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语文 /高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安徽省池州市2022-2023学年高三下学期语文4月高考仿真...

更新时间:2024-08-15 浏览次数:6 类型:高考模拟
一、现代文阅读(35 分)
  • 1. (2023高三下·池州模拟) 现代文阅读 I

    材料一:

    中国学者进入典籍英译领域时间相对较晚,据现有汉学书目统计,中国典籍译本绝大多数是 由西方汉学家或独立、或在中国合作者帮助下完成的。传教士以降的西方译者为中国典籍的异域 传播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但以往的西方译者翻译中国文化典籍时,大多采取迎合译语读者的 翻译策略,翻译过程中曲解、误译中国文化之处比比皆是。此外,中国古代经典文本的语言具有 语义的浑圆性、语法的意合性和修辞的空灵性这三大特点,使得绝大多数外国学习者难以在较短 的时间内触及中华文化的内核。然而,典籍英译的主要目的,是向西方世界介绍真正的中国传统 文化,促进中西文化交流和发展,让西方了解真正的中国。我们应当客观、公正地看待中国典籍 翻译实践和接受之间的窘况与差距,从典籍翻译大家身上汲取翻译的智慧,获取前行的指导和力 量。在这方面,对杨宪益、戴乃迭(英国籍)合译的与英国人霍克斯翻译的《红楼梦》译本的比 较,是一个值得我们静下心来认真思考的课题。这两个译本于 20 世纪 70 年代出版,三位译者皆 因此获得巨大声誉, 也同时掀起了翻译界此后对两种译本经久不息的对比研究热潮。在这过程中, 我们应深入了解中国典籍的外译事实,客观分析两种译本的优长与不足,将中国的本土经验和理 论与西方翻译理论相结合,取其精华,让中国的翻译研究与实践在传承和发展的良性循环中获得 升华,在实践中不断培养和提高我们讲述中国故事、构建中国话语体系的时代能力。

    (摘编自辛红娟《中国典籍“谁来译”》)

    材料二:

         翻译思想是决定译者翻译行为和翻译结果的主因,只有通过其翻译思想,读者才能理解其翻 译过程中所采取的种种策略,也才能对这些策略所产生的译文进行更客观的评价。从霍克思的译 本中可见, 他对原文采取了大多时候“忠实不渝”、间或背信弃“意”的态度。为证此言, 举个背 信弃“意”的例子。《红楼梦》第一回中, 曹雪芹用了一个较长的段落交代自己的写作目的, 并说 明选用“甄士隐”和“贾雨村”作为人物姓名的缘由,为读者理解整部小说进行铺垫。霍克思在 其译本中大胆地省却了这段文字的翻译,直接从“列位看官:你道此书从何而来?”译起。霍克思的省译,显然不是漏译或者不能译,最有可能的原因,是霍克思对其译本艺术性的考量。为了 实现译本与原著在艺术性方面的等值或者说最大程度的接近,霍克思将“忠实”的对象定位于篇 章层面。杨宪益的翻译可以称之为“临摹式翻译”。“临摹”是初学书画之法,就是照着一幅书法 或者绘画描其形而逮其神,最终达到与原作的惟妙惟肖。临摹者往往会将忠实原作视为自己对艺 术的全部追求,杨宪益翻译的《红楼梦》正是这样一件艺术性高超的临摹作品。

    (摘编自党争胜《霍克思与杨宪益的翻译思想刍议》)

    材料三:

    从当下国际学界关于两百年《红楼梦》翻译史及诸种译本的研究来看,大多数学者对杨译本 和霍译本给予了充分的认可,学界就这两种译本的翻译技术性问题有着相当细致的讨论。然而我 所感兴趣的不是翻译的技术性问题,而是这两位译家及两种译本的语言修辞、文化身份、翻译立 场与翻译策略的差异性等问题。杨宪益译本的翻译立场与翻译策略更注重推动英语贴着汉语文化 观念的地面行走,所以杨译本不可遏制地透露出把中国文化传统及其风俗观念直输给西方读者的 翻译立场,这也是杨译本失去西方英语读者的重要原因之一。不同于杨译本,霍译本的翻译立场 与翻译策略超越了汉语《红楼梦》的字面意义,而旨在探求汉英双语背后两种异质文化观念之间 相互理解与解释的适应性。他使用西方本土读者谙熟且可以接受的地道的英语及其文化、风俗等 观念, 以此来创造性、补充性与生成性地重构《石头记》,从而完成了两种异质文化观念之间的转 换生成。

