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人 | 作品 | 诗句 |
王维 | 《出塞作》 | 护羌校尉朝乘障,破虏将军夜渡辽。 |
陈陶 | 《陇西行四首》 | 自从贵主和亲后,一半胡风似汉家。 |
元稹 | 《估客乐》 | 北买党项马,西擒吐蕃鹦。 |
贾岛 | 《送于中丞使回纥册立》 | 君立天骄发使车,册文字字著金书。 |
北宋•刘挚《忠肃集》 | “举天地之内,无一民一物得安其所者,盖自青苗之议起,而天下始有聚敛之疑。” |
南宋•罗大经《鹤林玉露》 | “国家一统之业,其合而遂裂者,王安石之罪也。其裂而不复合者,秦桧之罪也。” |
晚清•梁启超《王荆公》 | “若乃于三代下求完人,惟公(王安石)庶足以当之矣。” |
时期 | 美术教育的发展 |
19世纪60年代 | 一些实业学堂开设有美术教育课程,主要内容是有关地图测量、机器制图等手工图画。 |
19世纪末期 | 康有为提倡:“今工商百器皆藉于画,画不改进,工商无可言。” |
20世纪前期 | 《钦定学堂章程》规定高等学堂、中学堂和小学堂部分科别须开设图画课。1918年国立北京美术学校成立,并开设了西方油画、雕塑等纯美术专业,同时也保留了原来的图案(绘图)专业。 |
国别 |
1913-1950 |
1950-1973 |
1973-1998 |
德国 |
-2.8 |
12.4 |
4.4 |
英国 |
0.0 |
3.9 |
4.4 |
美国 |
2.2 |
6.3 |
6.0 |
墨西哥 |
-0.5 |
4.3 |
10.9 |
中国 |
1.1 |
2.7 |
11.8 |
印度 |
-1.5 |
2.5 |
5.9 |
日本 |
2.0 |
15.4 |
5.3 |
全世界 |
0.9 |
7.9 |
5.1 |
历史笔记资料表
作者 | 书名 | 内容 |
(北朝)杨衒之 | 《洛阳伽蓝记》 | 展现了北魏都城洛阳四十年间的政治大事、中外交通、人物传记、市井景象、民间习俗、传说轶闻,书中亦有不少神异鬼怪故事。然其遗闻轶事,颇足以补史乘(史书)存文献。 |
(唐)姚汝能 | 《安禄山事迹》 | 记载禄山诸事,文辞灿然,叙述颇详,而不免于琐杂,然新、旧《唐书》、《资治通鉴》所记禄山事,亦不能舍此而他求也。 |
(宋)孟元老 | 《东京梦华录》 | 自都城、坊市、风俗、典礼,糜不该载。如此之类,皆可以互相考证,订史氏(史家)之误。 |
--选编自姚继荣《唐宋历史笔记论丛》
阅读表,归纳历史笔记的特点,简述你对历史笔记的史料价值的认识。(注:史料价值是指史料载历史研究中的作用,因史料种类、来源、形式等不同,其价值也不同)
自19世纪末以降,中国史学经历过三次明显的转型。这三次转型的中心议题,都在于寻求史学“话语体系”的革新,其结果是出现了三种形态不一的“新史学”。第一次变学转型发生在19世纪末至20世纪前期,中间经历过梁启超等人倡导的“史界革命”和新文化运动以后的学术“西化”等不同阶段,而其目标所向一直都是改造传统史学,实现中国史学的“现代化”。第二次转型发生在1949-1966年间,其结果是确立了一种由党性原则所主导的“新史学”,以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为旗帜,效法苏联史学的范式和体系,基于意识形态的基本元素,构造出一套新的史学话语。“文革”结束以后,中国史学进入第三次转型,倡导思想解放,摆脱教条主义的束缚。
——李剑鸣《欧美史学的引入与中国史家的话语权焦虑——一个当代学术史的考察》
请结合上述材料和中国现代史知识,围绕“中国史学转型”的主题,自拟一个论题,并加以释。(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表达准确。)
材料一:1683年,牛津大学建立的向公众和学者开放的阿什莫林博物馆,被视作第一个具有近代特征的博物馆。到18世纪,博物馆建设迈出重要的一步,大英博物馆、法国的卢浮宫等重要的博物馆,都建立于这一时期。1946年,国际博物馆协会在法国巴黎成立。1974年,该协会将博物馆定义为“一个不追求营利,为社会和社会发展服务的公开的永久性机构,为研究、教育和欣赏的目的,对人类和人类环境见证物进行搜集,保存、研究、传播和展览”。公益性成为博物馆的首要职责。近代以来建立的博物馆,是征集、收藏、展示、研究自然和人类文化遗产的重要场所。
——摘编自齐世荣主编《世界史》等
材料二:博物馆是进行国民教育的重要场所,全方位向公众提供关于自然、文化各领域的知识,以一种特有的方式担负着文化传承和传播的使命。1977年,国际博物馆协会把每年的5月18日定为“国际博物馆日”,并且每年确定主题。1960年8月,北京历史博物馆更名为“中国历史博物馆”,中央革命博物馆更名为“中国革命博物馆”。2003年2月,在两馆基础上中国国家博物馆正式组建。该馆现有140万余件藏品;建筑面积近20万平方米,是世界上单体建筑面积最大的博物馆。中国各地都建有综合性博物馆,以及丰富多彩、各具特色的专业博物馆。
——摘编自马克垚主编《世界文明史》等
材料一:在19世纪初,美国与拉丁美洲都还是以农业为主,而且虽然北美洲正开始形成小型的工业,拉丁美洲的矿业却比它的邻居要发达得多。在1850年,拉丁美洲有3300万人口,美国只有2300万,而两个地区的人均收入水平大致旗鼓相当。可是到了1940年,拉丁美洲的人口变得远为庞大,而其经济局势却变得比美国糟糕得多。
——皮特•N•斯特恩斯等著,赵轶峰译《全球文明史》(第三版)
材料二:拉美的发展主义理论者普雷维什等人认为,拉美不发达的根源是“中心”(西方)和“外围”(发展中国家)之间经济上的不平等,以及中心国家对外国家的剥刚。50年代初期,他提出工业化是拉美国家摆脱“外围”地位的唯一手段和根本出路,……后来他又提出国家干预、地区经济一体化等思想,并以此制定相关政策,推动拉丁美洲的工业化。……60年代后期和整个70年代,由于他所主张的“进口替代”工业化模式(用本国产品替代进口产品)的弊端日益明显,他的理论也受到来自左右两个方面的批评。
——摘编自马克垚主编《世界文明史》(第二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