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语文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黑龙江省哈尔滨重点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语文4...

更新时间:2024-07-13 浏览次数:14 类型:月考试卷
一、现代文阅读(共35分)
  • 1. (2022高二下·哈尔滨月考) 论述类文本阅读

       材料一:

    中国社会从古至今不乏“看客”。在鲁迅笔下,形形色色的“看客”被描绘得淋漓尽致,他们或幸灾乐祸,或麻木绝望,或漠不关己,这些都是人性中真实而又令人厌恶的劣性根。“看客”们之所以乐于去看,无外乎自己还过得去地抱了侥幸心理,无聊的要娱乐,自己惨的要在他人身上获取慰藉。鲁迅笔下的“看客”,并不局限于他所处的时代,而是囊括了过去、当时与现今,他用笔墨批判着“看客”丑恶麻木的嘴脸,同时也给人们以警示。

    鲁迅小说中的“看客”,往往是普通的底层民众,他们生活越是艰难,就越容易因斤斤计较而滋生嫉妒;他们看不惯别人的成功与收获,后者会让他们内心不由地产生不平衡感,于是要看别人的失败与悲惨,那会让他们产生快感,伪造自己成功的假象。或许他们看到别人的惨状会有所惊动,然而绝对不会与其产生共情,也不敢去提供帮助、做引火烧身的举动;他们只会在内心的防护罩上一层又一层地加固。从客观角度分析,“看客”旁观的行为有其历史渊源,延续几千年的封建专制制度使民愚、规民行、限民言,早已经麻痹了群众,迫使百姓收起了对他人的爱与对社会的责任,不敢有这样高尚的权利,只能接受管理这一单一的义务。他们用无情冷漠的表情来掩盖自己的内心的恐惧与无助,生怕一个出格就要被抓去杀头。然而围观行为是不犯法的,甚至这是百姓们接触外界的少有的渠道之一,也就成为民众为数不多的“娱乐”方式了。每当有人发现了一个新的“娱乐”看点,“他背后的人们须竭力伸长脖子;有一个瘦子竟至于连嘴都张得很大,像一条死鲈鱼。”这种看客的畸形现象被公众悄然地“默许”为正常,久而久之,“我既不是演员,又不担任什么职务,我只是一个看客”,这倒是一个很好的置身事外的借口了。

    如何来挽救这成千上万的麻木无知、冷漠无情的“看客”?孔乙己默然死去,狂人大喊“救救孩子”,阿Q盲目地要闹革命……其中有多少“看客”明里暗里地推波助澜?他们也是千千万万的庸众之一,而直到今日,现实中仍然有他们的翻版,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行为态度在社会上屡见不鲜。这侵蚀着原本美好的社会道德、人与人之间的信任,助长着不正风气的滋生蔓延!

    怎么挽救这样一个病态的群体?鲁迅早年想通过学医济世救民,后来恍然发现医学只能救治人的肉体,而无法从根本上改变人。要改变这种畸形的社会现象,根本是要改变国民的思想,因此早年间,鲁迅等人在一系列的变法革命中以新形式的文学作品渗透人心,虽然确确实实地起到了思想启蒙的作用,但是老百姓的温饱得不到解决、生命得不到保障,又怎么能要求他们用自己残存不多的精力去爱别人,去对不能给自己提供庇护的社会负责任呢?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民主制度的确立,平等思想的传播,使人们渐渐改变了思想,打开了心扉,使人性中美好的一面重新焕发出生机。雷锋精神、志愿服务、爱心捐款等社会互援形式越来越受到推崇,“幼有所育,教有所学,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不再遥不可及,中国已经打破了那个没有窗户的铁的黑屋子的困境!

