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语文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浙江省杭州市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下学期语文5月考试模...

更新时间:2024-07-13 浏览次数:73 类型:月考试卷
一、积累(20分) 
  • 1. (2023八下·杭州月考) 我国是一个诗的国度。特别是古典诗歌,源远流长,名家辈出,佳作如林,在中华文明史上蔚为壮观。让我们一起漫步于古诗苑,含英咀华,接受一次美的洗礼吧。 

     诗歌要读出情感。同是寂寞,情味却不一样。陶渊明“采菊东篱下”的寂寞是  ▲  的,苏轼“人有悲欢离合”的寂寞是  ▲  的,柳宗元“独钓寒江雪”的寂寞是  ▲  的,李白“我歌月徘徊”的寂寞是  ▲  的……朗读时要追(sù)□诗人创作的源头,把自己设想成作者的化身,与作者在情感上实现共鸣。朗诵诗歌要善于想象。钱塘湖畔草长(yīng)□飞的春景,巴山脚下细雨绵绵的秋池,无不需要朗诵者展开想象,追求入境乃至化境的艺术高度。朗诵诗歌也要读出节奏。诗的语言是最富有节奏感和音乐美的,朗读时既要读出诗歌总体上的齐整美,也要读出诗歌内部的参差美。朗诵诗歌还要把握基调。如《关雎》表达的是君子对淑女的思(mù)□之情,基调应当是明朗的、愉悦的,如果用一种悲伤压抑的声调就不对了。总之,学习古诗往往离不开声情并茂的朗诵是最佳的途径。 

    1. (1) 根据拼音,在词语空缺处填写汉字。       
       

       追 

       
       

       草长飞 

       
       

       思 

       
    2. (2) 依次填入上文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   ) 
      A . 孤傲   洒脱   浪漫   豁达 B . 洒脱   浪漫   豁达   孤傲 C . 浪漫   豁达   孤傲   洒脱 D . 洒脱   豁达   孤傲   浪漫
    3. (3) 上文画波浪线的句子有句式杂糅的语病,请修改成正确的句子。 
  • 2. (2023八下·杭州月考) 下面是活动小组设计的一些谜语,请同学根据谜面做出解答,其中说法不恰当的一项是(   )          
     

     ①要留清白在人间(打一物) 

     
     

     ②千树万树梨花开(打一字) 

     
     

     ③桃花潭水深千尺(打一成语) 

     
     

     ④无可奈何花落去(打一日常用语) 

     
    A . 小杭:我选① 。“清白”一语双关,既指石灰本色,又比喻高尚节操,谜底是“石灰”。 B . 小州:我选② 。“千树万树梨花开”展现出春天的勃勃生机,我觉得谜底是“春”字。 C . 小语:我选③ 。谜面的下一句是“不及汪伦送我情”,我猜谜底应该是“无与伦比”。 D . 小文:我选④ 。“无可奈何花落去”,诗人感怀于春花的凋谢,谜底应该是“感谢”。
  • 3. (2023八下·杭州月考) 王阿姨邀请你为刚出生的小妹妹取一个名字(两个字),你会选择《诗经》中的哪两句呢?请说明你的理由。 

     提示:《诗经》中的许多诗句富含哲理,意蕴深刻。利用其取名,典雅又富有内涵。如我国诺贝尔奖获得者屠呦呦,则是其父亲听其哭声悠悠,随口吟出《诗经》中的诗句“呦呦鹿鸣,食野之蒿”,意为鹿见到蒿草,便发出“呦呦”的鸣声,呼朋引伴来食。自此,屠呦呦与青蒿结下不解之缘。 

     我想给妹妹取名为,源自《诗经》 中的“。” 

     理由:。 

  • 4. (2023八下·杭州月考) 请根据下表中的提示,填写表格。                            
       

     古诗文名句 

     
     

     简评 

     
     

     风 

     
     

     潮平两岸阔,。         (王湾《次北固山下》) 

     
     

     意境开阔 

     
     

     城阙辅三秦,。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情深义厚 

     
     

     竹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王维《竹里馆》) 

     
     

     高雅绝俗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  (陶渊明《桃花源记》) 

     
     

      

     
     

     鱼 

     
     

     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柳宗元《小石潭记》) 

