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语文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安徽省无为市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

更新时间:2024-07-13 浏览次数:28 类型:期末考试
一、语文积累与运用(35分)
    1. (1) “乐”与“悲”一直是古典诗文中重要的主题。“野芳发而幽香,①”是欧阳修与民同游之乐:②“,雪拥蓝关马不前”是韩愈进谏被贬英雄失路之悲;③“”是刘长卿溯古思今,借贾谊、屈原两位先哲自况之悲。
    2. (2) 诗人流连山水,山水就走进了诗文。许浑用④“” 形 象写出了山城暴雨即将来临的景象,含蕴深刻;秦观用“⑤,流水桥旁”状写质朴自然的村野风光:温庭筠用⑥“”描绘初春山村的黎明之景;范仲淹从时间角度描写“岳阳楼大观”的句子是:⑦。山水是诗意的栖所,亦是抒情之意象。
  • 2. (2023九上·无为期末) 请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阅读议论文,可以深化我们对社会、人生的认识,提高思辩能力。“百行业为先,万恶懒为首。”梁启超先生告诉我们:人人都要有正当职业,人人都要不断地劳作。凡做一件事,要心无旁骛,对职业不敬,便是xiè渎职业之神圣。毕淑敏也认为要养精神的三间小屋,就不要轻觑了事业的作用。读《论教养》,我们认识到:优雅的风度,不是忸怩作态,它是一种自我修养,是以慎重的态度对待世界。

    品读诗歌,可以让给我们感受诗歌的艺术魅力,涵养我们的性情。苏轼对月述怀,写下《水调歌头》,抒发对弟弟子由的思念之情;刘禹锡对酒当歌,写下《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表达对友人乐天的感谢之情;李白面对挫折,写下《行路难》,迎难而上,斗志昂扬!

    1. (1) 按要求写出汉字或注音。

      xiè渎   

    2. (2) 根据字义推测词义。

      “骛”的释义:形声,从马,孜(wù)声,本义纵横奔驰。同“务”,追求。

      “心无旁骛”的意思是:

    3. (3) 文中划横线句是(   )
      A . 条件复句 B . 单句 C . 并列复句 D . 复句
    4. (4) 文段中“子由”是苏轼弟弟的字,苏轼字,号。古人幼时命名,成年取字。古代称字是为了便于他人称谓,对平辈或尊辈称字表示。“乐天”是唐代著名诗人的字。
  • 3. (2023九上·无为期末) 综合性学习。

    九年级将联合举办以“走进小说天地”为主题的系列活动,邀你参与。

    1. (1) 班级策划开展“小说大单元整体学习”活动,将全班同学分成若干学习小组,每个学习小组将曾经读过的小说汇集成三个单元,你所在学习的小组想请你完成下表中的“单元名称”的拟定和“命名原因”的解释。

      小说大单元整体学习

      单元名称

      小说篇名

      命名原因

      见证少年成长

      《故乡》《我的叔叔于勒》《孤独之旅》

      都是涉及少年成长这一主题的小说,讲述成长中的美好、苦涩和无奈,展示世间百态,表达作者对社会的思考。

      演绎传奇故事

      《水浒传》《三国演义》

      B

      A

      《范进中举》《刘姥姥进大观园》

      都是闹剧,亦是悲剧。笑中有泪,乐中有哀。夸张、讽刺的艺术塑造了鲜明的个性,揭示了深刻的社会本质。

    2. (2) 在活动期间,班上的小皖同学找到四大名著里的几副人物对联布置教室,可惜对联被打乱了,请你帮他选出人物和其上下联——对应正确的一项是(   )

      A . ①⑧/③⑥/②⑤/④⑦ B . ③⑥/④⑦/①⑧/②⑤ C . ①⑧/②⑤/③⑥/④⑦ D . ④⑦/①⑧/③⑥/②⑤
    3. (3) 九年级将开展“走进小说天地之人物表演”活动,九(1)班学生宋丹丹想参加班级的表演团队,下面是她向班主任张老师写的一份申请书,请你帮助修改。

      申请书

      尊敬的张老师:

      您好!九年级将要举行“走进小说天地之人物表演”活动,[甲]我平时喜欢读小说,并且喜欢扮演小说中的人物角色,具备一定的表演,因此我请求加入班级的表演团队,为班级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乙]请您务必批准

      2022年10月18日

      ①[甲]处画线句子有语病,请提出修改意见:

      ②[乙]处画线句子表达不得体,可以改为:

      ③申请书的格式上有一处缺漏,如果要补写出来,应该写上:

二、阅读(55分)
  • 4. (2023九上·无为期末) 请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又见鹭鸶

    陈忠实

    ①那是春天的一个惯常的傍晚,我沿着水边的沙滩漫不经意地溜达。旱草和水草都已经蓬勃起来,河川里满眼都是盎然生机,野艾、苦萵、薄荷和鱼腹草的气味混和着弥漫在空气里,风轻柔而又湿润。在桌椅间蜷窝了一天的四肢和绷紧的神经,渐渐舒展开来、松弛开来。

    ②绕过一道河石垒堆的防洪坝,我突然瞅见了鹭鸶,两只!当下竟不敢再挪动一步,生怕冲撞了它,惊飞了它,便蹑手蹑脚悄悄在沙地上坐下来,压抑着冲到唇边的惊叹。哦!鹭鸶又飞回来了!