    (摘编自谢彤《以史为鉴,以人为镜——浅析鲁迅小说中的“看客”形象》)

    材料二:

    语图互文指语言符号和图像符号的相互模仿和印证。赵宪章指出:“文学和图像的‘统觉共享’,实则是语言文本和图像艺术之间‘语象’和‘物象’的相互唤起、相互联想和相互模仿”。基于语象和图像之间的关系,“看客”形象及蕴含于其中的批判与反思精神才得到读者的“共享”。

    鲁迅运用环境、外貌和动作描写表现“看客”,为的是“看客”形象能够自我显现。而画家共享文学与图像,使“看客”的自我显现更加形象化、具体化。而在统觉共享下自我显现的“看客”形象,烛照的是传统文化的建构。专制主义思想编织起密密匝匝的罗网,形成牢不可破的铁屋子,“看客”则在这间铁屋子里沉睡。“看客”对待示众的犯人是狂热的,对待先觉者的启蒙则是冷漠的,当然也包括引进西方先进文化的启蒙知识分子。统治“看客”思想的传统文化是妄自尊大且顽固的,所以“看客”对待新潮思想的态度亦是排斥的。

    鲁迅立足于文化本我立场,指出“外之既不后于世界之思潮,内之仍弗失固有之血脉,取今复古,别立新宗”才是中国应有的出路。鲁迅“所经过的人生”,是在西学东渐、文化价值重新整合的时期,“看客”本质上是专制思想的人化、西方文化视域的参照系和中西方文化交汇的隐喻。经过“看客”形象的语图符号学分析,得出“看客”的特征是麻木、愚昧和嗜血的,而这些特点皆反映着专制主义文化对“看客”的控制。“看客”不仅没有自觉的能力,还充当专制主义思想的代言人,通过“看”杀人,是专制主义文化的肉身化显现。当启蒙知识分子们主张全盘西化时,鲁迅切中肯綮,以专制主义思想人化的“看客”为参照并在“看客”形象中渗入其对中西方文化碰撞的思考,对西方现代性思想提出最深刻的怀疑,以文化本我立场、永恒的“看”和怀疑的精神思索中国自救的道路。

    (摘编自陈建伟、李志艳《批判与反思——鲁迅小说“看客”形象的语图符号学研究》)

    1. (1)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在封建专制制度下,作为百姓们接触外界的一种渠道和“娱乐”方式,“围观”这一畸形现象被认为是正常的。 B . 鲁迅从学医济世救民到弃医从文疗救国民的灵魂,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国民的思想,打破了“黑屋子”的困境。 C . 民主制度确立,平等思想得到传播,百姓们的温饱得到解决,这使人们有可能去爱别人,承担起自己的社会责任。 D . 画家对文学与图像的共享,能使鲁迅笔下具有麻木、嗜血等特征的“看客”的自我显现更加形象化、具体化。
    2. (2) 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 . 鲁迅笔下“看客”们所共有的幸灾乐祸、麻木绝望、漠不关心的嗜血言行,真实地表现出他们人性中的劣根性。 B . 鲁迅小说中的普通的底层民众都会嫉妒或心理不平衡,他们乐于看到别人的失败与悲惨而不会同情和提供帮助。 C . “我既不是演员,又不担任什么职务,我只是一个看客”的心理被“看客”们当作推卸责任、掩盖冷漠的借口。 D . “看客”的狂热与冷漠反映出专制主义文化对他们的控制,鲁迅塑造这样的形象的目的是呼吁全盘西化以自救。
    3. (3) 结合材料一的内容,下列选项中描述的情节不能反映“看客”产生的客观原因的一项是(  )
      A . 《儒林外史》中王玉辉认为女儿为丈夫殉情是青史上留名的事,在女儿绝食而亡后仰天大笑道:“死得好!死得好!” B . 《祝福》中,女人为准备“福礼”,杀鸡,宰鹅,她们的臂膊因清洗被水浸得通红,而拜福神的却只限于男人。 C . 《孔乙己》中,掌柜取笑孔乙己偷东西被打断腿时,他并不十分分辩,喝完酒后,便又在旁人的说笑声中坐着用手离开了。 D . 《召公谏厉王弭谤》中描述周厉王暴虐无道,并且以刑杀来压制国人对他的指责,使得百姓不敢再说话,道路以目。
    4. (4) 材料一是如何一步步地展开论述的?请结合材料内容具体分析。
    5. (5) 下面的语段是《阿Q正传》中对阿Q被杀前的描写,下图是丁聪在20世纪40年代为此配的图。请结合材料二的相关观点和内容,谈谈你对配图的理解。

