步建立
二、材料分析题
  • 25. 汉武帝通过加强中央集权巩固了统治。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西汉初年)以海内初定,子弟少(年少),激秦孤立亡藩辅,故大封同姓,以填(镇)天下。

    ——班固《汉书·高五王传》

    材料二:愿陛下令诸侯得推恩分子弟,以地侯之。彼人人喜得所愿,上以德施,实分其国,不削而稍弱矣。

    ——班固《汉书·主父偃传》

    材料三:汉初统治者汲取秦亡的教训,采用道、法结合的黄老思想。黄老之学主张清静无为,正好适应了当时的现实要求。但是,该思想不利于统治者的治理和中央集权制的巩固。因此,汉武帝最终接受了董仲舒的建议,奉儒家思想为正统。

    ——摘编自威怀洋《中国古代治国经验及启示》

    1. (1) 据材料一,概括汉初“大封同姓”的原因。结合所学,指出西汉初年实行的地方行政制度及其影响。
    2. (2) 据材料二,指出汉武帝面对王国问题采取的对策及其作用。
    3. (3) 据材料三,分析汉武帝接受董仲舒建议的原因。汉武帝采取了哪些措施把儒家思想奉为正统?
  • 26. (2023高一下·江西月考) 隋唐时期王朝统一,国力强盛,经济繁荣,在制度上也有重要建树。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唐代的三省六部示意图

    材料二:进士科始于隋大业中,盛于贞观、永徽之际。缙绅虽位极人臣,不由进士者终不为美……其推重谓之“白衣公卿”,又曰“一品白衫”。其艰难谓之“三十老明经,五十少进士”。……其有老死于文场者,亦无所恨。故有诗云:“太宗皇帝真长策,赚得英雄尽白头!”

    ——摘编自王定保《唐摭言》

    材料三:唐初赋敛之法曰租庸调……玄宗之末,版籍浸坏,多非其实。……至是,炎建议作两税法。先计州县每岁所应费用及上供之数而赋于人,量出以制入。户无主客,以现居为薄,人无丁中,以贫富为差。为行商者,在所州县税三十之一,使与居者均,无侥利。居人之税,秋、夏两征之。其租庸调、杂徭悉省。

    ——摘编自《资治通鉴》

    1. (1)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三省六部制的特点和影响。
    2. (2)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分析科举制度的历史作用。
    3. (3) 根据材料三概括两税法的主要内容。
  • 27. (2022高一上·天津市期末)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1840年,英国用“坚船利炮”轰开了中国的“大门”,轰破了国人几千年“天朝上国”的迷梦。至19世纪70年代,清政府既要面对“发逆”之患,还要应对“洋人”之灾,困顿之势,尤若重病之躯,举步维艰。

    ——摘编自陈旭麓《近代中国的新陈代谢》

    材料二:

    材料三:人们认识到共和制度之所以不能真正得到巩固,根本原因在于缺乏对旧思想、旧文化、旧礼教的彻底批判,“欲图根本之变革”,必需改变国民性,必须发动一场思想运动,使人们从封建思想的束缚中解放出来。

    ——摘编自陈国庆《中国近代社会转型研究》

    1. (1) 根据材料一,概括清政府“举步维艰”的原因。
    2. (2)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图中代表人物为救亡图存进行的重要探索及共同结果。
    3. (3) 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人们发动这场“思想运动”的原因并指出主要内容。
    4. (4) 综合上述材料,归纳近代中国向西方学习的基本路径。
  • 28. (2023高一下·江西月考)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1921年6月,共产国际代表马林抵达上海,提出召开中国共产党全国代表大会的建议,李大钊和陈独秀相商,认为经过各地共产主义小组的酝酿和准备,成立全国性统一的中国共产党的条件已经成熟。7月23日,在上海法租界,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正式举行,宣告中国共产党正式成立。

    ——摘编自张岂之《中国通史》

    材料二:遵义会议认为:一切事实证明,我们在军事上的单纯防御路线,是我们不能粉碎敌人第五次“围剿”的主要原因。会议改组中央领导机构,选举毛泽东为政治局常委。

    ——摘编自《中央关于反对敌人五次“围剿”的总结决议》

    材料三:中共中央七届二中全会指出党着重在乡村聚集力量、用乡村包围城市这样一种时期已经完结。全会科学地分析了中国革命在全国胜利以后所面临的国内外基本矛盾,阐述了中国共产党在各方面所应采取的基本政策。

    ——摘编自《中国近代史通鉴》

    1. (1)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历史条件。
    2. (2) 根据材料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阐述两次会议在中国共产党发展历程中的重要作用。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