    ③在顺流而下大约30米处,河水从那儿朝南拐了个大弯儿,弯儿拐得不急不直随心所欲,便拐出一大片生动的绿洲,靠近水流的沙滩上水草尤其茂密。两只雪白的鹭鸶就在那个弯头上踯躅,在那一片生机盎然的绿草中悠然漫步:曲线优美到无与伦比的脖颈迅捷地探入水中,倏忽又在草丛里扬起头来;两只峭拔的长腿淹没在水里,举足移步悠然雅然;一会儿此前彼后,此左彼右,一会儿又此后彼前此右彼左,断定是一对儿没有雄尊雌卑或阴盛阳衰的纯粹感情维系的平等夫妻……

    ④于是,小河的这一方便呈现出别开生面令人陶醉的风景。清澈透碧的河水哗哗唱着在河滩里蜿蜒,两个穿着艳丽的女子在对岸的水边倚石搓洗衣裳,三头紫红毛色的牛和一头乳毛嫩黄的牛犊在沙滩草地上吃草,三个放牛娃坐在草地上玩扑克,蓝天上只有一缕游丝似的白云凝而不动,落日正渲染出即将告别时的热烈和辉煌……这些时常见惯的景致,全都因为一对鹭鸶的出现而生动起来。

    ⑤不见鹭鸶,少说也有20多年了。小时候在河里耍水,在河边割草,鹭鸶就在头前或身后的浅水里,有时竟在草笼旁边停立:上学和放学涉水过河时,鹭鸶在头顶翩翩飞翔,我曾经妄想把一只鸽哨儿戴到它的尾毛上;大了时在稻田里插秧或是给稻畦里放水,鹭鸶又在稻田圪梁上悠然踱步,丝毫也不戒备我手中的铁锨……难以泯灭的永远鲜活的鹭鸶的倩影,现在就从心里扑飞出来,化成活泼的生灵在眼前的河湾里。

    ⑥至今我也搞不清鹭鸶突然离去突然绝迹的因由,许是水流逐年衰枯稻田消失绿地锐减,这鸟儿瞧不上越来越僵硬的小河川道了?许是乡民滥施化肥农药污染了流水也污浊了空气,鹭鸶感到窒息而逃逸了?许是那些隐蔽在树后的猎手暗施的冷枪,击中了鹭鸶夫妻双方中的雌的或雄的剩下的一个鳏夫或寡妇悲怆遁逃?

    ⑦又见鹭鸶!又见鹭鸶!

    ⑧我便天天傍晚到河湾里来,等待鹭鸶。连续五六天,不见踪影,我才发现没有鹭鸶的小河黯然失色。我明白自己实际是在重演那个可笑的“守株待兔”的寓言故事,然而还是忍不住要来。鹭鸶的倩影太富于诱惑了。那姿容端庄的是一种仙骨神韵,一种优雅,一种大度,一种自然:起飞时悠然翩然,落水时也悠然翩然,看不出得意时的昂扬恣肆,也看不出失意下的气急败坏;即使在水里啄食小虫小虾青叶草芽儿,也不似鸡们鸭们雀们饿不及待的贪馋和贪婪相。二三十年不见鹭鸶,早已不存再见的企冀和奢望,一见便不能抑止和罢休。我随之改变守候而为寻找,隔天沿着河流朝下,隔天又溯流而上,竟是一周的寻寻觅觅而终不得见。

    ⑨我又决定改变寻找的时间,宁可舍弃了一个美好的出活儿的早晨,在晨曦中沿着河水朝上走。大约走出五华里路程,河川骤然开阔起来,河对岸有一大片齐肩高的芦苇临着流水的芦苇幼林边,两只鹭鸶正在悠然漫步 , 刚出山顶的霞光把它们白色的羽毛染成霓虹。

