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语文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浙江省义乌市苏溪镇初级中学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下学期...

更新时间:2023-07-06 浏览次数:70 类型:月考试卷
一、积累与运用(31分)
  • 1. (2023七下·义乌月考)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任务。

    我国书法名家众多,行书大家王羲之可谓妇孺皆知,书法风格洒脱飘逸、遒劲有力,“书圣”之称之无愧;而有“颜筋柳骨”之称的颜真卿和柳公权也同样值得称道,他们呕心沥血,常伴着深xiāo  灯火书写,最终取得了卓越的成就;宋代的米芾也同样成就斐然,他转益多师,认真咀jué   历代书法名家的佳作,创作出情感炽热的作品……正是有这些书法家和他们家喻户晓的作品,我们才能在古典文化的长河里熬游,才能触摸到书法之魂魄。

    1. (1) 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深(xiāo)       咀(jué )

       

    2. (2) 语段中有一个错别字,请找出来并加以改正。

      改为

       

    3. (3) 加点字“当”在语段中的正确读音是(   )

       

      A . dāng B . dàng
  • 2. (2023七下·义乌月考) 根据理解,默写古诗文名句。

    经典诗文,总能让人精神丰盈。面临国家危难,我们应当有花木兰般“,关山度若飞”的豪迈,而不能如杜牧《泊秦淮》中“商女不知亡国恨,”的无知;面对为人处世,我们既要有刘禹锡般“斯是陋室,”(《陋室铭》)的自信从容,更要有周敦颐般“”(《爱莲说》)的洁身自好;面向美好未来,我们应如花木般“草树知春不久归,”(韩愈《晚春》)尽情展现自我,始终坚信“”(陆游《游山西村》),希望就在前方。

  • 3. (2023七下·义乌月考) 下列关于文学文化常识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 . 《木兰诗》选自郭茂倩编写的《乐府诗集》,是创作于北宋的中国北方的一首乐府民歌。 B . 铭,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诫自己或者称述功德的文字,后来成为一种文体,这种文体一般都是用韵的。唐代刘禹锡的《陋室铭》就有这一特点。 C . 古代对人的称谓非常丰富:有直称姓名的,如孙权、吕蒙、鲁肃等;有称谥号的,如陈康肃公、欧阳文忠公等;有称字号的,如诚斋先生、杜工部、王荆公等;有称籍贯的,如柳河东、韩昌黎等。 D . 古人以山北水南为阳,山南水北为阴。《望岳》一诗中“阴阳割昏晓”的“阴阳”就是此意。
  • 4. (2023七下·义乌月考) 下列各组短语,结构类型不同的一项是(   )

    A . 雄伟壮丽 根深蒂固 廉明公正 舍生取义 B . 非常坚强 自知之明 万贯家私 长途跋涉 C . 精力充沛 盛气凌人 夸父逐日 愚公移山 D . 敬畏生命 包罗万象 鼎力相助 不见天日
  • 5. (2023七下·义乌月考) 解释下列划横线的字。
    1. (1) 即刮目相待
    2. (2) 愿千里足
    3. (3) 以我油知之        
    4. (4) 亭亭净 
    5. (5) 持火炀之
    6. (6) 可怜夜半前席
  • 6. (2023七下·义乌月考)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任务。

    《海底两万里》之豆瓣网友书评

    节选一:“《海底两万里》不是作者凭空想象的,它是由作者的远见加博学累积成的科幻小说。我很佩服作者惊人的想象力,知识丰富,高超的描写手法。比如在写穿越南极冰山的时候,作者把冰海、冰山、巨大的冰缝写得生动可感,让我们仿佛身临其境,好像自己就在南极的冰山之中。”

    节选二:“尼摩船长,一个孤独、博学、自信、愤世嫉俗甚至冷酷的人,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虽然小说中没有具体描绘他的遭遇,但可想而知,他一定遭受过社会的排斥和迫害,对社会现实不满,才制造了‘鹦鹉螺号’。”

