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语文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贵州省遵义清华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语文3月第...

更新时间:2023-05-07 浏览次数:18 类型:月考试卷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 1. (2023高二下·遵义月考) 现代文阅读I

    材料一:

    艺术形式越来越呈现出多元、融合、交叉、难以分类的趋势,新艺术形态顺势而生。

    回望人炎艺术谱系的发展,能看到一长串艺术随技术发展而演化的足迹,艺术因工具变迁更加精彩。每一种新艺术形式的诞生,每一次艺术的重要变革,都离不开新科技文明的推动。如果没有解剖学和透视学的出现文艺复兴绘画就不可能兴盛;如果没有摄像技术及数字技术的发展,电影将无法诞生、更别提从就片到有声、从黑白到彩色、从二维到三维、从真人到CG的演变了;如果没有机械转台、投影设备、多媒体屏等舞台装置,舞台艺术的呈现效果将会大打折扣。

    艺术创造者的视野因科技要素刺激不断拓展,艺术灵感也因此被激发,新要素的潜注往也给艺术受众带来崭新的艺术审美体验。画家陈丹青说“艺术跟着工具走……一切取决于那件工具发明了没有人发明什么,就有什么艺术。"艺术总是因工具、手段的半富而变迁成长,从艺术内容到表现形式从古老传统艺术到新锐实验派,都在融入新科技文明的潮流下获得再生。装置艺术、城市公共艺术、新媒体艺术等,都伴随着生产力催动下的文明变迁脚步而生,借助新艺术的载体和介质,记录下一个时代思想的面貌。

    传统艺术有了新工具的“点化”,被赋予了新生命并创造出了新的艺术体验,其艺术表现力也变得更震撼、更强大,表达形式变得更丰富,新艺术场景的营造给予观众前所未有的艺术体验和视觉盛宴。曾经因北京奥运会开幕式焰火作品“大脚印”而家喻户晓的当代艺术家蔡国强,于2019年担任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联欢活动焰火总导演,他以独具的艺术创意与视觉特效设计,化传统为神奇,借助先进数控技术,用传统烟花神奇地演绎了“70”“人民万岁”等字样,强烈的视觉效果和艺术力量把观众带入了火药爆破艺术的震撼空间。同时,借助技术、工具和新艺术场景的营造可以突破社会和自然的物理空间局限,二维空间可以变成三维立体空间,静态画面可以成为加入了时间线的真实生活镜像。凤凰卫视、故宫博物院联手打造了动态的《清明上河图》,让宋代汴梁的市井生活“活”起来,角色带入感极强。这幅画虽历千年犹身临其境,似乎听得见市声攘攘,让人们不知不觉沉浸在了历史回响中。敦煌研究院与腾讯合作,让千年的壁画动起来,走进大众视野。艺术借了数字技术的一臂之力,悄悄带来了一场文化观览方式的变革。

    如今电影艺术实现了从2D到3D的转换.极大地拓展了文化空间.地强了角色、环境的立体呈现效果。20 09年,全球首部将IMAX和3D技术结合的电影《阿凡达》上映,影片颠覆了人们对电影的认知。新的艺术形式超乎人们的想象,新的科幻电影更加炫目多彩,开拓了人类认识和审美的疆域。艺术形态与艺术观念在科技变革中不断调整更新,丰富着艺术理念和美学选择.不知不觉间也改变了受众的艺术审美心理.艺术表现力也因为技术加持获得了超能动力。

    ——(摘编自高宏存《艺术因科技发展赋能更精彩》)

    材料二;

    新媒介是一个不断变化的概念。当前的新媒介主要指以数字技术和互联网技术为依托的网络应用,如微博、微信、短视频、网络直播等。新媒介对创作生产全方位的重塑和影响,使当前文艺呈现许多新特点、新趋势。

    文艺创作新类型、新形式不断涌现,比如网络文学就是新媒介催生的文艺新品类。数以万计的在线作家以日更两亿字的迹度,创造出史无前例的小说创作规桃和文学传播奇观。有研究者指出,中国网络文学有望成为全球性文化现象。在视频领域,短视频、竖屏剧、互动剧等新鲜形态层出不穷,丰富了人们的文艺生活。