    ⑩哦!鹭鸶还在这小河川道里。

    ⑪哦!鹭鸶对人类的信赖毕竟是可以重新建立的。

    ⑫我在一块河石上悄然坐下来,隔水眺望那一对圣物,心头便涌出-首脍炙人口的诗歌来:“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1. (1) 下列对文章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本文开篇渲染作者漫不经意的心态,为下文邂逅鹭鸶的惊喜提供了心理铺垫。 B . 沿着河流上下寻觅,作者忐忑不安,此时只想知道鹭鸶的归宿。 C . 作者写鹭鸶倩影与姿容的优雅从容,与“鸡们鸭们雀们”的贪婪相形成对比。 D . 重见鹭鸶,作者欣喜地感到,鸟类与人类的和谐可以重新建立。
    2. (2) 文章第⑧段“我明白自己实际是在重演那个可笑的‘守株待兔’ 的寓言故事”这句话该怎么理解?
    3. (3) 按照提示的角度赏析文中划线的句子。

      ①难以泯灭的永远鲜活的鹭鸶的倩影,现在就从心里扑飞出来,化成活泼的生灵在眼前的河湾里。(从描写的角度)

      ②河对岸有一大片齐肩高的芦苇临着流水的芦苇幼林边,两只鹭鸶正在悠然漫步……(从修辞的角度)

    4. (4) 文章以《蒹葭》诗句结尾,有何妙处?
    5. (5) 阅读下面链接材料,结合《又见鹭鸶》一文内容答题。

      白鹭是一首精巧的诗。

      ……

      然而白鹭却因为它的常见,而被人忘却了它的美。

      那雪白的蓑毛,那全身的流线型结构,那铁色的长喙,那青色的脚,增之一分则嫌长,减之一分则嫌短,素之一忽则嫌白,黛之一忽则嫌黑。

      或许有人会感到美中的不足,白鹭不会唱歌。但是白鹭的本身不就是一首很优美的歌吗?——不,歌未免大铿锵了。

      白鹭实在是一首诗,一首韵在骨子里的散文诗。

      (郭沫若《白鹭》)

      郭沫若的《白鹭》和陈忠实的《又见鹭鸶》同样是写鹭鸶,请从作者思想感情的角度比较两文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相同点:

      不同点:

  • 5. (2023九上·无为期末) 现代文阅读

    练就古诗文的“童子功”

    ①看《中国诗词大会》,很多人有这样的感受:自己脑子里残存的诗词记忆好像一下子被激活了。当电视屏幕上那些零零散散的字句呈现出来的时候,或许你已记不清诗的作者是谁,也说不出上下句还有些什么内容,但那些我们小时候背诵过的诗词,似乎自然而然地就浮现于脑海。

    ②可见,小时候熟记的古诗文,长大后也很难忘记,即使长时间不用,但只要一提起,与之相关的记忆便会不由自主地流露出来。这是扎根在脑海深处的诗词印象,这是浸透在血液之中的古文积淀,这就是“童子功”的厉害之处。因此,我们要从小诵读古诗文,让中华传统文化内化于心。

    ③古人云:“            。”想要练就古诗文的“童子功”,必须要多读多记,才会烂熟于心、出口成章。若是腹内草莽,必然不可能口吐莲花。诗词大会舞台上,选手们精彩的表现背后,又何尝不是他们从小的阅读背诵和长年的储存积累!

    ④当然,多读多记不等于死记硬背,理解体会至关重要。在当前古诗文教育中,有些家长只看重孩子背诵的数量和准确度,有些老师“考什么就教什么”,这样的填鸭式灌输不仅把传统文化弄得意境全无,也让学生们在实际运用中“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

    ⑤比如,我们说杜甫的诗歌风格是“沉郁顿挫”。许多孩子只记住了这四个字,但究竟什么叫沉郁顿挫、怎么沉郁顿挫的、为什么沉郁顿挫却一概不知,更不用说再进一步去了解杜甫这个人和他背后的时代。某地考试时,出题人出了一首诗:“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明明光赏心乐事,但学生总认为杜术就应该是沉郁顿挫的,所以强行歪解,硬要把诗意往愁闷失意上引。如此古诗文教育显然与文化传承的精神是背道而驰的。

    ⑥古诗文的底子要从小打下,更要常读常新。古人云:“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它的意义也正在于此。就拿“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一句来说,小时候我们按照表面意思理解,或许只能明白这是苏轼借月亮表达对弟弟的思念之情。但若千年后,当我们一个人身居异乡,又恰逢中秋之夜,当我们抬头仰望圆月,心中再次涌现出这句诗时,自然别有一番滋味,对词的意境和感情的理解也更深了一层。所以,从小打下深厚的古诗文功底会终身受益。

    ⑦当我们从小诵读古诗文、练就“童子功”时,不妨想想我们究竟是为了什么。是为了显摆炫耀、获得关注,为了提高成绩、寻求加分,还是为了让我们获得审美的体验,为了让传统文化得以血脉相传?恐怕后者才是我们期待的答案。就个人而言,读古诗文能让我们成长在一个美的环境中,用古雅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情感;就民族而言,读古诗文能让我们接续古人的思绪,继承先人的智慧,让古今文化互联互通,从而建立起作为一个中国人的文化认同和自信.

