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语文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四川省眉山市东坡区多悦高中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语...

更新时间:2023-05-26 浏览次数:30 类型:月考试卷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 1. 论述类文本阅读

    诗,从它进入人类生活之时起,就以一种超凡的对于美丽事物的感受能力向我们敞开。就像茨威格专门搜集伟大的精神性灵一样,诗专门搜集美和爱的火花。如此说来,诗人应当说是对于美之事物特别敏感的人。倘若对美丽视而不见,或者说对于美之事物毫无感觉,那么,他也就无从于心灵深处点燃激情。唯有用直觉就能洞察美的人,才是让心灵插翅翱翔的艺术家。他写比少女更秀美的文章,让人成全喜悦,让“童心”刺进被冷静理智之光弄得晕头转向、萎靡不振的坚硬裸身!

    诗人首先是一些无拘无束的人。他们的内心世界经常是极其丰富的。在屈原的诗篇里,有天问,有山鬼,有离骚,有无穷无尽的美丽传说。诗人永远在天涯海角漫游,他们的关照范围,是无限广阔的。他们听千里之外松林间的风声,他们见万里之外美丽的花朵。他们凭直觉行动,然而却有着无限平静的内心,他们追求所爱之事毫无障碍,他们的自由精神,给人带来无限遐想,无限美丽。

    诗人是自然的尤物。他们在哪里都是自自在在,如鱼得水。他们有了爱情就说出来,有了不满也不隐瞒。他们不是每分每秒都在反思,他们特别乐意把别人当作朋友而倾诉,他们几乎没有什么是不能说的,他们简直是能用生命直接说话。他们直抒己见,把遇到的人都当作是自己的好朋友。他们心里觉得自己的诗歌就是普通人的一种吟唱,他们采集民歌民谣,也把自己的诗歌送给普通人。诗歌是活在人心中的,诗人是活在人民中的。

    诗人给我们带来了美。美的事物印入人心,就激起人内心的光亮,这种光亮折射出来,诗也就产生了。美是诗的养料,诗却是美的想象。诗的折射乃是放射性的,有如思想,放射出万丈光芒。这种光芒不仅可以把诗人照亮,也同样可以把人群照亮。雪莱说:诗人是在黑夜中唱歌的夜莺,但我以为诗是美的光束,一经点亮,自由自在的生命也就开始跳舞。诗是语言而不是音乐,但诗在人心中反射出的感觉却正是音乐。诗的节奏是生命的节奏,这种节奏只要合着生命舞蹈的节拍,就能引起人的共鸣。凡是在严寒的冬天进行过刻苦锻炼的人,他的性情也就变成一种善于控制的自然冲动。他既然有过了高峰体验,因此也就能善待一切。从这个意义上说,对他来说,春夏秋冬皆是诗。他这样地生活下去,总是觉得只要生命真正地自由地开了,音乐将随之而来,衬托出大自在的本意,激起人心中无法描绘的大快乐。

    诗人给我们带来了和谐。诗和诗的美皆服从于天然的和谐。和谐无不出自本质的自然,而非仅仅出自于形式的排列。只要本质是和谐的,那么,诗的韵律也将是自然合拍的。诗的韵律就是人的韵律,所以诗的和谐断然也就是人的和谐。因此,诗的旋律要从人性的和谐中去寻找,而诗心却要从人的爱意中去寻找。爱是诗人的魂,它能够让废墟变成绿地。诗也是一种优美的力量,它浸润荒野,能把荒野变成鲜花铺地的天国。

    诗人给我们带来了爱、喜悦和渴望。倘若诗真的能够感人,那么,诗人的热情和人格就好像闪烁的星星,它那放射性的光辉透过幻想和淡淡的哀愁,给予人类充满希望的喜悦。只有那些心中燃烧着对光和亮的渴望的诗,才能成为射入人心灵的赐福的光线。

