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语文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四川省泸州市泸县名校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语文3月...

更新时间:2024-07-13 浏览次数:35 类型:月考试卷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 1. (2023高一下·泸县月考) 非连续性文本阅读

    材料一:

    中国美学最近40多年的发展大体可划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新时期美学研究的审美自律论阶段,这一时期的美学研究关注的焦点问题是美与艺术的本质问题;第二阶段是新世纪美学研究的文化他律论阶段,这一时期美学研究积极拓宽自己的研究领域,主动回应大众文化的欲求,重点强调美学研究的分散化与区域性特点;第三阶段或者说新时代中国美学的发展一定要突破“泛美学”倾向,应该从审美研究和文化研究发展到跨文化研究。

    美学与文化的结合形成文化美学,其主要表现是立足于各自民族文化的立场,质疑西方美学的普遍有效性,强调文化的特殊性,反对对美学作出统一规定,如提出东方美学、中国美学、日本美学、印度美学等。

    跨文化艺术美学研究是对文化美学的超越,是对美学自身研究领域的拓展。它体现出一种将美学的内部问题与外部问题有机结合起来所形成的的综合研究的体征,既不放弃美学自身固有的老问题,又不拒绝回答文化研究提出的新问题。从这个意义上讲,从美学到文化美学再到跨文化美学是美学学科发展的内在要求,这是从美学发展的角度得出的一个基本结论。换言之,跨文化艺术美学体现了中国艺术美学发展的内在要求,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近几十年来,以大众文化为主要研究旨趣的文化研究对美学研究形成了深刻的影响,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当前的美学研究一直在努力对这种冲击和挑战进行积极回应,以此深度介入当代审美实践出现的全新的文化问题,及时总结新媒体艺术以及在全球化背景下产生的跨文化艺术门类。在此背景下,跨文化艺术美学正是对文化研究的积极回应,将随着新媒体出现的新型艺术纳入自己的研究范围,是对美学研究领域的拓展。

    跨文化艺术美学研究的主要内容是“古今中外”问题。“古今”为跨文化艺术美学研究的时间维度,“中外”为跨文化艺术美学研究的空间维度。长期以来,美学研究的时间维度与空间维度是叠加的,由此出现了“中为古”(即把中国等同于古代)、“西为今”(把西方等同于现代)的中西二元论模式。跨文化艺术美学研究首先要分割时间与空间两种维度的叠加,复原“中外”与“古今”各自的原初含义,实现美学研究跨越中外与跨越古今的平等交流与对话。

    跨文化艺术美学的内涵指向跨文化艺术的美学研究。跨文化艺术,作为跨文化艺术美学的研究对象,是指跨越不同文化界限的艺术,包括跨文化艺术创造、跨文化艺术作品、跨文化艺术欣赏和批评等。跨文化艺术创作,是从作者层面对跨文化艺术的界定,例如一位作者处于异文化环境中并受到异文化影响而进行的艺术创作,或者不同民族文化背景的作者共同完成一件艺术作品,这都属于跨文化艺术创作。跨文化艺术作品是指作品中吸收了异文化的因素,或者借鉴了异文化的艺术技法而创作的艺术作品,或者是对异民族艺术作品的再创作。对跨文化艺术创造、跨文化艺术作品和跨文化艺术欣赏和批评进行美学研究显然属于跨文化艺术美学的题中之义。

    ——摘编自李庆本《跨文化艺术美学:当代中国美学发展新趋向》

    材料二:

