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语文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四川省德阳市德阳重点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语文...

更新时间:2024-07-13 浏览次数:21 类型:月考试卷
一、现代文阅读(25分)
  • 1. (2023高一下·德阳月考)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义是儒家思想的重要范畴。朱熹指出:“义者,心之制,事之宜也。”在儒家看来,义是处理人际关系的重要依据,也是个人道德修养的价值取向,更是具有现实操作性的伦理道德范畴。

    孔子没有对人性做出判断,孔子认为,“性相近也,习相远也”,强调后天的学习和实践对人的品性有着重要影响。孟子则认为人性本善,将义规定为“羞恶之心”,与仁、礼、智共同构成人的本性。孟子言人性本善,虽然不无唯心倾向,却有着积极的社会意义和激励作用。这是告诉人们,所有的道德行为都源于人的本性,只要你愿意,就能够做到,而且是很容易做到的事情。

    在孔子看来,义是君子的本质规定。“君子义以为质,礼以行之,逊以出之,信以成之。君子哉!”这说明一个真正的君子,是优秀道德品质的集合体,其中义是根本,礼是表现在外面的行为,有高度的文化修养;然后是态度,非常谦逊,不自满,不骄傲;最后是诚信,对人对事,处之有信,言而有信,自信而信他人。在孔子看来,义是区分君子与小人的标准。如果说君子是孔子崇尚的人格,那么,小人则是孔子反对的人格,“近之则不逊,远之则怨”。《论语》经常比较君子与小人的差别,最大的差别与义有关,这就是“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儒家思想的最高范畴是仁,根基却是孝悌。儒家思想的核心是仁爱。仁爱不是兼爱、泛爱,而是差序之爱,即从血缘亲情之爱开始,逐渐延伸拓展开来,形成亲疏有别的仁爱关系,最终实现“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理想社会。义是从血缘关系推演出来的处理社会关系的伦理原则,其主旨是敬长。孟子指出:“亲亲,仁也;敬长,义也。”

    在儒家的伦理道德范畴中,义的概念很有些特殊。如果从主体性与实践性区分,仁、礼、智、信等概念都有鲜明的主体性品格,规定了明确而具体的内容,仁是爱人,礼是礼仪、规矩,智是知识、智慧,信是言而有信、信守承诺。唯独义的概念,语义模糊,没有具体的主体性品格。“义者宜也”,义不是对主体品格的规定,而是对主体行为品格的规定,带着明显的实践性特征。历代文人学者对此有着不同看法,认为以宜释义过于宽泛,没有实质性内容,容易失去圣贤的本意,导致人们不重视主体人格的修炼。实际上,这正是义的生命力所在。

    儒家之义,既是主体品格又是行为品格,能够在任何情况下把道德的价值原则与行为实践统一起来,从而使得儒家的伦理道德思想历久弥新,成为影响中国人道德修养和性格品质的主导力量,塑造了一批批如范仲淹那样的“忧国忧民”的忠臣、董永那样的“事亲敬长”的孝子和柳下惠那样的“文质彬彬”的君子。人们的社会伦理道德实践虽然丰富多彩,但万变不离其宗,这就是要做一名有情有义有道德的君子!

    (摘编自夏海《浅论儒家之义》)