    (节选自朱孝远《诗是头朝下栽进我们生活中来的一块陨石》)

    1.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 诗人应当说是对于美的事物特别敏感的人,他们只要用直觉洞察美,就能让心灵插翅翱翔。 B . 诗人的自由精神给人带来无限遐想,他们直抒己见,把遇到的人都当作自己的好朋友。 C . 诗是语言,但诗在人心中反射出的感觉却正是音乐,所以诗也是有节奏的音乐,能引起人的共鸣。 D . 诗和诗的美皆服从于天然的和谐,诗的韵律就是人的韵律,诗都能感人肺腑。
    2. (2) 下列对于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全文采用总分的结构,从多角度阐述了诗人的特质,条理清楚,逻辑清晰。 B . 文章用屈原诗篇里的传说和雪莱的话,是为了证明诗人都是一些无拘无束的人。 C . 文章将美比作诗的养料,将诗人的热情和人格比作闪烁的星星,语言生动形象。 D . “诗,浸润荒野,能把荒野变成鲜花铺地的天国”是对诗能带来和谐的总结。
    3.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诗人于心灵深处点燃激情,通过诗歌给我们带来美与和谐,带来爱、喜悦与渴望。 B . 诗人不受时空限制,千里外的松林风声,万里外的花朵都可以是他们的关照对象。 C . 诗的节奏是生命的节奏,诗的韵律是人的韵律,诗人凭直觉行动,有自由的精神,能用生命直接说话。 D . 优美的诗句很自然地传递优美,“纷纷暮雪下辕门”的悲凉则无法让读者感受到充满希望的喜悦。
  • 2. 实用类文本阅读

    材料一:

    曾经随意丢掉的萝卜皮变身食堂的腌咸菜,餐厅大碟、大碗换成了小容量容器,“杜绝餐饮浪费”成为桌签标识……“‘自助’变‘自觉’,‘剩宴’变‘光盘’,如今大家都在行动,做一名文明就餐者。”这不是一地的变化。如今,厉行节约、反餐饮浪费正从全民共识走向全民行动。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反食品浪费工作。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就制止餐饮浪费行为提出明确要求。2020年8月,习近平总书记对制止餐饮浪费行为作出重要指示,强调要加强立法,强化监管,采取有效措施,建立长效机制,坚决制止餐饮浪费行为。党的二十大报告也再次强调,“实施全面节约战略,推进各类资源节约集约利用”“在全社会弘扬劳动精神、奋斗精神、奉献精神、创造精神、勤俭节约精神”。遏制餐饮浪费,不仅源于对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勤俭节约的坚守,更源于对粮食安全的重视。

    根据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研究员、中国自然资源学会理事长成升魁研究团队的估算,每年我国城市餐饮业餐桌上造成的食物浪费(熟食)约为1700万~1800万吨,相当于3000万~5000万人口一年的食物。

    2021年4月29日,第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八次会议审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反食品浪费法》并自公布之日起施行。这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反食物浪费的法律。我国也成为世界上继法国、意大利和日本之后较早对反食物浪费立法的国家。《反食品浪费法》对食品浪费的定义、反食品浪费的原则和要求、政府及部门职责、各类主体责任、激励和约束措施、法律责任等作出相关规定。从不能浪费粮食,到不能浪费食品,再到不能浪费食物。食品主体概念拓宽,食品浪费场景更加明确,相关主体的责任得到明晰。法律的施行表明,我国反对食物浪费历史性地由道德约束层面上升到国家法律治理层面,反食物浪费治理工作正迈上科学化、系统化的轨道。           

    (摘编自《以光盘致敬食物:如何治理舌尖上的浪费》)

    材料二:

    材料三:

    近日,肯德基推出了儿童节套餐,购买指定套餐即可获得随机一款宝可梦联名玩具。据媒体报道,其中一款可达鸭音乐盒玩具在网上爆红,不仅多家肯德基门店断货,而且出现了“代吃”和炒作价格的现象。

