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项 | 实验操作 | 实验现象 | 实验结论 |
A | 向某无色溶液中滴加稀硫酸 | 产生的气体能使品红溶液褪色,加热后溶液又恢复红色 | 原溶液中必含或 |
B | 将甲醇和过量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混合 | 紫红色褪去或变浅 | 甲醇被氧化成甲酸 |
C | 向双氧水中滴加FeCl2溶液 | 起始没有气泡,一段时间后产生大量气泡 | 可能是Fe3+催化了H2O2的分解 |
D | 向2mL0.1mol·L-1的AgNO3溶液中滴加3滴相同浓度的NaCl溶液,然后再滴加3滴相同浓度的KI溶液 | 先出现白色沉淀,然后产生黄色沉淀 | Ksp(AgI)<Ksp(AgCl) |
已知:连接4个不同的原子或原子团的碳原子为手性碳原子
已知:①连二亚硫酸钠易溶于水、难溶于乙醇、在碱性介质中较稳定、在空气中易被氧化。
②二价锌在水溶液中的存在形式与pH的关系如图。
请回答下列问题:
a.将一定量的Zn粉与蒸馏水混合搅拌成悬浊液
b.向溶液中滴加NaOH至pH在8.2 ~ 10.5之间
c.28 ~ 35℃加热条件下,向悬浊液中通入SO2至澄清
已知: i.废旧磷酸铁锂正极片中的化学物质均不溶于水也不与水反应。
ii.Li2CO3在水中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降低,但煮沸时与水发生反应。
回答下列问题:
序号 | 锂含量/% | 氧化剂 | pH | 浸出液Li 浓度/(g·L-1) | 浸出渣中Li 含量/% |
1 | 3.7 | H2O2 | 3.5 | 9.02 | 0.10 |
2 | 3.7 | NaClO3 | 3.5 | 9.05 | 0.08 |
3 | 3.7 | O2 | 3.5 | 7.05 | 0.93 |
4 | 3.7 | NaClO | 3.5 | 8.24 | 0.43 |
若K2CO3溶液吸收一定量的CO2后,c()= 5c(),则该溶液的pH=(该温度下H2CO3的Ka1=4.6×10-7 , Ka2=5.0×10-11)。
已知: H2和CH2 = CH2的标准燃烧热分别是285.8 kJ/mol和1410.0 kJ/mol。H2O(g) = H2O(l) ΔH =- 44 kJ/mol 则a=kJ/mol。
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其他条件不变,若不使用催化剂,则250℃时CO2的平衡转化率可能位于点M1
b.平衡常数大小: M>N
c.其他条件不变,若投料改为4mol H2和1 mol CO2时,则250℃时CO2的平衡转化率可能位于点M2
d.当压强、混合气体的密度或n(H2)/n(CO2)不变时均可视为化学反应已达到平衡状态
②计算250℃时该反应平衡常数的数值K=。
③若达到平衡后再向体系内通入1.5 mol CO2和1 mol H2O, 则平衡 (填向左移动、向右移动或不移动)。
若生成的Na2CO3和C全部沉积在电极表面,放电时,正极的电极反应式为,当转移0.4mol e- 时,两电极的质量差为 g。
①乙酰氯分子中碳原子的杂化类型为。
②乙酰氯分子中C-C键与C-Cl键的夹角 120°(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判断理由是。
③的空间构型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