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语文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陕西省西安市高新区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语文期中考...

更新时间:2024-11-07 浏览次数:19 类型:期中考试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 1. (2023高二下·西安期中)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全人类共同价值,不仅凝聚着各国人民的基本价值共识,也汲取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智慧结晶。中华文明在长期发展过程中形成了具有自身民族特点的文化,也形成了一些带有普遍性的思想和价值观念,能为解决当前人类共同面临的难题提供重要启迪。

    在处理同周边不同国家和民族关系、同外来文化关系的过程中,中华文明秉持“和而不同、求同存异”的哲学智慧。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提出了具有重要启示意义的伦理原则,即“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这一原则体现在文化领域,就是采取谦虚开放的态度,与不同文明进行交流互鉴。比如,佛教产生于古代印度,传入中国后,经过长期演化,同中国儒家文化和道家文化融合发展,最终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佛教文化,而且从中国传播到了日本、韩国、东南亚等地。中华文明是在中国大地上产生的文明,也是同其他文明不断交流互鉴而形成的文明。这为当前促进各国携手合作、维护世界持久和平提供了借鉴。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着丰富的民本思想,早在商周之际就有“敬德保民”的民本主义观念,经过演化发展,逐步形成了以儒家和道家为主要代表的两种民本思想。儒家民本思想主要表现为提倡以孝悌为本、仁政爱民的价值取向,主张礼法并用的政治管理制度。道家民本思想主要表现为主张尊重天道自然的客观法则和自然正义的思想,以及尊重民意的政治治理原则,比如“圣人无常心,以百姓心为心”等。今天,贫富差距、南北鸿沟问题是世界面临的巨大挑战,也是引发一些国家社会动荡的重要原因。各国推动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而不能只是一小部分人受益、大部分人享受不到发展红利;坚持共同发展,推动合作共赢,为最不发达国家人民提供更多支持,解决好全球发展失衡问题。惠民利民、安民富民的思想,启示我们要深刻把握发展的真谛。中国提出全球发展倡议,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普惠包容等重要主张,回应了全球发展面临的突出问题,有力推动发展更好造福人民。

    今天,人类面临日益严峻的生态环境危机,人与自然的关系日趋紧张。应对这一挑战,除了要进行环境治理,更应从思想上纠正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认识偏差。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道法自然、天人合一思想,对今天的人们仍有重要启示意义。大自然是包括人在内的一切生物的摇篮,是人类赖以生存与发展的基本条件。中华文明在漫长的农业社会发展过程中,深刻意识到人类的生产生活要符合自然运行的规律,逐渐形成“天人合一”的思想理念,追求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这一理念认为,人与自然是相互关联、相互影响的有机整体,如果自然生态遭到严重破坏,那么人类的一切发展都会失去依托,发挥主观能动性要以尊重和顺应自然规律为前提。守护人类共同的自然环境,构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基础。人类要秉持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理念,摒弃损害、破坏生态环境的发展模式,坚持走绿色发展道路,共同应对挑战、承担责任,让人类文明在可持续发展中不断进步。

    (摘编自吴根友《弘扬中华文明蕴含的全人类共同价值》)

    1.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全人类共同价值凝聚着各国人民的基本价值共识,能为解决当前人类共同面临的难题提供重要启迪。 B .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的原则,要求我们以谦虚开放的态度同其他文明进行交流互鉴。 C . 贫富差距、南北鸿沟问题是引发一些国家社会动荡的主要原因,所以,对最不发达国家的人民提供支持很有必要。 D . 在日益严峻的生态环境危机前,人类可以从思想上树立“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的思想,做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2.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文章采用先总论后分论的结构,论证了中华文明能为解决当前人类共同面临的难题提供重要启迪。 B . 文章阐述了弘扬中华文明,有益于世界贫富差距、南北鸿沟和生态环境危机等方面问题解决的观点。 C . 文章第二段采用举例、对比等多种论证方法,论证了中华文明秉持“和而不同、求同存异”的哲学智慧。 D . 文章的论述脉络清晰,逻辑严密,主体内容从不同的角度展开,各角度之间是一种并列的关系。
    3.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 . 中华文明在长期发展过程中形成了具有自身民族特点的文化,因而思想和价值观念具有普遍性。 B . 中华文明秉持的“和而不同、求同存异”的哲学智慧,有益于各国携手合作的促进和世界和平的维护。 C . 各国只要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就能推动经济社会的发展。 D . 我国“天人合一”等思想理念的形成,说明只有中华文明意识到人类的生产生活要符合自然运行的规律。
  • 2. (2023高二下·西安期中)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第50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

