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 383年 |
交战双方 | 前秦和东晋 |
战役特点 | 以少胜多 |
战役结果 | 东晋获胜 |
●明朝中期以后,戚继光抗倭,使东南沿海的倭患基本解除 |
●1661年,郑成功率将士抵达台湾岛南部;1662年,郑成功从荷兰侵略者手里收复台湾 |
●1685年和1686年,康熙帝命令清军两次进攻盘踞在雅克萨的俄军 |
材料一:伯里克利虽然出身贵族,但却是一个热心诚挚的民主主义者,他将权力转移到由全体男性公民组成的公民大会手中。公民大会是处理城邦事务的最高权力机构,一年召开40次例会。……伯里克利还规定大部分公职实行薪给制,以便使贫民也能担任公职。……伯里克利的改革措施促进了城邦的发展。
——摘编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从史前史到21世纪》
材料二: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发生着大变革,奴隶制崩溃,封建制确立,商鞅变法顺应了历史发展趋势和历史发展潮流,与时俱进,合乎秦国国情。变法时遵循的改革思想及变法的内容,针对当时秦国的内部形势和内部环境所制定和推行,是秦国走向强大的根本原因。但这场变法也给秦及秦以后的中国社会的发展带来了不可低估的巨大的负面影响。这些负面影响,在一定程度上,注定了秦的灭亡。苏轼言:“故帝秦者,商君也;亡秦者,亦商君也。”
——摘编自张俊英等《商鞅变法与秦王朝之兴衰研究》
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
时间轴
史海拾贝
中国共产党在全民族抗战中发挥了中流砥柱作用,这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取得完全胜利的决定性因素。中国共产党以卓越的政治领导力和正确的战略策略,指引了中国抗战的前进方向。……抗日战争的实践表明,中国共产党是领导中国人民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坚强核心。
——摘编自《义务教育教科书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
地图中的历史
谈判发生在中国历史的转折关头,谈判的参加者是国共两党的最高领袖,人们对它的期望是很高的。但事实上,谈判并未产生决定性的影响。此后的一段时间,和平与内战问题并没有解决,中国的历史发展方向不确定。国民党通过政治方式解决问题的尝试失败,中国共产党方面也不放弃和平到来前会有一个不可避免的大规模的军事斗争阶段的意见。
——摘编自章百家《对重庆谈判一些问题的探讨》
知识延伸
材料一:虽然从实际情况来讲,中国为了这场战争付出了巨大的代价,并且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国家的经济建设,但是中国获取的战略利益是最大的。它成功地遏制了美国势力在中国周边的扩张,给中国争取了一个相对安全的发展环境……对此,西方媒体惊呼:中国几乎在一夜之间变成了世界军事强国!西方国家在此后的国际事务中不得不考虑中国的态度。
材料二:如图是新中国成立后历年粮食产量变化图(单位:亿吨)。
材料一:1840年鸦片战争后,(中国)历史进入了一个令人费解的怪圈之中,即被指责为没有给西方国家以“平等地位”的清王朝,却在不断被迫与西方列强签订不平等条约,国家的政治、领土、领海、司法、海关等主权不断遭到破坏,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国家;而那些自称在中国遭受“不平等”待遇的西方国家,在争取“平等”国家地位时,却将中国置于一系列不平等条约的网罗束缚之下。
——摘编自王开玺《鸦片战争与中外“平等”往来的交涉》
材料二: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不过是帝国主义上一轮争夺的总结,下一轮争夺的开始。正如列宁所指出的,“不管是一个帝国主义联盟,还是一切帝国主义强国结成一个总联盟,都不可避免地只会是前后两次战争之间的‘暂时休战’”。一旦……他们必将重开争夺之战,那个时候也就是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寿终正寝之时。
——摘编自陶诗永、宋洪章《火山口上的分赃:脆弱的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材料三:战后东西方冷战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产物。战后和平政治取代战争政治,联结美苏同盟的纽带不复存在,从而使两国之间的斗争重新表面化和尖锐化。战后动荡和混乱的国际局势,为两国插手地区冲突提供了机会。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战后初期两国的激烈对抗,是当时国际环境下的产物。同时,美苏两国领导人对于对方的认识有主观、不符合事实的成分,从而导致双方相互不信任和猜疑。
——摘编自张小明《冷战及其遗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