    1. (1) 下列关于《海底两万里》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 . 凡尔纳是法国的科幻小说家,他是现代科幻小说的重要奠基人,被公认为“现代科学幻想小说之父”。《海底两万里》是凡尔纳的三部曲之一,其余两部分别是《格兰特船长的儿女》和《基地》。凡尔纳的小说不仅构思巧妙、情节惊险,还将科学与幻想巧妙结合,生动感人。 B . 主人公阿龙纳斯教授是一位40岁的美国生物学家,他精力旺盛,好奇心强烈,乘坐一艘美国海军军舰在太平洋上寻找一头传说中巨大无比的独角鲸,而最终当他终于发现目标,才发现那不是独角鲸,而是一艘当时人们尚闻所未闻的高科技潜水艇——“鹦鹉螺号”。最终阿龙纳斯教授随着“鹦鹉螺号”潜水艇环游了地球的海底,完成了一次梦幻般的旅行。 C . 尼摩船长和阿龙纳斯在海底环球探险旅行时,经历了许多险情。如在巴布亚新几内亚他们的船搁浅了,遇到当地土著人的攻击,尼摩船长用他的闪电挡住土著人进入“鹦鹉螺”号。在南极他们被困在厚厚的冰下,船上极度缺氧。但船上所有人轮流用工具把底部厚10米的冰盖砸开,逃上大海。 D . 鹦鹉螺号潜艇在大西洋留卡斯群岛附近的海域遭到章鱼袭击被迫浮出海面,众人在尼摩船长的带领下,用斧子、刀叉和章鱼展开血战。一名船员惨死。一条章鱼冲向阿龙纳斯,危机时刻尼摩船长冲上去,一斧砍进章鱼嘴里,阿龙纳斯获救了。对尼摩的动作描写,突出了他勇敢顽强,毫不畏惧的品质。
    2. (2) “节选一”中的画线句子表达不连贯,应将改为
    3. (3) “节选二”中认为,尼摩船长是一个孤独且冷酷的人,你认同吗?请结合书中内容举例分析。
二、阅读(26分)
  • 7. (2023七下·义乌月考) 现代文阅读

    一个在卖肉时写毛笔字的人

    申赋渔

    虽然明知无望,但在看完高考分数之后,失望,更确切地说,对未来的茫然,还是让我们说不出话来。我,志远、王杰和叶文进,推了自行车,就这样,沉默着,漫无目的地往前。我们4个,都是学校文学刊物《雏凤》的骨干。志远写得一手好字,刊头题字,内页美化,都由他负责。

    太阳火一般烤着,中午的田野寂寞空阔。远远望去,几个稻草人有气无力地站着,穿在身上的破布褂子,低垂着,一动不动。只在几个月前,我们还是你追我赶,大声笑着、喊着,一只手骑着车,另一只搭在别人的肩上,飞一般向前。而现在,活力与朝气,仿佛已离我们而去,大家懒懒地、无力地,像是在挣扎着往前

    在前面的麦地里,一位满头白发的老人在割着麦子。她坐在一只草把上,割上几刀,向前挪一步,再割几刀。是志远的妈妈。我们没法停下来,拼命踩着脚踏。没有谁想回家,只想走得远些,最好再也不用回来。

    天黑了,半夜了,终于踩不动了,我们爬到田边一个高大的麦秸堆上,躺下来,望着天上的星星。一夜,什么都没说。

    后来,我去了无锡,在大学的江南书屋当图书管理员。有一天,我正在书架前向人介绍一本新书,志远走了进来。他说,他也来无锡了,在一个小区当门卫。我兴奋地带他去学校里四处闲逛,一起去河埒口的录像厅看电影,送了他一本字帖,我知道他在练字

    1992年的夏天,给了我人生中最幸福时光的江南书屋倒闭了。我白天在城里乱转,找工作;晚上天黑了,就像一只认窝的小狗,又摸回书屋。书屋已改成了教室,我爬上楼顶,在水泥平台上铺了席子,就这样,在楼顶住着。只是肚子隐约有些疼痛。我知道,是因为夜里的露水和凉气。可是,我只能这样住着。

    一天,很晚了,我回来,突然看到志远站在门口。我们一起坐在教学楼的顶上,他是来告诉我,他要回家结婚了。他父亲帮他定了一门亲事。“我回去相过亲,人还行。无所谓了。”回去结婚,他的声音里,并没有喜悦。[A]他用手在地上反复写着一行字;“天下之大,竟无你我立足之地。”字很漂亮,没一会便在水泥地上消失了。

    我跟着志远回到他的住处,一间6平方米的门房。两天后,他回家结婚。他说,你安心在这里住着,过几天,我就回来了。志远走了之后,我的内心更加恐慌。我知道,他的路,就是我的路。

