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语文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吉林省大安市乐胜中学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下学期语文期...

更新时间:2023-05-29 浏览次数:47 类型:期中考试
一、积累与运用(15分)
  • 1. 请在下面的括号里或横线上端正地书写正确答案,或填写相应选项。(第1 -4题每句1分,第5题每小题2分)
    1. (1) 蒹葭萋萋,。所谓伊人,在水之湄。(《诗经·兼葭》)
    2. (2)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3. (3) 《诗经·关雎》中,统摄全诗,表明抒情主人公对淑女的殷切期盼的诗句是:

    4. (4) 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中,运用对偶、夸张的手法状写了洞庭湖宏阔壮观景象的句子是:
  • 2. 阅读语段,按要求完成下面题目。

    阳历的3月5日或6日,太阳到达黄经345度的位置,这时是农历的第三个节气一惊蛰,仲春时节的开始。北半球气候温暖,许多地方的人都开始播种了,“春雷响,万物长”。有意思的是,大自然千万年的y0n进,使蛰伏在地下的昆虫和小动物都知道此时该露头了。“春雷惊百虫”,意思是天气回暖,春雷始鸣,了蛰伏于地下的昆虫,故曰惊蛰。在先民看来,惊蛰就像运动场上的发令枪。这一枪在天地间打响,那些还在冬眠状态、昏昏沉沉的昆虫与走兽都醒转过来,开始努力生长壮大。

    1. (1) 给加点字注音,根据注音写出汉字。

      ①惊 ②yǎn

    2. (2) 语段中①②两处填入的词语,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 . ①标记 ②惊醒 B . ①标记 ②唤醒 C . ①标志 ②惊醒 D . ①标志 ②唤醒
    3. (3) 下列语句没有运用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
      A . 北半球气候温暖,许多地方的人都开始播种了。 B . 使蛰伏在地下的昆虫和小动物都知道此时该露头了。 C . 惊蛰就像运动场上的发令枪。
    4. (4) “春雷响”“万物长”的短语结构类型皆是
二、阅读(45分)
  • 3.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甲]小石潭记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 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 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同游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奉壹。

    [乙]

    出成都南门,左为万里桥。西折纤秀长曲,所见如连环、 如玦、如带、如规、如钩;色如鉴、如琅玗、如绿沉瓜,窈然深碧潆回城下者皆浣花溪委。然必至草堂,而后浣花有专名,则以少陵浣花居在焉耳。

    (节选自《浣花溪记》)

    [注释]①玦:环形有缺口的佩玉。②规:指圆规。③琅玗:像珠子的美石。④潆回:水流问旋.⑤委:聚集。⑥少陵:指唐代诗人杜甫。

    1. (1) 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柳宗元被贬到永州做司马期间,写下《永州八记》,《小石潭记》是其中之一。 B . 《小石潭记》原题为《至小丘西小石潭记》。 C . 《小石潭记》中的“记是古代的一种文体 ,在写法上大多以记叙为主,也可抒情,可议论。 D . “唐宋八大家”是唐宋时期八大散文代表作家的合称,柳宗元是宋代代表人物之一。
    2. (2) 下列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清冽(恪外) B . 以其境过(凄清) C . 俶尔远逝(轻快迅疾) D . 西折纤秀长曲(向西)
    3. (3) 用“/”给乙文中画线句子断句。(限两处)

      窈然深碧潆回城下者皆浣花溪委也。

    4. (4) 把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出成都南门,左为万里桥。

    5. (5) 请从动静结合的角度,对甲文中画横线的句子进行赏析。
    6. (6) 甲文中的深水与乙文中院花溪的水都具有怎样的特点?这-特点通过何种手法来体现的?

