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目的是加强南北交通,巩固隋朝统治
②是隋文帝在位期间开凿
③加强了南北的政治、经济、文化交流
④以洛阳为中心,北抵今北京,南至今杭州
①文成公主入藏 |
②鉴真东渡 |
③玄奘西行 |
a.促进了中日文化的交流与发展,使佛教更为广泛的传播
b.开创了所的物质和文化的交流
c.为中国和印度半岛的文化交流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材料一:隋文帝即位以后,废除九品中正制,注重考查人才的学识。隋炀帝时,始建进士科,科举制形成。唐朝继承了科举制并加以完善,贞观年间,增加考试科目,以进士、班经两科为主;武则天时,增加科举取士的人数,首创武举和殿试;开元年间,任用高官主持考试,提高科举考试地位,后成定制。
材料二:文成公主入藏时,带去了谷物种子、药材、茶叶、工艺品以及历法、科学技术方面的书籍。随行的还有很多手工工匠,他们在逻些(今西藏拉萨)修建了小昭寺,并参与修建大昭寺。此举促进了吐蕃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也增进了汉藏两族的友好关系。
材料三:为探究佛教各派学说分歧,他于贞观元年一人西行五万里,历经艰辛到达印度佛教中心那烂陀寺取真经,前后十七年,遍学了当时大小乘各种学说。被世界人民誉为中外文化交流的杰出使者,其爱国及护持佛法的精神和巨大贡献,被鲁迅誉为“中华民族的脊梁”,世界和平使者。
材料四:为了学习中国的先进文化,日本派遣使节到中国。唐朝建立后的二百年间,日本正式的遣唐使来中国的共12次。每次最少250人,最多五六百人。遣唐使组织完备,成员有翻译、医师、玉生、锻生、铸生、船匠、舵师、水手等,还有留学生、学问僧多人。遣唐使给唐朝带来珍珠、琥珀、玛瑙等贵重礼品。唐王朝也回送一些高级丝织品、瓷器、乐器、文化典籍等。
材料一:重文轻武对政权的稳固有积极的作用,但也造成了负面的影响,文臣掌兵,不熟悉军务,而将不专兵,兵无常帅,导致军队的战斗力减弱,文官得到重用,逐渐形成以士大夫为主体的官僚集团。但由于政治机构重叠,相互牵制,官吏冗余,人浮于事,有时三五个人担任同一官职。官员互相推卸责任,大多不干实事,既导致办事效率下降,又增加了朝廷的财政支出。
材料二:两宋时期,契丹、党项、女真、蒙古等民族先后在中国境内崛起,并建立起辽、西夏、金、蒙古等强大的少数民族政权,在暴力冲撞与和平交往的沧桑变迁中,农耕文化与游牧文化逐渐交融。
材料三:宋真宗时,辽军大举攻宋,一直打到黄河岸边的澶州城下,威胁都城开封,北宋朝廷一片恐慌。宰相寇准力劝皇帝亲征,宋真宗勉强来到澶州城,宋军士气大振,打退辽军。之后,宋与辽议和,辽军撤回,宋朝给辽岁币。澶州旧称澶渊,所以这次宋辽盟约称“澶渊之盟”。它维持了宋辽边境长期的和平,有利于两地经济文化交流,促进了民族交融。
——选自《中国历史》
材料一:1998年在印尼忽里洞岛外海,一块黑色大礁石附近,发现了一艘阿拉伯式缝合帆船沉船,打捞的德国寻宝者将它命名为“黑石号”。沉船上满载着运往西亚的中国货物,仅瓷器就有67000多件,引起巨大轰动。
长沙窑釉里红碗 |
越窑执壶 |
白釉绿彩狮柄执壶 |
材料二:宋代手工业和商业十分繁荣,北方少数民族政权的建立,使得陆上“丝绸之路”受阻,统治者致力于开辟海上通道,对海外贸易奉行积极政策,“市舶之利最厚……所得动以百万计”。广州、泉州、明州等地所造船舶名闻四方,指南针在航海活动中得以应用,以致宋代商船远达中东、北非,因此,宋代海外贸易非常繁荣,成为当时中国对外贸易的主要途径。
——季金明《中国古代海外贸易史》
材料三:据《岭外代答》《诸蕃志》的记载,当时来南宋通商的国家有五十多个,这些国家的商人每年夏至以后乘海船前来,抵达南宋各贸易港口,十月以后陆续起航回国,南宋商人去海外贸易的国家达二十多个。
—一樊树志《国史概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