    这一幕让公众颇感熟悉:今年年初,肯德基就曾因在套餐中引入盲盒形式,引发消费者花钱找“代吃”而被中消协点名批评。当时,有消费者为集齐玩具,获得数量稀少的“隐藏款”,不惜斥资1万余元购买上百份套餐。此次肯德基虽然没有采取盲盒的营销方式,也没有推出“隐藏款”,但由于套餐限量且玩具款式随机赠送,还是引发了一些消费者抢购的热潮。而在二手交易平台上,可达鸭音乐盒的“身价”更是水涨船高,从100元到500元不等,远超套餐本身售价;还有一些卖家放出多个可达鸭音乐盒的库存照片,不排除这些卖家是“买椟弃珠”,只留下可达鸭音乐盒待价而沽。5月24日,肯德基回应加价行为属个人行为,与公司无关;目前公司正在紧急调配中。

    回顾新闻可以发现,“饥饿营销”已成为近年来商家十分热衷的营销手段。诚然,物以稀为贵,商家借此制造一点噱头,用以提升销量,其实无可厚非。但对于餐饮企业来说,一旦使用“饥饿营销”导致消费者超量购买,冲动消费,进而造成无谓的食物浪费,不仅有违公序良俗和商业伦理,而且涉嫌违反《反食品浪费法》。

    (摘编自《谨防饥饿营销引发食品浪费》)

    1. (1) 下列对材料二的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 越是大型的餐馆,食品的浪费就越严重,家庭消费不存在浪费。 B . 从农业收获阶段开始,食品浪费就在发生,包括种子、饲料浪费等。 C . 对于消费后的食品,我们可以用堆肥、沼气等方式再利用,以减少浪费。 D . 大型批发市场、超级市场、餐馆是食品浪费的主要场所,应重点整治。
    2. (2) 下列对材料的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萝卜皮变身腌咸菜,大碟大碗换成了小容器,表明厉行节约、反餐饮浪费正从全民共识走向全民行动。 B . 目前,我国已公布并施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反食品浪费法》,这是第一部反食物浪费的法律。 C . 粮食、食物、食品都属食品的主体概念,每年我国城市餐饮业餐桌上的食物浪费约为1700万~1800万吨。 D . 对于餐饮企业来说,如果使用“饥饿营销”造成食物浪费,就涉嫌违反《反食品浪费法》
    3. (3) 请结合材料内容,为我国进一步减少食品浪费提几条可行性建议。
  • 3. 文学类文本阅读

    六羡歌

    蒙福森

    一望无际的崇山峻岭中,猿猴难攀、飞鸟盘旋的悬崖峭壁上,有一棵高耸入云的茶树,葳蕤郁葱,苍翠欲滴,笼罩在雨霭云雾之中。山色空蒙,细雨如烟,正是江南最美的时节,在这举世闻名的天柱山,奇峰突兀,峭立如柱,处处灵气四溢,连一块石头、一条山溪、一树一草、一花一鸟,都有着与众不同的盎然生机。站在山岭上远眺,烟岚缥缈,群峰若隐若现,恍如一幅水墨画。

    这是一个寻常的日子,斜风细雨,云雾缭绕。在密林深处,苦苦寻访了一个多月的朝廷使者终于见到了身着箬笠蓑衣、爬在树上采茶的陆羽。

    见有人来,陆羽停了手中的活儿。

    “你,就是陆羽?”使者问。

    “正是。”

    “皇上召你立刻进宫,不得有误。”

    陆羽摇头:“草民过惯了闲云野鹤的日子,恐将辜负圣恩。”

    使者说:“先生的恩师智积禅师正在宫中做客,先生以为如何?”

