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语文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山东省潍坊文华学校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下学期语文月考...

更新时间:2023-04-23 浏览次数:57 类型:月考试卷
一、选择题
  • 1. (2023九下·潍坊月考) 下列划线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 . (jìng)     (gǒu)得     唐(jū)        负箧曳(xǐ) B . (cù)尔       徒(xiǎn)    (jūn)裂       (yùn)袍敝衣 C . (gǎo)素      (mào)老     一豆(gēng)    冻(lěi)之患 D . (láo)      叱(duō)     (yè)然        燕然未(lè)
  • 2. (2023九下·潍坊月考) 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 休浸    燕然    流血千里    羌管悠悠 B . 青衫    嗜学    怀怒未发    英雄末路 C . 耄老    缟素    免冠徙跣    白虹贯日 D . 酒酣    肝胆    锦帽貂裘    舍身取义
  • 3. (2023九下·潍坊月考) 下列句子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
    A . 故患有所不辟也 B . 故不错意也 C . 四支僵劲不能动 D . 何日遣冯唐
  • 4. (2023九下·潍坊月考) 下列划线的释义相同的一项是(    )
    A . 故天将降大任于人也        非独贤者有心也 B . 有先生也        是人多以书假余 C . 人恒 , 然后能改        门不入 D . , 四支僵劲不能动        生而取义者
  • 5. (2023九下·潍坊月考) 下列句子中没有使用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
    A . 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 B .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 C . 小住京华,早又是中秋佳节。 D . 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
  • 6. (2023九下·潍坊月考)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 优质的服务使聚丰酒楼在开业就引起业界瞩目的重要原因。 B . 我班同学认真讨论和聆听了班主任激动人心的考试动员报告。 C . 随着城镇化的加快,我市农村人口数量较五年前减少了一倍。 D . 近年来,广东坚持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以高质量发展保障高质量民生供给。
  • 7. (2023九下·潍坊月考) 下列搭配有误的一项是(    )
    A . 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唐唯不辱使命》——《战国策》——刘向 B . 将军白发征夫泪——《渔家傲・秋思》——《范仲淹全集》——范仲淹 C . 舍生而取义者也——《鱼我所欲也》——《论语》——孔子 D . 则心不若余之专耳——《送东阳马生序》——《宋濂全集》——宋濂
  • 8. (2023九下·潍坊月考) 给下面句子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此说在一定程度上道出了我国饮食文化的地区差异,也反映了人们的口味与地理环境存在着相应的联系。

    ②其中,粤菜、川菜、鲁菜、淮扬菜、浙菜、闽菜、湘菜、徽菜被称为“八大菜系”,不同的菜系,其口味有很大的不同。

    ③过去,人们常把中国人的口味概括为南甜、北咸、东辣、西酸。

    ④譬如,喜辣的饮食习俗多与东部地区气候潮湿有关,经常吃辣可以驱寒祛湿;过去新鲜蔬菜在北方是罕见的,所以,人们习惯把菜腌制后慢慢食用,这样,北方大多数人就养成了吃咸的习惯。