    2021年6月

    2021年12月

    2022年6月

    网民规模

    10.11亿

    10.32亿

    10.51亿

    城名总数

    3136万个

    3593万个

    3380万个

    “.CN”域名数量

    1509万个

    2041万个

    1786万个

    IPv6地址数量

    62023块/32

    63052块/32

    63079块/32

    5G基站

    96.1万个

    142.5万个

    185.4万个

    固定互联网宽带接入用户总数

    5.1亿户

    5.36亿户

    5.63亿户

    100Mbps及以上接入速率的固定互联网宽带接入用户

    4.66亿户

    4.98亿户

    5.27亿户

    网民规模新增数

    2175万

    2121万

    1919万

    网民人均每周上网时长

    26.9个小时

    28.5个小时

    29.5个小时

    网民使用手机上网的比例

    99.60%

    99.70%

    99.60%

    短视频的用户规模

    8.88亿

    9.34亿

    9.62亿

    即时通信用户规模

    9.83亿

    10.07亿

    10.27亿

    网络新闻用户规模

    7.60亿

    7.71亿

    7.88亿

    (摘自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

    材料二:

    互联网不仅是一种工具,也是数字时代的基础设施,深刻影响着当代社会的生产生活。之所以这一代青少年被称为“互联网原住民”,就是因为他们的成长与网络紧密相伴。《2020年全国未成年人互联网使用情况研究报告》显示,我国未成年网民已达到1.83亿人,互联网普及率为94.9%,远远高于全国互联网普及率。超过三分之一的小学生在学龄前就开始使用互联网,而且比例呈逐年上升趋势,未成年人首次触网的年龄不断降低。

    但是,互联网在给未成年人带来学习、生活的便利的同时,也带来了某些不容忽视的负面影响。网络信息泥沙俱下,部分不良内容影响着青少年的认知。此外,网络欺凌、未成年网红、短视频沉迷等问题也是社会面临的新挑战。因此,对于“网生代”来说,如何减少互联网的不利影响,引导他们更好地用网是我们必须深入研究的课题。

    而对于老年人来说,鼓励他们用上网、用好网,则显得更为重要。互联网社会的发展不仅表现在网民规模的扩大,更表现在互联网应用的深入发展。离开网络,人们在现代社会几乎寸步难行。但是,老年人对新信息、新技术的接受程度比较低,学习能力较弱,加上视力下降等健康因素,他们可能无法像自己的孙子辈那样快速学会用网,甚至可能产生抵触、畏惧等情绪。这就需要家人、社会的耐心引导。与此同时,互联网行业和工信部门也应积极推动互联网的“适老化改造”,让智能生活的门槛进一步降低。

    此外,这些年来,我国农村地区互联网基础设施建设全面强化,城乡上网差距日益缩小,过去对新技术相对不那么敏感的农村,在上网“冲浪”中表现越来越亮眼。2021年,我国实现了行政村“村村通宽带”,2022年上半年,我国又实现了“县县通5G”。数字技术在农村生产领域广泛应用,农村电商快速发展。于是,我们欣喜地看到,手机成为“新农具”,直播带货成为“新农活”,一批新农人、新业态、新模式在农村涌现。当然,敢于“尝鲜”的首先是知识水平较高的年轻人,而对于更多刚刚“触网”的乡村用户来说,如何运用现代技术促进农业的生产、销售,仍然是个难题。

    (摘编自《全民上网的时代平等共享才能让生活更美好》)

    材料三:

    2022年9月5日,第九届主题为“网络安全为人民,网络安全靠人民”的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开幕式在安徽省合肥市举行。本届宣传周聚焦网络安全教育技术产业融合发展,着力提升全民网络安全意识、防护技能,促进相关产业发展。

