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历史 /高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湖北省天门市2023年高考历史适应性试卷(5月份)

更新时间:2024-07-14 浏览次数:59 类型:高考模拟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6小题,共48.0分)
  • 1. (2023·天门模拟) 《史记•封禅书》记载:“昔三代之居,皆在河洛之间。”夏、商、周的都城择址分别体现了“夏都居洛”的生存意识、“商都居洛”的政治意识和“周都居洛”的全局意识。这反映出夏商周时期(   )
    A . 历史惯性影响都城的选址 B . 执政理念阻碍了疆域扩大 C . 中央集权体制逐步的确立 D . 国家治理呈现理性化特征
  • 2. (2023高三下·珠海月考) 西域地区曾长期存在“悖逆侮老”的“蛮夷之性”。但在西域都护府设置之后,该地区尊老、敬老、爱老、助老思想蔚然成风。这一变化表明(   )
    A . 儒家思想影响社会习俗 B . 少数民族封建化进程加快 C . 边疆商品经济迅速发展 D . 宗法分封制影响社会风气
  • 3. (2023·天门模拟) 晚唐赵憬论及荆楚经济区在全国经济地位中的变化时指出:“天宝以前,四支无虞,第据编户众寡等衰州望,郢是以齿于下。后戎狄乱华,宇县沸腾,屯兵阻险,斯称巨防朝廷寻州叫列、将条勋贤之重”这一变化反映了荆楚地区(   )
    A . 区域经济发展跃居全国前列 B . 经济开发开始得到社会重视 C . 增加了经济重心变动的砝码 D . 成为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地
  • 4. (2024高三下·桂林月考) 北宋“分天下为十余路,各置转运使……使朝廷之令必行于转运使,转运使之令必行于州,州之令必行于县,县之令必行于吏民,然后上下之叙正,而纪纲立矣”。这一行政管理模式(   )
    A . 呈现权力相互牵制的特色 B . 抬高了文官与士人的地位 C . 助长因循守旧的政治风气 D . 有利于维护中央集权稳定
  • 5. (2023高二上·保定开学考) 清代奏折制度诞生后,拥有具奏权的督抚,遇大事往往先通过密折与皇帝商议,因此,在与中央部臣讨论前,皇帝往往对事情已有定见,部臣的反对意见难以奏效。这反映奏折制度(   )
    A . 造成了任人唯亲 B . 强化了政务运行的制度化 C . 加强了君主专制 D . 提高了中枢机构决策效率
  • 6. (2023高三上·长春开学考) 1887年,宜昌海关报告指出:“棉纱进口的增加是值得注意的,因为用洋纱织成的土布和洋布相竞争。”1890年,宜昌海关报告指出:“由于四川必须依赖东部诸省供给棉花,而现时印度棉纱和(东部诸省来的)棉花的零售价格,相差无几,所以买进棉花再来纺纱,反而比直接使用洋纱更贵。”上述报告可以用来说明,当时(   )
    A . 土纱对洋纱的市场竞争力加强 B . 棉花价格影响洋纱需求 C . 开埠通商导致了小农经济解体 D . 洋布进口出现停滞局面
  • 7. (2023·天门模拟) 北洋政府编纂的《清史稿》为清史研究提供了大量有价值的史料。与旧有正史相比,《清史稿》新增“邦交志”,第一次较全面地记述了整个清代的中外关系,基本抛弃了夷狄观念,不再将西方诸国视为附属国。这一变化(   )
    A . 是辩证史观指导的产物 B . 受清外交近代化的影响 C . 受通史体例改革的推动 D . 是修史传统延续的结果
  • 8. (2023高三上·长春开学考) 1938年4月,武汉举办了抗战宣传周。除了上万人的歌咏游行、十万人的火炬游行外,还有几十个演剧队和几百个口头宣传队深入武汉的大街小巷和郊区农村进行抗日宣传。抗战宣传周的举办(   )
    A . 推动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 B . 促进了中国抗战形势的明显好转 C . 激发了武汉民众抗日救亡的热情 D . 引发了全国抗日救亡运动的兴起
  • 9. (2023·天门模拟) 如图是1954年俞云阶创作的宣传画。该画作(   )