    创作者对受众需求把握更为准确,文艺创作更加有的放矢。借助大数据技术,精准定位的信息“窄播”便传指效率得到全方位提升,由于在线及时互动,创作者得以把握用户心态了解用户需求。因此无论是视频网站精细的内容分类,还是网络文学的创作类型,都能与其受众精准匹配。跨媒介艺术消费更是强化了深度体验,一部优秀的系列作品可以根据不同媒介有针对性地定制和分发内容有效吸引不同受众群体。

    文艺创作成为跨越多种艺术门类的综合行为。数字技术方便各种艺术门类之间的互相借鉴、取长补短使文艺创作走向更具综合性的融合创新。媒介间相互依存、彼此助益的特性,使文化艺术产业链不断延长、食加完备。比如,一部优秀网络小说,可以延展出影视改编、动漫制作、游戏开发、音频传播等产业链价值。小说《杜拉拉升职记》出版后,各种版本的衍生品纷至沓来,话剧、电影、电视剧风行一时,相关游戏改编和视须混剪数不胜数。新媒介语境下,全产业链开发已成为文艺生产的常规路径,每一个新文本都对整个故事做出独特而有价值的贡献。

    ———(摘编自陈定家《新媒介赋能文艺创作生产》)

    1. (1)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艺术与科技紧密相连,如文艺复兴绘画的兴盛与解剖学和透视学出现有关,机械转台等装置能使舞台艺术呈现效果更好。 B . 敦煌研究院与腾讯合作、让千年的壁画动起来,让敦煌艺术走进大众视野,可见艺术借助科技可突破某些局限。 C . 科技变革使艺术形态与艺术观念不断调整更新,使艺术理念和美学选择不断丰富,使受众的艺术审美心理产生改变。 D . 数字技术方便各种艺术门类互相借鉴、取长补短,从而使文艺创作走向更具综合性的融合创新,各艺术门类的区别将逐渐消失。
    2. (2) 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 . 在人类艺术谱系的发展中,艺术随技术发展而演变,因工具变迁更精彩,新科技文明决定了新艺术形式的延生和艺术的变革方向。 B . 随着科技要素的刺激,艺术创造者不断开阔视野,其艺术灵感被激发,艺术受众也常常随着新要素的灌注而得到崭新的艺术审美体验。 C . 传统艺术一旦被新工具“点化”,就能焕发新生命,创造新的艺术体验,增强艺术表现力,丰富表达形式,带给观众全新的艺术享受。 D . 信息“窄插”利用大数据技术,使信息定位更精准,信息传播效率得到全面提升,创作者也能由此把握受众需求,使作品更有针对性。
    3. (3) 结合材料内容,下列选项中最不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二观点的一项是(    )
      A . 人工智能已渗透到艺术创作领域,“小冰”可作诗绘画,AI作曲进入商用阶段,人们担心人工智能未来会成为人类职业的替代者。 B . 各类阅读软件“攻城略地”,网络阅读人机交互特性和自动检索功能赋予用户接受和使用信息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C . 《觉醒年代》依靠大数据分析决定了演员选择的角色,满足了潜在观众的需求,从而赢得了市场。 D . 我国首部线上戏剧《等待戈多》由广州大剧院与腾讯视频联手新浪潮戏剧导演王肿共同打造,完全以网络为表演空间,创造出一种新的演艺形态。
    4. (4) 材料二采用了怎样的论证结构?请简要分析。
    5. (5) 某广播电视台拟推出一台中秋节晚会,作为了解传统文化和新技术、新媒介的新青年,请你结合两则材料思考,从不同角度向电视台提出吸引年轻观众、提升活动魅力指数的措施。

  • 2. (2023高二下·遵义月考) 现代文阅读II

    粮   食

    熊立功

    一个冷得打塞战的深夜,叶子爹爹又回了,还带着两个人,破衣烂衫的,腰间缠着树藤。相同的是,他们都戴着八角帽,帽子上都绣了用布做的红五星。

    “回来了。”娘说。

    “嗯,叶子睡着了?”爹爹问。

    “嗯,我给你们做着吃一点,看把你们冻的。”