    网络是新时代社会经济发展的引擎。在数字化浪潮席卷而来的今天,互联网深刻改变着全球的经济格局、利益格局,在医疗、教育等多个领域也起到了不可或缺的作用。但在这个巨大的虚拟空间里,机遇和挑战并存,便捷和风险共生。网信事业越是发达,网络安全问题的严峻形势就越是凸显,直到如今已经成为国家治理的重要议题。近年来,我国先后出台《电子安全法》《数据安全法》《个人信息保护法》,从隐私保护到网络安全审查,再到大数据管理,涵盖网络安全各个领域的制度体系不断完善,网络安全的“四梁八柱”被建构起来,网络空间也不再是“法外之地”。

    然而,随着现实世界与虚拟世界的进一步交融,网络安全早已成为一个复杂的体系。有一个经典的问题是这样说的:在信息安全中,最薄弱的环节是什么?答案是人。在个人信息高度透明化已难以避免的当下,网民们越来越多地被暴露在信息泄露、电信诈骗、不良信息等安全风险之下。与此同时,网络犯罪又有着作案手法更新快、受害群体涉及范围广、涉及跨省跨境作案、涉案资金转移速度快等特点,导致破案难度大,易造成巨大的社会危害。在这样的背景下,制度的完善虽然可以减少网络犯罪发生的频率,但难以完全扼杀,何况对于个体来说,一旦遇到网络安全问题就是100%受到损失。因此,从人民群众入手,提升网民的网络安全意识,将“人”这一薄弱环节转化为广泛而坚实的社会防线,已是维护安全网络环境的必行之策。

    (摘编自《优化网络环境共筑安全防线》)

    1. (1) 下列对材料一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从网民的角度看,自2021年6月以来的一年间,无论是整体规模、新增人数还是人均周上网时长,都呈上升趋势,只有手机上网比例略有起伏。 B . 无论是2021年的下半年,还是2022年的上半年,我国5G基站的建设都增长迅速,同时,IPv6地址数量也在增长,但其增速相对来说较慢。 C . 相对于2021年12月,2022年6月的域名总数和“.CN”域名数量都下降了,同时100Mbps及以上接入速率的固定互联网宽带接入用户量呈现平缓增长态势。 D . 用户利用互联网刷短视频,收看新闻,进行即时通信,这三方面的人数都在增多,尤其是短视频增长速度最为突出,刷视频的人明显变多了。
    2. (2)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互联网深刻影响着这一代青少年的成长,它是一把双刃剑,在有助于学习、生活的同时,部分不良内容也影响了其认知。 B . 衡量互联网社会的发展程度可以看互联网应用发展的深入程度,看应用在各个群体、各行各业、不同地域等的普及程度。 C . 从第九届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的主题不难看出,国家为人民着想,人民将是网络安全的受益者,也是保障网络安全的中坚力量。 D . 现实世界和虚拟世界进一步融合,网络安全体系复杂,网民的个人信息已完全透明化,网络安全问题已成为影响社会安全稳定的重要因素。
    3. (3) 当前,如果在农村进一步深入推进“互联网+”,需要落实哪些措施?请简要说明。
  • 3. (2023高二下·西安期中)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迫降沙漠[注](节选)

    ①我迫降在厚实的沙地上,等待黎明。那是一座金色的沙丘的顶点,月光洒下来,半明半暗,黑白分明。在这片光与影的荒凉工地上,笼罩着停工后的平静。我没有坠入无边无际的星空得感谢地心引力,把自己的重量交给地球这一事实让我感到安慰。

    ②我思考着自己的处境:迷失在沙漠中,危机四伏,孤身一人在沙尘和星星之间,因太多的静寂而远离了过去的生活天地。因为我知道,要是搜救飞机找不到我,要是明天摩尔人不来杀我,我就要耗上几天、几星期、几个月才能回到伙伴们中间。