    A . 反映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B . 彰显大规模建设中民众的热情 C . 表明人民公社化运动蓬勃开展 D . 展现了“一五”计划的重要成就
  • 10. (2023高三上·长春开学考) 长期以来,约有1/4的国营企业存在亏损。过去,这些实际上早已破产的企业一直由国家给予财政补贴,干部和职工对企业亏损不负担任何责任。1986年我国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破产法》,规定严重亏损,不能清偿到期债务的国营企业,依照该法规定宣告破产。该法的颁布表明(   )
    A . 我国市场经济体制日益完善 B . 国家财政负担已经大幅减轻 C . 国营企业扩大了经营自主权 D . 我国已建立起现代企业制度
  • 11. (2023·天门模拟) 古印度键陀罗佛像(如图),是古希腊文明伴随着亚历山大远征来到印度,与当地文化相互碰撞、融合后形成的艺术成果。据此可知,键陀罗佛像(   )

    A . 是研究古代印度种姓制度的珍贵资料 B . 证实了古代印度佛教起源于古代希腊 C . 体现了希腊化时代东西方文明的交融 D . 反映了亚历山大帝国彻底征服了印度
  • 12. (2024高三上·昆明期中) 哥伦布曾在日记中写道:“臣于同月向二位陛下呈上了关于印度地区和一个叫作大可汗的君主的奏书……二位陛下即令臣率一支装备充足的船队前往印度各地,并令臣一改寻常的路径,不由陆路东行,而是跨海而西。”这段日记可用于研究的问题是(   )
    A . 传统商路的中西交流 B . 新航路开辟的动机 C . 欧洲贸易中心的改变 D . 地圆学说的正确性
  • 13. (2023·天门模拟) 有学者指出,美国人的生活水平在1900-1940年迅速提高。如图是美国家庭中汽车与家用电器普及率变化图。材料现象出现的原因可能是(   )

    A . 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推动 B . 美国在二战过程中大量获利 C . 国家干预经济范围扩大 D . 经济大危机对美国影响较小
  • 14. (2023高三上·长春开学考) 1939年初,法国主张联合苏联遏制德国,英国首相张伯伦说:“我还怀疑它(苏联)的动机。我认为这些动机与我们的自由概念没有多少共同之处,并且它只关心把别人弄得不和。”由此可见,英国拒绝联合苏联(   )
    A . 是为了反抗法西斯的侵略 B . 出于冷战对抗的现实 C . 体现了与法国争霸的企图 D . 出于意识形态的冲突
  • 15. (2024高一下·朝阳期中) 巴黎公社时期,工人向公社各种报纸投寄大量信件,对公社提出批评和建议,“其中有些是个人提出的,有些是在工人银乐部欧在国际支部通过的”,这些批评和建议往往会被提交公社审查。由此可见,巴黎公社(   )
    A . 实行直接民主 B . 重视民主监督 C . 加强舆论控制 D . 行政效率较高
  • 16. (2024高二下·深圳月考) 有学者指出,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GDP占全球经济总量的比重,从1990年的19%上升到2018年的58.5%。特别是2008年以后,它们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基本保持在80%以上,由此可知,这些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   )
    A . 始终是经济全球化主要推动者 B . 在经济的全球化中必将受到遏制 C . 打破发达国家主导经济的格局 D . 日益成为推动全球化的中坚力量
二、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52.0分)
  • 17. (2023·天门模拟) 【印刷术的普及】

    材料一:雕版印刷术在隋唐时期发明,至迟在中、晚唐已付诸应用。五代后唐时,朝廷组织雕版刻印儒家经典《九经》,至后周始刻印完毕,大大推动了儒学经典在社会上的普及。宋朝雕版印刷术使用更加普遍,“转相摹刻,诸子百家之书,日传万纸”,对文化发展是一个明显推动。宋仁宗时,毕昇发明了活字印刷术,用胶泥刻制活字,排版印刷。

    ——摘编自赵国良《中国文化简史》

    材料二:沈括的《梦溪笔谈》中记载:“板印书籍,唐人尚未盛为之。自冯瀛王始印五经,已后典籍皆为板本。庆历中,有布衣毕昇,又为活板。”到宋代,不仅有大部头典籍印行,而且有通俗启蒙性读物广泛流传。不仅中央机构(国子监等)刻书,各路官府、州县学校都刻书;也有坊肆、家刻。出现了以刻书著称的商业性中心区域,书籍普及速度大大加快。

