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历史 /中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九江镇2023年中考历史模拟试卷(3月份)

更新时间:2023-05-15 浏览次数:49 类型:中考模拟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29小题,共58.0分)
  • 1. (2023·海珠二模) 我们的祖先为人类文明作出了重要的贡献。近代研究证实,中国农业的起源具有特殊的区域性和独立性,黄河、长江流域分别是旱地和水田农业的发源地之一,目前,世界上最早的栽培稻、粟和黍均发现于中国。如果需考证,下列史料最可信的是(   )
    A . 河姆渡遗址出土的稻谷 B . 赤峰红山遗址出土的烧骨 C . 远古的传说 D . 半坡人遗址中发现的灰烬
  • 2. (2023·南海模拟) 战国末期,楚国爱国诗人吸收民歌精华,采用楚国方言创造出一种新体的诗歌——“楚辞”,其代表作《离骚》,把自然现象、历史人物和神话传说融为一体,使思想性和艺术性高度结合,充分表达了诗人对自己祖国和人民的热爱。这位爱国诗人是(   )
    A . 屈原 B . 李白 C . 王维 D . 杜甫
  • 3. (2023七上·海珠期中) 《史记》中记述陈胜吴广因“失期,法皆斩”而起义,而根据1975年考古发现的《云梦秦简》记载,在秦律中失期并不是死罪。据此进行的历史推测中较为合理的是(   )
    A . 陈胜吴广起义是历史传说 B . 秦有法律但民众不甚了解 C . 《史记》内容虚构成分较多 D . 秦朝法律制度已形同虚设
  • 4. (2023·南海模拟) 大同云冈石窟的佛教居士维摩诘像,头戴尖顶帽,身着窄小胡服,具有典型北方少数民族的特征;孝文帝迁都后洛阳龙门石窟的同题材作品,头戴高帽,宽衣博带,与东晋顾恺之所绘《维摩诘像》较为相似。这反映当时(   )
    A . 文化交流呈现交融的趋势 B . 石窟艺术已遍布大江南北 C . 佛像是绘画雕塑的唯一题材 D . 佛教改变了中原生活习俗
  • 5. (2023·南海模拟) 据记载,筒车在唐代已经出现,唐陈廷章《水轮赋》:“水能利物,轮乃曲成。升降满农夫之用,低徊随匠氏之程。始崩腾以电散,俄宛转以风生。虽破浪于川湄,善行无迹;既斡流于波面,终夜有声。”由此可知,筒车有助于(   )
    A . 防洪 B . 灌溉 C . 水运 D . 冶铁鼓风
  • 6. (2023·南海模拟) 宋代早市紧接夜市,因其凌晨营业,天明即散,故被时人形象地称为“鬼市”。“鬼市”不仅在都城里普遍存在,外地州县也是如此。这表明宋代(   )
    A . 农业的发展 B . 手工业的进步 C . 商业的繁荣 D . 科技的发达
  • 7. “李时珍……深入社会,进行实地调查……他不辞辛苦,到深山僻野中采集药物标本……经过27年持续不断的努力,编写出了《本草纲目》。”材料体现了《本草纲目》(   )
    A . 汇聚民间医学精华 B . 全面总结前人经验 C . 在世界上广为流传 D . 蕴含丰富实践经验
  • 8. (2023·南海模拟) 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史纲》中写道#“事实证明,朝贡社会不能容忍那些可能引起重大进步的技术创新。……朝贡社会不仅缺乏技术创新的刺激因素,也缺乏进行此类创新的必不可少的意愿,精英人士把从事此类活动视为有失身份。”这是在分析(   )
    A . 清朝专制措施 B . 清朝前期的兴盛 C . 清朝腐败现象 D . 清朝闭关锁国政策
  • 9. (2023·南海模拟) 电报线路的架设是洋务运动时期的重要成就。如表是八年级(1)班小明同学阅读书籍后根据摘录的内容制作而成的表格,据此推断洋务运动(   )