    一听说多年不见的智积禅师就在宫中,陆羽没有丝毫犹豫,便随了使者前去。

    智积禅师对陆羽来说,如再生父母,岂能不去?陆羽曾是一个弃儿,奇丑,结巴。多年前,一个深秋的早晨,竟陵龙盖寺的智积禅师路过一石桥,忽闻桥下有鸿雁哀鸣之声,下去一看,只见一群大雁正用翅膀护卫着一个男孩儿。男孩儿冻得瑟瑟发抖,气息微弱。出家人以慈悲为怀,智积禅师遂把男孩儿抱回寺中,为之取名陆羽,字鸿渐。那年,陆羽三岁。

    十年后,陆羽告别智积禅师,离开龙盖寺,漂泊流浪,四海为家,去寻找属于自己的茶。——在智积禅师年长日久的熏陶下,陆羽爱上了茶,如醉如痴,嗜茶如命。青出于蓝而胜于蓝,陆羽对于茶道比师父用功更深。

    一个多月前,智积禅师入宫面圣。唐代宗李豫亦嗜茶,素闻智积禅师善品茶,端起茶碗,轻轻一闻,不用入口,便能分辨出茶的好坏、产地、品种,以及水质的优劣、火候是否得当,甚至连泡茶人的心情、脾性、手法也能不见而知。

    代宗不信,命太监沏了一壶上等好茶,请智积禅师品尝。智积轻轻地啜了一口,放下茶碗,再也不肯喝第二口。

    代宗问:“茶不好?”

    智积答:“茶甚好。然自从贫僧喝过弟子陆羽所沏之茶后,天下之茶皆淡如水、味如蜡。索然无味矣。”

    代宗半信半疑,偷偷派人去寻找陆羽。

    没过几日,陆羽随使者来到了长安。

    自龙盖寺一别,已有十多年了,今日,陆羽要为恩师智积禅师亲手沏上一壶茶,一壶上等的好茶。

    自然,水要好水,茶要好茶,壶亦是好壶。水,当然至关重要,除了水质要好,还得掌握好火候,一丝一毫不可马虎。陆羽说:“一、其火,用炭,次用劲薪。二、其水,用山水上,江水中,井水下。三、其沸,如鱼目,微有声,为一沸;缘边如涌泉连珠,为二沸;腾波鼓浪,为三沸。已上,水老,不可食也。”太监问:“茶呢?”陆羽说:“野者上,园者次;阳崖阴林,紫者上,绿者次;笋者上,芽者次;叶卷上,叶舒次。”

    陆羽闯荡江湖多年,将沏茶功夫与禅道融为一体,茶艺越来越老到,无人超越。

    一壶茶端上来了,远远地,一股若有若无的茶香氤氲飘溢。智积端起茶碗,轻轻一闻,茶香扑鼻而来,沁人心脾;轻轻地啜了一口,淡淡的甘甜中似有一股苦味,但苦过之后便是悠长的甘甜,苦中带甘,甘中有苦,仿佛生命深处苦涩后的一缕甘甜与闲逸。茶亦醉人何必酒,从来佳茗似故人。刹那间,智积禅师热泪盈眶,声音哽咽:“渐儿茶,渐儿茶啊!一定是渐儿来了!”渐儿,是陆羽的小名。

    屏风后,陆羽早已泪如雨下。“师父——”陆羽踉跄而出,扑通一声跪伏在地,放声大哭。泪水如梅雨天屋檐落下的雨滴,一滴一滴,濡湿了地板。

    代宗目瞪口呆,惊讶万分。随后,他端起茶碗,轻轻地揭开碗盖,一阵清香迎面而来,精神为之一爽。他闭眼屏气,细细地品了一口,顿觉甜润甘洌,口感独特,舌下生津。就那么一口,代宗知道,这辈子,他再也无法忘记陆羽沏的茶了。

    “此茶只应天上有,不知何故落凡间!如果喝不到陆羽的茶,朕今生今世宁可不喝!”