    ——摘编自阁步克、邓小南《中国古代政治与文化》

    1. (1)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唐宋时期印刷术得以普及的主要因素。
    2. (2)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唐宋时期印刷术普及的影响。
  • 18. (2024高三上·湖北模拟) 【现代化与反现代化】

    材料一:近五百年的世界历史,就是一个现代化孕育、生成并扩散、推进的过程。在“抗拒”与“接受”这两种显而易见的立场之外,还有第三种可能性,即“反现代化”,这个立场的特别之处就在于:它接受现代化,但只接受它的形式;它接受现代化是为了控制现代化,让它为维护传统的价值取向服务,从而为避免不可避免的现代化挑战寻找一条有效的途径。它试图把“传统”与“现代”调和起来,它将“现代”服务于“传统”,让“现代”向“传统”过滤。反现代化如果不能在过程中逐渐融入现代化而使镜像与真相合为一体,那么爆裂终将产生。

    ——摘编自钱乘旦《“反现代化”——一个理论假设》

    材料二:西方发达国家发展是一个“串联式”的过程,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信息化顺序发展,发展到目前水平用了200多年时间。中国要后来居上,把“失去的二百年”找回来,就不可能沿着西方发达国家现代化发展过程亦步亦趋,必须发挥后发优势,立足中国实际,走自己的路,全面推进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打破了只有遵循资本主义现代化模式才能实现现代化的神话,克服了资本主义现代化所固有的先天性弊端,提供了现代化的全新选择,开辟了后发国家走向现代化的崭新道路,展现了人类社会现代化的光明前景。

    ——摘编自《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问答》

    1. (1)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从现代化角度评价洋务运动。
    2. (2)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式现代化模式的影响。
  • 19. (2023·天门模拟)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19世纪的最后几十年是欧洲与美国的经济萧条期。新兴工业国家的领导人对如何处理经济危机所带来的生产过剩和失业问题毫无经验。他们特别害怕社会骚乱,在某些情况下,他们似乎觉得经济萧条的到来意味着革命爆发也为期不远了。同时代的一些政治理论家也坚信殖民地能向失业工人提供移民的处所,能为剩余产品提供市场,能充当释放工业萧条时期所积累的压力的安全阀。在争夺殖民地的时代,在决定吞并海外领土的时候,欧洲政治领导人较他们的前辈扮演着更突出的角色,尽管在19世纪的上半叶,他们的前辈所发挥的作用已经相当重要。这是因为通信得到了极大改善,电报和铁路不仅使从欧洲国家的各个首都向热带地区的人发送更快捷的电报成为可能,而且也允许欧洲的大臣们能更加积极有效的影响殖民地的统治。对殖民地的激烈争夺也为同时代的军备竞赛和军国主义的支持者提供了借口。对殖民地的争夺大大激化了一战之前的几十年间,列强之间不断增加的矛盾和偏执。在欧洲分裂成两大阵营的时候,在争夺苏丹、摩洛哥和巴尔干地区(列强都把巴尔干诸国当作殖民地看待)的问题上不断出现的危机与两大同盟的形成有着密切的联系。

    ——摘编自迈克・亚达斯等著《喧嚣时代:20世纪全球史》

    1. (1)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欧洲列强激烈争夺殖民地的原因。
    2. (2)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欧洲列强激烈争夺殖民地的后果。
  • 20. (2023·天门模拟) 【中国共产党与“三农”问题】

    材料: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工农联盟是革命的主要力量,“三农”为夺取革命胜利提供了重要依靠

    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

    农业是工业化物质积累的主要来源,“三农”为社会主义国家建立发展奠定了重要基础

    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

    农村率先发起改革,“三农”为中国经济腾飞发挥了重要助推作用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

    农村是全面小康的主战场,“三农”为实现第一个百年奋牛目标做出了重要贡献

    ——摘编自唐仁健《百年伟业“三农”华章——中国共产党在“三农”领域的百年成就及其历史经验》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任选一个角度,自拟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要求:论题明确,史论结合,表述清晰)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