    国内主要电线设立简表(部分)(1879-1894年)长度单位:公里

    年份

    电线名称

    经过主要城市

    长度

    主办人

    1879年

    天津大沽线

    天津——北塘——大沽

    40

    李鸿章

    1880年

    天津上海线

    天津——镇江——上海

    1500

    盛宣怀

    1886年

    台湾陆线

    基隆——淡水——台北——安平

    400

    刘铭传

    1894年

    新疆北路

    乌鲁木齐——伊犁

    650

    陶模、李鸿章

    A . 客观上推动了中国社会的近代化 B . 为社会发展培养了近代化的人才 C . 学习西方技术而不变更封建制度 D . 对外国资本入侵起到了抵制作用
  • 10. (2023·南海模拟) 林则徐在上道光皇帝的奏折中指出:“迨(等到)流毒于天下,则危害甚巨,法当从严。若犹泄泄(yìyì)视之,是使数十年后,中原几无可以御敌之兵,且无可以充饷之银。”这反映了当时的中国社会(  )

    A . 鸦片泛滥成灾 B . 西方传教士活动猖獗 C . 自然经济加速解体 D . 国家主权不断丧失
  • 11. (2023八上·廉江期中) 新文化运动开始后,在陈独秀、胡适等人的倡导下,白话文成为时尚。学校开始使用白话文和新式标点,学者们还编写了许多白话书信,用民众通行的语言讲述新时代的思想,白话文逐渐普及。这一过程反映出( )
    A . 新道德战胜了旧的封建礼教 B . 文学革命推动了思想启蒙 C . 民主与科学改变了黑暗政治 D . 新式教育取代了传统文化
  • 12. (2024九下·潮阳模拟)  1926年,毛泽东在《国民革命与农民运动)一文中指出,若“论功行赏,如果完成民主革命的功绩作十分,则市民(工人)及军事的功绩只占三分,农民在乡村革命的功绩要占七分。”下面把这一认识付诸实践的是(   )
    A . 中共一大的召开 B . 黄埔军校的创建 C . 南昌起义的发动 D . 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开辟
  • 13. 甲午中日战争以后,越来越多的民族企业做广告时,在其产品名称前特地加上“国货”二字,如“金叶牌国货线毯”“无敌牌国货牙粉”等。这种现象增多说明了(   )
    A . 政府奖励发展实业 B . 民族工业进入黄金时代 C . 实业救国深入人心 D . 西方列强侵略不断加深
  • 14. (2023九下·高州开学考) 沁源围困战是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在敌后战场领导的一场战役。太岳《新华日报》社论曾评价:“沁源不是靠飞机大炮打下来的,它是靠八万老百姓和正规军、游击队、民兵的一致团结,经过长期围困与最后的围攻斗争,而将敌人赶走的。”这表明(   )
    A . “工农武装割据”局面形成 B . 抗日根据地彻底摆脱了国民党的影响 C . 敌后战场牵制了日军主力 D . 人民群众是影响战争结果的重要因素
  • 15. (2023·南海模拟) 从杨靖宇、赵一曼、左权、彭雪枫,到佟麟阁、赵登禹、张自忠、戴安澜;从平型关、娘子关、到台儿庄、雪峰山;从东北抗联“八女投江”、八路军“狼牙山五壮士”,到四行仓库“八百壮士”、缅北中国远征军……不分党派、无论信仰,在英勇壮烈的东方主战场,抗战中的英雄已经写入了民族的英雄谱、标注出精神的天际线。材料主要说明(   )
    A . 抗日战争是中华民族全民族的团结抗战 B . 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主战场 C .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根据地是抗战的中流砥柱 D . 民族英雄的英勇壮烈是抗日战争胜利的根本原因
  • 16. (2023·海珠二模) 历史照片是可视的历史。下面两幅照片反映出中国近代(   )