      阿Q于是再看那些喝彩的人们。

      这刹那中,他的思想又仿佛旋风似的在脑里一回旋了。四年之前,他曾在山脚下遇见一只饿狼,永是不近不远的跟定他,要吃他的肉。他那时吓得几乎要死,幸而手里有一柄砍柴刀,才得仗这壮了胆,支持到未庄:可是永远记得那狼眼睛,又凶又怯,闪闪的像两颗鬼火,似乎远远的来穿透了他的皮肉。而这回他又看见从来没有见过的更可怕的眼睛了,又钝又锋利,不但已经咀嚼了他的话,并且还要咀嚼他皮肉以外的东西,永是不近不远的跟他走。

  • 2. (2022高二下·哈尔滨月考) 文学类文本阅读

    吴市【注】

    冯至

    子胥心里盘算着,若不是在下午,必定就是在晚间,一个新兴的城市就要呈现在他的面前。刚过中午不久,他就遇见些从市集归来的人,三三五五地走着,比他所期望的时间早得多,忽然一座城在望了……

    子胥正以他好奇的眼光观看一切,忽然听到一片喧哗,看见在不远的地方聚集着一堆人。这些人围拢在一家门前,门前站立着一个高大的男子,那男子满脸怒容,发出粗暴的声音说:

    “放着眼前这一片空阔的广场,你们不去摆你们的摊子,偏偏摆在我的门前,摆完了又不替我打扫,在白石的台阶上丢下些鱼鳞虾皮就走了,弄得我的房里充满了腥气。”

    他这样喊着,四围的人听了只是嘻嘻地笑。这无异于在他的怒火上加油,他的牢骚越发越大:

    “我住在这里,本来是清清静静的,不想沾惹你们,天天早晨打开门,门外是一片绿油油的田野。但这几年来,城里不知为什么容不下你们了,你们在我的四周左盖起一所房子,右盖起一所房子,把我这茅屋围得四周不透气。我住的本来是郊,不知怎么就变成了郭了。我当然无权干涉你们,但是你们真会搅扰我。一清早就有女人们唱着不知从哪里学来的外国歌,那样不自然,像是鹦鹉学人说话;晚上又是男人们呼卢喝维的声音。弄得我早晨不能安心研究我的剑术,晚上不能睡眠。你们这些人——”

    他的憎恨使他的语言失却理性,大部分的人还是嘻嘻地笑。但是住在近邻的几家人有些受不住了:

    “你这自私的独夫,我们在晚间消闲解闷,干你什么事?难道因为你住在我们的近邻,我们就不作声?”

    “你们这群败类,”他的愤恨促使他说出更粗野的话,“你们就和这些腐烂的鱼鳞虾皮一样的腥臭。”

    这句话激怒了群众。“他侮辱我们!”“他骂我们!”“我们要和他到官府去解决!”大家你一言我一语的,有的向后退了两步,有的又挤上前。这人看着这群激动的人,便挽起袖子,他的两只胳膊上露出来两条毒龙。当他拔出他腰间的匕首时,四围又是一片暂时的平静,平静中含着一些悚惧。正在这瞬间,门内走出一个老太婆——

    “专诸,进来吧!你又在闯什么祸?”

    那人听见母亲在门内呼唤他,他的愤怒立即化为平静,他把匕首插入鞘中,向人群投了一个轻蔑的眼光,走进去了。

    众人望着专诸走进门去,人人的心也都松下去。等到专诸的家门紧紧关住了,才有几个人用一句轻薄的话遮饰他们当时的恐惧:

    “这人这样顺从他的母亲,看来也没有多大本领。”

    同时又是一片轻薄的嬉笑。

    子胥在一旁看着这幕剧,心里有些惊奇。他想,这人最初一定是与世无争的,在郊外盖下这座茅屋,和他的母亲过着平静的生活。他并不寻找纷扰,但是纷扰找到他的门前,当年的郊变成今日的郭了。那些卖鱼卖虾的、呼卢喝维的、唱外国歌的……从早到晚在搅扰他,使他不能清静地生活,如今他不能不愤怒了。这愤怒,谁能平息呢?只有那被和平围绕着的老母。子胥立在街头沉思时,那群人早已散开了。