    ③可是,我发现自己满脑子都是遐思梦想。它们像泉水一样,无声无息地进入我的脑海,起初,我并不理解这一占满我心房的甜美。它既无声又无形,让你体会到一种存在,一种很亲切、半神化了的友谊。而后,我懂了,于是闭上眼睛,听任自己沉浸在欣悦的回忆之中。

    ④在某个地方,有一个长满黑松和菩提树的花园,花园里还有一座我钟爱的老房子。不管那房子是远是近,虽然眼下它不能供我取暖,为我遮风挡雨,只是梦中的景致,但只要它存在,对它的思念就足以陪伴我度过漫漫长夜。我不再是沦落在沙漠里的一具躯体,我认出了自己,我是那座房子里的孩子。我清楚地记得房子的味道,它那凉爽的前庭,让它充满生机的声音,甚至连沼泽地里的蛙声也仿佛传到了我的耳边。我需要这许许多多的标记来重新认识自我,来发现荒凉的沙漠到底缺了什么,来寻找连青蛙都噤声不叫、万籁俱静的无声世界的意义。

    ⑤我仿佛看到了家里气派的大橱柜。半拉开橱门,露出里面一摞摞雪白的床单;半拉开橱门,露出雪一样冰冷的布帛。年迈的女管家像老鼠似的从一个橱跑到另一个橱前,不停地查看、清点、铺开、折叠浆洗过的衣物,一边叫嚷着:“啊!我的天,真糟糕!”每看到一处威胁房子永久不衰的磨损迹象,她就跑到灯下凑近了端详。她缝补祭坛上的台布,缝补三桅船上的风帆,侍奉一个我不知道的比她更伟大的东西,一个上帝或一艘航船。

    ⑥啊!我真该为你写上一页,我的老小姐呀。我最初几次飞行归来,我都看到你手捏针线,白色的袍子一直盖到膝盖,皱纹一年比一年多,头发一年比一年白。你总是亲手铺平我们安睡用的床单、晚餐用的看不见针脚的桌布,为我们准备灯火辉煌的节日。我到你的衣物堆里来看你,我坐在你的面前,跟你讲我那些九死一生的经历,为了打动你,为了让你看看外面的世界,为了理解你。你说我一点儿也没有变,从小,我就常常弄破我的衬衣。“啊!真糟糕!”我还常常磕破膝盖,回家让人包扎伤口,就像今晚一样。但不,不是的!老小姐,我可不是从花园深处,而是从天涯海角回来,我带回了孤独的苦涩味道,带回了沙漠的飞沙旋风,带回了热带地区明亮的月光!你却对我说,当然了,男孩子就爱乱跑,摔断了骨头还自以为强壮得很。但不,不是的!老小姐,我见到的东西可比自家的花园远得多!你知道花园的树荫是多么的微不足道!比起地球上的沙漠、岩石、原始森林和沼泽,这片树荫算得了什么?你可知道,世界上有些地方,那里的人一遇到你就端起他的卡宾枪对着你?你可知道,那里有沙漠,人们就睡在露天的地方,在冰冷的寒夜,既无片瓦,也没有床,没有被单……“啊!野蛮人!”你这么说。

    ⑦我动摇不了她的信仰,不亚于动摇不了一个教会女仆的信仰。我惋惜她卑微的命运使她耳聋眼瞎……但那天夜里,在撒哈拉,孤身一人在沙漠和星星之间,我觉得她也有她的道理。

    ⑧我不知道我身上发生了什么。地心引力把我紧紧地和地面连在一起,那么多的星星也受到了它的吸引,但与此同时,有另一种引力把我拉向我自己。我感到自身的重量把我推向那么多的事物!我的遐想比沙丘、比月亮、比周围所有的一切都真实。啊!一座房子的美妙并不在于它为你遮风挡雨、供你取暖,也不是因为你拥有它的四堵墙壁,而在于它慢慢在我们心里积累起许多温馨往事,在于它在我们的内心深处堆砌起苍茫的群山。而我们的遐想,就像涓涓清泉,从山上汩汩流淌下来……

    (有删改)

