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历史 /统编版(部编版)(2024) /八年级下册 /第五单元 国防建设与外交成就 /第16课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统编版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下册历史第16课《独立自主...

更新时间:2023-03-30 浏览次数:59 类型:同步测试
一、单选题
  • 1.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已经成为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它的内容有(   )
    ①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    ②互不侵犯    ③互不干涉内政
    ④平等互利    ⑤和平共处    ⑥求同存异
    A . ①②③④⑤ B . ①②④⑤⑥ C . ①②③⑤⑥ D . ②③④⑤⑥
  • 2. (2022八下·深圳月考) 《耿飚将军回忆录》记录了新中国成立初期周恩来总理在一次国际会议上的发言:“我们应该努力使朝鲜的停战状态转入和平状态。……采取措施来巩固朝鲜的和平,以便为和平统一朝鲜创造条件。”据此推断,该会议是( )
    A . 万隆会议 B . 不结盟运动 C . 日内瓦会议 D . 第26届联合国大会
  • 3. (2022八下·深圳月考) 2020年6月15日,印度军队在加勒万河谷非法越过中印实际控制线,与我边防部队发生肢体冲突,出现人员伤亡。印度的这一行为违背了新中国建立初期中印缅三国总理共同倡导的( )
    A .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B . 不结盟的政策 C . “求同存异”方针 D . 反对霸权主义
  • 4. (2024八下·梁山期末) 20世纪70年代是新中国外交发展的突破期和转型期,实现了由区域性强国向有全球性影响的大国的转变。能说明这一结论的史实是中国(    )
    A . 与苏联等国建立外交关系 B . 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C . 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 D . 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 5. (2022八下·宁明期末) 习近平主席说:“随着中国的发展,中国将......更多提出中国方案,贡献中国智慧。”历史上,新中国首次向世界“贡献中国智慧”是提出(    )
    A .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B . “求同存异”方针 C . “一带一路”战略 D . 人类命运共同体理论
  • 6. (2023八下·灵山期末) 我国代表团提出“求同存异”方针,加强了我国同亚非各国团结与合作的会议是(    )
    A . 日内瓦会议 B . 联合国代表大会 C . 万隆会议 D . 亚太经合组织会议
  • 7. (2024八下·徐闻期末) 针对当前乌克兰局势,中国根据乌克兰问题本身的是非曲直决定中国立场……中国关于尊重各国主权和领土完整、遵守联合国宪章宗旨和原则的基本立场是一贯的。这说明中国在对外活动中(    )
    A . 与世界各国合作共赢 B . 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C . 与其他国家互相尊重 D . 以联合国为中心展开外交活动
  • 8. (2022八下·西双版纳期末) 探寻历史事件的逻辑关系,是我们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下面是小王同学围绕中国现有的“外交成就”整理的笔记,其中逻辑关系正确的是(    )
    选项 历史史实 历史结论
    A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成为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原则
    B 求同存异 促进了中国同欧洲国家的友好交往
    C 中日邦交正常化 亚洲实现了永久和平
    D 中美建交 消除中美两国的隔阂
    A . A B . B C . C D . D
  • 9. (2022八下·西双版纳期末)   1971年10月25日,大会表决刚结束,很多国家的代表欢呼、鼓掌。有媒体评论:中国受到联大三分之二以上国家的祝福,使联合国发生根本变化。以上描述的是(    )
    A . 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B . 中国参加日内瓦国际会议 C . 中华人民共和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 D . 中国军队先后多次参加联合国维和行动
  • 10. (2022八下·定远期末)   1949年,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的成立大会上,周恩来说:“中国一百年来的历史是一部屈辱的外交史。我们不学他们。我们不要被动、怯懦,而要认清帝国主义的本质,要有独立的精神,要争取主动,没有畏惧,要有信心”。材料反映新中国奉行的外交政策是(    )
    A .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B . “人权高于主权”的外交政策 C . 推行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 D . 采取“另起炉灶”的外交政策
  • 11. (2022八下·丹东期末) 习近平主席说:“随着中国的发展,中国将……更多提出中国方案,贡献中国智慧”。新中国成立后首次向国际社会“贡献中国智慧”是(    )
    A . “求同存异”方针的提出 B .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C . “一带一路”的提出 D . 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
  • 12. (2022八下·武鸣期末) “会议体现了亚非国家和地区团结合作、友好相处,共同反对帝国主义和殖民主义,争取和巩固民族独立,保卫世界和平的精神。”引文中的会议是指(    )
    A . 华盛顿会议 B . 巴黎和会 C . 日内瓦会议 D . 万隆会议
  • 13. (2022八下·双城期末)   1953年,中国政府首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在国际社会上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其内容包括(    )

    ①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    ②互不侵犯    ③互不干涉内政

    ④独立自主    ⑤平等互利,和平共处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④ C . ②③④⑤ D . ①②③⑤
  • 14. (2023八下·子洲期末) “它超越了意识形态的限定,具有普遍的适用性,成为解决国与国关系的基本准则。不仅如此,在纷繁芜杂的当今世界,它依然焕发着蓬勃生机。”材料中的“它”是指(    )
    A . “一边倒” B . “另起炉灶” C .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D . 不结盟
  • 15. (2023八下·罗定期末) “在万隆会议上,周恩来既没有去刻意争取对共产主义的支持,也没有激烈反美、反西方的言论,但他达到了此行的重要目的。”周恩来达到“此行的重要目的”主要是因为(    )
    A . 周恩来的人格魅力 B . 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 C . 中美关系开始缓和 D . 倡导“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 16. (2022八下·双城期末) 第一次没有西方殖民主义国家参加,由亚非国家自己举行的国际会议是(    )
    A . 巴黎和会 B . 万隆会议 C . 联合国大会 D . 华盛顿会议
二、材料分析题
  • 17. (2022八下·定远期末)   2021年是建党100周年,中国共产党始终站在时代的前列,带领人民进行艰苦卓绝的斗争。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经济上,新中国继承的是一个千疮百孔的烂摊子。生产萎缩,民生困苦。国民党统治下长期的恶性通货膨胀,造成物价飞涨,投机猖獗。党和人民政府有没有能力制止恶性通货膨胀,把经济形势稳定下来,使自己在经济上从而在政治上站稳脚跟,这在当时是比向尚未解放的地区进军和剿匪更加困难的新的严峻考验。