    朱光潜和宗白华早在20世纪初就开始了跨文化艺术美学的尝试。朱光潜在《无言之美》中通过文学、美术、音乐、戏剧、雕刻等艺术形式进行中西方艺术观念的比较,例如他用中国音乐和英国诗歌来说明“无声”:“白香山在《琵琶行》里形容琵琶声音暂时停顿的情况说,‘冰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暂歇。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这就是形容音乐上无言之美的滋味。著名英国诗人济慈在《希腊花瓶歌》也说,‘听得见的声调固然幽美,听不见的声调尤其幽美’,也是说同样道理。”宗白华对中西艺术美学做比较主要体现在他对中西绘画本质问题的分析上。“希腊时代的艺术给与西洋美学以‘形式’‘和谐’‘自然模仿’‘复杂中之统一’等主要问题,至今不衰。文艺复兴以来,近代艺术则给与西洋美学以‘生命表现’‘情感流露’等问题。而中国艺术的中心——绘画——则给与中国画学以‘气韵生动’‘笔墨’‘虚实’‘阴阳明暗’等问题。”宗白华通过对比中西绘画体现出的美学思想,认为正是因为中国绘画与西洋绘画存在方式与风格上的巨大不同,才证明中国艺术对世界美术做出了特殊的贡献,他主张保留民族文化的“个性”并发扬光大。

     20 世纪中期开始到21世纪,随着语言、媒介等因素对具体艺术形式的介入,中西跨文化艺术美学难度更高也更复杂。通过分析当今跨文化艺术美学中语言符号、审美意识形态、文化习性三个难点,可以来寻找克服三种跨文化美学阻碍的可能性。

    当然,以上这三种方案也仅能在一定程度上地解决跨文化艺术美学构建中的问题,无法做到彻底地消除跨文化艺术美学构建中的障碍,如果要做到中西跨文化艺术美学的平等,更需要使西方美学家和艺术家对中国美学与艺术产生兴趣,做到自觉融合。所以需要挖掘艺术在跨文化进程中的难点,有利于进一步解决跨文化的问题,进而促使西方从美学理念与艺术实践两方面理解中华美学精神,去实现跨文化艺术美学的中西文化平等跨越。

    ——摘编自李一帅《构建跨文化艺术美学的难点思辨》

    1. (1)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文化美学的产生与民族独立密不可分,在统一的规定下展现民族文化的特殊性是美学发展的新趋向。 B . 跨文化艺术美学之所以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它体现了中国艺术美学发展的内在要求。 C . 中西二元论模式的出现,是由于在美学研究的领域里,长期以来时间维度与空间维度是相互叠加的。 D . 跨文化艺术创作,是从作者层面对跨文化艺术的界定,这种作品吸收了异文化的因素,或者借鉴了异文化、异民族艺术作品。
    2. (2) 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 . 当今中国美学的发展任务应该是拓宽研究领域,积极回应新时代民众对于跨文化艺术美学的诉求。 B . 跨文化艺术美学研究是对文化美学的超越,由此看来,其特征表现为不放弃美学自身固有的老问题。 C . 在以大众文化为主要研究旨趣的文化研究对美学研究进行冲击的背景下,跨文化艺术美学将随着新媒体出现的新型艺术纳入自己的研究范围。 D . 正是因为需要挖掘艺术在跨文化进程中的难点,所以要使西方美学家和艺术家对中国美学与艺术产生兴趣,做到自觉融合。
    3. (3) 结合材料内容,下列选项中最能支持材料二最后一段的论据是(   )
      A . 作家莫言认为应该利用文学作品普及到对全人类以及世界上各个国家的描写,文学作品应该立足于作家的本土,甚至超越本土。 B . 《中国梵高》讲述世界最大的油画复制工厂——深圳大芬油画村的农民画工赵小勇、周永久,多年来以复制西方经典油画谋生。 C . 作家余华曾经多次表明,是川端康成与卡夫卡构成了他对文学的认识,他的叙述得益于川端康成,而奇情异想则要感谢卡夫卡。 D . 加拿大艺术家佩尔蒂埃提到,中国的传统和文化、传说和故事,总是与人们的日常生活交织在一起,这就是她最大的灵感来源。
    4. (4) 请简要梳理材料一的行文脉络。
    5. (5) 材料二中朱光潜和宗白华在对中西艺术美学做比较时有何不同之处?请简要概括。
  • 2. (2023高一下·泸县月考)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匠  心