    ⑤与丰富的主食相对,作为副食,中国菜肴在长期烹饪中出现了许多流派,并形成不同类型的地方菜系。

    ⑥米食和面食是汉族主食的两大类型,南方以米食为主,北方则以面食为主。

    A . ⑥⑤③①④② B . ③①④⑤②⑥ C . ③②⑤①⑥④ D . ⑥⑤②③①④
  • 9. (2023九下·潍坊月考) 下列文学文化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 . 太学是我国古代设在京城的最高学府。元、明、清时期不设太学,设国子学或国子监。司业、博士都是古代学官名。 B . 古时男子二十岁举行加冠(束发戴帽)仪式,表示已经成人。 C . 别号即文人或有身份地位的人以居住地或室名为自己取的别称。如:李白号青莲居士,杜甫号少陵野老,苏轼号东坡居士,白居易号易安居士等。 D . 序是一种文体,一般分为书序和赠序。书序类似于今天的“引言”“前言”;赠序往往因人立论,阐明某些观点,相当于议论性散文。如:宋濂的《送东阳马生序》就是一篇表劝慰的赠序。
二、综合题
  • 10. (2023九下·潍坊月考) 目前,中学生将手机带入校园已成为一种普遍现象。为此,某校九年级(3)班将以“正确使用手机,争做守纪学生”为主题召开一次班会。请你参与并完成以下任务。
    1. (1) 请简要写出本次主题班会的意义。
    2. (2) 下面是本次班会的活动环节,请你补全所缺的环节。

      环节一:开场白

      环节二:讲手机的故事

      环节三:             

      环节四:                     

    3. (3) 你的同桌小明上课时玩手机,在被老师发现并制止后,小明对这位老师产生了抵触情绪。对此你将如何劝说小明?
三、名著导读
  • 11. (2023九下·潍坊月考) 阅读下面名著选段,回答问题。

    晚间挤了一屋子的人,桌上点着一盏灯。严监生喉咙里痰响得一进一出,一声不倒一声的,总不得断气,还把手从被窝里拿出来,伸着两个指头。大侄子走上前来问道:“二叔,莫不是还有两个亲人不曾见面?”他就把头摇了两三摇。二侄子走上前来问道:“二叔,莫不是还有两笔银子在哪里,不曾吩咐明白?”他把两眼睁得溜圆,把头又狠狠摇了几摇,越发指得紧了。奶妈抱着哥子插口道:“老爷想是因两位舅爷不在眼前,故此纪念。”他听了这话,把眼闭着摇头,那手只是指着不动。赵氏慌忙揩揩眼泪,走上前道:“爷,别人都说的不相干,只有我晓得你的意思!”赵氏分开众人,走上前道:“爷,只有我知道你的心事,你是为灯盏里点的是两茎灯草,不放心,恐费了油。我如今挑掉一茎就是了。”说罢,忙走去挑掉一茎。众人看严监生,点一点头,把手垂下,登时就没了气。

    1. (1) 作者主要从哪些角度刻画严监生的?揭示了他怎样的本性?
    2. (2) 在赵氏之前有好几个人猜测严监生“伸着两个指头”的原因,作者为什么这样写?
四、默写
  • 12. (2023九下·潍坊月考) 古诗文默写。
    1. (1) 以中有足乐者,                       。(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2. (2)                 , 弓如霹雳弦惊。(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3. (3)                     , 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鱼我所欲也》)
    4. (4) 四面歌残终破楚,                 。【秋瑾《满江红(小住京华)》】
    5. (5) 莫听穿林打叶声,                 。(苏轼《定风波》)
    6. (6)                   , 北风吹断马嘶声。(纳兰性德《浣溪沙》)
    7. (7) 杏花疏影里,             。(陈与义《临江仙·夜登小阁,忆洛中旧游》)
    8. (8) 苏轼在《江城子·密州出猎》中用“                        

             ”三句勾勒出一个挽弓劲射的英雄形象,英武豪迈,气概非凡。

五、诗歌鉴赏
  • 13. (2023九下·潍坊月考) 阅读下面诗歌,回答问题。

    江天暮雪

    马致远

    天将暮,雪乱舞。半梅花半飘柳絮。

    江上晚来堪画处,钓鱼人一蓑归去。

    1. (1) “雪乱舞”一句中“乱”字有怎样的妙处?
    2. (2) 请从修辞角度赏析“半梅花半飘柳絮”一句。
    3. (3) 阅读这首元曲,说说其中包含着作者怎样的情感?
六、文言文阅读
  • 14. (2023九下·潍坊月考) 阅读

    【甲】今诸生学于太学,县官日有原稍之供,父母岁有裘葛之遗,无冻馁之患矣;坐大厦之下而诵诗书,无奔走之劳矣;有司业、博士为之师,未有问而不告、求而不得者也;凡所宜有之书,皆集于此,不必若余之手录,假诸人而后见也。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质之卑,则心不若余之专耳,岂他人之过哉?