    没等志远回来,我就走了。我先去了一家打印店,后来去了广州。我以为,离得越远,就会越远地离开我注定要过的生活。我要拼搏,在遥远处努力。

    10多年过去,我跟志远完全失去了联系。两个多月前,有人偶尔提到了他。[B]志远在家乡的一个小镇上卖肉。“手艺倒是不错,你要一斤,他一刀下去,不会九两。就是人有点作怪。你说,你一个卖肉的,还在肉案子旁边摆个桌子,没事写毛笔字……

    我没有再听下去。也许,只有我,知道在志远的心中,还有一两笔没写完的字。

    选自散文集《一个一个人》有删改

    1. (1) 略读是一种通过快速阅读文章观其大略的阅读方法。请略读本文完成思维导图。

    2. (2) 细节描写是刻画人物精神的主要方法。请品读以下细节,回答括号里的问题。

      ①而现在,活力与朝气,仿佛已离我们而去,大家懒懒地、无力地,像是在挣扎着往前。(请分析此处“挣扎”的含义。)

      ②我兴奋地带他去学校里四处闲逛,一起去河埒口的录像厅看电影,送了他一本字帖,我知道他在练字。(为什么此句连用两个“还”字呢?)

    3. (3) 在刻画小人物时,作者常会刻意突出其“不完美”的人生处境。请你在文中A.B处任选其一分析原因,并完成批注。
    4. (4) 本文文末说“在志远的心中,还有一两笔没写完的字”,请联系全文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同时结合拓展资料探究作者在故事背后的“言外之意”。

      拓展资料:

      《一个一个人》是一部纪实散文集,时间跨度三十年,记录了作者一路走来遇到的形形色色的人;农民、工人、电视台记者、商人、诗人。每个人身上都带着所属年代的烙印,而小人物的生活正是大时代的碎片,一幅幅肖像构成了一个长卷——中国社会的画卷。

      全书采用编年体顺序,以时间为线索,以人物为题材,记叙了作者的所见所闻。这些人“摇摆在理想与现实中追求人生的意义”。他们像是一颗颗星星,构成了时代的天空。

      《文艺周刊》评申赋渔作品集

  • 8. (2023七下·义乌月考) 文言文探究

    小义:在科学课上学习“光的色散”时,我就感到很奇怪“虹”为什么是“虫”字旁。

    <搜集资料>

    材料一 “虹”的蟒竦也。状似虫。从虫工声

    (选自许慎《说文解字》)

    材料二

    世传虹能入溪涧饮水,信然。熙宁中,余使契丹,至其极北黑水境永安山下卓帐。是时新雨霁 ,见虹下帐前涧中。余与同职扣涧观之,虹两头皆垂涧中。使人过涧,隔虹对立,相去数丈,中如隔绡縠。自西望东则见,盖夕虹也。立涧之东西望,则为日所烁,都无所睹。久之,稍稍正东,逾山而去,次日行一程,又复见之。孙彦先云:“虹乃雨中日影也,日照雨则有之”。

    (选自沈括《梦溪笔谈》有删减)

    注释 ①卓帐:安营扎寨。②霁:雨止天晴。③绡縠:生丝织成的薄纱。<研读材料>

    1. (1) 根据括号内的方法提示,解释下列句中的加点字。

      ①余与同职涧观之(填序号)

      (查阅词典:①拉住。②靠近。③敲,击。《古代汉语词典》)

      使人过涧(联系语境)

    2. (2) 翻译下列句子。

      立涧之东西望,则为日所烁,都无所睹。

    3. (3) 材料二记录的是沈括遇见“虹”的经历,从中可以感受到他的科学精神。请参考示例,另选语句,加以分析。
      【示例】语句:久之,稍稍正东,逾山而去,次日行一程,又复见之。分析:“久”“稍稍”“次日”,这些字词都表现时间的延续,可见作者对“虹”充满好奇,持续观察,对未知现象有强烈的探索精神。
       
    4. (4) 请结合材料一和材料二,推断人们对“虹”的认识经历了怎样的过程。
    5. (5) 依据材料推断,“虹”字的甲骨文最有可能是下列哪一项?(    )

      A. B.C.

三、写作(40分+3分书写)
  • 9. (2023七下·义乌月考)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有些记忆,让我们由衷赞叹:“这还真不错”。有些经历,让我们忘情喝彩:“这还真不错”。有些选择,让我们欣然自喜:“这还真不错”。

    那或许是一幕场景、一次交谈、一番自省……

    它或许代表你对世界的接纳,或许代表你对别人的赞赏,或许代表你对自己的认可,或许……

    请以“这还真不错”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写作;②文体自选(除诗歌外),不少于500字;③不得抄袭、套作;④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等。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