    (摘编自杨乃乔《<红楼梦>与 The Story of the Stone ——谈异质文化观念的不可通约性及其翻译的创造性》)

    1. (1)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梳理,正确的一项是 ( )
      A . B . C . D .
    2. (2)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 中国翻译界应该增加典籍翻译的数量, 改变我国典籍主要由国外学者翻译的局面, 这样才 能增强构建中国话语体系的能力。 B . 现有汉学书目的统计表明中国学者作为典籍翻译主体的比例并不高, 这与我国学者进入典 籍英译领域的时间相对较晚有关。 C . 学界对杨译本和霍译本的关注点主要在翻译的技术性层面上, 而杨乃乔关注的主要是两位 译家及两种译本的翻译立场与翻译策略的差异性等问题。 D . 三则材料都以《红楼梦》的杨译本和霍译本为例来谈典籍翻译问题, 但内容侧重点有所不同。
    3. (3)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分析和评价,正确的一项是 ( )
      A . 材料一提纲挈领,从总体述说中国典籍“谁来译”的问题,材料二和材料三则分而论之,

      三则材料在内容上层层递进。

      B . 材料一具体分析了杨译本和霍译本的长处和不足, 指出应当客观公正地看待中国典籍翻译 实践和接受之间的窘况与差距。 C . 材料二使用“临摹”的概念, 意在强调杨译本对于《红楼梦》的高度忠实, 这与霍译本的 间或背信弃“意”形成了对比。 D . 材料三认为只要完成两种异质文化观念之间的转换生成, 就有可能创造性、补充性与生成 性地重构《石头记》。
    4. (4)  请根据材料二,简要说明杨宪益与霍克思对译文艺术性的理解有何不同。
    5. (5)  评价一部中国典籍译本是否优秀,可以有哪些标准?请结合材料进行概括。 
  • 2. (2023高三下·池州模拟) 现代文阅读 II

    亲人[注]  (节选)

    王愿坚

    离下班的时间还有半个多钟头,桌角上的电话铃突然急骤地响起来。曾司令员放下手里的红 铅笔,伸手抓起听筒。

    电话是从将军的宿舍里打来的。公务员带着掩饰不住的兴奋说: “首长,你的父亲来了!”父 亲?将军不由得心里一震: “噢,他果然来了!”

    像一次石子投进湖水里,将军那平静而专注的心情被这突如其来的消息搅乱了,脑子里老是 在翻腾着一句话: “他来了,怎么办?……”

    这个问题使将军困扰了差不多快半年了。今年五月间,他突然接到了一封报社转来的一位江 西农民写的信。他疑惑地把信拆开来, 在信的开头, 紧接着他的名字后面是四个粗黑的大字: “吾 儿见字……”当时,司令员曾哈哈大笑着向政委说: “看, 来认我做儿子了!……”

    但是,当他继续读着信的内容的时候,他那开朗的笑容却被紧蹙的双眉代替了。信上写着: “……五年以前, 白杨樟的广善回家了, 他说你早就不在了, 在过大草地的时候牺牲了。我难过,

    哭了一场又一场。可我又不信你会死。……前天听人说你在报上发表讲话了。天下重名重姓的人   不少,可不能那么巧……我给你写这封信, 要是你是我的儿子, 就给我来信, 你要不是我的儿子……”

    显然,这位老人是错认人了。他按照老人来信的地址,写了一封信寄到县的民政科去查问。 他那个和将军同名的儿子是一九三一年参加红军的,据调查,确实在过草地时牺牲了。

    接到信的当天晚上,将军伏在桌上给老人写信了。他写了扯,扯了写。直到夜里一点多钟, 当他在信的开头写下了“父亲大人”四个字,他才觉得自己的感情才能顺畅地表达出来。他写好 了信,亲自跑到邮局去装上二十元钱的汇票,把信发出去了。

    当将军发信回来, 公务员赵振国就忍不住悄悄地把这消息告诉了汽车司机老韩: “人家认儿认 女,可咱首长,高高兴兴地认了个老爷子!”