     
     

     怡然自乐 

     
     

     坐观垂钓者,。    (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欲有所为 

     
     

     总结:“分门别类辑古诗”是学习古诗的好方法,可以帮助我们。 

     
二、阅读(55分) 
    1. (1) 下列关于《傅雷家书》的内容错误的一项是(   ) 
      A . 作为翻译家的傅雷在书中体现出了对艺术的极高修养:美术、音乐、戏剧等,涉猎广泛。 B . 家信集辑录了傅雷写给儿子关于习俗与个性、升学与专业、参与社会运动等十二封书信。 C . 书信中,傅雷常常以自己的经历为例教导儿子,体现了他对儿子的尽心尽责和爱子深情。 D . 对如何教育孩子,傅雷在家书中以优美的文字、生动的譬喻强调:学会做人是第一位的。
    2. (2) 班级策划一期“读《傅雷家书》,悟至理名言”板报。请你从下列名言警句中任选一项,结合《傅雷家书》中的内容,写下你对所选名言的理解。 

       A胜不骄,败不馁      B玉不啄,不成器      C千学万学,学做真人 

  • 6. (2023八下·杭州月考) 文学作品阅读 

     扁  担 

     李汉荣 

     ①人们都知道扁担,是用于挑水、挑货物的。但是,还有一种扁担,严格一些就不能叫扁担,应该叫“尖担”,是过去乡里人挑柴用的。它形状类似扁担,但两头是尖的,所以叫尖担。为什么两头要削尖?那时上山割柴,柴用草绳、棕绳或藤条捆成两捆,两头尖的尖担各扎进一个柴捆,然后翻山越岭就挑回家。有时农民也用尖担挑稻草捆、挑玉米杆捆,等等。几十年前山上还有不少狼和熊,割柴采青的乡亲经常遭遇它们的袭击,这两头尖的尖担就成了防卫的武器。 

     ②我小时候也随父亲上山割过柴,采过青,使用的就是这种尖担。第一次从几十里外的大山把柴挑回家,父亲特意用秤称了重量,是五十三斤,当时我才满十三岁。以后挑回家的柴就增加到六十多斤,七十多斤,八十多斤,在我快满二十岁的时候,挑回的柴曾经达到一百二十三斤。那时候我就很高兴,用今天的话说就是很有“成就感”。那时候人很单纯,读一本有趣的书,就快乐得像神仙;挑一担山柴回家,就自豪得像个英雄。那时候用的工具,比如这尖担,是这么朴实单纯,就像厚道纯朴的乡亲。一根憨厚的木头,斧头劈几下,刨子推几下,两头削几下,就憨憨地来到乡亲的肩上,来到我幼稚的肩上。一根木头,一根尖担,最早来到我单薄的肩上,最早认识了我单薄的青春。如它的单纯一样,那时我的快乐和忧伤也是那样单纯。 

     ③我还记得,我肩上的第一层茧是尖担磨下的,当时有些痛,还骂过尖担。想不到,它送给我的这早年的礼物,一直保留到现在,此刻我放下笔,将两只手放在肩上,同时摸到了左右两肩,那稍觉厚硬,稍觉疼痛的地方,就是茧,就是尖担送给我的纪念。 

     ④我用过大约五六根尖担,最后一次用尖担上山割柴是一九七八年二月。刚立春不久,我已收到大学入学通知书。欣喜是难免的,但我没有忘记我的老朋友——我的尖担,我自小爱读书,爱劳动,爱那憨厚的尖担。虽然割柴、采青,重量压在肩上并不轻松,甚至很累,但我喜欢那种感觉:柴的忧郁,有点像中药的味道;草的碧绿,扑面而来的全是山野的清香。有时候挑着柴担走在山路上,竟有两只鸟歇在柴捆上啄理翅膀,扑腾着陪我一程;蝴蝶、蜜蜂、蜻蜓也常常是我不期而遇的朋友,它们追着我的柴担、草担飞行,好像我是就要远行的春天,或者,它们以为是我挑走了山里的一部分春天。有时,我也学着乡亲们,在山顶上或山峡里吼一些很野很野的调子,唱几支很老很老的山歌,就听见山鸣谷应,群山互答,百鸟联唱。那时,真有一种宽广、亲切、伟大的感觉,真想从内心里向人世、向大自然致意:人活着真好啊,活在劳动中真好啊,活在天地间真好啊。所以我在上大学的前几天,特意扛着尖担上山割柴。我想好好看看那些亲爱的山,亲爱的水,亲爱的树木,亲爱的花草,亲爱的白云,亲爱的鸟儿。我想与我的老朋友,我亲爱的尖担,在一起多呆些时候,再挑回两肩白云,再挑回一担山色,深深地珍藏在记忆里。 