    1.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 儒家学说没有对义做出明确的定义,孟子认为人性本善,将义规定为“羞恶之心”,义就成了人性的核心。 B . 孔子认为,义是君子的人格,也是区分君子与小人的标准。君子是多种优秀道德品质的综合体,义是根本。 C . 儒家思想的核心是仁爱,仁爱的前提是血缘亲情关系,根基是孝悌。义的主旨是敬长,所以,义是仁的根基。 D . 义不像仁、礼、智、信那样具有明确的主体性品格,“义者宜也”,即义就是要适宜,这一说法被广泛认同。
    2.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将孔子与孟子对于人性做出的判断作比较,是采用了对比论证,突出了孟子的论断更富有正面意义。 B . 义属于伦理道德范畴,是个人修养的价值取向,文章据此提出做一名有情有义有道德的君子的论点。 C . 作者强调“在孔子看来,义是区分君子和小人的标准”,目的就是为了证明“义是君子的本质规定”。 D . 义具有塑造君子人格的作用,文章以范仲淹、董永、柳下惠等具有君子人格的高尚之士作为例证。
    3.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如果人性本善,那么,所有的道德行为都是源于人的本性的,因此,只要你愿意修身,就可以形成君子人格,品行高尚。 B . 中国社会的人际关系以血缘亲情为前提,以义来处理人际关系,既有和谐人际关系的益处,也有排斥非血缘关系的弊端。 C . 人类社会的伦理道德实践多彩多样,追求君子人格是终极目标,这也是孔子所崇尚的人格,而义是影响人格的主导力量。 D . 义是有现实操作性的伦理道德,能把道德的价值原则与行为实践统一起来,从而使得儒家的伦理道德思想能够历久弥新。
  • 2. (2023高一下·德阳月考)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父归(节选)

    [日本]菊池宽

    简朴的中等家庭。傍晚时分。母亲阿贵和儿子贤一郎、新二郎、女儿阿胤一起吃饭。突然门被人打开了,面容憔悴的宗太郎走进屋。贤一郎和母亲的脸色顿时大变,异常激动。新二郎和阿胤睁大了眼睛望着来人。

    母  亲  啊,是你!你真是大变了啊!(对孩子)孩子们,他是你们的父亲。

    新二郎  是爸爸吗?我是新二郎。

    父  亲  啊,已经长成棒小伙子啦!我走时你还是个站都站不稳的……

    阿  胤  爸爸!我是阿胤。

    父  亲  我听说过生了个女儿,长得多秀气啊!

    母  亲  我说……唉,真不知从何说起呢!孩子们都长成人了,这比什么都好。

    父  亲  这实在是太好了!我老了,很想念你和孩子,便不由自主地跑了回来。我已经是个活不了多久的人了,希望你们都能原谅我。(望着贤一郎)贤儿,你能替我斟一杯酒么?爸爸很久没有喝过好酒了。嗯,只有你的模样我还记得起来。

    (贤一郎不睬。)

    父  亲  新儿,那你替我斟上一杯。

    新二郎  是。

    (正要把酒杯递给父亲……)

    贤一郎  (口气坚决地)放下!不能给他敬酒!

    母  亲  贤儿!你在说些什么呀?

    (父亲怒视贤一郎,新二郎和阿胤低头不语。)

    贤一郎  (理直气壮地)我们根本没有父亲!我们哪有什么父亲呢?

    父  亲  (抑制着愤怒)你说什么?

    贤一郎  (稍稍冷静下来)如果我们有父亲,母亲也不会在我八岁的时候牵着我的手到筑港去投海。幸好找错了地方,跳进浅水里,才被人救了出来。如果我们有父亲,我也不会十岁就给人家当小杂工。我们从小到大没得到过一点温暖,就是因为没有父亲!

    (母亲、阿胤和新二郎眼含泪花,父亲由愤怒渐渐转为悲伤。)

    新二郎  哥哥,既然妈妈都原谅了他,你也忍一忍,过去的事就不要再提了。

    贤一郎  (更加冷酷地)要说我们真有父亲,他就是从小折磨我们的仇人。在我的脑子里从未有过父爱的记忆,只记得父亲在我八岁之前从不管家里的事,只顾自己花天酒地地在外面胡混,欠下一身债,后来就带着情妇逃跑了,连母亲为我积蓄的十六块钱的存折也偷去了。

    新二郎  (含着泪)但是,哥哥,父亲现在不是……已经老了么?

    贤一郎  新二郎,你怎么能不明不白地称他父亲?他年轻时不顾一切地寻欢作乐,现在上了年纪,动不了啦,才跑回来的。不管你怎么讲,我也决不承认他这个父亲。

    父  亲  (色厉内荏地)贤一郎!对你的生身父亲怎么能这样讲话?