    其实,将军早就失去了父亲。早在二十多年以前,国民党军队向苏区进行四次“围剿”的时 候,老人家就被害死在村南那道长满榕树的山坳里了。那么,老人的儿子呢?将军的思绪不由得转到过去那些在他身边倒下的战友上。他呆呆地望着窗前那棵老槐树沉思起来。也许老人的儿子 是当年的四班长曾庆良?他是在掩护部队渡湘江时牺牲的。或者是四连指导员曾育才?他是过大 雪山抢救一个挑夫时掉下山沟去了……这些同志并不和他同名,可是不知怎的,他却总想把他们 和这位老人联在一起……

    将军眼前慢慢地幻化成了一片茫茫的绿野。那是大草地,到处是腐烂的水草、污泥,一汪汪 的水潭,水面上浮泛着一串串黄绿色的水泡。他掉队了,正忍受着难耐的饥饿在蹒跚地走着,突 然, 脚下一软, 一条腿陷下去了, 他拼命一挣扎, 另一条腿又陷了下去。整个身子在向下沉, 水, 淹过了大腿, 淹上了肚子……就在这时, 一支枪托平伸在他的脸前。接着一个人用沙哑的嗓子喊, “快, 快躺下, 往外滚!”他连忙躺倒下来, 就在这一瞬间他认出那人是六班的战士曾令标。借着 这拖曳的力量,他滚出了烂泥。等他在一块硬实的泥堆上站起身,就看见曾令标因为全身用力, 早已深深地陷进泥里, 他惊叫一声: “老曾……”慌忙摘下肩上的枪, 已经来不及了。曾令标一声 “再见”还没说完就沉进了泥水里,水面上只留下一只手高擎着步枪,枪筒上挂着半截来袋子。 旁边,一串水泡和一顶缀着红星的军帽在浮动着……

    “我这条命是战友给的呵!”从那个难忘的日子起到现在, 无论是战斗、工作还是学习, 将军 总是严格地警醒着自己: “多干些!再多干些!”现在他却突然发现,这些还不就是一切,只要有 可能,他似乎还应该担负起另一项义务。

    “要使这位失去唯一儿子的老人得到安慰,唯一的办法是还给他一个儿子!哪怕是暂时的儿 子!”就怀着这种复杂的感情,将军写下了那封回信。

    这以后,将军就成了赡养和安慰这位老人的亲人。每月,当他发下薪金的时候,不管工作有 多忙,将军总要挤出一个夜晚用在写“家信”上。慢慢地,将军惊奇地发现,随着一封封信的往 来,他和老人的心在一天天靠近,这陌生的老人简直已经成了他的家庭中的一个重要的成员了。 每当天气凉了,他就会告诉爱人高玫: “给老人织件毛衣吧?还得弄双毛袜子去!”每当家里谁伤 风感冒了,他也会忙着写封信向老人问候……而老人的来信中流露出的每一点愉快的表示,将军 也感到极大的快乐。

    尽管这样,但将军却仍然暗暗不安,生怕书信中哪一个字会露了马脚,被老人发觉。特别是 二月“父亲”来信说要来北京看望“儿子”的时候,他更加不安起来。他曾经连着写了两封信, 要求老人不要来……并且肯定地告诉“父亲”:只要他工作一空, 他会带着小孙孙去看他的。 可是, 毕竟将军对这位老人思念儿子的心情体察得还不够周到, 现在, 老人竟不顾“儿子”的种种劝阻, 还是来了。

    “现在,可怎么办呢?”将军苦苦地思索着。直到下班铃响了,他走出办公室的时候,还没 有找出答案。

    汽车迎着晚霞,在秋风里平稳地驶着。将军怔怔地望着车窗外缓缓逝去的梧桐树,忽然欠起

    身: “开得太快了!”他觉得这些树向后退得太快,简直像一株株倒下来似的。

    司机老韩笑着扭头望了司令员一眼: “不快呀!”说着,用指甲轻轻地敲了敲速度表。表针正 在“20”和“40”之间微微颤动着。

    “慢点,再慢一点!”他实在希望慢一点到达宿舍,好让自己有时间再把这件事想一想。

    车子渐渐驶近宿舍,将军怀着激动而又多少有些惴惴不安的心情,跨上楼、轻轻地推开了房 门……

    (有删改)

