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语文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河北省石家庄市三十八中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语文期...

更新时间:2023-07-04 浏览次数:19 类型:期中考试
一、非连续性文本阅读
  • 1. (2023高二下·石家庄期中) 阅读材料,完成小题。

    材料一

    古籍历久弥新,靠的是一代代研究者、守护者薪火相传。无数人将生命的能量注入薄薄的纸页间,从而让文化传承更有厚度。

    输入网址、轻点鼠标,飘逸俊秀的汉隶代表作《曹全碑》书法跃然眼前,经典目录学著作《校雠通义》可逐页在线阅览, 一批未经整理出版的日记、书札稿抄本首次公之于世……不久前,国家图书馆等收藏单位第七次联合发布古籍数字资源,6700多部(件)古 籍在云端与读者见面。近年来,一批又一批中华古籍借助数字技术加速开放共享,让更多人有机会具象化地了解“典籍里的中国”。

    越来越多的古籍向公众开放,得益于古籍数字化的不断推进。对古籍进行数字化转换,不仅方便学者研究,也能降低普通读者接触古籍的门槛。在数字技术条件下,开放共享的资源规模更庞大,渠道也更便捷。比如,在“中华古籍资源库”平台,公众无需注册,就可以直接登录阅览敦煌遗书等珍贵资料。不只是国内的古籍,那些流布海外、国内缺藏的珍贵汉籍,其数字化回归也令人期待。

    扩大古籍资源的开放共享,只是第一步,让古籍里的知识、故事、思想被深刻地理解并传承下去,是更艰巨的任务。我国古籍浩如烟海,无论是保护修复,还是整理研究,都需要巨大投入。要善于发挥数字化技术的长处,在保护的基础上做好系统性研究,提高利用效率。比如,运用人工智能技术进行文字识别和数据分析,不仅能以很高的准确度给古籍加标点,对人名、地名、官职等进行标记,还能对古籍内容进行深度处理和知识提取。这有助于提升研究效率,为后续利用、传播创造条件。

    更好挖掘古籍的时代价值,还要找准它们与当今时代的结合点,让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从各地图书馆依托古籍资源推出文创产品,到《典籍里的中国》等节目热播,从通过古籍考证还原古代服饰,到依据古籍版刻设计艺术字,近年来有许多成功的尝试,让古籍走进更多人的视野。不过,要想让古籍与当下生活产生更大的共振效应,还需要培养更多专业人才。

    进入数字化时代,古籍的保护修复、活化利用、普及传播,都产生了新的变化,但古籍中蕴含的思想观念、生活情感,能穿过岁月长河,与当代人产生心灵共振。顺应时代发展趋势,发挥数字化技术的优势,深入挖掘古籍的当代价值,就能把祖国宝贵的文化遗产保护好、传承好、发展好,让它们被更多人看见、被更多人喜欢,以蓬勃的生命力活在当下、走向未来。

    数字化古籍的确具有显著优点,但无论信息承载介质如何变化,古籍本身的意义和价值都无法取代。

    (摘编自智春丽《让古籍与数字化时代共振》)

    材料二

    2013年8月,《柏克利加州大学东亚图书馆藏稿钞校本》由上海古籍出版社正式出版。在这些藏书中,有一套清末文人王韬的《瀛蠕杂志》。在《瀛蠕杂志》中,王韬以体验式 的姿态记录了上海的城市变迁与文化转型,该书也因此被称为“缩本上海志”。1989年,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了这一作品,但他的手稿初稿,却直到东亚图书馆这套书出版才被人们得知,原来藏在伯克利。

    8年后,“汉典重光”项目使伯克利收藏的中文古籍以数字化的方式“回归”中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东亚图书馆馆长周欣平亲手挑选的首批善本里,就有这套《瀛蠕杂志》。

    “汉典重光”海外古籍数字化回归与研究整理平台由四川大学、阿里巴巴集团公益基金会、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联合发起,将藏于伯克利的20万页古籍善本数字化,并在平台免费共享,其中包括40余种珍贵宋元刻本、写本,明清至民国时期知名学者的抄本、稿本,以及著名藏书楼嘉业堂、密韵楼的抄本等。