    贤一郎  你还好意思说你是我们的生身父亲?二十年前,你已经抛弃了你做父亲的权利!

    (沉默,母亲和阿胤在抽泣。)

    父  亲  好吧,我立刻就走!无论落到什么地步,我还能混上碗饭吃。

    新二郎  请等一下!哥哥不管您,我会想办法奉养您老人家。

    贤一郎  新二郎!你受过他的什么好处?我可是尝过他拳头的滋味!你想想,是谁把你抚养大的?你念书的学费是哪里来的?那是我当小杂工挣来的钱!应当说我才是你和阿胤真正的父亲,尽到父亲责任的是我。现在,你愿意奉养他就奉养好了,从今以后咱们断绝来往!

    新二郎  可是……

    贤一郎  我受够了没有父亲的痛苦,所以不想让弟弟妹妹再受那种罪。我晚上连觉也舍不得睡,吃苦受累,才供弟弟妹妹中学毕了业。

    父  亲  (轻声地)不必再说了,我回来是你们的累赘。好,我走啦!阿贵,保重吧!

    新二郎  (追着走去的父亲)您身上带钱了吗?不是还没吃晚饭么?您有地方去吗?

    父  亲  (沮丧地)我本不应该再进这个家门,因为上了年纪,又体弱多病,不知不觉地就走回家里来了。(颤巍巍地站起)唉,算啦!我这把老骨头还愁没地方扔掉么!(望了老妻一眼,开门走出。)

    母  亲  (哀求地)贤一郎!

    阿  胤  哥哥!

    贤一郎  阿新!快去把父亲喊回来!

    (新二郎迅速地跑向门外,三人紧张地等待着。少顷,新二郎脸色苍白地跑回来。)

    新二郎  在南路找遍了也没有找到,我再到北边去找,哥哥,你也来吧!

    贤一郎  (惊慌)怎么,没找到?一定能找到的!

    (贤一郎和新二郎发疯似的奔出。)

    (选自中国戏剧出版社《世界独幕剧选》,有删改)

    1. (1) 下列对“我们根本没有父亲!”这句潜台词的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贤一郎认为父亲没有尽到责任,不配做父亲。 B . 贤一郎觉得自己和弟弟妹妹没有得到父亲的抚养,不会承认这个父亲的。 C . 因为没有父亲的佑护,贤一郎备受生活的欺凌,含辛茹苦独自把弟弟妹妹抚养成人,他日夜盼望父亲归来,但又痛恨其不负责任。 D . 这句话中的“父亲”并不是指血缘关系上的,而是指“承担抚养子女义务”。
    2. (2) 下列对文本艺术特点的理解与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本剧反映了作者对当时社会上道德堕落问题的一些正当的看法和应有的批评态度。 B . 本剧虽然篇幅短小,但生动地描写了剧中每个人复杂、矛盾、充满纠葛的心理活动。 C . 剧中的“色厉内荏地”属于剧本的舞台说明,父亲出现这样的神情反映出他矛盾的心理:因为权威被藐视而色厉,因为没有尽责而内荏。 D . 本剧结构严谨,不是通过尖锐的戏剧冲突,而是利用富有个性特征的对话,表现人物的心理状态。
    3. (3) 贤一郎和新二郎对待父亲的态度为何不同?请简要概括。
    4. (4) 有评论家用“情与理的矛盾与统一”来评价《父归》中的人物贤一郎,请结合剧情简要分析。
二、古诗文阅读(42分)
  • 3. (2023高一下·德阳月考)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