    [注] 小说后续: 老人赶到北京和“儿子”团聚, 因其眼睛在战争中受重创, 加上时隔二十六载, 他并未识破 事情真相,血缘亲情在“伪装”下得以延续,小说在大团圆中结束。

    1. (1) 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 将军给老人写信时,写了扯,扯了写,直写到夜里一点多钟,可见思想斗争之激烈。 B . 小说写牺牲的曾庆良、曾育才等人,暗示为了革命的胜利,许多“父亲”痛失了亲子。 C . 将军反复劝阻老人不要来北京,是担心老人来了之后会知晓自己冒充其儿子的事实。 D . 回家时车速在“20”和“40”之间,将军还要老韩再开慢点,是因为他不想面对老人。
    2. (2) 下列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正确的一项是 ( )
      A . 小说叙写赵振国把将军回信认父亲的消息告诉汽车司机老韩一事, 从侧面烘托将军对牺牲 多年的父亲的思念之情。 B . “书信”是将军和“父亲”情感的纽带,把素不相识的两个家庭联系起来,表达了对超越 血缘的阶级友爱的赞美。 C . 小说回忆将军的父亲在国民党围剿苏区时被害死, 以及自己过草地时陷入沼泽被救的情形, 都是对历史的真实记录。 D . 小说运用了语言、 动作、心理、 肖像等描写手法, 生动传神地塑造了将军重情重义的形象, 增强了作品的感染力。
    3. (3)  有人评论:“王愿坚在历史故事中,在现实生活里,特别善于捕捉那些闪光的、高含量的细微 处,一旦得到就精心放置在他的作品中,就能充分表现人物所闪耀出的精神光芒。”请结合文本, 简析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4. (4)  “胜利大团圆”是十七年(1949 年~1966 年) 革命战争小说普遍采用的一种叙事模式。有学者 认为,王愿坚的短篇小说《亲人》是以“替代”的手法来营造大团圆结局的。请结合文本,简析 作者是如何践行这一手法的。 
二、古代诗文阅读(35&nbsp;分)
  • 3. (2023高三下·池州模拟) 文言文阅读

    吾家在唐为辅相者六人,廉直忠孝,世载令闻。念后世不可事伪国、苟富贵,以辱先人,始弃官不仕。东徙渡江,夷于编氓。孝悌行于家,忠信著于乡,家法凛然,久而弗改。宋兴, 海内一 统, 陆氏乃与时俱兴, 百余年间文儒继出, 有公有卿, 子孙宦学相承, 复为宋世家, 亦可谓盛矣!

    然游于此切有惧焉, 天下之事, 常成于困约, 而败于奢靡。游童子时, 先君谆谆为言, 太傅①出入朝廷四十余年,终身未尝为越产; 家人有少变其旧者, 辄不怿;晚归鲁墟,旧庐一椽不可加 也。楚公② 少时尤苦贫,革带敝,以绳续绝处。秦国夫人③ 尝作新襦,积钱累月乃能就,一日覆羹 污之,至泣涕不食。姑嫁石氏,归宁,食有笼饼,亟起辞谢曰:“昏耄不省是谁生日也。”左右或 匿笑。楚公叹曰: “吾家故时,数日乃啜羹,岁时或生日乃食笼饼,若曹岂知耶?”是时楚公见贵 显, 顾以啜羹食饼为泰,愀然叹息如此。游生晚,所闻已略;然少于游者,又将不闻。而旧俗方 以大坏, 藜藿, 慕膏梁, 往往更以上世之事为讳。使不闻, 此风放而不还, 且有陷于危辱之地、 沦于市井、降于皂隶者矣。复思如往时安乐耕桑之业、终身无愧悔,可得耶?呜呼, 仕而至公卿,命也;退而为农,亦命也。若夫挠节以求贵市道以营利吾家之所深耻子 孙戒之 , 尚无坠厥初。

    (节选自宋 · 陆游《放翁家训 ·序》) 

    [注] ①太傅: 陆游的高祖。②楚公:陆游的祖父。③秦国夫人:陆游的祖母。出作入息, 农之治生也;居肆成事,工之治生也;贸迁有无,商之治生也; 膏油继晷, 士之治生也。然士为四民之首,尤当砥砺表率,效古人体天地、育万物之志,今一生不能治,何云丈 夫哉!