    7. (7) 请用自己的语言概括甲文小石潭和乙文“浣花溪”名称的由来。
  • 4.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老   爸

    ①当我被这个世界踢出局时,当我被身边的人有意无意地冷落忽略直至弃之不顾时,一个老男人收留了我,他就是我老爸。

    ②曾经的老爸胸无大志,好逸恶劳,除了老实善良,一无是处,还经常扮演成事不足败事有余的角色,我的妈妈和他仿佛是两个世界的人——一个屋檐下吵闹了大半辈子。在我的记忆里,老爸除了上班,就是到处闲逛,家里大事小事从不操心,我没有关于他的太多成长记忆。

    ③然而妈妈这位既当妈又当爸,还经常保护老爸的女汉子,却在2008年突然病倒了。在这之后的十几年里,老天有意让他们俩互换了角色,老爸义无反顾、任劳任怒地撑起了这个家。购物、做饭、洒扫,伺候妈妈起居、服药等,不惮繁杂、不辞劳苦。

    ④我的病,加重了老爸的负担。我比妈还难伺候,除了行动更加困难,脾气也更加暴躁。如今的老爸在我的生活里扮演着三种角色:出气筒、保续和保姆。

    ⑤因为语言沟通越来越困难,加上老年人耳 朵和眼睛都不好使,老爸常常无法及时准确领悟我的意思,气得我动不动就对他发牌气。身体状况不好,导致我心情郁闷低落,对外界的反应极其敏感,时常忍不住对老爸大呼小叫,然而老爸从来都是照单全收。在老爸这里,我可以任性,可以毫无顾忌地发泄。他心甘情愿地被我和妈妈呼来唤去,压根儿没有觉得伺候人是丢面子、受委屈的事。每天看到我和妈妈能吃能睡、乐呵呵的,就是他最大的满足。在老爸本应颐养天年的时候,让他来整日伺候我,我深感愧疚。

    ⑥自从我的病情发展到无法正常行走的地步后,我到哪儿都不得不带上我的保镖老爸。 由于在他眼皮底下发生了几次我摔倒以致被救护车接走的事故,原本胆小的老爸患上了“闺女行走恐惧症”。每天,只要我离开床或座椅,他就神经高度紧张。只要有一点椅子挪动的声音,即使睡着了,他也会条件反射似的一跃而起,一边还有些惊惶地喊着:“我来了,我来扶你,闺女!”

    ⑦时间长了,这种惊悚的气氛给我平添了几分重症患者的感觉。他的一惊一乍时常让我很糟心,也让我很暖心。就这样,现在除了上厕所、洗澡,其他时间老爸几乎与我寸步不离,我走哪他就扶我到哪儿,成了名副其实的“人工拐杖”。遇到我出门办事,老爸更是服务到位。老爸虽已年近七十,但身形仍高大挺直,颇有几分年轻时的帅气。出门在外,拎包开门,老爸给我这个残疾人攒了不少面子。除了路上的种种呵护,老爸还在我停留的每个地方守候、喂食。此外,推椅、挡人、遮雨、翻译,无所不能。就这样,像很多大牌明星一样,我有了24小时的保镖,不问待遇,不会辞职,还挺帅气。握着这位保镖的手,我时常有一种说不出的安全感。

    ⑧自从家里两个女人都病倒了,原本脾气暴躁、毫无耐心、干活儿笨手笨脚的老爸有了很大的进步。早上给我穿衣、梳头,中午给我夹菜、喂饭,晚上给我洗漱、铺床,出门还要给我化妆、换鞋,小时候妈妈照顾我的活儿,老爸在短短一年里都学会了。每天从睁眼到入睡,我一天之内呼喊老爸的次数不计其数,对老爸的指令连续不断,更夸张的是,为了配合我白天睡觉、晚上创作的习惯,老爸也很无奈地加起了夜班..每晓直到看到我睡,他才敢下楼踏实睡觉。如果有一天他不在家或生病了:我的生活也就彻底没法运转了,好像一座房子塌了栋梁似的四处抓瞎。在老爸无微不至任劳任怨的呵护下,得了世界上最残忍病症的我,依然觉得活着还有寄托,还有意义。因为老爸唯一的希望是看着我乐观地面对每一天,回到从前活蹦乱跳、自由自在的快乐样子。