    楚左尹项伯者,项羽季父也,素善留张良。张良是时从沛公,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私见张良,具告以事,欲呼张良与俱去,曰:“毋从俱死也。”张良曰:“臣为韩王送沛公,沛公今事有急,亡去不义,不可不语。”良乃入,具告沛公。沛公大惊,曰:“为之奈何?”张良曰:“谁为大王为此计者?”曰:“鲰生说我曰:‘距关,毋内诸侯,秦地可尽王也。’故听之。”良曰:“料大王士卒足以当项王乎?”沛公默然,曰:“固不如也。且为之奈何?”张良曰:“请往谓项伯,言沛公不敢背项王也。”沛公曰:“君安与项伯有故?”张良曰:“秦时与臣游,项伯杀人,臣活之;今事有急,故幸来告良。”沛公曰:“孰与君少长?”良曰:“长于臣。”沛公曰:“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张良出,要项伯。项伯即入见沛公。沛公奉卮酒为寿 , 约为婚姻,曰:“吾入关,秋毫不敢有所近,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日夜望将军至,岂敢反乎!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项伯许诺,谓沛公曰:“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沛公曰:“诺。”于是项伯复夜去,至军中,具以沛公言报项王。因言曰:“沛公不先破关中,公岂敢入乎?今人有大功而击之,不义也。不如因善遇之。”项王许诺。

    (节选自《鸿门宴》)

    (乙)

    沛公之从雒阳南出轩辕,良引兵从沛公。沛公欲以兵二万人击秦峣下军,良说曰:“秦兵尚强,未可轻。臣闻其将屠者子,贾竖易动以利。愿沛公且留壁,使人先行,为五万人具食,益为张旗帜诸山上,为疑兵,令郦食其持重宝啖秦将。”秦将果畔,欲连和俱西袭咸阳,沛公欲听之。良曰:“此独其将欲畔耳,恐士卒不从。不从必危,不如因其解击之。”沛公乃引兵击秦军,大破之。

    张良多病,未尝特将也。常为画策臣,时时从汉王。汉四年,韩信破齐而欲自立为齐王,汉王怒。张良说汉王,汉王使良授齐王信印。汉六年正月,封功臣。高帝曰:“运筹策帷帐中,决胜千里外,子房功也。自择齐三万户。”良曰:“始臣起下邳与上会留此天以臣授陛下陛下用臣计幸而时中臣愿封留足矣不敢当三万户。”乃封张良为留侯。高帝 , 后八年卒,为文成侯。

    (选自《史记·留侯世家》,有删改)

    【注释】①雒阳:洛阳。②郦食其:人名。

    1. (1)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 始臣起下邳/与上会留此/天以臣授陛下/陛下用臣计/幸而时中/臣愿封留足矣/不敢当/三万户 B . 始臣起下邳与上/会留/此天以臣授陛下/陛下用臣计/幸而时中/臣愿封留足矣/不敢当/三万户 C . 始臣起下邳/与上会留/此天以臣授陛下/陛下用臣计/幸而时中/臣愿封留足矣/不敢当三万户 D . 始臣起下邳/与上会留此/天以臣授陛下/陛下用臣/计幸而时中/臣愿封留足矣/不敢当三万户
    2. (2) 下列句子按文言句式归类正确的一项是(   )