    ⑧中华上下五千年,诗词歌赋浩如烟海,传统文化博大精深。让我们在诗书雅乐的环境中成长,练就一身古诗文的“童子功”,在我们心中刻下传统文化的基因,如此,中华文化才有十足的底气,才能生生不息。

    (选自《人民日报》,有改动)

    1. (1) 选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2. (2) 论点是“证明什么”,论据是“用什么来证明”,论证是“怎样证明”,三者都很重要,请完成下列有关论据和论证的试题。

      ①请为选文第③段横线处补充一条合适的道理论据。

      ②选文第⑤段划线的句子运用了哪种论证方法?作用是什么?

    3. (3) 请简要分析选文第⑥段的论证思路。
    4. (4) 读完这篇文章,同学们就从小阅读古诗文展开了讨论。

      王华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古诗文的积累并不需要在一开始就完全理解它们的意思。”

      陈萍说:“死记硬背的记忆,会给孩子带了很大的负担,不值得提倡。”

      肖月说:“古诗文内容大多与时代脱节,理解还是应该放在第一位的。”

      请就“从小阅读古诗文”这个话题写一段议论性的文字,表明你的观点并加以阐述。

      要求:①可以同意以上某一同学的观点,也可以另有自己的观点:②不少于80字。

  • 6. (2023九上·无为期末) 文言文阅读

     [甲]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矣,余孥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凇淞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余强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张岱《湖心亭看雪》)

    [乙]是夕,天宇开霁 , 林间月明,可数毫发。遂弃舟,从参寥策杖并湖而行。出雷峰,度南屏,濯足于惠因涧,入灵石坞,得支径上风篁岭,憩于龙井亭,酌泉据石而饮之。自普宁凡经佛寺十五,皆寂不闻人声。道旁庐舍灯火隐显草木深郁流水激激悲鸣殆非人间之境。行二鼓,始至寿圣院,谒辨才于朝音堂,明日乃还。

    (张岱《西湖梦寻》)

    [注释]①霁:雨过天晴。②参寥:人名。③并湖:沿湖。④辩才:人名。殆:大概。

    1. (1) 乙文中画线句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 道旁/庐舍灯火隐显/草木深郁/流水激激漶鸣殆/非人间之境。 B . 道旁庐舍灯火/隐显草木/深郁流水激激悲鸣/殆非人间之境。 C . 道旁/庐舍灯火/隐显草木深郁/流水激潋/悲鸣殆非人间之境。 D . 道旁庐舍/灯火隐显/草木深郁/流水激澉悲鸣/殆非人间之境。
    2. (2) 根据《古汉语常用字字典》的相关注释,为下列句中加点词选择正确义项。

      ①是日定矣

      A.改变;改换

      B.经历

      C.旧时夜间计时的单位。一夜分为五更,每更约两小时。

      ②谒辨才于朝音堂,明日还。

      A.却,竟然

      B.于是,这才

    3. (3) 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①余强饮三大白而别。

      ②遂弃舟,从参寥策杖并湖而行。

    4. (4) 张岱作为明朝遗民,“故国之思”是他笔下经常流露的情感,请联系《湖心亭看雪》和下面的材料简要阐述。

      [链接材料]张岱是仕宦世家子弟,前半生过着封建士大夫生活,可惜偏逢末世,随着明清政权的更替,当时的前明官像钱谦益、吴梅村、龚鼎尊等苟事新朝,而张岱却"披发入山",隐居不仕,生活窘迫,"常至炊断",坚决不与满清统治者合作,体现了刚直不阿的气节。作为”故国不堪回首"的明朝遗民,今昔对比,现实与梦幻交织,作者满腔的亡国之恨、满腹的思念之情,便化作了《陶庵梦忆》等写梦写幻的追忆之作。

      ——《陶庵梦忆》的创作背景

三、写作(55分)
  • 7. (2023九上·无为期末) 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

    岁月匆匆,十五六岁初三年级的我们已走进人生的花季,站在由少年走向青年的门槛上,清点行囊,我们会发现自己多了一分成熟,少了一分幼稚;多了一分思索,少了一分盲从;多了一分宽容,少了一分偏激;多了一分行动,少了一分幻想;还多了一分责任、理想与憧憬……我们的行囊变得沉甸甸的,我们的道路正在向未来延伸。

    读了上面的话,你有怎样的感触与思考?请以《奔向远方,我多了一分》为题,写一篇有真情实感的文章。

    [提示与要求]

    ⑴请根据上面的题目写作,自选文体。⑵文中不要出现透露你个人身份的信息。⑶抄袭是不良行为,请不要照搬别人的文章。⑷不少于600字。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