    他们低沉的声音,还是吵醒了在稻草中睡着的叶子。几年来,爹爹总是深更半夜回家,多半是拿粮食。娘揭开锅盖,倒上了几瓢水,在灶下把着了火。再扳开地窖,舀出一碗米。

    一个长个子走过去,拿过娘刚要下锅的米碗,从屁股后面摘下一个袋子,倒进去,回头冲娘笑笑“娘子,谢你了,这粮食,还是存下吧,随便给我们吃点东西,就行了。"说完,长个子把灶台上的一把野菜倒进了锅里,那野菜是娘白天带叶子去挖的。

    一会儿,香香的野菜味道弥漫了整个草棚.叶子听到父亲他们溯滋响地吃,饱得吐口水。这几年.家里产的粮食都被爹爹拿了就是野菜叶子也没有饱餐过。趁爹爹他们吃的空隙里,娘拿出针线帮他们绝补起破衣来娘像怕人看到光亮一样、把豆油灯放在灶门口,借着微光做。

    爹爹他们出门的时候,拿走了地窖里所有可以吃的东西。长个子临出门时,又折回来,走向叶子,她连忙闭上眼。长个子用粗糙的手摸了摸叶子的腕带着恢意说“孩子,苦了你啊。” 

    说着,就解开了袋口,也不听爹爹还有娘的劝阻,硬是从中捧出了几摔粮食,并说:“不能让孩子饿着啊,以后解放了,还得靠他们建设新中国哩。”

    叶子不晓得爹爹他们在外干哈,也不晓得爹爹他们为什么连吃的也没有,她只知道爹爹他们,总是三更回,半夜走。每一次回,爹爹总是要带走家里好多东西,或者是粮食,或者是衣物。但叶子通过爹爹他们和娘的对话偷偷地听到村子里的大恶霸地主是他们打死的。活该,报应。大恶霸前占了好多人的田地,还逼死了村子里的几个穷人……能够打死穷人恨的人的人,能够打死没人敢惹的人的人,就是好人!

    第二天,娘把长个子留下的几棒稻谷,研成米粉,想单独为叶子打一个糊糊。叶子硬是把米粉存下了,她想就是饿死,也要把粮食留给爹爹他们吃,吃饱了,好打穷人恨的人。并坚持和娘吃着野菜,在娘面前,她还吃得格外香。

    吃完野菜,叶子就有劲,就天天陪同娘存粮食。白日,陪娘走村串巷,四处讨米讨饭。夜里,娘俩再把讨来的饭啊菜啊,放在锅里炒,放在锅里烘,一直到干,再倒进袋子里,藏起来。一天半夜,睡在稻草里的叶子、被吼叫声吵醒。几个拿枪的兵,间进来,在草棚里到处翻,逼着娘拿出藏的粮食,他们嘴里骂着"你个赤匪婆,快把粮食交出来,不然,捂死你……"娘不动,也不开腔。那些兵就对她举打脚踢。末了,没搜出粮食的几个兵,就用绳子把娘绑了,带出了门。上前抱扯娘的叶子,被一个兵一脚踢昏过去……

    那之后,娘再也没回,巴望了几天几夜的叶子,哭着叫着娘,泪哭干了,雌咙喊哑了。慢慢地,叶子不哭不叫了,她开始一个人做着和娘一起做的事。白日,走村串巷,四处讨米讨饭;夜里,再把讨来的饭啊菜啊,放在锅里炒,放在锅里烘,一直到干,再倒进袋子里,藏起来。

    一天又一天,叶子重复着自己做的事。

    又是一个半夜,长个子带着几个人来了,他们依然戴着八角帽。叶子看到他们就扑上去,哭不出声。"孩子,苦了你啊!"长个子紧紧地抱着叶子说。“我爹呢?”

    长个子低下头,愁了一会,看着长高的叶子,说“孩子,两天前,你爹爹和我们送粮食到前线,遇到了敌人。为保全粮食,你爹爹把敌人引开了,也把子弹引到了自己身上……你,和我们走吧?"