    “我在伯克利,每年都要接待来自世界各地的学者,他们不远万里坐飞机来到这里,舟车劳顿、费时费力,就是要在东亚图书馆查阅古籍善本和特藏资源。如果我们把这些古籍放在网上公开了,任何人在任何时间都可以免费使用,24小时不关门。这将方便读者,大大提高学术研究的效率。”周欣平谈到这次数字化古籍项目时表示。

    在他看来,通过古籍的数字化和公开化,让古籍在世界范围内免费流通,可以产生高 效的新型学术研究环境。同时,通过对古籍图像做文字识别和文字化,也可以建立起庞大的古代文献全文数据库,揭示历史和文明发展的脉络,“比如,要知道历史上土豆是什么时候被引进中国的,以往需要从浩如烟海的古籍中寻找相关证据,现在通过对海量数据文本的检索,利用机器助力,很快就能找到明确答案,拿出有力证据,开阔视野。”

    (摘编自乐艳娜《瀛懦杂志:数字化助力古籍回归与再造》)

    1. (1)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作为文化传承的重要手段,在一代代研究者和守护者的薪火相传中,古籍历久弥新其承载的思想观念和生活情感也随时代变化而传承发展。 B . 数字技术化的应用,不仅为学者的研究提供了方便,也可以使公众更加便捷地共享珍贵的典籍资料,有机会具象化地了解“典籍里的中国”。 C . 数字化技术使古籍的保护、传播方式发生变化,也使其所蕴含的思想、情感与人的心灵发生共振,所以我们应该深入挖掘古籍的时代价值 D . “汉典重光”是一个公开共享的古籍数字化平台,这样一个开放性平台为世界各地学者提供了便利条件,可以提高学术研究的效率。
    2. (2) 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材料一与材料二都谈到了古籍数字化的问题,但二者论述的重心并不相同。 B . 古籍数字化降低了普通读者接触古籍的门槛,这样有利于古籍的传承发展。 C . 数字技术使古籍走入人们视野,但要真正走进人们生活还需要更多专业人才的努力。 D . 王韬《瀛懦杂志》重见天日且实现数字化回归,使流布海外典籍回归成为可能。
    3. (3) 下列选项,最不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一观点的一项是( )
      A . 一些热门古籍被重复性数字加工,多个古籍数据库收录了《四库全书》《二十五史》。 B . 2022年10月,古籍数字化平台“识典古籍”上线,向公众免费开放685部经典古籍。 C . 网络上,很多古籍爱好者出于热爱和自觉,建立古籍数据库,如“书格”“殆知阁”等。 D . 爱如生公司“中国基本古籍库”收书一万种,既可提供检索的全文,又可提供原版图像。
    4. (4) 我国应该如何利用数字化技术解决古籍保护传承和整理研究方面的问题?结合材料一谈谈你的看法。
    5. (5) 雨果曾提出一个深刻的命题:“这个将毁灭那个。”他指的是印刷术将使建筑彻底丧失作为文化载体的功能。如今,人类又发明了数字技术,让人再次想到这一命题。结合材料谈谈你对这一命题的看法。
二、文学类阅读-单文本
  • 2. (2023高二下·石家庄期中)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驴叫

    岑燮钧

    大将军骑高头大马,却喜欢听驴叫,他觉得那叫声好听,这真是无可奈何之事。程士成从来没觉得这驴叫有啥好听的,可是偏有人说,他的嗓音最像驴叫。

    有一次,大将军得了一匹上好的叫驴,叫门客们一起到后院去。众人簇拥着大将军,一路上赞美着还没见面的叫驴。更有人引经据典,说大将军这雅好直追魏晋,真是难得的性情中人。到了驴圈边,那驴果然长得一表人才。大将军让驴叫起来,可是驴就是不叫,只管踢蹄子。马夫很着急,正想打下去时,大将军阻止了他,说孤家的爱物,岂可以畜生论?他的小眼睛滴溜溜转,目光在人群中逡巡。忽地,他对着一个“长人”停住了,众人都以为是针对这个人,而大将军却招了招这人身后的程士成。程士成生得矮小,这是他的便利处,他可以躲在“长人”后,但这一回他却失算了。

    “程主簿,听说你的声音最像驴叫,能否做个引子,先叫一声,也好让孤家的驴跟着叫起来?”