    聂鑫森

    三月江南,天总是阴着一块脸,柳树的丝丝缕缕织出翠色的珠帘,桃花也绽放出许多笑意来。

    今天是双休日的星期六,华光家具厂的宿舍区静悄悄的,静得悲戚。名声很好的家具厂,做的家具竟没有了销路。

    最烦躁的要算厂长柳大林了,好好一条结实的汉子,硬是瘦了一圈。他年纪并不大,满打满算五十三,木匠出身,中间还读过两年中专技校,称得上是家具行业中的里手。

    一早起来,他在阳台上练了几节“太极操”,可思想老开岔。厂里的事让他苦恼,家里的事也叫他焦心。昨晚,妻子告诉他,她听人讲,独生女小絮已有了男朋友,至于那个人的年庚生月、性情长相,以及工作、身体情况,则一概不知。背后传来了脚步声,轻轻悄悄的,然后停住了。

    “爸爸,今天天会晴的。”

    大林回转身,见女儿亭玉立地站在西前,长发披肩,西装配牛仔裤。

    “管它晴不晴,小絮,你什么时候把男朋友带来让我们看看?

    “在适当的时候。”

    阳光从云层里射出,金灿灿一直射到客厅里来。大林站起来,走到窗前,从三楼往下望。他忽然发现在大楼与大楼之间的那块空坪上,黑压压围了一大堆人,一个个指手画脚、又笑又说的。

    小絮悄悄地走了过来,也把脑袋伸出窗外,说:“哦,是一个小木匠在揽生意。”

    大林听了,不由得哈哈大笑,这简直是班门弄斧,揽木匠活也不看清地方,居然闯到这木匠窝里来了。

    小絮说:“一个小木匠,敢到这地方来,恐怕是不同寻常。”

    “那好,你陪我下去看看是个什么角色,敢到这里来逞能!

    小絮说:“我要看书,我不想去。”

    琼芳见大林很有兴趣,忙对小絮说:“小絮,陪你爸爸去吧,免得他老是烦恼,散散心也是好的。”

    他二十五六岁的样子,个子高高挑挑,脸盘很白净,眉毛、眼睛、鼻子、嘴巴配得很匀称,白衬衣上罩一件大棒针打的毛衣,上上下下显得很精神。

    他的木匠担子很特别,可以拆开,拼成一个长长的柜台,上面放着十几种家具模型。大林的眼睛一下子就亮了,这些家具完全是新的式样,或者说不是“家具”,是大大小小的“乐器”。床是一架大钢琴,翻开琴盖,立刻成了床;挂衣架是一把斜立的大提琴,琴柱是挂衣服的地方;书桌是一台扬琴,琴柱上嵌一块毛玻璃;书架是几台竖琴的组合……这些家具很美,可欣赏,还实用,木材也很节省。

    有人问价格,小木匠殷勤地回答着,突然眉毛一挑,大声说:“我们是一家个体作坊,价格公道,交货迅速,家具款式新颖,连续三届参加了香港举办的国际家具展览,如需要预定,请到我这里来登记。”

    果然有一些年轻人往前挤,大声报着要订的家具样式和数目,以及自己的姓名、地址。

    大林的后背竟透出一层热汗来。他佩服这些家具的设计,确实是艺术的创造,同时,又觉得受了什么奚落,家具厂的员工居然向个体小作坊订做家具!

    “喂,小师傅,你这些家具做成这个样子有什么意义?”大林窝着一腔火,劈头盖脸地问。

    小絮忙说:“喂,这是我们家具厂厂长柳大林,问你话哩。”

    小木匠笑着说:“柳厂长,您是行家,请多指教。家具打破原有的设计规范,其目的是与现代生活合拍,除实用之外,还需要一种观赏的美感,使家庭陈设走向审美化,体现家庭文化素养的高雅,不晓得对不对。所有的家具都是可以拆开的,轻便简单。城市的建筑走向高层,有了这种家具,搬家就不必发愁了。”

    “那么说,你们的作坊就事事称心吗?”

    小木匠摇摇头,诚恳地说:“困难很大,场地小,人手少,机械化还几乎谈不上,产量太低,根本不能满足市场的要求。”

    大林被这番诚恳的话感动了,不由得叹了口气。

    小絮从侧面挤到前面来,随手拉起一个挂衣架模型,仔细地看,然后悄声说:“阳光真好。”

    小木匠点点头,说:“亮得像金子一样。”

    “过几天,要自考制图学了。”

    “我会抓紧复习。”

    大林一挥手,说:“小絮,回家吧。”

    “等等……这小木匠你不想和他谈谈?”