    叶子嘴唇咬出了血,老半天,她摇摇头,很坚决地摇摇头。然后默默地把藏的粮食,拿出来,交给长个子他们说:“以后,你们来拿粮食,就找我吧。”

    第二天,荒野上飘动着像一片叶子一样的叶子。那一天,叶子穿着一件绿色的衣服,叶子就成了绿色的叶子……

    (有删改)

    1. (1) 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再扳开地窖,舀出一碗米"将米藏在地窖里,表明粮食珍贵,经常有敌人来搜粮。 B . 叶子崇拜爹专打坏人,这种对英雄的崇拜情绪,是叶子后来走上革命道路的动力。 C . “娘”面对敌人,表现出了英勇无畏的牺牲精神,她是千万支持革命的老百姓的缩影。 D . 文章花了大量笔墨写长个子的言行,侧面写出叶子爹爹一心为革命的伟岸形象。
    2. (2) 下列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小说开头一段运用了肖像描写,“破衣烂衫”“都戴着人角帽,帽子上都绣了用布做的红五星”分别哈示了爹爹和长个子他们革命斗争生活的艰苦及他们的身份。 B . 小说注重于细微处写人,如一叶子喷唇咬出了血,老半天,她摇摇头,很坚决地摇摇头"、寥寥数语,叶子内心的痛苦及坚强就显露出来了。 C . 小说从孩子的视角来写,自由灵活地反映红军战士的斗争生活,同时孩子的形象和爹娘的形象相互映衬,写了两代人的革命,构思巧妙。 D . 故事发生的时间都是夜里,“夜”象征当时黑暗的社会环境,有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衬托叶子悲伤的心情,深化主题等诸多方面的作用。
    3. (3) 小说以荒野上的“叶子”结尾,这样处理有什么艺术效果?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
    4. (4) 小说以"粮食"为中心谋篇布局,这有什么好处?请简要说明。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 3. (2023高二下·遵义月考) 文言文阅读

    包拯字希仁.庐州合肥人也。始举进士 , 除大理评事,出知建昌县。以父母皆老.辞不就。得监和州税,父母又不欲行,拯即解官归养。后数年,亲继亡,拯庐墓终丧,犹待徊不忍去,里中父老数来劝勉。久之,赴调,知天长县。有盗制人牛舌者主来诉。拯曰:"第归杀而鬻之。"寻复有来告私杀牛着,拯曰:"何为割牛舌而又告之?"盗惊服。知端州,迁殿中丞。  端土产砚,前守缘贡、率取数十倍以遗权贵。拯命制者才足贸数,岁满不持一砚归。

    尝建言曰:"国家岁赂契丹非御戍之策。宜终兵选将务实边备。"去使契丹,契丹令典客谓拯曰:"谁州新开便门,乃欲诱我叛人,以刺疆事耶?”据曰“涿州亦尝开门矣.剌疆事何必开便门哉?”其人遂无以对。樊丹裴兵近寒,边郡稍整,命拯往河北调发军食。据曰“漳河沃壤人不得耕.刑、洛、赵三州民田万五千顷,率用牧马,请悉以赋民。”从之。解州盐法率病民,拯往经度之,请一切通商贩。

    拯立朝刚毅、贵戚宦官为之敛手,闻者皆惮之。人以包拯笑比黄河清,意稚妇女,亦知其名.呼曰“包待制”。京师为之语曰"关节不到,有阎罗包老。"日制,凡讼诉不得径造庭下。拯开正门,使得至前陈山直,吏不敢欺。中官势泰筑园棚,侵惠民河,以故河塞不通,适京师大水,拯乃悉毁去。或持地券自言有伪增步数者,皆审验劾奏之。拯性峭直恶吏街刻务敦厚虽甚嫉恶而未尝不推以忠恕也与人不苟合不伪辞色悦人置居无私书故人亲党皆绝之。虽贵,衣服、器用、饮食如布衣时。尝曰"后世子孙仕宦,有犯赃者,不得放归本家,死不得葬大茔中。不从吾志,非吾子若孙也。”

    (节选自《宋史·包拯传》)