    治生非必营营逐逐、妄取于人之谓也。若利己妨人, 非唯明有物议、幽有鬼神, 于心不安, 况其祸有不可胜言者矣,此岂善治生欤?

    夫俭者,守家第一法也。故凡日用奉养, 一以节省为本, 不可过多。宁使家有赢余,毋使仓 有告匮。且奢侈之人, 神气必耗, 欲念炽而意气自满, 贫穷至而廉耻不顾。俭之不可忽也若是夫!

    (节选自宋 · 叶梦得《石林治生家训要略》)

    1. (1)  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加句读, 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  

      若 A 夫 B 挠 C 节 D 以 E 求 F 贵 G 市 H 道 I 以 J 营 K 利 L 吾 M 家 N 之 O 所 P 深 Q 耻 R 子 S孙 T 戒 U 之

    2. (2) 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 “世载令闻”与“便言多令才”(《孔雀东南飞》)两句中的“令”字含义相同。 B . “而败于奢靡”与“靡室劳矣”(《诗经 ·卫风 ·氓》)两句中的“靡”含义不同。 C . “厌藜藿”与“山不厌高”(《短歌行》)两句中的“厌”含义相同。 D . “居肆成事”与“又欲肆其西封”(《烛之武退秦师》)两句中的“肆”含义不同。
    3. (3)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与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
      A . 陆游缅怀了旧时家风,针对当时有族人贪图享乐的现象,表达了对家风难继的忧虑。 B . 叶氏家训告诫族人应该节制欲望,谦逊恭谨,修身养性,以利于守家治生。 C . 陆文借祖先的实例阐明家训的主旨,叶文通过假设来论说不善治生的危害。 D . 陆氏家族复兴,缘于坚守家风;叶氏族人以先祖中的士农工商为榜样,各安其分。
    4. (4)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 家人有少变其旧者,辄不怿。

      ② 况其祸有不可胜言者矣,此岂善治生欤?

    5. (5) 请概括陆游、叶梦得二人对家风的要求有何异同。
  • 4. (2023高三下·池州模拟) 古代诗歌阅读

    寄东鲁二稚子①

    李 白

    吴地桑叶绿,吴蚕已三眠。

    我家寄东鲁,谁种龟阴② 田。

    春事已不及,江行复茫然。

    南风吹归心,飞堕酒楼前。

    楼东一株桃,枝叶拂青烟。

    此树我所种,别来向三年。

    桃今与楼齐,我行尚未旋。

    娇女字平阳,折花倚桃边。

    折花不见我,泪下如流泉。

    小儿名伯禽,与姊亦齐肩。

    双行桃树下,抚背复谁怜。

    念此失次第,肝肠日忧煎。

    裂素写远意,因之汶阳川。

    [注]  ①这首诗作于金陵。②龟阴:地名,与后文的“汶阳川”都在鲁地。

    1. (1) 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 诗人先说“吴蚕已三眠”,后又说“别来向三年”,表现出自己离家已久,对家人的思念。 B . 李白思念一双儿女,追忆昔日春游漫步的场景,不禁泪下如泉。 C . “念此失次第,肝肠日忧煎”,意思是想到孩子们缺失父爱,诗人心中纷乱焦虑。 D . 这首诗展现李白柔情的一面,其风格与《梦游天姥吟留别》不同。
    2. (2)  这首诗多处写到桃树。请分析桃树在诗中的意义与作用。
  • 5. (2023高三下·池州模拟) 名篇名句默写
    1. (1) 在“停课不停学”期间的云班会上讨论“学习和思考的关系”,你想强调学习的重要性,可 以引用《荀子 ·劝学》中的“”。
    2. (2) 田园是中国古代文人的精神家园。陶渊明在《归去来兮辞》中用“, ”描写万物在春日复苏、繁荣滋长的美好景象, 表达对田园生活的热 爱,引发对生命的思考。
    3. (3) 成都很早就有比较发达的织锦手工业。蜀汉王朝曾设锦官和建立锦官城以保护蜀锦的生产, 因此,成都又被称为“锦城”“锦官城”。这两种别称在唐宋诗词里屡见不鲜,如 “”。
三、语言文字运用(20&nbsp;分)
  • 6. (2023高三下·池州模拟) 语言文字运用 I 