    大林看到小木匠的脸忽然红了。

    大林对小木匠说:“你到我家来坐坐好吗?有些事想向你请教。”说完,他径直走了。

    小木匠由小絮领着到大林家做客。小木匠递上一张名片,上写:新潮家具社经理杨荫。

    大林问妻子:“你看这小伙子怎么样?”

    琼芳说:“一副聪明相。”

    小絮一别脸:“没什么了不起!”

    大林突然大笑,说:“小絮,他是谁,爸爸还猜不出吗?”小絮脸一下红了,低下头去。

    (有删改)

    1. (1) 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小絮说:“爸爸,今天天会晴的。”这句话有两个作用,一是在爸爸苦恼焦虑时安慰他,二是暗示男朋友应该能帮父亲走出困境。 B . 柳大林看到家具厂员工向小木匠订购家具,心里窝着一腔火,劈头盖脸地责问小木匠,是因为他觉得员工向个体小作坊订做家具是羞耻的事情。 C . 柳大林对小木匠的态度发生了变化;刚看到他在楼下摆摊时是轻视,看到他的家具模型时是佩服,看到员工买他的家具时是生气,交流后是喜欢。 D . 小木匠在柳大林的家具厂没有销路的情况下及时现身,是为了给未来的岳父大人留下一个好印象,可见,小伙子是个有心机的人。
    2. (2) 下列对本文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小说描写了小木匠的担子和家具模型,突出了他的家具新潮和艺术化的特点,表现了他的心灵手巧,引起了下文大林对他关注的情节。 B . 小说运用伏笔来暗示小伙子是小絮的男友。如小絮说“在适当的时候”让父母见男友;又如小絮问大林想不想和小木匠谈谈。 C . 小说巧妙运用对比手法,如将两家家具工厂规模一大一小,产品一家滞销一家供不应求等不同现状进行对比,突出合作共赢的主旨。 D . 小说写作中使用了对话的方式,夫妻之间、父女之间、情侣之间、翁婿之间的对话丰富了人物形象,推动了故事情节发展。
    3. (3) 小说有多处环境描写,请结合文本说出环境描写的作用。
    4. (4) 文章标题“匠心”有哪些意蕴?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 3.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晋军函陵,秦军氾南。

    佚之狐言于郑伯曰:“国危矣,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公从之。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公曰:“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许之。

    夜缒而出,见秦伯,曰:“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且君尝为晋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阙秦以利晋,惟君图之。”秦伯说,与郑人盟,使杞子、逢孙、杨孙戍之,乃还。

    子犯请击之。公曰:“不可。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因人之力而敝之 , 不仁;失其所与,不知;以乱易整,不武。吾其还也。”亦去之。

    (选自《左传》)

    智伯率韩、魏二国伐赵。囤晋阳,决晋水而灌之。城下缘木而处,县釜而炊。襄子谓张孟谈曰:“城中力已尽,粮食匮乏,大夫病,为之奈何?”张孟谈曰:“亡不能存危不能安无为贵智士臣请试潜行见韩魏之君而约之。”乃见韩、魏之君,说之曰:“臣闻之,唇亡而齿寒。今智伯率二君而伐赵,赵将亡矣。赵亡,则君为之次矣。及今而不图之,祸将及二君!”二君曰:“智伯之为人也,粗中而少亲,我谋而泄,事必败,为之奈何?”张孟谈曰:“言出君之口,入臣之耳,人孰知之者乎?且同情相成,同利相死。君其图之。!”二君乃与张孟谈阴谋与之期。张孟谈乃报襄子。至其日之夜,赵氏杀其守提之吏,决水灌智伯。智伯军救水而乱。韩、魏翼而击之,襄子将卒犯其前,大败智伯军,杀其身而三分其国。襄子乃赏有功者,而高赫为赏首。群臣请曰:“晋阳之存,张孟谈之功也。而赫为赏首,何也?”襄子曰:“晋阳之围也,寡人国家危,社稷殆。群臣无不有骄侮之心者,唯赫不失君臣之礼,吾是以先之。”