    有人在拍子胥的肩,使子胥吓了一跳,这对于他是多么生疏,他久已不曾经验过这肩上的一拍了。他悚惧地回转头来,面前是一个久已忘却的面貌。他端详一些时间,才认出这是少年时的一个同学,以研究各国的国风见称,后来各自分散,彼此都已忘记,不知什么样的运命把他送到吴国来了。那人望着子胥,半惊半喜地说:“我看你有些面熟,我不敢认,你莫非是精于射术的子胥吗?你怎么也会到这里来呢?”子胥还没有回答,那人接着说:“我在这里已经很久了,这里的同乡并不少。我在这里教音乐,你知道,一个新兴的国家是怎样向往礼乐的……”

    子胥不愿意遇见熟人,他听了这话,面前好像又看见有一片污泥,同时他想起方才专诸所骂的外国歌,必定是这类人给传来的。那人不管子胥在想什么,却兴高采烈地说下去:

    “我还记得,你的射术和剑术都很好,你不愁没有饭吃。我除却教授音乐,还常常作几首诗刻在竹板上,卖给当地的富商们,他们很愿意出重价呢……”

    子胥听着这些话,真是闻所未闻,好像另外一个世界里的事,他无法回答。那人也觉得两人中间好像有些话不大通似的,又看了看子胥,说了一句:“我看你这样子,也很匆忙,我们明天再见,我还要赶忙去教某某小姐鼓瑟。”说完他便匆匆地走了。

    子胥望着那人走远。他想,在林泽,在田野,复仇的事无从开始;一到人间,就又难免遇到些拖泥带水的事,听到许多离奇古怪的话。他意想不到,这里也有这样多的楚人,为了避免无谓的纠纷,他不得不隐蔽他的面目;但为了早一日达到目的,他又急切地需要表露他的面目。在这又要隐蔽、又要表露的心情里,他一步步地进入吴市。

    (有删改)

    【注】历史小说《伍子胥》写于1942~1943年,取材于春秋时期伍子胥复仇的故事,叙述他由楚至吴的辗转逃亡经历。小说共九节,《吴市》为第九节,伍子胥跋涉多天,终于到达吴国。文中的专诸为刺客,后与伍子胥相交,刺杀了吴王僚。

    1. (1) 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子胥辗转逃亡、跋涉多天才到达吴国,心情稍显愉悦。突然被“一片喧哗”惊扰和吸引,而忘记了来吴市的初衷。 B . 文章主要运用语言描写刻画专诸的粗暴、易怒的形象,也通过神态描写刻画专诸的孝顺的形象,强化了人物形象的立体感。 C . 文章改写仅选取两个场景:专诸与邻人吵架、子胥他乡遇故知。描写的场景让人如身临其境,刻画的人物形象如在眼前。 D . 文章采用全知视角的手法叙述,一是借助子胥的眼睛,写吴市的人与事;二是结合子胥的心理活动,表现人物想法。
    2. (2) 关于文中子胥与同学相遇的部分,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同学见到子胥非常惊讶和高兴,而子胥见到同学并不高兴,甚至不愿见到。 B . 文章借同学之口说明来吴市的很多人追求的只是生存或生活,讽刺味浓。 C . 子胥偶遇同学,他也很想同同学交流,但又碍于隐情而无法敞开心扉。 D . 子胥对同乡们传来的类似“专诸所骂的外国歌”,心理上一定程度地厌恶。
    3. (3) 进入吴市后,子胥的心情有所波动。请结合文中相关内容简要分析其心理变化。
    4. (4) 文章意在写伍子胥进吴市,却以不少篇幅写专诸,这一写法带来了怎样的文学效果?谈谈你的理解。
二、古诗文阅读(29分)
  • 3. (2022高二下·哈尔滨月考) 文言文阅读