    可是,陆羽执意要走,哪怕给以高官厚禄、荣华富贵。一生命运多舛的陆羽淡泊名利,安贫乐道,视功名利禄如粪土。寄情山水、放浪形骸、采茶品茗、培育茶树、著书立说才是他生命的全部。

    他赋诗明志,一首《六羡歌》飘荡在车水马龙、繁华富庶的长安城的大街小巷中。“不羡黄金雲,不羡白玉杯。不羡朝入省,不羡慕登台。千羡万羡西江水,曾向竟陵城下来。”陆羽辞别圣上,飘然而去。他像一只翱翔云天的大雁,展翅高飞,渐行渐远,消失在云雾缭绕、烟岚如黛的密林深处。

    【注释】①《六羡歌》为“茶圣”陆羽所做,因其有六个“羡”字而得名。

    1. (1) 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文章开头写天柱山“奇峰突兀,峭立如柱”的神奇景象,除了交代故事发生的环境外,也暗示了陆羽的性格特征。 B . 在插叙陆羽出身的过程中,作者虚构了“大雁正用翅膀护卫”的神奇经历,增加了作品的艺术性,也让故事更富传奇色彩。 C . 小说情节跌宕,智积禅师一开始“不肯喝第二口”与后来“热泪盈眶”形成强烈的对比,直接表现出陆羽茶道的出神入化。 D . 小说的结尾处有引用,有比喻,在历史的真实中更穿插艺术的想象,体现了“艺术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的创作理念。
    2. (2) 文章写智积禅师对塑造主人翁陆羽有什么样的作用?
    3. (3) “茶亦醉人何必酒”,茶如何能“醉人”?请结合文章谈谈你的理解。
二、古代诗文阅读(34分)
  • 4. 文言文阅读

    太宗威容俨肃,百僚进见者,皆失其举措。太宗知其若此,每见人奏事,必假颜色,冀闻谏诤,知政教得失。贞观初,尝谓公卿曰:“人欲自照,必须明镜;主欲知过,必忠臣。主若自贤,臣不匡正,欲不危败,岂可得乎?故君失其国,臣亦不能独全其家。至于隋炀帝暴虐,臣下钳口,卒令不闻其过,遂至灭亡,虞世基等,寻亦诛死。前事不远,公等每看事有不利于人,必须极言规谏。”

    贞观十五年,太宗问魏征曰:“比来朝臣都不论事,何也?”征对曰:“陛下虚心采纳,诚宜有言者。然古人云:‘未信而谏,则以为谤己;信而不谏,则谓之尸禄。’但人之才器各有不同,懦弱之人,怀忠直而不能言;疏远之人,恐不信而不得言; 怀禄之人,虑不便身而不敢言。所以相与缄默,俯仰过日。”太宗曰:“诚如卿言。朕每思之,人臣欲谏,辄惧死亡之祸,与夫赴鼎镬、冒白刃,亦何异哉?故忠贞之臣,非不欲竭诚。竭诚者,乃是极难。所以禹拜昌言,岂不为此也!朕今开怀抱,纳谏诤。卿等无劳怖惧,遂不极言。”

    贞观十六年,太宗谓房玄龄等曰:“自知者明,为难矣。如属文之士,伎巧之徒,皆自谓己长,他人不及。若名工文匠,商略诋诃,芜词拙迹,于是乃见。由是言之,人君须得匡谏之臣,举其愆过。一日万机,一人听断,虽复忧劳,安能尽善?常念魏征随事谏正,多中朕失,如明镜鉴形,美恶必见。”因举觞赐玄龄等数人勖之。

    贞观十七年,太宗问谏议大夫褚遂良曰:“昔舜造漆器,禹雕其俎,当时谏者十有余人。食器之间,何须苦谏?”遂良对曰:“雕琢害农事纂组伤女工首创奢淫危亡之渐漆器不已必金为之金器不已必玉为之所以诤臣必谏其渐及其满盈无所复谏”太宗曰:“卿言是矣。朕所为事,若有不当,或在其渐,或已将终,皆宜进谏。比见前史,或有人臣谏事,遂答云‘业已为之’,或道‘业已许之’,不为停改。此则危亡之祸,可反手而待也。”

