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语文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广东省普宁市勤建学校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语文期末...

更新时间:2023-07-23 浏览次数:30 类型:期末考试
一、非连续性文本阅读
  • 1. (2023高一下·阳高期末)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园林命名之最高标准,张岱已明言“无有一字入俗”,这也是园林命名同现代的“主题园”的区别。后者仅仅指出命名是表达景致的某一主题思想,而园林命名的关键却不只在于“主题”,更在于雅俗。有人认为使用古人典故就是“不俗”了,《红楼梦》第十七回中以两处题名指出了这一观念的问题,在“曲径通幽”,宝玉言之“编新不如述旧,刻古终胜雕今”,这自然是常说的“古雅”了;而在“沁芳桥”,宝玉又不喜欢别人那些“述古”的名字了。通观全篇,其所涉用典之俗的问题大抵有三:一曰陈旧,二曰犯忌,三曰“不中”。

    所谓陈旧,就是用典太过俗滥,了无新意。如众人到了潇湘馆时,论此处匾该题四字。有人说:“淇水遗风。”贾政道:“俗。”又一个道:“睢园遗迹。”贾政道:“也俗。”二者一处用《诗经·卫风·淇奥》“瞻彼淇奥,绿竹猗猗。有匪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之典;另一处用睢园,即汉梁孝王“绿竹荫渚”的菟园之典,都同潇湘馆最点景的物“竹”有关,也算应题,为何被政老称“俗”呢?主要在于,这两个典故是文人看到“竹”最容易想到的典故,几乎已经是陈词滥调了,而由自我妙思所感知的此处景致之独特也自然不可见了。

    犯忌者,多是同政事人情相悖之意。一犯在违制。如“蓼汀花溆”一景,有人拟出“秦人旧舍”,宝玉立即指出“背谬了”,桃花源之典故,本是讲“为避秦乱”而隐居的一村人,他们皆“不知有汉,无论魏晋”,这无疑暗藏着对政治的不满。二犯在重名。“稻香村”最初有人题名“杏花村”获得众人赞赏,贾政却向众人道:“‘杏花村’固佳,只是犯了正村名,直待请名方可。”三犯在“颓丧”。在蘅芜苑一处拟联,有人道:“麝兰芳霭斜阳院,杜若香飘明月洲。”众人指出“斜阳”二字不妥,那人便引古诗“蘼芜满院泣斜阳”句,众人皆云:“颓丧,颓丧!”

    所谓“不中”,就是本来显然需要提及的点题景物,没有说准或者说满了,或者明明没有的景致,却在匾额和对联中生造出来。说“不中”是“俗”,似乎也有些不妥,但是“俗”并不只针对文辞不美,还针对那些华美却不切景的辞藻。真正的“命名”乃是根据“此景”各种幽致深蕴而从生命经验中流露出来,而非为了炫耀自己的文学才华而生搬硬造出来的。

    从根本上讲,“不入俗”之难在于不能回到自我观照的世界中来,而只在“外部”的典故、概念和比拟中打转。在这一回中,特别表露出“雅”的含义的,是连贾政也比较欣赏的“沁芳”桥之命名以及“蘅芷清芬”的对联。“沁芳”之名拟出后,贾政的态度是“拈须点头不语”,脂评“六字是严父大露悦容也”。宝玉在评价前人时已提出,“雅”虽要切景,但却不能太“实”,而是要“蕴藉含蓄”;而其“含蓄”处,却是一种真正的“实在”。

    所谓“无有一字入俗”,其实就是将自我作为存在者的“主人”去面对真实的世界,面对真实的此刻的显现。然而古今鲜有人可做到极致,又知这一“真实”是极难寻找的。

    (摘编自李溪《以意造园,复以园造意:从<红楼梦>第十七回看文人园林》)

    材料二:

    中国古代园林的文学书写种类多样,异彩纷呈。园林中的建筑题名、匾额、对联和刻石等或取材于著名诗文,或出自文人之手。文学史上众多美文意境与文学家的高雅情致,皆成为中国古代园林的造景依据。拙政园来源于陶渊明《归园田居》的“守拙归园田”;沧浪亭的“沧浪”二字取自屈原《渔父》中的典故;颐和园后山“看云起时”出自王维《终南别业》“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园林散文、题园诗赋是古典文学与园林的另一种结合形式,如《阿房宫赋》《醉翁亭记》等,都是流传千古的名篇。汤显祖笔下的“牡丹亭”和曹雪芹笔下“大观园”更是将中国园林的文学书写推向了高潮。