    由此观之,义者,人之大本也,虽有战胜存亡之功,不如行义之隆。故君子曰:“美言可以市尊,美行可以加人。”

    (选自《淮南子·人间训》)

    1. (1)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 亡不能存危/不能安无/为贵智士/臣请试潜行见/韩魏之君面约之 B . 亡不能存/危不能安/无为贵智土/臣请试潜行/见韩魏之君而约之 C . 亡不能存危/不能安无为贵智士/臣请试潜行/见韩魏之君而约之 D . 亡不能存/危不能安/无为贵智士/臣请试潜行见/韩魏之君而约之
    2. (2) 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候,西周春秋时期爵位名称,当时有公、侯、伯、子、男五等爵位。 B . 执事,办事官员。此处代指对方(秦穆公),表示对对方尊敬的称呼。 C . 《左传》,是中国古代一部叙事完备的编年体史书,相传为战国末期鲁国史官左丘明著,原名为《左氏春秋》,汉代改称《春秋左氏传》,简称《左传》。 D . 《淮南子》是西汉淮南王刘安及其门客收集史料集体编写而成的一部哲学著作,属于杂家作品。
    3. (3)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文段一烛之武说秦伯而退晋师,可谓一箭双雕,文章最后一段从侧面表现了烛之武的机智与出色的辞令。 B . 文段二趁着智伯军队混乱之机,韩军和魏军从两翼攻打过来,赵襄子又率领军队从正面出击,杀死智伯,又将晋国分成了韩、魏、赵三国。 C . 文中主要人物烛之武、张孟谈都是在国家危难之际,主动请缨,挺身而出,一个夜缒而出,一个涉水出城,并出色地完成了任务。 D . 文中主要人物烛之武、张孟谈两人都以纾解国难为重,有胆识,有智慧,为了国家利益,不顾个人安危,令人尊敬。
    4. (4) 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

      ②且同情相成,同利相死,君其图之!

    5. (5) 赵襄子赏有功之臣,众大臣认为首要的功劳是谁的?为什么赵襄子却首先奖赏高赫?
  • 4. (2023高一下·泸县月考)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列小题。

    孤山寺端上人房写望

    (宋·林逋)

    底处凭阑思眇然?孤山塔后阁西偏。阴沉画轴林间寺,零落棋枰葑上田①。

    秋景有时飞独鸟,夕阳无事起寒烟。迟留更爱吾庐近,只待重来看雪天。

    【注】①葑上田:又称架田,在沼泽中以木作架,铺上泥土及水生植物而浮于水上的农田。

    1. (1) 以下对本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全诗围绕“望”字构思,抒写了诗人在孤山寺端上人房中远望的所见所感。 B . 首联以设问起笔:诗人在何处凭栏远眺?在那孤山塔后小阁西边幽僻处。 C . 诗人寓情于景,秋意之下伶仃的飞鸟和萦绕的寒烟使作者愁绪更加深厚。 D . 诗人久留此地,并期待再来,“吾庐近”也暗含他与端上人情致相投的意味。
    2. (2) 本诗颔联是如何写景造境的?请简要赏析。
  • 5. (2023高一下·泸县月考)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 (1) 《侍坐》中孔子认为“礼”在国家治理中有重要地位。在本文中他笑子路是因为子路:“。”
    2. (2) 曹操在《短歌行》中表达自己求贤若渴的心情,直接使用了《诗经.郑风》中的原句:“。”
    3. (3) 杜甫《登高》一诗中,从空间和时间上表达诗人无限深沉悲秋情感的句子是:“。”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 6. (2024高一下·郓城月考)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去年我制作舞台剧《游园惊梦》,在岛内住了半年,那是我逗留最长的一次,陪伴明姐的时间当然比较多些,但是一旦《游园惊梦》开始动工,我又忙得___________,在外奔走了;偶尔我也在家吃晚饭,饭后到明姐房中跟她一同分享她一天中最快乐的一刻——看电视连续剧。明姐是一个十足的“香帅”迷,《楚留香》的每一段情节,她都记得清清楚楚,___________,有几节我漏看了,她便替我补起来,把楚留香跟石观音及无花和尚斗法的情景讲给我听,讲得___________。如果看电视有千万种害处,我还是要感谢发明电视的人,电视的确给明姐枯寂的生活快乐不少。每天晚上,明姐都会从七、八点看到十一点最后报完新闻为止。如果没有电视,我无法想像明姐那些年如何能捱过漫漫长夜。白天明姐跟着罗婆婆做家务,从收拾房间到洗衣扫地,罗婆婆年事已高,跟明姐两人互相扶持,分工合作,把个家勉强撑起。到了晚上,两人便到明姐房间,一同观赏电视,明姐看得___________,而罗婆婆坐在一旁,早已垂首睡去。