    1. (1) 下列对文中加粗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 拯性峭直/恶吏背刻/务敦厚/级甚候恶/而未尝不推以忠恕/也与人不苟合/不伪辞色悦人/平居无私书/故人/亲党皆绝之 B . 拯性峭直/恶吏苛刻/务敦厚/虽甚娘恶/而未尝不推以忠怒/也与人不苟合/不伪辞色悦人/平居无私/书故人/亲党皆绝之 C . 拯性峭直愿吏背刻/务敦厚/预甚嫉恶/而未尝不推以忠忽也/与人不苟合/不伪辞色悦人/平居无私书/故人/亲党皆绝之 D . 拯性峭直/恶吏苛刻务敦厚/虽甚婉恐/而未尝不推以忠怒也/与人不苟合/不伪辞色悦人俨居无私/书故人/亲党皆绝之
    2. (2)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进士,是中国古代科举制度中通过最后一级考试者,是科举殿试及第者之称。 B . 徙,常作迁移和移动之意,表示官职的调动。文中的“迁”同样表示官职调动。 C . 阎罗,是民间传说中阴间的主宰,审判死者生前作为、掌管人的生死和轮回。 D . 京师,古代京城的通称,现代则称为首都;“京”“单师”单用,旧时均可指国都。
    3. (3)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包拯为人至孝,敬爱父母。包拯考中进士后被授予官职,因父母年纪大没去赴任;得到监管和州税的官职,父母又不想让他离开,包拯就辞官回家赡养双亲。 B . 包换严于律己,生活简朴。他在端州为官不拿一块端砚回家;虽地位高贵,但吃穿用度也跟他是百姓时一样;他对子孙也严格要求警诫他们不许贪赃枉法。 C . 包括关注民生,兴利除弊。契丹在边境集结军队,包括奉命到河北调发军粮,请求把用来牧马的民田还给百姓;改革解州危害百姓的盐法,请求进行贸易。 D . 包拯执法严峻、不畏权贵。权贵因私筑园林楼榭侵占恶民河.使河道堵塞引发水灾,包拯强令拆除违章建筑,同时上奏弹劾虚报田亩数骗取朝廷补助的人。
    4. (4)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国家岁赂契丹,非御戎之策。宜练兵选将,务实边备。

      ②拯立朝刚毅、贵戚宦官为之敛手、闻者皆惮之。

    5. (5) 民间称包拯为"包青天",老百姓这样称呼他的原因是什么?请简要说明。
  • 4. (2023高二下·遵义月考) 古代诗歌阅读

    种   菜

    苏  辙

    久种春蔬旱不生,园中汲水乱瓶罂。菘葵经火未出土,僮仆何朝饱食羹?

    强有人功趋节令,怅无甘雨困耘耕。家居闲暇厌长日,欲看年华上菜茎。

    注释:苏辙(1039——1112年),字子由,汉族,眉州眉山(今届四川)人。嘉祐二年(1057)与其兄苏轼同登进士科。神宗朝,为制置三司条例司属官。因反对王安石变法,由为河南推宫。哲宗时,召为秘书省校书郎。元祐元年为右司谏,历官御史中丞、尚书右丞、门下侍印因事件哲宗及元丰诸臣,出知汝州,贬筠州、再谕需州安置,移循州。徽宗立,徙永州、岳州复太中火夫,又降居许州,致仕。自号颖滨遗老。卒,谥文定。唐宋八大家之一,与父洵、兄轼齐名,合称三苏。

    1. (1) 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早早种下的蔬菜却没有成活,园子里用于汲水灌溉的瓶器四处乱放。 B . 这块土地的杂草已经用野火烧过,可是种下的菘、葵依旧没有发芽。 C . 诗人为家里的债仆何时能吃上饱饭而焦急、表现了诗人生活的困窘。 D . 尽管顺应时节勉力劳作,无奈雨水泛滥,以至于无法顺利耕种生产。
    2. (2) 尾联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简要分析。
  • 5. (2023高二下·遵义月考) 名篇名句默写
    1. (1) 在高适的《燕歌行并序》中,“”两句写汉将带兵出征时金鼓震天、大摇大摆前进的场面,为下文的战败做铺垫。
    2. (2) 在《李凭整篌引》中,李贺通过对月宫中情景的想象,烘托李凭弹奏艺术的诗句是“”。
    3. (3) 《诗经·卫风·氓》中男女主人公有过愉悦的往昔,“”,就是对他们小时候欢乐相处的描写。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 6. (2023高二下·遵义月考) 语言文字运用I