    ⑨鲁迅曾说:“有谁从小康人家而坠入困顿的么,我以为在这途路中,大概可以看见世人的真面目。”三年的病程,让我从舞姿曼妙坠入步履维艰的境地。我对亲子关系、夫要关系有了新的理解。就亲子关系而言,血缘是纽带,包容与奉献是内容。无论孩子成器与否,富贵还是贫贱,健康还是身染重病,父母都会照单全收,奉献毕生的一切都毫不犹豫。真正的夫妻不是永远甜蜜、浪漫,而是无论面对平凡生活的单调还是祸从天降的危险,都能不离不弃,相守终老。在我看来,任何荣耀和财富都比不上亲人对你的理解和支持。

    1. (1) 老爸在"我”的生活里扮演着三种角色,请结合本文内容完成下表。

      角色

      表现

      “我”的感受

      老爸无限包容,照单全收"我”的任性情绪。

      保镖

      “我”感到很精心,也很暖心,有安全感。

      保姆

      老爸全能陪护,无微不至、任劳任怨。

    2. (2) 妈妈这一人物在文中起什么作用?请结合全文谈谈。
    3. (3) 文中第⑦②段是通过一些具有调侃意味的语言来表现“我”的乐观情绪的,请结合这些语言作简要分析。
    4. (4) 本文表现了文中人物“我”及老爸的哪些情感?
  • 5.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古代的外卖和快递

    [文本一]

    ①现代都市生活中,活跃着一批早出晚归、风尘仆仆、走街串巷的职业群体,他们将外卖或是邮递物品送给千家万户,人们亲切地称他们为外卖小哥或快递小哥。事实上,要在商品经济繁荣的宋代,同样活跃着这样一群人,他们给人们送餐、送物,日常游走于喧闹的街巷之中,可以视之为宋代的外卖小哥或快递小哥。

    ②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的《清明上河图》,描绘了北宋都城东京的城市风貌,那画上就绘有外卖小哥的形象。画中的这位小哥站立于饭店之旁,左手托着两个碗,右手拿着类似筷子的东西,似乎正焦急地等待送餐。身形矫健的他送起外卖轻车熟路,是不是也会害怕顾客催单?

    ③比起外卖小哥,快递小哥更见证了中国交通、传播的历史发展。快递业在北宋太宗年间已初见雏形,并由此活跃着一批快递小哥。作为现代人,我们不免好奇,古代的快递员由谁来做呢?

    ④宋代以前,为国家邮驿系统服务的快递员,都来自民间。从先秦开始,平民需要承担摇授和赋税。徭役就是政府强制性地向人民派遣的军役、劳役等。帮国家跑腿做快递就是徭役的一种,这是一项很残酷的工作。从秦汉至隋唐,快递员奔波致死的记载不绝于书。宋太祖时期,“以军卒代百姓为递夫,其后特置递卒,优其凛给,遂为定制”。由此可见,从宋代开始,国家用军卒取代百姓,专门设置了递卒,相关工作主要由厢军承担。

    [文本二]

    ①古代的外卖产业到底怎么样呢?该行业可以根据提供外卖的饭店,分为三个等级:一是正店,这个相当于现在的豪华饭店,一般不接小型外卖单,只接王宫贵族宴席的生意;二是脚店,这个类似于现在的中型饭店,价格也稍微亲民一些,但这种店送外卖设有最低消费,也就是我们现在说的起送价,这种店也是古代外卖消费的主要组成部分;三是分荣,这个就类似于现在的小饭馆,辐射的范围小,什么单子都接,一碗面条、几个炒菜都能送,价格不高,深受周边老百姓喜爱。

    ②接下来说说外卖小哥。在外卖兴起初期,送外卖的工作一般都是店小二兼职,但有时候店里实在太忙,只能由外人去送。这些送外卖的人就是古代的外卖小哥,他们被称为“闲汉”。据《东京梦华录》记载:“更有百姓入酒肆,见子弟少年辈饮酒,近前小心供过使令,买物命妓,取送钱物之类,谓之‘闲汉'。”这些闲汉其实不专职送外卖,也帮人取物、买货,类似于现在的众包服务。他们也给饭店招揽生意。先在住户家里接到订单,再去饭店买饭,趁热给住户送到家,可谓一条龙服务。