     ⑤遗憾的是从那以后,我就再没有割过柴,采过青了,也就再没有用过尖担。于今想来,考上大学的那一天,我也就开始疏远土地、疏远劳动、疏远大自然、疏远了人的生命里最珍贵最深切的感受:与万物肌肤相亲、血脉相连。我真想再见到当年用过的尖担,把他紧紧抱在怀里,说一声:老朋友,我想念你。然后仔细凝视他沧桑的面容,从他的皱纹里,找到我肩膀的印痕:贴紧鼻子,会嗅到他木质的微香气息,会嗅到它收藏的山野的气息、柴的气息、草的气息,一个少年单纯的汗的气息。 

     ⑥“放下尖担,就打卖柴的”,是我故乡的一句俗语,告诫人不要忘了根,丢了人的本份。我想我应该感谢尖担:虽然放下了那根木头的尖担,但肩膀上从来就扛着别的尖担,挑着有限的一点知识,挑着不大的一点本事,有时也挑一点责任,也挑一点道义,也难免挑一些麻烦和遗憾,在看不见的地方磨下硬茧硌下伤痕。试看茫茫人海,在世界的大街上,谁的肩上不扛着一根或若干根隐形的尖担,挑着一担岁月,挑着一些苦乐,挑着一点欲望,经营自己?    

     (选自《点亮灵魂的灯:李汉荣散文精读》) 

    1. (1) 阅读全文,根据文章内容,将下面思维导图补充完整。 

       

    2. (2) 为帮助同学们完成题为“李汉荣语言风格”的研究性小论文,老师提供了下列提纲,请你完成下面三个任务。 

       

    3. (3) 标题“尖担”一词中蕴含着丰富的情思,请谈谈你的理解。 
    4. (4) 老师要求同学们推荐一些散文编入民俗单元,作为拓展阅读。你觉得本文可以编入这一单元,请借助单元前言,说说推荐的理由。 

       

  • 7. (2023八下·杭州月考) 非文学作品阅读 

     ____ 

     1918年发生了一场人类历史上最严重的疾病。它席卷了整个地球,使一半人患病,并杀死了数以百万计的人——估计高达四千万——这只是在几个月中的事。这种致命的杀手就是由病毒引起的流行性感冒。而很多以往可怕的病——天花、小儿麻痹症——和普通的伤风感冒一样是病毒感染。 

     病毒不同于其它所有生物,它不是由细胞构成的。一个细胞要进行生命活动:进食、产生能量、生长、对环境的改变作出反应。但这一切病毒都没有。当它呆在细胞外时,它实际上是很小的、无生命的、懒惰的颗粒。它进入细胞后,灾难就来了。一旦病毒依附上细胞,它有几种方法穿过细胞膜进入细胞。在细胞膜上开一个小洞让它进去,病毒能将它们的脂肪包膜(如果有的话)与细胞膜融合而使它们进入细胞。当病毒进入细胞,它就开始恢复成它自己了。要理解它都干了些什么,我们必须更进一步了解它的核酸中心。 

     核酸存在于每个活的细胞和病毒中。它们有两种基本种类——DNA和RNA。DNA构成基因组合。这意味着一个特定的DNA里储藏了构造和维持一种特定生物体的信息。通过控制细胞和生物体制造蛋白质,DNA决定生物的形式和功能。不同的DNA产生不同的蛋白质,不同的蛋白质构成不同的生物体。而RNA在细胞中的主要功能是充当信息的传递者。它将信息从DNA(在所有细胞的细胞核中)传递到合成蛋白质的地方(在细胞核外)。DNA像模板一样造出正确的RNA。RNA又同样制造出正确的蛋白质。 