    (节选自《贞观政要·论求谏》,有删节)

    1. (1)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 雕琢害农事/纂组伤女工/首创奢淫/危亡之渐/漆器不已/必金为之/金器不已/必玉为之/所以诤臣必谏其渐/及其满盈/无所复谏/ B . 雕琢害农事/纂组伤女工/首创奢淫/危亡之渐/漆器不已/必金为之/金器不已/必玉为之/所以诤臣必谏/其渐及其满盈/无所复谏/ C . 雕琢害农事/纂组伤女工/首创奢淫/危亡之渐/漆器不已必金/为之金器/不已必玉为之/所以诤臣必谏/其渐及其满盈/无所复谏/ D . 雕琢害农事/纂组伤女工/首创奢淫/危亡之渐/漆器不已必金/为之金器/不已必玉为之/所以诤臣必谏其渐/及其满盈/无所复谏/
    2. (2) 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藉意思是借助,“藉”与《鸿门宴》“籍吏民,封府库”的“籍”字含义不同。 B . 相与意思是一起,“相与”与《赤壁赋》“相与枕藉乎舟中”的“相与”含义相同。 C . 信意思是确实,“信”与《琵琶行》“低眉信手续续弹”的“信”字含义不同。 D . 竟意思是竟然,“竟”与成语“有志者事竟成”的“竟”字含义不同。
    3. (3)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唐太宗很看重大臣的进谏,把忠臣与明镜类比,希望大臣们看到有不利于百姓的事情就直言规劝。 B . 魏征认为,懦弱的人、被疏远的人、贪恋禄位的人都沉默不言,应付着混日子,都是因为这些人不被信任。 C . 唐太宗对房玄龄等人说,若单靠一个人来了解判断每天的事情,即使再辛苦,也不可能处理得尽善尽美,因此君主须有臣子来指出过错。 D . 唐太宗问谏议大夫褚遂良,饮食器皿一类的小事,何必苦谏。褚遂良回答,谏诤之臣必须在事情的开端就进谏才能起到作用。
    4. (4)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主若自贤,臣不匡正,欲不危败,岂可得乎?

      ②常念魏征随事谏正,多中朕失,如明镜鉴形,美恶必见。

  • 5. 古代诗歌阅读

    谢池春

    陆游

    壮岁从戎,曾是气吞残虏。阵云高、狼烟夜举。朱颜青鬓,拥雕戈西戍。笑儒冠、自来多误。

    功名梦断,却泛扁舟吴楚。漫悲歌、伤怀吊古。烟波无际,望秦关何处?叹流年、又成虚度。

    1. (1) 下列对这首词有关内容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朱颜青鬓”运用正面描写方法,塑造了年轻将领的形象,和首句“壮岁从戎”相照应。 B . “儒冠”代指读书人,词人笑读书人虚度光阴,在批评儒生误国的同时也体现出了豪情。 C . 下片一、二句写作者求取功名的愿望落空,被迫隐居家乡,泛舟吴、楚以自我解愁消闷。 D . “望秦关何处”实写大好河山至今仍未收复,作者不禁产生了“年华虚度”的伤怀之感。
    2. (2) 有人评价这首词为“壮词与悲歌同声”,请结合本词谈谈你的理解。
  • 6. 名篇名句默写
    1. (1) “空明”一词语意丰富,在《记承天寺夜游》“”一句中是空旷澄澈之意,而在《赤壁赋》“”一句中特指月光下的清波。
    2. (2) 《琵琶行》中因为岁月流逝年长色衰的琵琶女,只能“”,回想昔日“五陵年少争缠头”的时光,也只能“”。
    3. (3) 辛弃疾在《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表达自己一生所追求的最高理想的两句是“。”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 7. 语言文字运用Ⅰ