    作为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古籍最坚定文化自信的派良,是推动文化创新的基石,是开展文化交流的宝库。中华文化数千年延绵不绝,很大程度上是依靠一代又一代人进行古籍整理而薪火相传的。《永乐大典》、《四库全书》等规模宏大的古籍整理工程影响深远,不仅彰显中华民族热爱文化、崇尚知识的精神底色,更在人类文化传承方面作出______的贡献。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古籍事业发展迅猛,从保护到整理、从研究到出版、从人才培养到大众普及,都呈现出______的景象。目前,我国每年出版的古籍整理类图书有1800种左右。截至2021年底,全国累计完成古籍普查登记数据270余万部,累计修复古籍超过385万叶,培训古籍从业人员1万余人次,制定顶布古籍保护国家标准、行业标准17项。

    古籍经典里蕴含的一些思想观念,当今时代仍具有高度契合性,需要进行充分地转化、阐释。找准传统文化与现代生活的连接点,采取人民群众______、雅俗共赏的呈现方式,使之融入国民教育和日常生产生活,才能更好地挖掘古籍的当代价值,为人民群众提供更丰富的文化滋养。

    1. (1) 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
    2. (2) 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使用了哪些修辞手法?请简要分析其表达效果。
    3. (3)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进行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可少量增删词语,不得改变原意。
  • 7. (2023高二下·遵义月考) 语言文字运用II

    唐诗继承了汉魏民歌、乐府传统、大大发展了歌行体样式、丰富了诗歌内容,把我国古典诗歌艺术推到前所未有的高度,成为不可逾越的高峰。______不外乎经济、政治、文化、历史这四个方面的原因。四者之中,最关键的一条是,断代政治开明,在发展中解除了诸多来缚,这对诗歌的繁荣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唐朝提倡儒家、道家、释家并存,允许外来宗教在国内传播。这对于开阔眼界、解放思想、促进文学艺术的交融起到了很好的作用,为诗歌创作提供了“源头活水”。作为统治这个期代的王族,唐帝国一代雄主做视群伦,胸襟眼界之开阔前所未有。更重要的是,唐代是中国历史上一次空前规模的民族大融合。连太宗李世民也具有外族血统,因此唐王朝的民族政策______。正因为有这样的政治背景,李姓王朝才能以前所未有的自信面对化外文明,此等自信,积弱之宋实难企及,明清丙代,国势渐衰,也难望其项背。大唐朝春行的国策是"中国既安,四夷自服",_____。因此,少数民族也并不觉得低人一等。很多城外文化融入中华文化之中,呈现一片天朝大国的风尚。诗人创作自由,反映社会问题迅速而尖锐,具备了"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胸襟和气度。各族文化更是百花齐放,万家争鸣。

    1. (1) 下列各句中的引号,和文中"源头活水"的引号作用相同的一项是( )
      A . 科学家仔细研究了鲸,发现它的外形是一种极为理想的"流线型"。 B . 那只先出来的幼龟原来是龟群的“侦察兵”。 C . 诗人创作自由,反映社会问题迅速而尖锐,具备了“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胸襟和气度。 D . 他们维持了他们的“秩序”的监狱,就撕掉了他们的“文明”的面具。
    2. (2) 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既是不超过12个字。
四、作文
  • 8. (2023高二下·遵义月考)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从太空看地球,你会感受到一种生命力。你会发现地球有它独特的气质、变幻的表情、神秘的色彩,你会被它的壮美和辽丽震撼。人们说"距离能产生大爱",的确如此。身处太空,你所见到的世界会让你的思想得到升华——在你心中,有很多东西会变得"很小",比如得失;有很多东西则变得"很大",比如对家人、对祖国的爱和牵挂。

    这是航天员王亚平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的一段话。这段话具有启示意义。请根据你获得的启示,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