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始文献 | 《汉书·河间献王传》:“修学好古,实事求是”,即做学问注重事实根据。 |
中共阐述 | 1940年毛泽东《新民主主义论》:“科学的态度是‘实事求是’”。 |
1941年毛泽东《改造我们的学习》:“‘实事’就是客观存在着的一切事物,‘是’就是客观事物的内部联系即规律性,“求'就是我们去研究"。 | |
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报告规定党的思想路线是“实事求是”,即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结合实际,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
15世纪以来世界人口统计表(单位:百万)
时间 地区 | 1400 | 1500 | 1600 | 1700 | 1750 |
欧洲 | 45 | 69 | 89 | 115 | 140 |
亚洲 | 224 | 254 | 292 | 402 | 508 |
非洲 | 74 | 82 | 90 | 90 | 90 |
美洲 | 30 | 41 | 15 | 9 | 10 |
世界总计 | 373 | 446 | 486 | 671 | 749 |
1800 | 1830 | 1860 | 1880 | 1900 | |
欧洲 | 28.0 | 34.1 | 53.6 | 62.0 | 63.0 |
中国 | 33.3 | 29.8 | 19.7 | 12.5 | 6.2 |
据此可知( )
近代早期 | 在伽利略等人研究的基础上,发明了游丝,钟的精确度提高,制造出怀表。在很长的时间内,钟表价格昂贵,属于奢侈品 |
20世纪50年代 | 根据原子物理学原理指导制出原子钟,精度可以达到每100万年误差一秒 |
21世纪初 |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具有计时、信息处理、导航、监测等多种功能的智能手表出现 |
材料一 16世纪至18世纪,西欧对外贸易空前发展。在这一进程中,三角航程构筑起大西洋经济体系,形成了“大西洋世界”。在大西洋沿岸各国和地区间,欧洲主要从事运输业、金融业和制造业,美洲提供原材料和农产品,而非洲提供劳动力。通过这样一个巨大的商路网,商品有规律地流动着,大西洋周边地区的距离越来越近。到18世纪中叶,曾经繁荣的地中海周围的城市呈现出衰败与萧条的景象,而巴黎、阿姆斯特丹与伦敦一改1500年时的旧貌,焕然一新。
——摘编自刘德斌主编《国际关系史》等
材料二 关于英国工业革命对工人阶级的影响,以下两种观点颇具代表性。
观点一 | 强迫工人、儿童每天工作16小时,将工人挤入贫民窟里,降低了他们的生活水平,摧毁了传统的手工行业,剥夺了工人们的尊严,将他们扔进没有灵魂的工厂和城市。 |
观点二 | 创造了许多充满机会的城市,给千百万人提供了工作,提高了他们的生活水平和教育程度,并给予他们较大的自由,使他们在政治上和文化上有更大的作用。 |
——摘编自(美)克莱顿·罗伯茨等《英国史》
材料三 《全球通史:1500年以后的世界》摘目
第一编 1500年以前诸孤立地区的世界 第二编 新兴西方的世界,1500—1763年 第三编 西方据优势地位时的世界,1763—1914年 (一)优势的基础 第十章 科学革命 第十一章 工业革命 第十二章 政治革命 …… |
——摘自斯塔夫里阿诺斯著《全球通史:1500年以后的世界》(中国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9年版)
材料
序号 | 影响世界的100本书(节选) |
1 | 钦定罗马私法教科书—查士丁尼的《法学总论》 |
2 | 批判君权神授,创立国家起源新说—洛克的《政府论》 |
3 | 三权分立说从此始—孟德斯鸠的《论法的精神》 |
4 | 资产阶级革命的理论纲领—卢梭的《社会契约论》 |
5 | 北美殖民地革命的思想武器—潘恩的《常识》 |
6 | “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马克思、恩格斯的《共产党宣言》 |
7 | 问鼎海域的指南—马汉的《海上实力对历史的影响》 |
8 | 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的代表著作—列宁的《国家与革命》 |
9 | 【世界一大奇书】—《马可·波罗游记》 |
10 | 影响西方世界历史进程的不朽名著—亚当·斯密的《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 |
11 | 近代短篇小说的开山之作—薄伽丘的《十日谈》 |
12 | 自然科学的独立宣言—哥白尼的《天体运行论》 |
13 | 物竞天择,适者生存—达尔文的《物种起源》 |
14 | 人类智慧的杰作—牛顿的《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 |
——节选自邓蜀生《影响世界的100本书》(2004年出版)
请从以上书单中选取一本或一类书籍,拟定一个论题,写一个简短的书评。(要求:书评须包括时代背景、基本内容、历史影响;所拟论题不能照抄材料。)
请考生在第35、36两道历史题中任选一题作答,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个题目计分。
材料 明治政府成立后,大力推进以地税改革为中心的农业变革。1869年,实行地制改革,通过实行“版籍革返”。“废藩置县”,明治政府将各藩领主所辖版图(土地)和户籍(人民)收归中央,从根本上废除了严重阻碍农业发展的封建领主土地所有制。1872年,政府又废除了禁止地买卖法令,允许土地自由买卖,宣布个人对土地拥有所有权,并给土地所有者颁发地契。1873年,政府发布“地税改革法令”,规定:凡持有土地执照者,均要向政府缴纳地税,地税的税率应为土地价格的3%;土地价格很高,以致地税也很高;政府还按地税的1/3向土地所有者收附加税一一村费;地税和村费一律用货币交纳。
——摘编自汤晓黎《日本明治政府地税改革探析》
材料 托马斯·潘恩(1737—1809)英裔美国思想家、政治活动家。潘恩幼年失学,先后做过店员、教员、税吏等职业。1774年,因对英王言论不敬,潘恩被革去税吏之职,随后远赴北美求生。当时,北美独立的先驱们都还沉浸在“北美英国人”的假想中,全无脱离英格兰独立之心。1776年初,潘恩毕生最重要的著作《常识》出版。他在书中指出:
由于个人能力不足,需要政府提供安全和自由的保障,安全是政府的目的和存在的意义;英式政体是君主暴政和贵族暴政的肮脏残余,是达官贵人们用以剥削本国人民的利器,更是宗主国盘剥殖民地的工具。因此,他呼吁建吁建立自由平等的“世界共和国”。“不共和,毋宁死”的理想在北美造成了空前的舆论影响。在仅有200万居民的情况下,《常识》的总销量高达50万册。受潘恩思想的影响,1776年7月,北美十三州的代表审议并通过了《独立宣言》,北美独立运动正式拉开序幕。
——摘编自《潘恩,被历史辜负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