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料 | 出处 |
“珠玉为上币,黄金为中币,刀布为下币” | 《管子•地数篇》 |
管仲说“处工就官府,处商就市井,处农就田野……” | 《国语•齐语》 |
“子贡好废(卖出)举(买进),与时转货费常相鲁卫,家累千金,卒终于齐” | 《史记•仲尼弟子列传》 |
“周人之俗,治产业、力工商,逐什二(商业利润增至十分之二)以为务” | 《史记•苏秦列传》 |
1 | 应该建立起一个各邦之间的不可分裂的联盟,将其置于一个联邦首脑的领导之下 |
2 | 将公正置于神圣的地位,采纳一套适合和平时期的政府体制 |
3 | 在合众国人民中间培养出一种和平友好的感情,这种感情足以让他们忘记彼此的驰方偏见和地方政策,可以为了社会的福利牺牲他们个人的具体利益 |
材料一: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联邦德国针对通讯、邮政、铁路等国家垄断行业的国有企业集中进行私有化。这类国有企业承担了较多的公共任务,盈利能力较差,很多长期以来都享受着公共财政的补贴。在此次私有化过程中,德国对不同类型的企业采取了不同的方式:对于大型国有企业(如铁路、邮政等),政府对非进有改组上市,并逐步减少政府的持股比例;对于小规模的国有企业和不动产,政府主要采取直接出卖或拍卖的方法。尽管在私有化的过程中很多国企降低了政府的持股比例,但仍保留了政府对企业的控制权,国有企业在德国经济中仍发挥着重要作用。
——摘编自郎昆、冯俊新《德国、法国国有经济:发展历程和经验启示》
材料二: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国营企业实行经营承包制,这在当时是一种企业制度的创新。但是,由于承包制没有触及企业的基本产权制度,且本身还存在着“短期行为”等一些难以克服的缺陷,无法适应国营企业参与市场竞争的需要,使得承包制难以为继。中共十四大后,随着大型国有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改革试点的逐步推进,改制上市迅速成为这个时期大型国有企业改革的主流。“放小”同“抓大”一样,是我国20世纪90年代国有企业所有权制度改革的另一重要举措。1997年上半年,实行民营化的国有中小企业已占国有中小企业总数的50%以上。
——摘编自剧锦文《20世纪90年代:国企改革与重组的变奏》
材料三:国企改革的肇始和四十余年的流变,也是中国经济向市场化探索、实践乃至形成中国特色模式的过程。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中国经济体制在改革探索中逐步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其中国有企业开始了漫长而曲折的改革历程。每个阶段的改革背后都烙印着时代发展需求的痕迹,而最终共同呈现出一种“国企改革的中国范式”。
——摘编自贺佳变《渐进的国企改革》
材料:解读史料,获得历史认识,探寻史料表象背后的意蕴,是历史学的魅力所在。如表所示为摘选自史书所载汉代重要历史人物的活动。
重要人物 |
主要活动 |
汉武帝 |
建元元年(公元前140年)冬十月,诏丞相、御史、列侯、中二千石,二千石、诸侯相举贤良方正……元光元年(公元前131年)冬十一月,初令郡国举孝廉各一人。卫尉李直言极谏之士。广为骁骑将军电云中,中尉程不识为车骑将军屯雁门,六月罢 |
董仲舒 |
武帝即位,举贤良文学之士前后百数,而仲舒以贤良对策焉。……董仲舒在家,朝廷如有大议,使使者及廷尉张汤就其家而问之,其对皆有明法。自武帝初立,魏其、武安侯为相而隆儒矣。立学校之官、州郡举茂材孝廉,皆自仲舒发之。年老,以寿终于家,家徙茂陵,子及孙皆以学至大官 |
金日磾 |
字翁叔,本匈奴休屠王太子也。……(日磾)输黄门养马,时翠十四矣。久之,武帝游宴见马,后宫满侧。日磾等数十人牵马过殿下,莫不窃视,至日碑独不敢。日磾长八尺二寸,容貌甚严,马又肥好,上异而问之,具以本状对。上奇焉,即日赐汤沐衣冠,拜为马监,迁侍中,驸马都尉、光禄大夫 |
赵充国 |
宇翁孙,陇西上郊人也,后徙金城邻居。始为骑士,以六郡良家子善骑射补羽林。武帝时,以假司马从贰师将军击匈奴,大为虏所围。汉军乏食数日,死伤者多,充国乃与壮士百余人溃围陷陈,贰师引兵随之,遂得解。身被二十余创,贰师奏状,诏征充国诣行在所。武帝亲见视其创,嗟叹之,拜为中郎,迁连骑将军长史 |
——据《汉书》等整理
阐述从上述材料中发现的历史现象,并得出一个结论。(要求:现象源自材料,结论明确,史论结合,表述清晰。)
材料:自晚清开埠通商以来,随着西方公共图书理念的传播,加之在有识之士的大力倡导下,我国图书馆事业得以真正起步,1895年天津的“北洋西学堂藏书楼”被誉为中国近代图书馆事业的萌芽。1903年,清末官员徐树兰创办的“古越藏书楼”,是我国第一家其有近代公夕共图书馆特征的新式藏书楼,1906年,清廷提出“命各省设图书馆、博物馆”等相关的政府决策。此后几年内,有凡十所类型各异的图书馆相继问世,如学校图书馆、专业图书馆和公共图书馆等。它们不仅收入了大量的“西学”书籍,还保存了一些中华文化遗产。很多图书馆广泛搜集并收藏了各种珍贵的图书典籍,价值极高。
——摘编自白中阳《论晚清图书馆事业的成长与蜕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