    A . 社会生活的变迁 B . 交通方式的变革 C . 科学技术的进步 D . 文学艺术的繁荣
  • 17. (2023·南海模拟) 抓住关键词是了解和学习历史知识的方法之一。一份1971年10月的报纸报道中有“乔冠华”“外交胜利”等内容。据此判断这份报纸可能是在报道(    )
    A . 中苏的建交 B . 中国加入了亚太经合组织 C . 日内瓦会议 D . 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
  • 18. (2024八下·襄州期末) 历史上的社会革命和社会变革都是先从思想革命开始的。中国的革命、建设和改革实践也反复证明:只有思想解放了,我们才能正确地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指导……正确地改革同生产力迅速发展不相适应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这充分显示了(   )
    A . 思想引领的强大力量 B . 制度保障的强大力量 C . 科技创新的强大力量 D . 独立自主的强大力量
  • 19. (2023·南海模拟)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中国共产党解决国内民族问题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下列文献体现了这一政治制度(   )

    文献

    内容概要

    1941年《陕甘宁边区施政纲领》

    实行蒙、回民族与汉族在政治经济文化上的平等权利,建立蒙、回民族的自治区

    1946年《和平建国纲领》

    承认各民族的平等地位及自治权,但不应提出独立自决口号

    1949年《关于人民政协的几个问题》

    用“民族的区域自治”代替“民族自治”,限定了“自治”的范围,使民族政策表述更加准确、全面

    A . 延续了历史传统 B . 不断完善的过程 C . 推陈出新的特点 D . 因地制宜的特点
  • 20. (2024九上·永年开学考)  1978年到2017年,中国城镇和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约增长了105倍和100倍;2018年底,世界上覆盖人口最多的社会保障体系在我国基本建立;至2019年底,中国高速铁路营业总里程达到3.5万千米。材料集中体现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   )
    A . 政府对民生的关注 B . 科技水平领先于世界 C . 社会保障制度完备 D . 出行的方式发生巨变
  • 21. (2023·南海模拟) 观察如图,从空间角度描述亚历山大帝国的是(   )

    A . 形成于公元前4世纪的大帝国 B . 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大帝国 C . 加强了东西方之间的经贸往来 D . 帝国形成的过程充满了侵略性
  • 22. (2024九下·连云港模拟) “古代人们把不理解的事物视为神意,法律也披上了神的外衣,如《汉谟拉比法典》中称其条文为太阳神之意。但罗马的法律很早就从宗教中分离出来了,如《十二铜表法》就是十人立法委员会制定的,根本未称是神意……当理论与实际发生矛盾和冲突时,罗马法总是致力于满足后者的需要。”罗马法产生这种特点的主要原因是(   )
    A . 为了维护奴隶主贵族的利益 B . 罗马深受天主教会的影响 C . 重实际应用而不只专注理论 D . 早期东西方文明不同特色
  • 23. (2023·南海模拟) 独立战争前后,美国梦成为占主导地位的文学创作主题。这一时期,帕特里克•亨利的演讲《不自由,毋宁死!》和汤姆•潘恩的政论性小册子《危机》中出现了“考验人们灵魂的时候到了”等具有豪情壮志的警句。据此可知,这些文学作品(   )
    A . 属于典型的现实主义文学 B . 勾画了三权分立政治框架 C . 激发了美国人的革命精神 D . 在法国大革命影响下形成
  • 24. (2023·南海模拟) 明治政府大力倡导欧美式教育,要求华族、士族、平民及妇女等“一般人民”子弟必须“从事于学”,强制贯彻“国民皆学”方针。这些措施旨在(   )
    A . 强化中央集权制度 B . 提高国民文化素质 C . 确立近代教育体制 D . 保留大量封建残余
  • 25. (2023九上·南海月考) 如表为1928年、1932年和1937年苏联工业生产总值排位与农业集体化发展状况统计表。这表明苏联(   )

    时间

    工业生产总值在世界、欧洲的排位

    参加农业集体组织农户占全国农户比例(%)