     病毒要么有DNA,要么有RNA,但不会两样都有。在病毒中,RNA不是信息的传递者而是基因物质。 

     病毒进入并强迫细胞制造出更多的病毒,必须有一些蛋白质和核酸的组合与细胞的类似。这种与正常分子成分惊人的相似性不是偶然的,它来自病毒对细胞或它的宿主长期的适应。大部分的病毒感染完全没有危害,只有那些进化得不完美的病毒,才会引起巨大的危害和痛苦。【甲】急性感染病毒会猛烈地侵害身体的一个或多个组织。病毒在快速复制自己的同时,免疫系统也会有反应,如果顺利病毒会被消灭,病也会痊愈,否则将会有严重的症状发生并可能导致死亡。【乙】潜伏期长的病毒,则很难对付。它会在长达几个月或几年、几十年的潜伏后,引发各种严重的疾病。【丙】 

     不管你喜欢不喜欢,病毒就在这里。它已经跟我们一起生活了几十亿年,并感到很合适,于是赖着不走了。当然,我们还应该提一下,病毒有修复四千种人类混乱基因的特殊能力。把准确的基因附在经过处理没有感染性的病毒身上,使它进入有缺陷的细胞,这是修复这些细胞最好的方法。这种基因疗法还可能用来修复癌细胞的DNA。  

    1. (1) 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 . 历史上所有出现过的可怕疾病,如天花、小儿麻痹症、普通的伤风感冒等,都是由病毒感染引起的。 B . 病毒呆在细胞外时是很小的、无生命的、懒惰的颗粒,不会进食、生长,只有环境改变它才作出反应。 C . 病毒有多种穿过细胞膜的方法,但并不是所有病毒都可以利用脂肪包膜与细胞膜融合的方式进入细胞。 D . RNA在细胞中的主要功能是充当信息的传递者,而病毒的RNA不仅是信息的传递者,也是基因物质。
    2. (2) 下面这段文字,更适合放在【甲】【乙】【丙】中的哪处?请简述理由。 

       比如,新冠病毒侵入人体后,迅速与肺细胞上的膜蛋白结合后进入肺泡细胞内,刺激人体免疫系统在肺细胞内产生大量的黏液,引发肺部炎症反应。严重时大多数肺泡都被阻塞,使得人体非常缺氧,无法呼吸,甚至出现呼吸衰竭。 

    3. (3) 阅读上文后,小语与小文有一番对话。请根据语境,结合选文内容,补全对话。  

       小语:文章开篇讲的一百年前的流感,太可怕了!网上还说当时美国的旧金山还曾通过了一项法律——人们在公共场所必须戴防毒面具,违者以不履行义务罪逮捕。 

       小文:戴防毒面具?你确定这不是谣言?我们遇到的“新冠病毒”相关消息就有很多是谣言。比如,只要多次喝少量60度以上的开水就能杀死体内的新冠病毒。 

       小语:是的。今天读了上文,我更确定喝开水就能杀死新冠病毒是谣言,因为。 

       小文:我想把文章推荐给同学,但它还没有题目。我想了三个题目,“可怕的病毒”“病毒的前世今生”“吃完饭赖着不走的客人”,你觉得哪个最好? 

       小语:我会选“”,因为。 

  • 8. (2023八下·杭州月考) 古诗文阅读  

     【甲】 

     松风阁次韵 

     〔元〕王冕 

     金鸡峰下松风阁,记得前年五月登。 

     得兴不辞行曲折,乘凉直上最高层。 

     石林过雨水争出,溪谷转风云乱腾。 

     休问当时有王谢,风流何似竹间僧? 