    帝深疾浮华之士,诏吏部尚书卢毓曰:“选举莫取有名,名如画地作饼,不可啖也。”毓对曰:“名不足以致异人而可以得常士常士畏教慕善然后有名非所当疾也。愚臣既不足以识异人,又主者正以循名案常为职,但当有以验其后耳。古者敷奏以言,明试以功;今考绩之法废,而以毁誉相进退,故真伪浑杂,虚实相蒙。”帝纳其言。诏散骑常侍刘卲作考课法。

    卲作《都官考课法》,诏下百官议。司隶校尉崔林曰:“夫万目不张,举其纲,众毛不整,振其领,皋陶仕虞,伊尹臣殷,不仁者远。若大臣能任其职,式是百辟[注]则孰敢不肃,恶在考课哉!”黄门侍郎杜恕曰:“其欲使州郡考士,必由四科,皆有事效,然后察举、试辟公府,为新民长吏,转以功次补郡守者,或就增秩赐爵,此最考课之急务也。至于公卿及内职大臣,亦当俱以其职考课之。且天下至大,万机至众,诚非一明所能遍照;故君为元首,臣作股肱,明其一体,相须而成也。是以古人称廊庙之材,非一木之枝;帝王之业,非一士之略。由是言之,焉有大臣守职办课,可以雍熙者哉!”司空掾北地傅嘏曰:“夫建官均职,清理民物,所以立本也。循名考实,纠励成规,所以治末也。本纲未举而造制末程,国略不崇而考课是先,惧不足以料贤愚之分,精幽明之理也。”议久之不决,事竟不行。

    臣光曰:为治之要,莫先于用人,而知人之道,圣贤所难也是故求之于毁誉,则爱憎进而善恶混淆;考之于功状,则巧诈横生而真伪冒。要之,其本在于至公至明而已矣。为人上者至公至明,则群下之能否焯然形于目中,无所复逃矣。苟为不公不明,则考课之法,适足以为曲私欺罔之资也。

    (节选自《资治通鉴·魏纪》,有删改)

    【百辟】:指百官。

    1. (1) 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加句读,请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

      名A不B足C以D致E异F人G而H可I以J得K常L士M常N士O畏P教Q慕R善S然T后U有V名W非X所Y当Z疾也。

    2. (2)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考课,指按一定标准对官吏的政绩进行考核、分等,以决定其升降赏罚。 B . 廊庙,原指宫殿和太庙,后多指代朝廷或朝廷栋梁之材,文中指后者。 C . 致,此处是取得,与《孔雀东南飞》中“何意致不厚”的“致”的意思不同。 D . 竞,争相,与《与朱元思书》中“负势竞上,互相轩邈”的“竞”意思相同。
    3. (3)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明帝痛恨华而不实之士,认为名声犹如地上的画饼,只能用来招揽寻常人才,却无法识别能人异士。 B . 明帝认为不应按名声选拔人才,卢毓则认为先按名声任命官员,然后在实际工作中对其加以检验。 C . 司马光和卢毓都反对只用赞誉或毁谤的舆论来决定官员晋升和罢免,二人从不同角度提出解决办法。 D . 司马光认为上位者的至公至明才是识别人才的根本,与依法考课相比,司马光显然更重视“人治”。
    4. (4)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为治之要,莫先于用人,而知人之道,圣贤所难也。

      ②苟为不公不明,则考课之法,适足以为曲私欺罔之资也。

    5. (5) 大臣们针对《都官考课法》提出了哪些不同意见?请简要概括。
  • 4. (2022高二下·哈尔滨月考) 古代诗歌阅读

    清溪行

    李白

    清溪清我心,水色异诸水。

    借问新安江,见底何如此?

