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制CO2的药品 | B.发生装置 | C.干燥装置 | D.收集装置 |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可可树的果实可可豆是制作巧克力的原料,直接食用苦涩味极重,让我们来了解一下它是如何蜕变成巧克力的。
发酵:将大量可可豆堆积在一起,持续一两周时间,果肉在微生物作用下开始发酵,内部温度不断升高。在此过程中,种子失去了生物活性,发酵产生的酸与醇发生酯化反应,生成了带有果香味的物质。
晾晒:除去可可豆中多余的水分。
烘烤:可可豆内部的碳水化合物开始受热分解,类似于用锅加热蔗糖,碳水化合物逐渐焦糖化,颜色由白转棕。在不同温度下,一定量蔗糖焦糖化程度变化如图1。温度更高时,糖与蛋白质发生美拉德反应,形成大量具有香气的分子。
分离后混合:将烘烤后的可可豆进行压滤,分离出可可脂(熔点约35℃),同时得到压碎的可可粉。将可可粉、可可脂、糖混合便得到了巧克力。70%的黑巧克力就是将50%可可脂、20%可可粉、30%糖混合制成的(以质量分数记)。某款巧克力的营养成分如图2。
巧克力味道令人愉悦,但能量密度极大,食用需适量。
依据文章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①巧克力入口即化,与可可脂熔点和体温接近有关。。
②每100g70%的黑巧克力含有可可脂70g。
资料:H2WO4不易溶于水
序号 | ① | ② |
选择O2的收集装置 | B | C |
依据O2的性质 |
已知:白磷和红磷的着火点分别为40℃、240℃。
打开a、b,向A中鼓入一定量气体后,关闭a、b,观察到B中水的体积为200mL。用凸透镜引燃白磷,待熄灭并冷却至室温后,打开b,观察到B中水流入A中,最终B中剩余水50mL。
【进行实验】
实验1:取少量维生素C溶于水,测得pH<7。
实验2:向少量维生素C溶液中加入少量Na2CO3 , 观察到有无色气体生成,该气体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解释与结论】
由实验1可知,维生素C具有(填“酸性”、“碱性”或“中性”)。
【进行实验】取相同体积相同浓度的维生素C溶液,加入等量淀粉和等量不同pH的缓冲溶液,用相同浓度的碘溶液对维生素C的含量进行测定,计算实验结束时维生素C含量与初始值之比。
实验序号 | 温度/℃ | 放置时间/h | 缓冲溶液的pH | 实验结束时维生素C含量与初始值之比 |
1 | 30 | 5 | 3.5 | 95.1% |
2 | 50 | 5 | 3.5 | 59.4% |
3 | 70 | 5 | 3.5 | 37.7% |
4 | 30 | 20 | 3.5 | 82.6% |
5 | 30 | 50 | 3.5 | 52.4% |
6 | 30 | 5 | 5 | 93.2% |
7 | 30 | 5 | 6.5 | 91.0% |
8 | 30 | 5 | 8 | 70.4% |
【解释与结论】
实验结束时,维生素C含量与初始值之比越高说明稳定性越(填“强”或“弱”)。
根据实验的数据,请你为保存、烹饪富含维生素C的食物提出合理建议(写出一条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