     【乙】 

     《活水源记》节选 

     〔明〕刘基 

     金鸡峰下松风阁,有泉焉。其始出石罅,涓涓然,冬温而夏寒;浸为小渠,冬夏不枯。乃溢而西南流,乃伏行沙土中。旁出为四小池,东至山麓,潴为大池。又东注于若耶之溪,又东北入于湖。其初为渠时,【A】深不逾尺,而澄澈可鉴,俯视,则崖上松竹花木皆在水底。故秘书卿白野公恒来游,终日坐水旁,之曰活水源。 

     其中有石蟹,大如钱。有小鲭鱼,石穴中,水鼠常来食之。其草多水松、菖蒲。有鸟大如鸲鹆 , 黑色而赤嘴,恒鸣其上,其音如竹鸡而滑。【B】有二脊令 , 恒从竹中下,立石上浴,饮毕,鸣而去。予早春来,时方甚寒,诸水族皆隐不出,至是悉出。又有虫四五枚,皆大如小指,状如半莲子,终日旋转行水面,日照其背,色紫水晶,不知何虫也。 

     予既爱兹水之清,又爱其出之不穷,而能使群动来依,有君子之德焉。上人又曰:岁旱时,水所出,能溉田数十亩。则其泽又能及物,乎白野公深爱之也。 

     【注释】①潴:水汇聚。②秘书卿白野公:秘书卿,元代官名;白野公,元末诗人、书法家、政治家,世居白野山,故称白野公。③鸲鹆(qú yù):八哥。④滑:鸟声流利。⑤脊令:鸟名。⑥群动:成群的动物。⑦上人:指奎上人,刘基的朋友。 

    1. (1) 请根据甲诗的颈联和乙文的内容,推断王冕与刘基游玩松风阁时的天气是否相同,并简述理由。 
    2. (2) 给选句中的“居”字选择正确的义项,只填字母。 

       居:A过了    B留,停留    C居住    D处在,位于 

       ①有小鲭鱼,石穴中 

       ②以其境过清,不可久 

       ③右者椎髻仰面 

       ④无何,上至,又不得入 

    3. (3)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意思不同的一项是(   ) 
      A . 之曰活水源             则题其上(《核舟记》) B . 紫水晶               听茶声然(《核舟记》) C . 而能使群动来依         来问讯(《桃花源记》) D . 乎白野公深爱之也       牡丹之爱,乎众矣(《爱莲说》)
    4. (4) 乙文作者从多个角度描绘活水源的“活”:首先,描绘小渠的源头、小池、大池及它流经的溪流和湖泊,可见活水源“活”在;其次,通过描写草木倒影,凸显活水源;最后详写来凸表现活水源充满生机。 
    5. (5) 【对比阅读,分析写法】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激,影布石上。(选自《小石潭记》) 

       同样是写水,下列(填字母)句与选自《小石潭记》的句子在写法上有异曲同工之妙。请用现代汉语翻译你选择的句子并简述理由。 

       【A】深不逾尺,而澄澈可鉴,俯视则崖上松竹花木皆在水底。 

       【B】有二脊令,恒从竹中下,立石上浴,饮毕,鸣而去。 

    6. (6) 作者借“活水源”,寄托了怎样的情感和志趣?请结合选文和链接材料来探究。       
       

       链接材料: 

       

       刘基,字伯温。元末明初政治家、文学家,明朝开国元勋。他的诗文不乏抨击统治者腐朽、同情民间疾苦之作。 

       

       至元二年,他被元政府授为高安县丞。他深入乡间,体察民情,一身正气赢得百姓赞誉。 

       

       大明建立后,他严厉整肃纲纪,教化民众。 

       
三、写作(45分) 
  • 9. (2023八下·杭州月考) 学校组织班徽设计比赛,801班的小语完成了图稿(如右图),但还需配上一段说明性文字,介绍班徽的图案构成和寓意,请你帮助她完成这一任务。要求:抓住图案主要特点,合理安排说明顺序,100字左右。 

     

  • 10. (2023八下·杭州月考)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小文最近很苦恼,爸爸希望他“多动动”,周末多去骑车、爬山、打球。而妈妈却觉得即将进入九年级,重点应该“坐得牢”,希望他能在家多学习或者去图书馆看看书。 

     任务一:步行、骑车、爬山、打球、跳绳……你有喜欢的运动吗?请以“我最喜欢的一项运动 ”为题作文。 

     任务二:请以小文的同学的身份给他父母写一封信,对象可以是妈妈,也可以是爸爸,或者写给父母俩,谈谈你对“多动动”与“坐得牢”的思考与认识。 

     【要求】①任选一个任务进行写作;②题目自选,立意自定;③除诗歌外,文体自选;④不得抄袭、套作。⑤文中不得出现你所在学校的校名,以及教职工、同学和本人的真实姓名。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