    程士成微微向大将军躬了躬身:“小人不才,从未学得驴叫。”

    大将军感到有些不爽快,他指着门客们,愠色道:“不是你们说程主簿的声音最像驴叫吗?”大家纷纷表示赞同。程士成的脸色不由青了又白,白了又红,他瞥到了大将军紧蹙的眉心,那斜刺的眉毛,仿佛是将要射出的利箭。

    “程主簿,你看,大家都等着呢。”

    箭在弦上,不得不发。程士成低着头,迟疑地说道:“那小人试试。”他先轻声叫了一下,大家面面相觑,然后朝向大将军,大将军无所表示,显然是不能满足他的意思。程士成又叫了一声,比原来响亮了,但与驴的音色似乎尚有距离。大将军瞪着程士成看,程士成只得一不做二不休,豁出去了。他咳了一下,然后引吭长啸。这一声叫,端的是与众不同,声如裂帛,响遏行云,果然是十足的“驴色”。还没等众人回过神来,又是一声驴叫,竟真的从那头一表人才的大驴口中传出。这不由引得大将军哈哈大笑,所有的人都爆发出了欢快的笑声,谁也没有在意程士成,因为大家都看向了那头叫驴。

    那年年末,叫驴死了。

    大将军很伤心,他带着门客去吊唁,对着空空的驴圈,他自言自语道:“别人都不死,老天为何让你死呢?!”然后回过头来,对门客们说:“大家都叫一声吧。”门客们也不含糊,个个叫得很卖力,不过,都没程士成叫得有“驴色”。突然,大将军像记起什么,问道:“程主簿呢?”

    在大将军追问的当口,程士成已经挂冠而去。

    母亲对于程士成的到来,并不感到意外,因为已到年末。可是,直到第二年春暖花开,程士成也没有动身的样子,母亲不由得问起他来。程士成说,他不打算再出去做幕僚了,他要著书立说。

    一日,母亲牵驴出去,回来却背着半袋糙米。程士成很是诧异,一问,才知母亲把家里唯一的一只驴子卖了。家里没了驴子,什么活都得自己干,程士成很是苦恼。幸好有昔日同道到任地方,得知他时日艰难,送了一点儿银子,助他名山事业,才得勉强度日。不久,即有人牵着一只驴子,来到他家。驴子身上,对接着两只口袋,垂在两边。程士成一见驴子,觉得好生眼熟,一问,才知那人是来送还驴子的,还带来了两袋麦子。原来母亲把驴子卖给了那人。他是镇上的财主。财主启口,颇有斯文:

    “得知先生回归故里,未得拜访,实是遗憾,听闻先生记述乡里,兹事体大,可谓不朽也矣。”

    “鄙人学识浅陋,还请多多赐教。”

    “先生乃当世名士,褒之则流芳百世,贬之则遗臭万年,若能录入先生笔下,此生足矣。”

    程士成听明白了,原来财主想让自己把他记到书中去。财主自夸,曾修桥铺路,泽被乡里。但即便如此,亲自上门前来,要求为自己作传,实是可笑。程士成没有收下财主还回来的驴子。他把两袋麦子重又搁到驴子身上,一拍驴子的后屁股,驴子长鸣一声,嗒嗒嗒地走了。财主很是尴尬,狼狈地跟了出去。程士成站在院门口,看着驴子远去,不由长啸一声,发出了长长的一声驴叫。远处的驴子也是一阵嘶鸣,似与他遥相呼应,却把两袋麦子给掀翻了。

