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道德与法治 /统编版(部编版)(2024) /八年级下册 /第四单元 崇尚法治精神 /第八课 维护公平正义 /公平正义的守护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部编版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下册初中道德与法治4.8....

更新时间:2023-04-11 浏览次数:29 类型:同步测试
一、单选题
  • 1. 疫情期间,全国公安机关共破获涉疫情诈骗案件1116起,抓获犯罪嫌疑人294名,追缴赃款660余万元。这 ( )

    ①维护了正义,有利于社会的稳定

    ②维护了正常社会秩序与经济秩序

    ③是不诚信的表现,应受道德谴责

    ④损害国家、社会、他人的利益,应受法律制裁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④ C . ①③④ D . ①②③④
  • 2. 下面漫画启示我们,坚守公平离不开(    )

    A . 立法保障 B . 司法保障 C . 物质保障 D . 学校保障
  • 3. 2022年1月,江某某诉刘某案一审宣判,江某某胜诉。这一结果亮明了司法态度,对无私救人的行为予以褒扬,对见死不救的行为予以谴责,这既是弘扬人间正气,也是以司法判决鞭挞丑陋和自私。对此,下列认识正确的是 ( )
    A . 触犯我国法律法规,就要承担刑事责任 B . 法院坚守自由平等,让行善者更有力量 C . 国家推进司法改革,共建共享美好社会 D . 司法维护公平正义,引领社会崇德向善
  • 4. (2024八上·十堰期中) 放学回家的路上,八年级学生小朋看见一名歹徒骑摩托车抢劫。小朋立即报案,并向公安部门提供了歹徒的相貌特征、车牌号和去向。公安部门根据小朋提供的线索,很快就抓住了犯罪嫌疑人。小朋的行为表明 ( )

    ①作为未成年人,既要敢于斗争,又要讲究策略

    ②要见义勇为、匡扶正义,不顾一切地同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

    ③作为未成年人,面对歹徒抢劫他人,应避而远之

    ④期盼正义、实现正义、维护正义,是我们的共同心声

    A . ①③ B . ③④ C . ②③ D . ①④
  • 5. (2023八下·大连期末) 小海在学完本框内容后就对在生活中维护公平进行了思考,认为社会上很难实现这一美好社会价值。你可以这样说 ( )

    ①遇到不公平的行为时,要坚守原则立场,敢于对不公平说“不”

    ②在生活中追求公平,捍卫公平

    ③采用一切手段,为自己谋求最大限度的公平

    ④面对利益冲突,要站在公平的立场,学会担当,以公平之心为人处世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④ C . ②③④ D . ①③④
  • 6. 杨某在公交车上目睹一名黑衣男子行窃后, 没有在乘客众多的公交车上与其正面交锋,而是跟随他下车,及时报案,并一路“尾随”了500多米,将窃贼一举抓获。随后杨某把窃贼交到了赶来的民警手中。杨某的行为启示我们 ( )

    ①学会担当,以公平之心为人处世

    ②要敢于同非正义行为作斗争

    ③守护正义需要勇气和智慧

    ④与非正义行为作斗争要讲究策略和方法

    A . ①②③ B . ①③④ C . ①②④ D . ②③④
  • 7. 下面漫画说明坚守公平需要 ( )

    ①我们在生活中追求公平,捍卫公平

    ②我们站在自己的立场上,多得好处

    ③司法机关努力解决纠纷、化解矛盾

    ④在规定权利义务、分配社会资源时,公平地对待每个人

    A . ①②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③④
  • 8. 2020年,我国实现建档立卡等贫困人口教育基本公共服务全覆盖。保障各教育阶段从入学到毕业的全程全部资助,保障贫困家庭孩子都可以上学,不让一个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这样做 ( )

    ①有利于维护教育公平 

    ②能保证贫困地区的学生都能上大学 

    ③有利于构建和谐社会 

    ④是重视教育发展的表现

    A . ①②③ B . ①③④ C . ①②④ D . ②③④
  • 9. 古今中外,公平一直是人们追求的目标,维护公平我们要(   )

    ①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对不公平说“不”

    ②理智的面对生活中不公平的现象

    ③反对对自己不公平的对待,同时也要公平地对待别人

    ④用合法手段谋求绝对公平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④ C . ①③④ D . ②③④
  • 10. 下图《兼顾》说明了( )

    A . 教育普及程度明显提高 B . 教育可以解决所有的问题 C . 教育发展既要公平又要质量 D . 受教育既是公民的权利也是公民的义务
  • 11. 按照中央“坚守底线、突出重点、完善制度、引导预期”的民生工作思路,乐山市市委、市政府决定2019年突出办好35件民生实事,包括减免非民族自治地区1.02万名幼儿保教费、对11.98万贫困人口进行免费健康体检、新(改)建747公里农村公路等。这些方案的制定充分体现了公平正义。下列观点不符合题意的是(    )
    A . 公平正义体现了人们对美好社会的期待和追求 B . 有利于协调社会各方面关系,维护社会稳定、和谐 C . 公平正义保障社会成员的生存发展,弱势群体也能得到关爱和必要的扶助 D . 这项政策的制定就是为了实现社会的绝对公平与正义
  • 12. (2024八下·德州期中) 2021年,国家医保局经过努力,把治疗罕见病脊髓性肌萎缩症药物价格从53680元降到了33000元,生动诠释了“每一个小群体都不该被放弃”的追求。类似的这些努力有利于(    )