    人行明镜中,鸟度屏风里。

    向晚猩猩啼,空悲远游子。

    【注】本诗作于诗人被“赐金放还”,离开京城,已漫游十年之际。

    1. (1) 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这首诗歌情景交融,着意描写清溪水色的清澈,寄托了诗人喜清厌浊的情怀。 B . 诗的首句描写了自己的感受,赋予客观景物主观化特性,突显出清溪水色的特异。 C . 诗的颔联借问新安江,用衬托手法突出地表现清溪水色的清澈。 D . 此诗的诗眼是“行”,围绕诗人在清溪的行踪表现他对清溪的喜爱,情由境出。
    2. (2) 日本汉学家近藤元粹在《李太白诗醇》一书中点评此诗“五、六笔有画致,七、八使人凄然”,请结合诗句内容简要赏析。
三、课内基础知识(26分)
  • 5. (2022高二下·哈尔滨月考) 下列“相”字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 嬉戏莫相忘      及时相遣归 B . 黄泉下相见      悔相道之不察兮 C . 登即相许和      誓天不相负 D . 叶叶相交通      儿已薄禄相
  • 6. (2022高二下·哈尔滨月考) 下列加点词语的含义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

    ①送子涉淇,至于顿丘   ②将子无怒,秋以为期    ③本自无教训     ④处分适兄意 

    徘徊庭树下           ⑥既欲结大义           ⑦踯躅青骢马 ⑧叶叶相交通

    A . ①④ B . ⑤⑦ C . ③⑤ D . ①③
  • 7. (2022高二下·哈尔滨月考)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A . 使人听此朱颜                        B . 猿猱欲度攀援 C . 砯崖石万壑雷                        D . 上有六龙日之高标
  • 8. (2022高二下·哈尔滨月考) 下列对各句加点的词活用现象进行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

    兴夜寐          ②手巾掩口啼           ③足以汝身           ④又非君所

    ⑤千万不复        ⑥心而抑志兮         ⑦余曰灵均           ⑧卿当胜贵

    A . ①②⑧ \③④⑤\⑥⑦ B . ①⑧\②④⑤\③⑦\⑥ C . ①②⑧\③⑥\④⑤\⑦ D . ①⑧\②③⑤\④⑥⑦
  • 9. (2022高二下·哈尔滨月考) 下列句式不同于其它的一项是( )
    A . 不吾知其亦已兮                                       B . 虽体解吾犹未变兮 C . 妾不堪驱使                              D . 謇朝谇而夕替
  • 10. (2022高二下·哈尔滨月考)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 . 三日五匹      自可来信            B . 家来贵门      多后世人 C . 复得此妇      可广问讯            D . 便言多才      有此郎君
  • 11. (2022高二下·哈尔滨月考)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 (1) 古人常在诗词中使用“流水”这一意象来表达对时光易逝、世事无常、人生虚幻的感慨,《离骚》中“”就是这样的经典名句。
    2. (2) 《蜀道难》中写出水石相激、山谷轰鸣的惊险场面的句子是“ ”。
    3. (3) 《望海潮》中“”二句描述了当时的杭州市场繁荣、市民殷富、生活富足的情形。
    4. (4) 《扬州慢》中虚写扬州昔日繁华景况、实写现在扬州的凄凉情形的诗句是 。
  • 12. (2022高二下·哈尔滨月考)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字的意思。。
    1. (1) 言既矣,至于暴矣                
    2. (2) 悔道之不察兮,延伫乎吾将反
    3. (3) 芳与泽其杂糅兮,唯昭质其犹未亏    
    4. (4) 处分兄意,那得自任专。
    5. (5) 扪参井仰胁息,以手抚膺坐长叹   
    6. (6)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老臣心
四、 写作(60分)
  • 13. (2022高二下·哈尔滨月考)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当前,中国正处于历史发展的关键时期,复杂的世界大变局、快速变革的科技创新、新知识新思想对人类的召唤,都是新的机遇和挑战。新一代的中国青年,唯有以“向上”的心态开创自己的人生格局、培养自己的能力和创新精神,才能谱写自身与国家的精彩,而生活绝不会亏待每一个努力“向上”的青年。

    然而,成长不仅限于"向上","向下"的努力同样至关重要。胡杨树根系发达,具有惊人的抗干旱、御风沙、耐盐碱能力,能顽强地生存繁衍于沙漠之中,被誉为“沙漠英雄树”。正是不断地向下扎根,才能汲取向上生长的力量。

    作为新时代的中国青年,以上材料对你有什么启示意义?请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悟与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