    国际上,妄图称霸全球的美国,在其“扶蒋反共”政策失败后,仍然不肯放弃与中国人民为敌的立场……对新中国实行政治孤立、经济封锁和军事包围。

    —《中国共产党简史》

    材料二:经此一战,中国人民粉碎了侵略者陈兵国门,进而将新中国扼杀在摇篮之中的图谋,可谓“打得一拳开,免得百拳来”,帝国主义再也不敢作出武力进犯新中国的尝试,新中国真正站稳了脚跟。……经此一战,中国人民打败了侵略者,震动了全世界,奠定了新中国在亚洲和国际事务中的重要地位,彰显了新中国的大国地位。

    —《中国共产党简史》

    材料三:工作队深入发动群众,启发他们的阶级觉悟,让他们自觉地行动起来。广大农民与地主阶级进行面对面的斗争,迫使地主阶级在群众威力面前屈服低头,树立了农民群众在农村中的政治优势……没收地主阶级的土地以及耕畜、农具等,分给那些无地少地的农民……

    ——金冲及《20世纪中国史纲》

    1. (1) 根据材料一,指出新中国成立时党和政府所面临的国内外严峻形势。
    2. (2) 材料二中“经此一战”是指什么事件?依据材料二及所学知识,概括此战胜利所产生的影响。
    3. (3) 依据材料三中指出农民群众“自觉地行动起来”在政治上和经济上产生的变化。
    4. (4) 综合材料二、三,这两个事件在当时有什么共同作用?
  • 18. (2022八下·邻水期末) 八年级某班学生围绕“新中国的外交”这个主题搜集了不同时期的资料,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20世纪50年代,亚洲发生了两大事件。一件以东北亚的朝鲜为焦,点,一件以东南亚印尼的避暑城镇万隆为中心。新中国以不同的方式参与了这两个事件。一个是战争方式,其结果是东北仍然是中国人的,未受侵犯,中国的国际威信由此大为提高。一个是会议协商,它促使亚洲和非洲的政治家们连续来北京作友好访问。

    ----摘编自《革命的中国的兴起(1949一1965年)》

    材料二:1971年“乔的笑”(如下图)

    材料三:经过1986年6月30日至1987年3月23日期间的中葡四轮谈判后,1987年4月13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总理和葡萄牙共和国总理分别代表中葡两国政府在北京人民大会堂西大厅正式签署《中葡联合声明》。

    材料四:为推进中国特色大国外交,我国举办了一系列重要的国际会议,为我国的发展营造了良好外部条件,为世界和平与发展作出了新的重大贡献。

    1. (1) 结合所学,指出材料一所说的“两件大事”分别指的是什么历史事件?周恩来为“会议协商”作了什么贡献?
    2. (2) 结合所学,材料二“乔的笑”的原因是什么?
    3. (3) 材料三中葡谈判针对的是哪一问题?这一问题的解决,是哪一构想的成功实践?
    4. (4) 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举出一例我国举办的重要国际会议。在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全面推进的今天,我国形成了怎样的外交布局?
  • 19. (2022八下·南宁期末) 阅读下列材料,按要求回答问题。

    材料一:朝鲜战争结束后,为争取国际局势的缓和,为国内即将开展的大规模经济建设争取和平环境,周恩来提出著名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它的提出可以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发展的一个阶段性界碑,它是从革命运动外交向国家外交过渡的一次关键性转变,标志着新中国外交的形成。

    ——摘编自章百家《我们怎样走向世界》和牛军<新中国外交的形成及主要特征》

    材料二:(1954年确立的)这一制度能够在中国成为适宜的政治制度,是因为它体现了国家由人民当家作主的本质要求,便利人民群众经常通过这样的政治组织参加国家管理,行使自己的权力,从而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中国人民正是用这样的根本政治制度来保证国家沿着社会主义的道路前进。

    ——《中国共产党的九十年》

    材料三:建国初,资本主义工商业在数量上仍居多数,广大农村的个体经济在整个国民经济中更占绝对优势……(这些现象)到一九五六年已经根本改变,中国选择并建立了社会主义。它使全国的各项工作得以在一个新的制度基础上前进。离开这个起点,就没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可言,就没有社会主义现代化可言。

    ——金冲及《二十世纪中国史纲》

    请回答:

    1. (1) 材料一中,新中国提出了什么外交政策?这一政策体现了新中国外交的什么变化?
    2. (2) 材料二中的“这一制度”指什么制度?据材料概述这一政治制度的两大优势。
    3. (3) 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三中根本改变”资本主义工商业和农村个体经济的手段分别是什么?这一“根本改变”对中国社会性质产生了什么影响?
    4. (4) 综合上述材料,概括指出中国共产党在20世纪50年代的政策与制度设计的共同目的。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