    1928年

    世界第5

    1.7

    1932年

    世界第3欧洲第2

    61.5

    1937年

    世界第2欧洲第1

    93.0

    A . 由农业国变为强盛的工业国 B . 国际政治经济地位提升 C . 农业集体化推动工业化发展 D . 国民经济结构比例失调
  • 26. (2024九上·惠东期末) 罗斯福新政时期一共创建了69个新的联邦政府部门,如公共工程管理局通过大兴土木来解决失业问题,国家劳资关系委员会处理劳资纠纷,联邦通讯委员会监管媒体内容等。这反映出美国(   )
    A . 政府职能大大拓展 B . 政府对经济全面干预 C . 借鉴苏联建设经验 D . 建立起福利国家制度
  • 27. (2023·南海模拟) 进入20世纪70年代后期,苏联不断向外扩张,深陷阿富汗战争泥潭,国力下降。美国自从越南脱身后,处境有所改善。同时西欧、日本崛起,发展中国家日渐壮大。这可用于说明(   )
    A . 两极格局不复存在 B . 经济全球化出现了逆转 C . 中美关系得到改善 D . 世界格局面临重大调整
  • 28. (2024九下·沈丘模拟)  1965年,联合国大会将安理会的非常任理事国从原来的6个增加到10个,经济及社会理事会的理事国从1973年起增加到54个。这些增加的名额,大多数给了亚非拉国家。这表明(   )
    A . 导致了美苏力量对比失衡 B . 有利于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的建立 C . 标志着世界殖民体系崩溃 D . 改变了西方大国主导国际秩序的局面
  • 29. (2024九下·眉县模拟) 据联合国统计,随着中国、印度、巴西、南非、印尼等一大批新兴经济体快速发展,人类历史上第一次有近30亿人过上了较好生活。新兴经济体也主张对国际经济、金融秩序等进行改革,增加发展中国家的代表性和发言权,以更好地反映国际现实。由此可知(   )
    A . 经济区域集团化趋势加强 B . 南北经济发展渐趋平衡 C . 世界多极化趋势逐步加强 D . 国际合作开辟了新局面
二、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40.0分)
  • 30. (2023·南海模拟) 在传统中国中“家国一体”,“家”是缩小的“国”,“国”即放大的“家”。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魏晋时期,门阀大族颇重家风、家训,强调“雅有家风,政事规为”。唐代士人阶层编层撰家训的风气日盛,如王方庆《王氏训该》,柳琨《诚子孙》,唐太宗作《帝范》也可视为帝王之家的家训。家训内容多以“忠孝”教育为主,开启中国古代“诗书传家”的文化传统。宋朝家训除诗歌、铭、短文外,还出现了大量专著,首重忠君报国,次则重修身守礼。贵族文人家庭也重视女子教育,《女孝经》《女论语》应运而生。明清时期,中国传统家训文化空前繁荣,甚至商贾之家都有家训。明太祖颁布“孝顺父母,恭敬长上,和睦乡里,教训子孙,各安生理,母作非为”的《教民六谕》,成为明朝家训的指导原则。清朝统治者对明太祖的“六谕”稍作修改,要求乡约每月宣讲。明清家训重视贞烈观,以致“饿死事小,失节事大”妇孺皆知。

    ——摘编自徐少锦《中国家训史》

    材料二:鸦片战争后,家训已经不是以传统的专著作为支撑门户的柱子了,而是以家书为主要形式。《曾国藩家书》的节选:凡人多望子孙为大官,余不愿为大官,但愿为读书明理之君子。……凡仕官之家、由俭入易,由诉价难。尔年尚幼,切不可贪爱奢华,不可惯习懒惰。无论大家小家、士农工商、勤若伶约、未有不兴:骄奢倦息,未有不败!左宗棠在给长子孝威的信中说:“试看近时人才,有一从八股出身者否?八股愈做得入格,人才愈见庸下。”李鸿章在《示儿文》一信中说:“(国人)受人凌辱之原因,莫外乎不谙世事,默守陈法,藏身于文字之间,而卑视工商。岂知世界文明,商业较重于文字,窥各国之强盛,无独不然。”