    【注释】题目为编者加。

    1. (1) 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开篇的环境描写孤寂而荒凉,反衬出“我”迫降之后的低落情绪,也为下文“我”回忆起往昔的温馨故事埋下了伏笔。 B . 第③段中,作者以泉水作喻,第⑧段又以“涓涓清泉”作结,既凸显自己独处沙漠时回思往事的温馨甜美,又前后照应,结构严密。 C . 作者采用俯瞰的形式,通过镜头转换,逐步引导读者进入他的回忆深处:某地—花园—老房子—大橱柜,最后聚焦在家中女管家身上,清晰又鲜明。 D . 我跟老小姐说着外面的世界,老小姐回应的却总是我的过去,行文借助这样一种不对等的对话来展现人物形象,新奇又令人回味。
    2. (2) 行文描写家中女管家时,运用了人称的变化技巧。请结合小说分析其妙处。
    3. (3) 有评论家说:作者以一种宗教般的情怀,书写着对大地的乡愁。请结合小说概括“对大地的乡愁”在文中的具体内涵。
二、古代诗文阅读(34分)
  • 4. (2023高二下·西安期中)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文本一:

    徐渭,字文长,山阴人。为诸生,有盛名。总督胡宗宪招致幕府 , 与歙余寅、鄞沈明臣同宪书记。宗宪得白鹿,将献诸朝,令渭草表,并他客草寄所善学士,择其尤上之。学士以渭表进,世宗大悦,益宠异宗宪,宗宪以是益重渭。

    渭知兵,好奇计。宗宪擒徐海,诱王直,皆预其谋。藉宗宪势,颇横。及宗宪下狱,渭惧祸,遂发狂,引巨锥剚耳,深数寸,又以椎碎肾囊,皆不死。已,又击杀继妻,论死系狱,里人张元忭力救得免。乃游金陵,抵宣、辽,纵观诸边厄塞,善李成梁诸子。入京师,主元忭。元忭导以礼法,渭不能从,久怒而去。后元忭卒,白衣往吊,抚棺恸哭,不告姓名去。

    渭天才超轶,诗文绝出伦辈。善草书,工写花草竹石。尝自言:“吾书第一,诗次 , 文次之,画又次之。”当嘉靖时,王、李倡七子社,谢榛以布衣被摈。渭愤其以轩冕压韦布,誓不入二人党。后二十年,公安袁宏道游越中,得渭残帙以示祭酒陶望龄,相与激赏,刻其集行世。

    (选自《明史·徐渭传》,有删改)

    文本二:

    文长为山阴秀才,大试辄不利,豪荡不羁。总督胡梅林[注]公知之,聘为幕客。文长与胡公约:“若欲客某者,当具宾礼,非时辄得出入。”胡公皆许之。文长乃葛衣乌巾,长揖就坐,纵谈天下事,旁若无人。胡公大喜。是时公督数边兵,威振东南,介胄之士,膝语蛇行 , 不敢举头;而文长以部下一诸生傲之,心而行,恣臆谈谑,了无忌惮。会得白鹿,属文长代作表。表上,永陵喜甚。公以是益重之,一切疏记,皆出其手。

    胡公既怜文长之才,哀其数困,时方省试 , 凡入帘者,公密属曰:“徐子,天下才,若在本房,幸勿脱失。”皆曰:“如命。”一知县以他羁后至至期方谒公偶忘属卷适在其房遂不偶

    文长眼空千古,独立一时。当时所谓达官贵人、骚士墨客,文长皆叱而奴之,耻不与交,故其名不出于越。晚年愤益深,佯狂益甚。显者至门,皆拒不纳。时携钱至酒肆,呼下隶与饮。

    (选自袁宏道《徐文长传》,有删改)