    ③古人对外卖品质的管理也很严格,餐馆提供的外卖如果出现问题,厨师和店小二都会受到惩罚,因此外卖品质得以保障。

    1. (1) 请结合文本一第④段引用的文字,说说此处引用资料的作用。
    2. (2) 文本二第①段运用了哪种说明方法?主要介绍了什么?
    3. (3) 文本二第①段中的词语“一般”不能删掉的理由是什么?
    4. (4) 下列对本文内容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 . 从文本一来看,古代的外卖员与快递员都来自民间。 B . 由文本二可知,文本一《清明上河图》中的外卖小哥送的是正店的外卖。 C . 古代送外卖的小哥被称为“闲汉”,这些“闲汉"并不专职送外卖。 D . 北宋太宗年间的外卖小哥见证了中国交通、传播的历史发展。
  • 6. 下面图片中的字,对应现代汉字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A . ①日②山③人④森⑤林 B . ①月②山③雨④森⑤林 C . ①月②山③雨④林⑤森 D . ①日②山③水④林⑤森
  • 7. 阅读语段,回答问题。

    他觉得生平说了许多教;当世的人君总不信他,可见空话不能打动人,他发愿修一部《春秋》,要让人从具体的事例里,得到善恶的教训,他相信这样得来的教训比抽象的议论深切著明的多。他觉得修成了这部《春秋》,虽然不能行道,也算不自活一辈子。这便动起手来九个月书就成功了。书起于鲁隐公,终于获麟;因获麟有感而作,所以叙到获麟绝笔,是纪念的意思。

    1. (1) 语段中的“他"指的是
    2. (2) 仔细阅读上述语段,说说当时“他”修《春秋》的目的。
三、综合性学习与写作(60分)
  • 8. 古人云:”读书百遍,其义自见。”“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可见多读是学习古诗文行之有效的方法。为此,你所在的八年一班开展了“诵读古诗文”的综合实践活动,请你完成以下任务。
    1. (1) [读出韵味]下列是小军同学诵读《小石潭记》时总结出的方法,其不符合文本情景的一项是( )
      A . 初读小潭应该读得轻松自如。 B . 看到潭中游鱼细石满怀喜悦之情,应读得气缓声低。 C . 感受到潭中幽静的气氛,忧伤凄凉之情在诗人心头油然而生,应读得气沉声缓。 D . 叙述部分应用平缓的节奏。
    2. (2) [读出美味]一首诗就是一幅画,因为在反复诵读中能激起学生丰富的想象,引导学生在脑海中画出一幅幅图画,走进诗人的意境,与诗人同喜同悲,自然诵读时便能读出美味。请揣摩王维的“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名句,用寥寥数语勾勒出一幅意境开阔、雄浑壮丽的塞外风景图。
    3. (3) [读出余味]“余音绕梁,三日不绝"是好的音乐带给人的感觉。读古诗文也能读出这种味道。请将你读《诗经·子衿》中的“挑兮达兮,在城阙兮。一日不见,如三月兮!"时的“余味”写下来。
  • 9. 从下面两个文题中任选题作文。

    作文⑴“收获”意思是指取得成熟的农作物,比喻心得成果战果等。

    请以《这也是一种收获》为题,写篇文章。

    作文⑵阅读下面的材料,任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

    竞争,是向上的齿轮;合作,是前行的润滑剂。生活需要竞争,也需要合作。没有竞争,就会缺少激情;没有合作,就会陷入孤立。只有让竞争与合作同存,才能激情高歌、和谐发展。

    作文要求: ⑴有创意地表达真情实感。

    ⑵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⑶不少于500字。

    ⑷文字和标点书写规范、整洁。

    ⑸文中不得出现考生本人姓名及学校名。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