      ①可使有勇     ②加之以师旅     ③不吾知也     ④何厌之有     ⑤是乃仁术也

      ⑥良庖岁更刀,割也     ⑦敢以烦执事     ⑧构怨于诸侯     ⑨百姓之不见保

      A . ①⑦\③④\⑤⑥\②⑧\⑨ B . ①④⑦\③\⑤⑥\②⑧⑨ C . ①④⑦\③⑤⑥\②⑧\⑨ D . ①⑦\③④\⑤⑥\②⑧⑨
    3. (3)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侯,古代爵位名,为春秋时期五等爵的第二等,比“伯”高一等。 B . 为寿,祝颂之辞。向尊长敬酒或馈赠财物,以祈祝健康长寿。 C . 崩,古代称帝王或王后死为“崩”,称诸侯死为“薨”,称大夫死为“卒”,“卒”后来也成为死亡的通称。 D . 谥,封建时代在人死后根据其生前事迹评定褒扬给予的称号,称为谥或谥号。
    4. (4)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刘邦善于用人,虚心纳谏。当他听到项羽要击破他时,能虚心向张良请教,采纳建议,热情款待项伯,约为婚姻。 B . 刘邦能言善辩,善于应变。(甲)文中,他面对危情,既惊呼“为之奈何”,虚心请教,又将自己的错误推到别人头上,接着又低声下气地拉拢项伯,使项伯为他所用,使局势出现转机。 C . 张良为人精明。(甲)文中,他深知刘邦肺腑,提出见解,能够剖析利害,启发刘邦醒悟而予以采纳;(乙)文中,他献计刘邦,利诱秦朝将领,从而没费一兵一卒,一举拿下咸阳。 D . 张良足智多谋,胸有韬略。面对故人报信,他处变不惊,从容应对;他计败峣下秦军,又劝告汉王授印于韩信,解除危难,为汉王朝立下汗马功劳。
    5. (5) 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及陷于罪,然后从而刑之,是罔民也。

      ②鲰生说我曰:“距关,毋内诸侯,秦地可尽王也。”

      ③此独其将欲畔耳,恐士卒不从。不从必危,不如因其解击之。

    6. (6) (甲)(乙)两文中张良帮助刘邦“运筹帷幄”了哪几件事?请简要概括。
  • 4. (2023高一下·德阳月考) 阅读下面两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寒食寄京师诸弟

    韦应物

    雨中禁火空斋冷,江上流莺独坐听。

    把酒看花想诸弟,杜陵寒食草青青。

    寒食

    孟云卿

    二月江南花满枝,他乡寒食远堪悲。

    贫居往往无烟火,不独明朝为子推。

    【注释】①寒食:节令名,在清明前一天(一说前两天)。相传春秋时晋国介子推辅佐重耳(晋文公)回国后,隐于山中,重耳烧山逼他出来,介子推抱树烧死。晋文公为悼念他,禁止在介子推死日生火煮食,只吃冷食。以后相沿成俗。②韦应物:京兆杜陵人。③孟云卿,天宝年间科场失意后,曾流寓荆州一带,过着极为贫困的生活。

    1. (1) 下列对这两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韦诗首句围绕“冷”字层层叠加,渲染环境气氛,令人倍感萧索凄冷。 B . 韦诗第二句中的“独”字,对全篇有穿针引线的作用。它既是对上句“空”字的延伸,又是对下句“想”字的伏笔。 C . 两首诗诗句中的“寒食”,都指寒食节,孟诗中还暗含少食、无食意。 D . 韦诗由花及人,与“泪眼问花花不语”异曲同工;孟诗借繁花奠定了全诗的感情基调。
    2. (2) 诗歌的章法讲究“起承转合”,“合”常有点明题旨、收束全诗等作用。请简要分析这两首诗的最后一句是如何体现“合”这一章法特点的。
  • 5. (2023高一下·德阳月考)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 (1)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孔子用问句来引导弟子表达治国思想和措施的句子:
    2. (2) 杜甫《登岳阳楼》中逼真描画出洞庭湖水势浩瀚、无边无际的景象,可以和孟浩然的“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相媲美的诗句是“”。
    3. (3) 王安石《桂枝香·金陵怀古》中,“”两句是写远望中的江和山:长江在金陵城外流过,像一匹白绢;远山青翠可爱,围绕着主峰聚集起来。
三、整本书阅读(14分)
  • 6. (2023高一下·德阳月考) 根据句子提示,填补下面的空格。
    1. (1) 《红楼梦》中的“阆苑仙葩”指的是,“美玉无瑕”指的是
    2. (2) 一眼识人:曹雪芹刻画人物擅长描摹眼睛,比如凤姐的眼睛特点是,这一特征点明了她的漂亮与阴险。
    3. (3) 一名隐意:《红楼梦》中隐喻极多,人物的姓名往往就带有象征意义,如甄士隐即“真事隐”,贾雨村即“假语存”,香菱的原名,隐喻了她可怜的身世。
  • 7. (2023高二下·长春期中) 下面是《红楼梦》中“金陵十二钗正册”中的部分判词,人物指代正确的一组是(  )