    【乙】然今遣汝者,恐汝在家汩①于俗务,不得专意。又父子之间,不欲昼夜督责。及无朋友闻见,故令汝一行。汝若到彼,能奋然勇为,力改故习,一味勤谨,则吾犹可望。不然,则徒劳费。念之!念之!“夙兴而夜寐,无忝②尔所生!”

    (节选自朱熹《与长子受之》,有删改)

    [注]①汩(gǔ三声):搅乱,扰乱。②无忝(tiǎn三声):不要辱没。忝,辱。

    1. (1) 请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

      父母岁有裘葛之  遗:              

      无冻之患矣  馁:        

      岂他人之哉  过:        

      然今汝者  遣:        

      不欲昼夜督 责:        

    2. (2) 请将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未有问而不告、求而不得者也。

      ②不然,则徒劳费。

    3. (3) 【甲】【乙】两文都表达了作者                               的思想感情。
    4. (4) 【甲】【乙】两文都是劝勉后辈的文章。【甲】文宋濂是从哪些方面勉励马生君则学习的?【乙】文朱熹对儿子有怎样的劝诫?请简要分析。
七、现代文阅读
  • 15. (2023九下·潍坊月考)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问题。

    人有所畏

    马 军

    某日早朝,明太祖朱元璋忽然发问:“天下何人最快活?”君臣遂纷纷开动脑筋,或曰金榜题名者,或曰功成名就者,或曰富甲天下者,或曰子孙满堂者,不一而足,却皆未获赞许,唯独大臣万钢说道“畏法度者快活”时,才龙颜大悦,并强调“人有所畏,则不敢妄为”。

    “妄”,历来为先贤所诫,遑论治国、平天下,亦为修身、齐家之大患。妄念一起,万马脱缰,后果往往不堪设想,诸多不切实际,执迷不悟的妄想;信口开河,不负责任的妄言;毫无根据,轻下结论的妄断;伤天害理,丧心病狂的妄为即会纷至沓来。一个“妄”字,实乃害人害己,祸国殃民的罪恶推手,政通人和,长治久安,岂可得也?

    而治妄戒妄的灵丹妙药就是有所畏。

    元代名臣吕思诚畏书。“不敢妄为些小事,只因曾读数行书。”古往今来,先哲们充满智慧和人文情怀的不朽论著,为人类进步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等思想,已经形成一代又一代读书人崇尚与敬畏的价值观和道德律,不管多么贫穷困顿,也无论处境多么艰难险恶,都不敢轻易逾越先哲所划定的红线,孔子将其谓为君子之畏。

    战国时期的政治家李悝畏法。作为魏国大法官的他曾审理一桩凶杀案,最后结案时将杀人凶手按律判处了死刑。不想3年后,此案真正的凶手浮出水面,不仅自己供认不讳,而且事实清楚,证据确凿。显而易见,一个无辜的人被他冤杀了,按照他自己所定的《法经》,这是死罪,毕生崇法畏法的李悝遂以自杀谢罪。

    现实生活中,更多的人则是畏威。当初,刘璋统治蜀川时,一味实行所谓的仁政,结果却是导致境内法纪废弛,正气不彰。诸葛亮对此反其道而行之,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百姓对法律的高压线逐渐产生敬畏,蜀国从此走向大治,国力日强,为六出祁山伐魏奠定了较为雄厚的物质基础。

    有恃无恐者往往无畏。何进自恃位高权重,又贵为国舅,因此谁都不放在眼里,当有人提醒他要警惕炙手可热的十常侍时,他全然不当回事,“此小儿之见也。吾掌天下之权,十常侍敢待如何?”结果不久就被十常侍砍了脑袋。吕布也犯这样的毛病,“吾有画戟、赤兔马,谁敢近我!”这种天为老大,我就是老二的“浑不怕”,最后都落了个身首异处的可悲结局。