    【注释】胡梅林:即胡宗宪,“梅林”是他的号。

    1. (1)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 一知县以他羁/后至至期/方谒公/偶忘属卷/适在其房/遂不偶 B . 一知县以他羁/后至至期/方谒公/偶忘属/卷适在/其房遂不偶 C . 一知县以他羁后至/至期方谒公/偶忘属/卷适在其房/遂不偶 D . 一知县以他羁后至/至期方谒公/偶忘属卷/适在其房/遂不偶
    2. (2) 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幕府:可指将帅在外临时设置作为府署的营帐,也可泛指官署。 B . “久之怒而去”与“诗次之”两句中的“之”字用法相同。 C . “信心而行”与“低眉信手续续弹”(《琵琶行并序》)两句中的“信”字含义相同。 D . 省试:唐宋科举制度,由尚书省礼部主持。明、清时称会试。
    3. (3)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胡宗宪看重徐渭,徐渭也积极为之出谋划策,如擒获徐海,诱降王直。胡宗宪下狱后,徐渭一心求死,以示忠贞。 B . 胡宗宪为徐渭的省试竭尽心力,嘱托来访考官,可最后还是出了意外,令人惋惜。 C . 徐渭懂兵法,诗文出众,无惧权威,但也有一些为人不齿的行为:恃宠而骄、自残杀妻等。 D . 两则材料都写了胡宗宪对徐渭的器重,但《明史》的叙述较为概括,袁宏道的叙述更生动详尽。
    4. (4)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令渭草表,并他客草寄所善学士,择其尤上之。

      ②是时公督数边兵,威振东南,介胄之士,膝语蛇行。

  • 5. (2023高二下·西安期中)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送张高安入京

    裘万顷

    青衫十载蟾宫客,黑绶三年凤岭头。循吏声名武阳令,故家风味富平侯

    江边休叹双凫去,天上行看一网收。八篷鵷班立仙仗 , 莫忘回首顾沙鸥。

    【注释】①黑绶:古代小官之印常系黑色缓带,指级别不高的官吏。②富平侯:汉朝张安世,誉称朝廷重臣。③双凫:传说东汉时叶县令王乔尝化两只鞋子为双凫,乘之至京师。后因之指地方官。后面“一网收”也和王乔有关。王乔经常从县里到宫中朝拜。皇帝奇怪他来得频繁,而又看不到他的车马,就秘密吩咐太史暗中观察他。太史说王乔快来时,总是有一对野鸭子从东南飞来。于是等野鸭子飞来时,举起罗网网住了野鸭,却只得到两只鞋。④八篷:汇集,充满。鹅班:朝官的行列。仙仗:天子的仪仗。

    1. (1) 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首联写张高安寒窗十载终折桂高中,后在凤岭做一个小官,为官三年即被诏请入京,可见其才华卓越。 B . 诗人写朋友即将入京前与自己在江边分别,但没有离愁别恨的情绪,而是表达了对友人的赞赏和期许。 C . 尾联的“沙鸥”,是指栖息于洲上的乌鸟,诗人以“沙鸥”喻友人,亦是托物兴感之意。 D . 这首送别诗用典如水中着盐,浑化无迹,典故的使用增强了表达的生动性和含蓄性。
    2. (2) 裘万顷送别诗思想感情意蕴丰富,请简要分析。
  • 6. (2023高二下·西安期中)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 (1) 《论语·为政》中,“”两句指出学习与思考必须紧密结合。
    2. (2)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从内外两个方面说明了亡国原因的两句是“”。
    3. (3) 庄子《逍遥游》中,写宋荣子看淡了世间的荣辱,不会因为外界的评价而更加奋勉或沮丧的两句是“”。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 7. (2023高二下·西安期中)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作家林语堂称《浮生六记》里的芸娘是“中国文学及中国历史上一个最可爱的女人”。在林语堂看来,芸娘的这种“可爱”,就是一种古典范儿。

    古典范儿是一种情趣。在林语堂看来,芸娘是因情趣而可爱。她邀月畅饮,联句遣怀。她发明了“活花屏”:在花架子上种扁豆,让枝蔓盘延屏上,夏时透风蔽日,恍如绿荫满窗。她将茶叶放到纱囊中,置荷花花心,荷花晚含而晓放,次日清早取出,烹天泉水泡之,香韵尤绝。她和丈夫呼朋唤友恣情畅饮,联诗作画,喝到没有酒钱的时候“拔钗沽酒,不动声色”。她把生活过成了艺术, ①  , 有滋有味。