    这时,母亲走了出来,“我以为驴子还在呢。”她叹息了一声。

    夜里,母亲陪着他做针黹。她有话没话地说:“你这驴叫怎么学来的,像是真的一样?”程士成见母亲颇有兴致,就又学叫了一声,直笑得母亲流出泪来。

    这一年秋天,长风万里,送来了他的老朋友“长人”。当日,同在大将军处谋食,相谈甚欢,是难得的可以秉烛夜游的同道。程士成常躲人后,而“长人”常作掩护。虽然,那一回还是当众学了驴叫,但事后,“长人”邀其共饮,虽未明言,宽慰尽在其中。原以为一别经年,再见无期,没想到,今日还能重聚山村,唯有痛饮,方解故人思慕之渴。酒过三巡,“长人”怒曰:“一个粗人,把持权柄,以驴叫为乐,可笑也欤?”

    “名曰将军,却又称寡道孤,是可忍孰不可忍?”程士成举起酒杯,与“长人”干杯,一饮而尽。

    两人把当日羞愤,喷作了今日谈资。一时兴起,开窗长啸。夜色如漆,山影如兽。程士成一声驴叫,劈开群山,久久回荡。“长人”也作驴叫,仿佛是程士成的回声。两人大笑,随即大哭,然后相扶大笑,不知东方之将白。

    两人是醉了。

    天亮,母亲出门去,一头驴在院门外徘徊。

    (原发于《小说月刊》,有删减)

    1. (1) 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 . 在大将军不悦后,程士成从“试试”“比原来响亮”到“一不做,二不休,豁出去了”,表现出他学驴叫时内心从痛苦到麻木的变化过程。 B . 程士成没有答应为财主立传,是因为记述乡里,兹事体大,怕自己的记录有失公允。 C . 程士成引得大驴跟叫后,所有人的关注点都在驴身上,谁也没有在意程士成,“长人”也不例外,为下文“长人”因愧疚来访埋下伏笔。 D . 小说用了“一表人才”修饰驴且重复出现,充满了反讽意味,暗含在统治者眼中,人的地位与尊严还不如一头驴,可以被肆意践踏。
    2. (2) 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驴叫”这一细节是本文文眼,也是程士成这一人物的画龙点睛之处,因为其中包含了复杂的情绪,可窥测人物的灵魂。 B . 驴子是线索,贯穿整个故事,使小说节奏紧凑,浑然一体,也寄寓了文人雅士的高尚节操与不屈精神。 C . 程士成被逼当众学驴叫,是他决心辞职回乡的直接原因,也为后文拒绝财主送的驴埋下伏笔,使情节合理,使人物形象突出。 D . 本文语言在白话的基础上适当加入了文言色彩,“夜色如漆,山影如兽”写景生动,也影射了时代环境。
    3. (3) 本文多次写到程士成学驴叫,请结合文本分析其形象特点。
    4. (4) 文章以“一头驴在院门外徘徊”结尾,请说说这样安排的妙处。
三、文言文阅读
  • 3. (2023高二下·石家庄期中)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杜)甫,字子美。举进士不中第,困长安。天宝十三载,玄宗朝献太清宫,飨庙及郊,甫奏赋三篇。帝奇之。会禄山乱,天子入蜀,甫避走三川。肃宗立,自廊州赢服欲奔行在,贼所得。至德二年,亡走凤翔上谒,拜右拾遗。与房琯为布衣交,琯时败陈涛斜,又以客董廷兰,罢宰相。甫上疏言:“罪细,不宜免大臣。”帝怒,诏三司亲问。宰相张镐曰:“甫若抵罪,绝言者路。”帝乃解。时所在寇夺,甫家寓廊,弥年艰窭,孺弱至饿死,因许甫自往省视。从还京师,出为华州司功参军。关辅饥,辄弃官去,客秦州,负薪采橡栗自给。流落剑南,结庐成都西郭。召补京兆功曹参军,不至。会严武节度剑南东、西川,往依焉。大历中,出瞿唐,下江陵,溯沅、湘以登衡山,因客耒阳。游岳祠,大水遽至,涉旬不得食,县令具舟迎之,乃得还。令尝馈牛炙白酒,大醉,一昔卒,年五十九。甫旷放不自检,好论天下大事,高而不切。少与李白齐名,时号“李杜”。尝从白及高适汴州,酒酣登吹台,慷慨怀古,人莫测也。数尝寇乱,挺节无所污,为歌诗,伤时桡弱,情不忘君,人怜其忠云。