    ——摘编自朱明勋《中国传统家训研究》

    材料三:延安时期,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成为红色家风建设的实践主体。朱德在给家人的信中写道:“我对革命尽责,对家庭感情较薄亦是常情,望你谅之。”毛泽东也曾向其表兄说明:“我们的党专为国家民族劳苦民众做事,牺牲个人私利,故人人平等,并无薪水。”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在《西行漫记》中记载,“毛泽东的生活和红军一般战士没有什么两样。做了十年红军领袖,千百次的没收了地主、官僚和税吏的财产,他所有的财物却依然是一卷铺盖,几件随身衣物——包括两套布制服”。在一封封家书家信中,无产阶级革命党人的革命信念、生活信仰、道德情操体现得淋漓尽致。

    ——摘编自魏继昆、崔保峰《延安时期中共领袖红色家风建设研究》等

    1. (1)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家训的特点。分析中国传统家训产生的影响。
    2. (2)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近代家训的主要变化。
    3. (3) 根据材料三,概括中共领袖红色家风的内涵,并分析这一时期红色家风的意义。
  • 31. (2023·南海模拟) 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既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自己国情的中国特色。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新中国成立后,党坚持社会主义改造和建设并举,提出建设“四个现代化”,现代化道路在探索中延伸,在曲折中发展,为开创中国式现代化奠定了物质基础、积累了宝贵经验。改革开放以后,党在总结经验教训基础上,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发展方向、发展阶段、发展动力等进行了科学回答和积极探索,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日新月异、突飞猛进。

    一一马凯《把握中国式现代化的三个维度》

    材料二:现代化渗透到社会的政治、经济、思想各个领域,表示为多层次、多阶段的历史过程。中国式现代化,既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自己国情的中国特色。中国式现代化的成功实践表明,西方现代化道路并非人类通向现代化的唯一道路,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给世界上那些既希望加快发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独立性的国家和民族提供了全新选择。

    ——摘编自高放《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两种现代化、全球化的消长》

    1. (1) 根据材料一,指出改革开放前我国为“开创中国式现代化”奠定的经济基础。
    2. (2)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以“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为世界现代化进程提供了中国样板”为论题,从政治、经济、思想角度谈谈你对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认识。(要求:观点明确,史实准确,论证充分,表述清晰)。
  • 32. (2023·南海模拟) 近代自然科学的出现,是人类对自然界认识的一次大飞跃,标志着人类认识和改造自然的能力的提高。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文艺复兴使人们从对上帝的盲目崇拜转到对人和自然的理性思维。文艺复兴的仁人志士对自然界及其运动规律按其本来面目进行观察、实验和采究,取得了科学技术的重大突破。16世纪,科学在天文学领域取得重大进步,哥白尼、开普勒等人从根本上动摇了传统的宇宙观。17世纪前期,伽利略结合实验归纳和数学演绎,创立了科学的研究方法。科学革命的关键环节由牛顿完成。1687年,牛顿发表《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一个新的科学体系由此建立。科学革命彰显了理性的价值,破除了迷信和盲从,推动了科学主义世界观的形成。对自然规律的重大发现激起了人们探索社会规律的热情,启蒙运动随之而起。

    ——摘编自杨宁一《历史学习新视野新知识》

    材料二:

    英国广播公司(BBC)评出的千年最伟大的思想家

    1、马克思(德国思想家)

    2、爱因斯坦(犹太籍科学家)

    3、牛顿(英国物理学家)

    4、达尔文(英国科学家)

    5、阿奎那(意大利经院哲学家)

    6、霍金(英国科学家)

    7、康德(德国哲学家)

    8、笛卡尔(法国数学家、哲学家)

    9、麦克斯韦(英国物理学家)

    10、尼采(德国哲学家)

    材料三:自然科学借以宣布其独立并且好像是重演路德焚烧教谕的革命行为,便是哥白尼那本不朽著作的出版,他用这本书来向自然事物方面的教会权威挑战,从此自然科学便开始从神学中解放出来。

    ——恩格斯

    1. (1) 根据材料一,指出世界近代科学革命兴起的原因及其重大影响。
    2. (2) 根据材料二,说明牛顿和爱因斯坦紧随马克思之后的理由;结合三次科技革命的史实,简述科学技术在生产领域引发的重大变化。
    3. (3) 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你认为从事科学研究应具备什么精神。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