    ①完善民主集中制        

    ②尊重和保障人权      

    ③维护公平与正义       

    ④促进社会的和谐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④ C . ①③④ D . ②③④
  • 13. 2022年政府工作报告指出,为推动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和城乡一体化,要依据常住人口规模配置教育资源,保障适龄儿童就近入学,解决好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就学问题。这表明我国政府注重( )
    A . 保障公民经济权利 B . 维护社会公平正义 C . 平均分配社会资源 D . 注重创新人才培养
  • 14. (2022八下·嘉兴期末) 公平正义是人类追求的永恒目标。下列事件符合坚守公平正义要求的是(    )

    ①知识产权局对北京冬奥吉祥物予以公告保护

    ②朋友违法了交通规则,一定尽全力帮助摆平

    ③公安机关继续全力推进扫黑除恶专项斗争

    ④我国重视解决民族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差距

    A . ①②③ B . ①③④ C . ②③④ D . ①②④
  • 15. (2022八下·贵池期末) 2022年3月23日,国际体育仲裁法庭发布了一份公告,宣布里约奥运会男子举重77公斤级冠军因服用违禁药物将被禁赛8年。在里约奥运会上屈居亚军的中国名将吕小军递补获得了金牌,从而实现奥运会三连冠。这份公告有利于(   )
    A . 尊重自由平等 B . 依法打击特权 C . 彰显公平正义 D . 确保公正司法
  • 16. (2022八下·贵池期末) 我们愿意生活在这样的社会中,“被欺负了,有人斥责欺人者:受委屈了,有地方鸣冤诉苦;被侵权了,有法律制裁侵权者;有困难了,有人伸出援助之手”。这说明(   )

    ①建立公平正义的社会是人类共同的理想

    ②公平正义是一个美好社会应有的价值

    ③公平正义的社会只需要关心弱势群体

    ④宪法和法律是维护公平正义的唯一保障

    A . ①② B . ③④ C . ②③ D . ①④
  • 17. (2022八下·临渭期末) 江家如弟秉承“精准公道,分毫不差”的祖训,几十年只做公平秤。有不法商贩愿出大价钱计他们做缺斤少两的“短秤”,他们断然拒绝:“秤虽然不大,但称的是良心。”对此,江冢姐弟的行为告诉我们要( )

    ①坚守公平立场,维护社会公平

    ②自觉遵守法律,完善制度保障

    ③坚持诚信经营,弘扬中华传统美德

    ④坚守原则底线,以实际行动服务社会

    A . ①②④ B . ①②④ C . ②③④ D . ①③④
  • 18. (2022八下·武鸣期末) 2022年3月3日,“中国人的年度精神史诗”《感动中国2021年度人物颁奖盛典》如期而至。感动中国人物的评选有利于树立良好的道德风尚,形成公平正义的社会风气。下列行为属于公平正义之举的是(   )

    ①小明和父母经常回老家看望奶奶

    ②小强向老师反映同桌私自携带手机进校

    ③小丽提醒同学出入公共场所要遵守防疫规定

    ④小王组织同学、亲友等熟人为姐姐的网店刷单炒信

    A . ①②③ B . ②③④ C . ①③④ D . ①②④
  • 19. (2022八下·武鸣期末) “公与平者,即国之基址也”,“公平正义比太阳还要有光辉”。我国党和政府向来重视和维护社会公平。下列做法体现党和国家对公平问题重视的有 (   )

    ①“神舟十四号”成功发射

    ②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顺利举行

    ③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

    ④把更多常见病、慢性病等门诊费用纳入医保报销范围

    A . ①② B . ③④ C . ①③ D . ②④
  • 20. (2022八下·覃塘期末) 张某是无业游民,经常吃“霸王餐”。一次到刘某的饭店用餐,吃完后趁刘某不注意没结账就快速离开,刘某发现后一边喝止一边追赶,张某在逃跑过程中摔伤,住院治疗花了数万元。张某提起诉讼,要求刘某赔偿损失,但法院驳回了他的诉求。对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张某用餐不结账的行为违反公序良俗,但不违法

    ②张某吃“霸王餐”的行为是非正义行为

    ③法院公正司法,驳回张某的诉求,匡扶公平正义,有利于形成良好的社会风尚

    ④刘某追赶导致张某摔伤,应承担部分责任

    A . ①②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③④
二、材料分析题
  • 21. 2020年5月28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高票表决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宣告中国迈入“民法典时代”。为让同学们切身体验民法典在生活中的作用,你班就如下民事案例举办一次学习探究活动,请你积极参与。