    无知者更是不知有畏。汉朝时,朝廷派使者来到西南一隅的夜郎,这是个和汉朝的一个县差不多大的蕞尔小国。可夜郎国王从未出过国门,井底之蛙的他骄傲地问汉使:“汉朝和我的国家哪个大?”他的茫然无知和狂妄自大吓了使者一大跳。

    本来,野生动物是人类的朋友,善待它们是我们现代文明人的责任,因为它们和我们人类都在同一条船上。可是一些饕餮之徒,不知它们的厉害,将果子狸、穿山甲甚至蝙蝠等等,都变成了嗜欲者们的盘中餐,导致其自身携带的危险病毒的潘多拉魔盒被一双双无知之手愚蠢地打开,致使恶魔般的疫情肆虐逞威,人类的健康和生存受到严重威胁。

    自高自大,满不在乎,看似与无畏相像,其实毫不沾边,甚至是真正的懦夫,在危险面前,草菅人命者有之,逃避责任者有之,丧失人格者有之。真正的无畏是文天祥,是杨继盛,是方志敏,是江竹筠,是日夜奋战在抗“疫”一线的英雄们,他们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大无畏精神,谱写了一曲曲可歌可泣的壮丽篇章。另外,从本质上说他们也不是毫无所畏,只不过畏的是内心深处重于泰山的东西受到损害,所以自己的这个“小我”也就勇往直前,无所畏惧了!

    (选自《思维与智慧》2020年5月上半月)

    1. (1) 文章第一段引用明太祖朱元璋的故事,有什么作用?
    2. (2) 文中画线的句子采用了哪种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
    3. (3) 文中介绍了吕思诚畏书、李悝畏法、普通民众畏威的故事,请你也写出一个事实论据,写出所写人物畏惧的内容。
    4. (4) 下列有关文章内容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 . “妄”字对国家而言可能会成为治国的大患,对个人而言,容易造成轻下结论的妄断。 B . 一些嗜欲者们对野生动物无所畏惧,将果子狸、穿山甲甚至蝙蝠等做成盘中美食,最终给自身健康带来威胁。 C . 通过刘璋与诸葛亮治理蜀川的办法的对比,说明使民众畏威法律才能令国家长治久安。 D . 自高自大、满不在乎是无畏的表现,无畏的内涵是用生命坚守内心深处重于泰山的东西。
  • 16. (2023九下·潍坊月考)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小题。

    最后一匹老马

        ①罗老汉有匹老马,马实在太老了,庄稼地里的活干不了,有时拉拉板车,也是出不了村就喘粗气直冒汗。

        ②村里人都劝罗老汉,趁马还活着,赶紧让屠户杀了卖肉还能换几个钱。刚开始罗老汉不同意,说老马从小就跟着自己,杀了有些不忍心。但架不住别人一再劝说,加上自己是个穷庄稼汉,也没几个闲钱养活白吃食不干活的牲畜,老伴又常年吃药也花费不少,罗老汉就动了心,张罗着找来了屠户。

        ③屠户在院子里磨着刀,罗老汉跑到马厩里抚摸着老马的脖子,诉说老马的好处和自己的不舍。说着说着,只听老马一声低低的哀鸣。他一抬头,竟然发现老马的眼里吧嗒吧嗒地掉下了眼泪。老马这一掉眼泪,罗老汉眼泪也止不住地掉下来,心里一软,就出来对屠户说老马不杀了。

        ④这天快天亮时,老伴的病又犯了,罗老汉看老伴痛得死去活来的,只得把老马套上车,扛着老伴到乡医院去医治。一路上,罗老汉舍不得打老马,但奇怪的是,老马今天像是一下精神了许多,蹄下生风,很快就来到乡医院。停下车,罗老汉发现老马浑身打战,汗顺着腿向下流。大夫仔细检查一番,连说惊险,要是再耽搁个一时半刻,老伴的命就搭上了,所幸送来得及时,并无大碍。过了晌午,老伴病情就稳定了。鉴于罗老汉的家庭情况,为了节省开支。大夫开了药让回家静养。罗老汉把老伴背上车,抚摸着老马的耳朵说:“老伙计,辛苦你了。”