    赞曰:唐兴,诗人承陈、隋风流,浮靡相矜。至宋之问、沈佺期等,研揣声音,浮切不差,而号“律诗”,竞相袭沿。逮开元间,稍裁以雅正,然恃华者质反,好丽者壮违,人得一概,皆自名所长。至甫浑涵汪茫千汇万状兼古今而有之它人不足甫乃厌余残膏剩馥沾丐后人多矣故元稹谓:“诗人以来,未有如子美者。”甫又善陈时事,律切精深,至千言不少衰,世号“诗史”。昌黎韩愈于文章慎许可,至歌诗,独推曰:“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诚可信云。

    (选自《新唐书·杜甫传》,有删改)

    1. (1)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 至甫/浑涵汪茫/千汇万状/兼古今而有之它人/不足/甫乃厌余/残膏剩馥/沾丐后人多矣/ B . 至甫/浑涵汪茫/千汇万状/兼古今而有之/它人不足/甫乃厌余/残膏剩馥/沾丐后人多矣/ C . 至甫/浑涵汪茫/千汇万状/兼古今而有之它人/不足/甫乃厌/余残膏剩馥/沾丐后人多矣/ D . 至甫/浑涵汪茫/千汇万状/兼古今而有之/它人不足/甫乃厌/余残膏剩馥/沾丐后人多矣//
    2. (2) 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玄宗,庙号。庙号是中国君主死后在庙中被供奉时所称呼的名号,通常含有褒或贬之意。 B . “为贼所得”与“阿母为汝求”(《孔雀东南飞并序》)两句中的“为”字含义不同。 C . “尝从白及高适过汴州”与“予过维扬”(《扬州慢》)两句中的“过”字含义相同。 D . 律诗,旧诗体裁之一,格律较严,每首八句,四联都要对仗,第二、四、六、八句要押韵。
    3. (3)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杜甫在安史之乱时追随唐肃宗,房琯因故被罢职,杜甫认为对房琯的处罚太轻,触怒唐肃宗,宰相张镐替杜甫说话,才打消了唐肃宗的怒气。 B . 杜甫的家人在战乱中陷入困境,朝廷准许杜甫去探家,他自己也在战乱中流离失所,他流落到成都搭建草房子,后又去剑南投靠严武。 C . 杜甫性情旷达不拘小节,年轻时和李白齐名,被人们称为“李杜”。他关心国家大事,虽然多次经历战乱,但仍能保持名节,忠于国君。 D . 杜甫的诗歌被元稹称为“前无古人”,杜甫因其诗歌的特色而被人们称为“诗史”。韩愈在谈到诗歌时,赞许杜甫和李白的诗歌作品。
    4. (4)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关辅饥,辄弃官去,客秦州,负薪采橡栗自给。

      ②游岳祠,大水遽至,涉旬不得食,县令具舟迎之,乃得还。

    5. (5) 从文中看,在杜甫之前的唐代诗歌有哪些不足?请简要概括。
四、古代诗歌阅读
  • 4. (2023高二下·石家庄期中) 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完成下列小题。

    饮牛歌

    陆游

    门外一溪清见底,老翁牵牛饮溪水。

    溪清喜不污牛腹,岂畏践霜寒堕趾

    舍东土瘦多瓦砾,父子勤劳艺黍稷。

    勿言牛老行苦迟,我今八十耕犹力!

    牛能生犊我有孙,世世相从老故园。

    人生得饱万事足,舍牛相齐何足言!