    【模拟法庭】 案例:李女士见到何某骑车时将4岁女童撞倒在地后试图离开,于是上前阻止。两人发生言语争执,何某情绪十分激动,结果引发心脏骤停,经抢救无效死亡。何某的配偶和子女认为李女士应该对何某的死亡承担责任,将李女士告上法庭,索赔50万元。

    【理解法典】 民法典集万众智慧,是“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也是广大老百姓的“定心丸”。

    民法典出台之前老张的烦心事

    民法典出台之后老张的“定心丸”

    近日,老张合法收养的女儿通过网络找到了亲生父母。老张担心女儿会离开,自己晚年生活没有依靠,整日心情低落……

    民法典第一千零四十四条规定:收养应当遵循最有利于被收养人的原则,保障被收养人和收养人的合法权益。

    一天,老张发现一名老人昏倒在地,他既想上前施救又心存顾虑,不救又于心不忍,老张陷于纠结中……

    民法典第一百八十七条规定:实施紧急救助行为造成受助人损害的,除有重大过失外,救助人不承担民事责任。

    【吃透典义】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其中不仅确立了绿色原则,还设立了举证责任倒置原则、引入了惩罚性赔偿制度,以有效惩治污染环境、破坏生态的侵权行为,体现了民法典在关爱和保护环境方面的立法价值追求。法不仅调整人的行为,也具有教育、教化功能。民法典第一百八十四条规定,“因自愿实施紧急救助行为造成受助人损害的,救助人不承担民事责任”,这是对一段时期以来“扶起老人反被讹” “英雄流血又流泪”等不公平现象的回应,是弘扬助人为乐、维护社会公平的重要制度设计。

    1. (1) 就上述案例,模拟法庭依据民法典第一百八十三条、第一百八十四条的规定,判处李女士不存在过错,不应承担侵权责任,原告索赔的请求被依法驳回。请你谈谈这一判决结果的积极意义
    2. (2) 民法典消除了老张的烦恼。结合材料,分析民法典是怎样彰显公平正义这一法治精神的。
    3. (3) “维护社会公平,依靠的是制度”,请对这一观点加以评析。
  • 22. 八年级某班开展以“理解自由与法治,守护公平与正义”为主题的系列宣传教育活动,请你参与。为使活动取得良好效果,学校决定先进行一次校园内外学生存在的非正义行为状况的调查。

    活动开展阶段内,学校的电子大屏幕反复滚动播出一段朗诵视频——《人民检察官》,其部分内容为:他们是共和国的法律监督者,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用宪法赋予的检察权,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人生而自由,却无往不在规则约束之中。法治是规则,是约束,更是对抗人性黑暗与邪恶的围墙。法治社会谁都不能任性。

    1. (1) 请列举你所了解的非正义行为。
    2. (2) 请分析你所列举的一个非正义行为可能产生的不良影响。
    3. (3) 请你对该段视频所传递出的信息为同学们进行解读。
    4. (4) 结合本次活动主题,请你就如何守护公平正义向同学们发出倡议。(列出倡议要点即可)
  • 23.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事件一] 期中考试时,张某因英语考试作弊被监考老师发现,英语成绩被记0分。

    [事件二]一个部门七名员工每天分食一桶粥, 于人多粥少,他们整天因粥分得不公矛盾重重。于是,有人给他们出了一个主意:七个人每天轮流分粥,分成七碗,别人先挑。剩下的最后一碗就是分粥人自己的。这样一来,以前因分粥而产生的矛盾和问题迎刃而解。

    [事件三]武汉市一位电动车车主好心扶起不慎摔倒的八旬老太太,反被老太太认定是撞人者。对此案交警公开调查取证,征求现场目击者的信息。

    1. (1) 据事件一,从公平正义的角度,谈谈我们为什么反对作弊。
    2. (2) 据事件二及所学,从分粥的过程看社会公平,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3. (3) 如果你是事件三中的现场目击者,你会不会挺身作证?并说明理由。
    4. (4) 列举日常生活中值得我们点赞的正义之举。
  • 24. 材料一:“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这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人民作出的庄严承诺。

    材料二:习主席严肃指出,“如果司法这道防线缺乏公信力,社会公正就会受到普遍质疑,社会和谐稳定就难以保障。”

    1. (1) 材料一、二共同说明了什么?
    2. (2) 对此你是如何理解的?
  • 25. 材料一:关于高考公平,人民日报评论道:只要有一名替考者最终得逞,就意味着变相剥夺了另一名考生受教育的权利,势必将消解社会的公平与诚信。考试公平尤其是高考公平,事关教育公正与机会均等,对一个普通家庭而言,往往意味着上升的路径、改变的可能。

    材料二:观察漫画。

    1. (1) 你从材料中能感受到什么?
    2. (2) 请你说一说我国还有哪些正义的政策或制度。
    3. (3) 联系所学知识回答,材料二的这些制度与正义形成了何种关系?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