    有人说, 互联网虽然实现了我们的一个古老梦想, 把远在天涯的人变得 ①____,但与 此同时也可能恰好相反,把身边的人变得如在天涯,因而引发了一种普遍的担心: 当我们越来越 习惯于线上的虚拟世界时,我们是否会最终失去与现实世界的联系。对线上虚拟世界的担心,并 非②____。正如有研究者指出的那样, 互联网已经深入到我们生活中的方方面面, 过度沉 迷有可能让一些人“越来越拥抱技术、越来越忽略彼此”。

    实际上, 线上与线下之间的界限也不是那么③____。研究发现, 互联网中的社交关系 大多是通过“上传”线下的好友形成的,是现实社交的延续。从空间角度来讲,互联网有助于我 们维系远距离的线下关系; 从时间角度来看,媒介化创造了一种广泛的双向即时互动。 空间和时间 不断压缩, 互动性大大增强, 社会交往效率有助于得到显著提高。  ( )。“虚拟”与“现 实”早已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现实世界为虚拟生活源源不断地提供养料, 虚拟生活又能激发和 充实现实世界的活力。

    1. (1)  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 
    2. (2)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进行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可少量增删词语,不得改变 原意。 
    3. (3) 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
      A . 我们工作和生活的其他方面,和社会交往也是一样的 B . 不但社会交往如此,而且我们工作和生活的其他方面也是如此 C . 我们工作和生活的其他方面也是这样,除了社会交往 D . 社会交往是如此,我们工作和生活的其他方面也是如此
  • 7. (2023高三下·池州模拟)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目。

    近年来,各种题材的微纪录片大量涌现。从养胃的美食到养眼的国宝,从感人的抗疫故事到 热血的脱贫奇迹,从平凡的剃头匠到伟大的人民英雄,微纪录片以小切口、短时长记录真实、探 索未知,呈现自然、关照社会,在讲好中国故事、书写新时代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美食类纪录片向来最受欢迎。如微纪录片《早餐中国》,不仅带观者吃遍全国各地, 短片中更 有故事有乡愁,一句“只需早起,你就能找到故乡”不知打开了多少人的味觉记忆。美食养胃, 国宝养眼。2017 年,《如果国宝会说话》横空出世,该片用文物讲文物,用文物梳理文明,将精 美与精彩浓缩在 5 分钟的短片中,推出之初便引爆相关话题, “国宝热”持续至今。

    微纪录片这一新型纪录片形式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走到每个人的身边,记录典型人物,宣 传地方风物,传承文化记忆,聚焦特别主题,定格了多彩中国的一个个精彩瞬间,用镜头把各地 的亮色呈现给相对固定在一地的受众,以小角度记录人生和社会百态,为时代画像。

    1. (1) 给上文拟一个标题。不超过 15 个字。
    2. (2)  “真实性”是微纪录片的基本要求。根据上文,谈谈对微纪录片“真实性”的理解。 要求:语言简明、准确。 
  • 8. (2023高三下·池州模拟)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目。

    中国画讲究虚实相生的意境美。老舍曾请齐白石以“蛙声十里出山泉”为题作画。十里蛙声, 如何入画?潺潺山泉,如何表达? 白石老人思考良久,终于画成了一幅经典之作:六尾蝌蚪在山 峦映衬下的山涧内的乱石之中不断涌出的潺潺清泉里摇曳着尾巴顺流而下。看过此画的人无不拍 案叫绝。

    文中画波浪线处是个长句,请改成几个较短的语句。可以改变语序、少量增删词语,但不得 改变原意。

四、写作(60&nbsp;分)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