        ⑤老马晃晃悠悠地拉着车,路过一个邻村时,刚走到一处院落前,突然从院子里跑出一条宠物狗。老马躲闪不及,车轱辘把狗的腿轧断了。狗的主人伍三听到狗的惨叫声,从院子里冲出来,把狗宝贝一样抱在怀里,指着罗老汉破口大骂。骂完罗老汉,又抄起门前一根大木棒,扬言要打断老马的一条腿才肯罢休。都是邻近的村子,罗老汉知道伍三很有钱,黑白两道都吃得开,心狠手辣,不是善茬。当下,他忙从口袋里掏出看病剩下的钱来,说着好话赔着笑脸往伍三手里塞。伍三把罗老汉扒拉到一边,恶狠狠地说:“你这点钱能赔了我这条狗的腿?实话告诉你,连车带马加一起卖了,也值不了我这狗的医疗费用!打断一条马腿出出气算便宜你了。”说着他瞅瞅四腿颤抖站立不稳的老马又说:“你要舍不得你这破马,你的一条老腿也行啊,今天只要车轱辘从你的腿上过一遍,甭管断不断,这事就算了了。大家说我这样做公平合理吧?”

        ⑥罗老汉知道今天的事凭几句好话断然不能解决,也就没再言语。回头看看遍体流汗疲惫不堪的老马,罗老汉拍拍老马的头,然后在围观人群的注视下,慢慢坐到地上,伸一腿盘一腿,定定地看着老马,冲老马挥了挥手,做了个向前走的手势。众人屏住呼吸看着老马,只见老马的眼里满是亮晶晶的泪水,和罗老汉的目光一接触,突然打了个响鼻。冲罗老汉点了几下头。然后老马拉看车退后几步,“嘶溜溜”一声暴叫,四蹄腾空而起,直奔罗老汉而来。众人都闭上了眼,心想:老头的腿算是废了。谁知老马到了罗老汉跟前一跃而过,紧跟着车轱辘眼看就要轧上罗老汉的腿时,老马却猛地一顿,然后拼尽全身的力气向前猛冲,把板车带了起来,车轱辘飞离罗老汉一米开外才落了地。众人惊呆了,须臾一片叫好声。伍三一看也没话说,只得挥挥手让罗老汉走了。

        ⑦当天夜里,老马就死了,罗老汉抱着马脖子哭了一夜。天亮后,他找人帮忙把老马埋在村后自家的地头,还筑起了一个大坟包。

        ⑧后来村里人时常说起老马的神奇。不过,这种老马可能以后再也不会有了。因为,再没人像罗老汉这样对待一匹老得快走不动的老马了。

    1. (1) 结合全文,说说老马的神奇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2. (2) 请从描写方法和表达效果两个方面赏析文中第⑥段画线的句子。

      众人都闭上了眼,心想:老头的腿算是废了。

    3. (3) 请简要回答文章第⑤段在故事情节发展上的作用。
    4. (4) 文章最后一段中的画线句有哪些含义与作用?
八、写作题
  • 17. (2023九下·潍坊月考) 任选一题作文。

    文题一:请以“那一刻,我长大了”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①写出真情实感。②不少于600字。③文章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文题二: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

    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荀子

    勤学如春起之苗,不见其增,日有所长;辍学如磨刀之石,不见其损,日有所亏。

    ——陶渊明

    苟有恒何必三更眠五更起,最无益莫过一日曝十日寒。

    ——胡居仁

    要求:①根据材料寓意,自定立意,自拟题目。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不少于600字。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较名,地名。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