    【注】①堕趾:牛脚因寒冷而得病。②艺:种植。③舍牛相齐:宁戚在穷困无以自达时,喂牛车下,击打牛角而悲唱“商歌”,终于被齐桓公看中,在齐国任事。后比喻求仕的愿望得以实现。

    1. (1) 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根据内容分析,这首诗的创作时间应该是陆游晚年回归山阴闲居之时。 B . 第七、八句以牛比人,刻画了一位辛苦耕耘、不服老的倔强农夫形象。 C . 第九、十句,诗人在开解自己的同时,也衷心希望子孙安于务农,不再为官。 D . 诗人最后开解自己,人生只要吃饱活着,求仕当官不值一提,是反语。
    2. (2) 陆游认为“功夫在诗外”:学习做诗,不能只就诗学诗,应把功夫下在生活中。请结合诗歌,简要分析诗人的这一观点。
五、情景默写
  • 5. (2023高二下·石家庄期中)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 (1) 在《陈情表》中,李密用乌鸦反哺的典故来表达自己要抚养祖母终老的句子是“”。
    2. (2) 陶渊明在《归去来兮辞》中,表达自己过去的错误选择虽不可挽回、但未来还可补救意思的句子是“”。
    3. (3) 《望海潮》中,柳永用了“”八个字展现出杭州的繁华富庶。
    4. (4) 魏晋名士崇尚虚无的思想倾向,王羲之在《兰亭集序》中用了一句话来批评“”。
    5. (5) 《项脊轩志》中,作者通过描写妻子当年亲手种植的枇杷树如今已长得枝繁叶茂来表达物是人非的感慨的句子是:
六、选择 简答
  • 6. (2023高二下·石家庄期中)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在直播平台上,传统文化以视听艺术的形式呈现出来,促使传播者自觉创新传播形式,与当下的媒介形态相适应。一方面,传统文化内部的各个环节都成了传播的内容,跳脱出了传统传播渠道的限制;另一方面,再小众的传统文化门类,在直播平台上都能有展示自己的机会,使得传统文化在直播平台上呈现出各种各样的传播形式,可谓是     。而传统文化的直播打赏也成为观众基于认知价值为文化消费自主定价的方式,以及传播者挖掘传统文化潜在价值的驱动力。

    在当下,直播打赏平台异军突起,显示了其在传播传统文化方面的独特作用。但由于其大众性、低门槛的特质,一些     的传播内容混入其中,给观众尤其是青少年观众造成了错误引导。这些问题倘若忽视,将会对方兴未艾的传统文化传播造成不良影响。当然,我们也不能因为直播平台存在一些问题就完全否定它的价值和作用,    不可取。平台方除了已在技术、知识层面上给出了积极应对方案之外,政府部门、文化各界、有关部门更应有所警醒。在下一阶段,如何让新媒介在传统文化传播上再添“一把火”,继续探索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生活中的传播形式,同时规范个体行为、预防不正之风、规避不良的社会影响,需要多方     

    1. (1) 下列句子中的“一把火”,与文中加点的“一把火”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 “新官上任三把火”,嘉庆在亲政后就把这“一把火”烧向了和珅,真可谓是雷厉风行。 B . 数字人民币逐步渗透进生活的方方面面,如今,数字人民币“遇见”冬奥会,又为冬奥再添一把火 C . 作为一名教师,既要有“一桶水”的积淀与功底,更要有“一把火”的智慧与激情,方能助学生勇敢追梦。 D . 对于桑蒂亚戈来说,生活是一把火 , 一把无形的火,一把用斗争燃烧自己的火,为他带来光明与希望。
    2. (2) 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
    3. (3) 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进行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可少量增删词语,不得改变原意。
七、材料作文
  • 7. (2023高二下·石家庄期中)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古人重视道德,司马光《资治通鉴》中说:“才德全尽谓之圣人,才德兼亡谓之愚人,德胜才谓之君子,才胜德谓之小人。”在司马光看来,道德在某种程度上要重于才能。《淮南子·诠言训》中说:“德不盛,不能成一焉。”意思是说道德不高尚,一个人不能有所成就。

    上述材料能给追求理想的当代青年以启示,请写一篇文章,谈谈你的看法。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