    古典范儿是一种不合时宜。他们不懂得与时俱进,无论时代如何演进,科技如何日新月异,他们都保持一种钝感,活在自己的时间和生活方式里。就像台湾著名作家舒国治,在互联网时代里,舒国治坚持一种“家徒四壁”的生活,不用社交软件,不装冷气,很少接受媒体采访,写文章不用电脑,手写再传真给编辑。“容身于瓦顶泥墙房舍中”“穿衣惟布,件数稀少,常换常涤,不占家中箱柜,正令居室空净,心不寄事也”。舒国治并非  ②  ,他曾在美国游历七年之久,归来之后却变得更古老也更中国。他的人生哲学是“流浪的艺术”,就是用尽所有姿势,享受旅途中的孤寂与满足,去千山万水熬时度日,不受人生种种羁绊与干扰。

    古典范儿是一种远离。远离权力,远离主流,远离庙堂。合肥的张武龄家是中国近代史上的名门,张家四姐妹被称作"最后的大家闺秀",在中国近代史上的知名度仅次于“宋氏三姐妹”。然而与宋氏不同的是,合肥四姐妹远离权力和政治,分别嫁给了著名昆曲演员顾传瑜、语言学家周有光、文学家沈从文和德裔美籍汉学家傅汉思。她们没有在政界 ③  , 也没有在商界叱咤风云,甚至不是社交界的所谓名媛。但她们有着很好的艺术修养,都找到了自己专业上的归宿,如昆曲、文学、书法等,一生平凡而丰富。

    1. (1) 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
    2. (2) 参照原文二、三、四段的格式,按照“观点+论据”的形式仿写一段话,体现你对“古典范儿”的理解。
  • 8. (2023高二下·西安期中)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直升机除了可以正常飞行,还可以“悬停”在空中进行作业,这也是直升机区别于一般固定翼飞机的一种特有的飞行状态。   ①   ?这要从它的飞行原理谈起。

    任何东西想要离开地面,都需要克服来自地球的吸引力,即“重力”。重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下的,它将地球上的物体紧紧拉住,飞机想要升空,那必然需要一种向上的力量来克服重力,等于说有个力量——“升力”把它往上拉,   ②   , 飞机便可以离开地面,升上空中。当升力与重力相等时,直升机在空中的垂直位置能够保持不变。旋翼运转时形成的桨盘平面,向不同方向倾斜时,可以抵抗四周的气流,使直升机在空中的水平位置保持不变。而直升机的尾桨抵消了主旋翼的反向力矩,避免机体自旋。由此一来,   ③ 

    也就是说,直升机的悬停主要是依靠旋翼上下压力差产生升力与直升机本身重力达到平衡来实现的。而且,由于直升机这种既可以飞翔又可以悬停的能力的原因,不论在军事上或者生活中都大有用处

    1. (1) 下列各句中的引号,和文中“悬停”的引号作用相同的一项是(    )
      A . 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 B . 鲁迅在书桌上刻了一个小小的“早”字,这个字有一段来历。 C . “满招损,谦受益”这句格言,流传至今已有两千年了。 D . 海伦学会了用手指“说话”。
    2. (2) 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3. (3) 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语病,请进行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可少量增删词语,不得改变原意。
四、写作(60分)
  • 9. (2023高二下·柳州期中)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材料一:

    杜甫在《又呈吴郎》中为一位到吴郎院中来扑枣的老妇人发声,说“不为穷困宁有此,只缘恐惧转须亲”。意思是如果不是因为穷极了哪会到你院中来扑枣充饥,你是新的屋主,她心有恐惧,所以你更应该对她亲近(别让她因此而心生恐惧)。

    材料二:

    弘一法师,他幼年时就特别爱惜物命,出家后更是如此。他曾在上海丰子恺家暂住了几日,丰子恺发现弘一法师每次要坐藤椅前,都要先将藤椅左右摇晃几下。丰君甚是纳闷。后来,经丰君的询问才知道,原来弘老是为了避免伤害藤椅夹缝中的微细昆虫,故在坐之前先打个招呼,好让小生命搬家逃生。

    杜甫、弘一法师对待生命的做法又能给当下的青年怎样的启示呢?请写一篇文章表达你的感悟与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