    经过二十年的发展,汉服早已______,登上了官方主流媒体的“大雅之堂”,在身边随处可见汉服出行的小哥哥小姐姐和小朋友。但如此“花团锦簇”的盛景并没有______年轻人守护中国传统服饰的焦虑,而这一次的困境涉及一个高频词汇——文化挪用。

    所谓“文化挪用”就是把他国的文化元素拿来,经过改造、包装、整合,再利用自己的渠道打上自己的标签对外推销出去。不可否认,中国在国际上的文化传播力实在是太弱了,弱到不仅和本民族灿烂悠久的传统文化不相称,也和我们______、充满生机的流行文化的生命力不相称,这种全方位的不相称才是我们焦虑的根源。

    其实,这两年不少古装影视剧开始端正态度,______地请来服饰史顾问打造符合历史真实风貌的美术。观众惊讶地发现,无需盲目“改良”,盲目追求“时尚感”,只要还历史真实的服饰、配色和美术风格,才能做到无与伦比的“高级感”,才能让观众感受到中国古文明令人震撼的魅力。蕴藏在中国历史中的这些真实的文化遗产,就是我们在“时代浪潮”中对外进行文化传播,对内树立文化自信的底气所在。

    1. (1) 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A . 今非昔比  消解  方兴未艾  正儿八经 B . 时过境迁  消融  方兴未艾  一本正经 C . 今非昔比  消融  如日中天  一本正经 D . 时过境迁  消解  如日中天  正儿八经
    2. (2) 文中多处用了引号,下列四处引号中用法和其他三处不同的一项是(   )
      A . 登上了官方主流媒体的“大雅之堂” B . 但如此“花团锦簇”的盛景并没有…… C . 所谓“文化挪用”…… D . 在“时代浪潮”中对外进行文化传播
    3. (3) 结合上下文,修改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下列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 只要是还历史真实的服饰、配色和美术风格,就能做到无与伦比的“高级感”,就能让观众感受到中国古文明令人震撼的魅力。 B . 只有还历史真实的服饰、配色和美术风格,才能做到无与伦比的“高级感”,观众就能感受到中国古文明令人震撼的魅力。 C . 只要是还历史真实的服饰、配色和美术风格,就能做到无与伦比的“高级感”,观众就能感受到中国古文明令人震撼的魅力。 D . 只有还历史真实的服饰、配色和美术风格,才能做到无与伦比的“高级感”,就能让观众感受到中国古文明令人震撼的魅力。
  • 8. 语言文字运用Ⅱ

    在固有观念中,植物是扎根在一块固定土地的,除非人为挪动,否则永远处于“静止”状态。事实上,                     

    卷柏的生存需要充足的水分,                           , 它就会展开“自救”,把根从土壤里拔出来,然后让整个身体蜷缩成一个圆球,随风在地面上滚动。当滚到水分充足的地方,这个圆球就会迅速打开,根又重新钻到土壤里,安居下来。

    被称为“草原流浪汉”的风滚草,秋天时会在草原上随风飘滚。这些随风滚动并不是“无效运动”,                                       一棵风滚草就好比一架天然播种机 , 经过滚动,会让种子不断掉出来,再借助风将种子传播到草原的每个角落。

    可见,每一种会“行走”的植物都是在寻求更多、更好的生存机会。如同动物行走外出觅食一样,植物也有自己的运动哲学。

    1. (1) 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2. (2) 文中画波浪线处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请简要分析其表达效果。
四、写作(60分)
  • 9.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孤独是人生常态,无论是身处繁华闹市,还是僻静乡野,都只能选择面对。有时孤独源于优秀,你不妨面对世俗扬起骄傲的眉梢;孤独也常常带给我们伤感和失落,你也应该勇敢地走出阴霾见晴明。

    关于孤独,你又是怎样看待的呢?请结合你的阅读体验和成长感悟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