    1. (1) 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部恰当的一项是(   )
      A . 身不由己   巨细无遗   头头是道   聚精会神 B . 身不由己   事无巨细   娓娓道来   聚精会神 C . 淋漓尽致   事无巨细   头头是道   一丝不苟 D . 淋漓尽致   巨细无遗   娓娓道来   一丝不苟
    2. (2)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 如果看电视有千万种害处,我就要感谢发明电视的人,电视的确给明姐枯寂的生活快乐不少 B . 看电视纵有千万种害处,我还是要感谢发明电视的人,电视的确给明姐枯寂的生活带来不少快乐 C . 如果看电视有千万种害处,我应该要感谢发明电视的人,电视的确给明姐枯寂的生活带来不少快乐 D . 看电视纵有千万种害处,我还是要感谢发明电视的人,电视的确给明姐枯寂的生活快乐不少
    3. (3) 下列各句中的双引号,和文中双引号作用相同的一项是(   )
      A . 再继续写些为“正人君子”之流所深恶痛疾的文字。 B . 他擅长辩论,在学校念书的时候,同学们就称他为“辩论家”。 C . 寿镜吾老先生该会喊了吧:“人都到哪里去了!” D . 逼得父母决心节衣缩食培养出一个读书人来“光宗耀祖”。
  • 7. (2023高一下·泸县月考)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益生菌对维持菌群平衡、防止因菌群失调引起的腹泻有积极作用,适量补充益生菌,能在一定程度上预防肠道疾病发生,增强肠道抵抗力。但是,人体如果长期使用益生菌产品,会促使肠道功能逐步丧失自身繁殖有益菌的能力,久之,         , 医学上称之为“益生菌依赖症”。一旦患上“益生菌依赖症”,人就将终生依靠和使用人工合成的口服益生菌产品来维持生命的健康状态。此外,补充益生菌数量要根据不同年龄来设计,因为不同年龄层所需要的益生菌数量是不同的。

    益生菌只有“活的”才益生,且生存条件要求较高,也并非多多益善,因而无需盲目补充。一般情况下,       , 那么人们能从正常饮食中摄取所需营养;如确实需要补充,应该在医师或营养师指导下服用,       , 以免后患无穷。

    1. (1) 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0个字。
    2. (2) 简述第一自然段的主要内容。要求使用包含转折关系的句子,表达简洁流畅,不超过70个字。
四、写作(60分)
  • 8. (2023高一下·泸县月考)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在家尽孝,为国尽忠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千百年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历史文化传统使得家国情怀镌刻进了国人的心灵深处。习近平总书记在2019年春节团拜会上指出:“没有国家繁荣发展,就没有家庭幸福美满。同样,没有千千万万家庭幸福美满,就没有国家繁荣发展。”并强调指出:“我们要在全社会大力弘扬家国情怀”,“提倡爱家爱国相统一,让每一个人,每个家庭都为中华民族大家庭作出贡献。”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家与国紧密相连。新时代,要在社会范围内大力弘扬家国情怀,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凝聚磅礴力量。

        根据以上材料,结合你的生活体验和思考,写一篇文章,表明你的态度,阐述你的看法。要求综合材料内容和含义,选好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中心明确,内容充实,符合文体要求,不少于800字。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