    ①才自精明志自高,生于末世运偏消。清明涕送江边望,千里东风一梦遥。

    ②欲洁何曾洁,云空未必空。可怜金玉质,终陷淖泥中。

    ③勘破三春景不长,缁衣顿改昔年妆。可怜绣户侯门女,独卧青灯古佛旁。

    ④富贵又何为,襁褓之间父母违。展眼吊斜晖,湘江水逝楚云飞。

    A . 林黛玉 贾惜春 妙玉 巧姐 B . 贾探春 妙玉 贾惜春 史湘云 C . 秦可卿 妙玉 贾迎春 李纨 D . 薛宝钗 贾迎春 妙玉 史湘云
  • 8. (2023高一下·德阳月考) “薄命女偏逢薄命郎,葫芦僧乱判葫芦案”这一章回在情节设置上起到重要的作用,对此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渲染了充满神秘气息的小说氛围,引人入胜。 B . 构思精妙,引出了薛蟠、香菱等重要人物。 C . 为下文作铺垫,推动了后续情节的发展。 D . 塑造了贾雨村冷酷无情,徇情枉法的贪官形象。
  • 9. (2023高一下·德阳月考) 《红楼梦》常通过梦境来表现人物心理,塑造人物形象,暗示情节主题的场景描写,请复述其中的一个梦境,并简要说明这个梦境描写在小说中的作用。
四、语言文字运用(9分)
  • 10. (2023高一下·德阳月考) 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

    网络在传播正能量、鞭挞假丑恶、激浊扬清中发挥了舆论先锋作用,网络意见甚至推动了一些社会问题的解决,促进了社会的公平进步。但是,网络舆论环境的复杂性着实令人忧虑,这也是的事实。比如,网络上文字差错,有的人不太在意文字使用是否规范,错别字有时甚至成了一种大家相互认同的“网络语”;一些网络写手对传统媒体视为圭臬的职业伦理,“网暴”“人肉搜索”无限度侵害公民的隐私权,有时甚至造成千夫所指的人间悲剧。

  • 11. (2023高一下·德阳月考)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红楼梦》中的建筑并不是孤立的存在,而是《红楼梦》整体艺术形象的有机组成部分。中国古人认为完美的园林景观应该。《红楼梦》中大观园的设计就非常注重这一点,在蓊郁的花草树木和潋滟水光映衬下,小山曲水,错落有致,楼台亭阁掩映于茂林修竹,极尽清幽旷达之妙。每一个庭院都和山石花木交相辉映,极富自然情趣。

    同时,园子里每一座院落的建筑格调,。如贾宝玉所住的“怡红院”,院中种植着芭蕉和海棠两种植物,芭蕉为绿,海棠为红,于是贾宝玉便为其取名“红香绿玉”,整体意境颜色艳丽,暗香浮动,与宝玉的性情相符;,“几竿竹子,隐着一道曲栏,比别处幽静”,自然情趣流泻而出,与黛玉真诚率真的气质相合;蘅芜苑,一眼望去,清凉瓦舍,但透过院内各种香草,素净无华,把宝钗安份随时、不流于俗的气质表现得淋漓尽致。可以说,每一座庭院都与人物合二为一,不分彼此了。

五、写作(60分)
  • 12. (2023高一下·德阳月考)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社会是由个人组成的,个人可以影响社会。当一个人对集体和社会具有积极作用时,人们说“他是一盏灯,照亮了一大片。”当一个人对家庭有积极作用时,甚至可以用“他是家庭的顶梁柱”来形容。

    在社会、家庭、学校里,在一个集体团队中,每个高中生,都可以充分发挥自己在其中的作用。

    请以“原来,我的作用不小”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记叙文。严禁抄袭,文中不能泄露真实校名、考生姓名等信息。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