    (摘编自袁圆《从<红楼梦>大观园看中国古代园林的文学书写》)

    材料三:

    说着,进入石洞来。只见佳木茏葱,奇花熌灼,一带清流,从花木深处曲折泻于石隙之下。再进数步,渐向北边,平坦宽豁。两边飞楼插空,雕甍绣槛,皆隐于山坳树杪之间。俯而视之,则清溪泻雪,石磴穿云。白石为栏,环抱池沿。石桥三港,兽面衔吐。桥上有亭。贾政与诸人上了亭子,倚栏坐了。因问:“诸公以何题此?”诸人都道:“当日欧阳公《醉翁亭记》有云:‘有亭翼然’,就名‘翼然’。”贾政笑道:“‘翼然’虽佳,但此亭压水而成,还须偏于水题方称。依我拙裁,欧阳公之‘泻出于两峰之间’,竟用他这一个‘泻’字。”有一客道:“是极,是极。竟是‘泻玉’二字妙。”贾政拈髯寻思,因抬头见宝玉侍侧,便笑命他也拟一个来。宝玉听说,连忙回道:“老爷方才所议已是。但是如今追究了去,似乎当日欧阳公题酿泉用一‘泻’字则妥,今日此泉若亦用‘泻’字,则觉不妥。况此处虽省亲驻跸别墅,亦当入于应制之例,用此等字眼,亦觉粗陋不雅。求再拟较此蕴藉含蓄者。”贾政笑道:“诸公听此论若何?方才众人编新,你又说不如述古;如今我们述古,你又说粗陋不妥。你且说你的来我听。”宝玉道:“有用‘泻玉’二字,莫若‘沁芳’二字,岂不新雅?”贾政拈髯点头不语。

    (节选自《红楼梦》第十七回,有删改)

    1. (1)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红楼梦》第十七回中对大观园各处命名的品评鉴赏,依据的一个重要原则是雅俗之辨。 B . “稻香村”最初被题“杏花村”获赞赏,贾政却认为不宜用“杏花村”这类已有实指的名字。 C . “淇水遗风”“睢园遗迹”被认定为“俗”,因为这两个典故是文人看到“竹”最容易想到的。 D . 因为认识到园林命名的关键因素,张岱提出了“无有一字入俗”的园林命名的最高标准。
    2. (2) 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 . 宝玉对沁芳桥的命名,表露出了“新雅”的含义,得到了贾政的赞赏,也有力证明了“编新不如述旧”的观点。 B . 园林中匾额和对联为了追求文辞华美,从而生造出此地没有的景致,这不应该归于“俗”的命名方式。 C . 《红楼梦》第十七回中关于匾额和对联命名的记述,展现了园林命名是如何在一种细致的审思及体悟中诞生的过程。 D . 颐和园后山“看云起时”因为出自王维“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的诗句,会引起游人“不中”的感受。
    3. (3) 结合材料内容,下列选项中属于“中国园林的文学书写”的一项是(   )
      A . 古典园林中洞门有种“穿越”性,“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与古人造园反复借用的“桃花源”意境有关。 B . 未来的园林设计建造者,要想提高园林艺术的理论水平,必须广泛地阅读中国古典园林文学,站在更高层次上来鸟瞰园林艺术自身。 C . 宋代司马光定制过一套古代衣冠,“人独乐园则衣之”,表达对董仲舒、陶渊明、王子默、白居易等七位先贤的敬慕。 D . “园林文学”是园林类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掌握园林文学的基本知识对于培养园林类专业学生的文学素养起着重要的作用。
    4. (4) 请简要分析材料一第一自然段的论证思路。
    5. (5) 《红楼梦》第十七回中,桥上亭的拟名先是“翼然”,后改拟为“泻玉”,最后改拟为“沁芳”。请结合材料观点,谈谈你对此的理解。
二、文学类阅读-双文本
  • 2. (2023高一下·普宁期末)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文本一:

    一封信

    庐隐【注】

    冬天的日子实在太短,现在太阳只露着些微弱的残照,射在玻璃公司的黑烟筒上,一闪一闪地放光。屋子里也渐渐黑上来,但那火炉里熊熊的火光,照耀着地毡现出一片红润;我坐在炉边一张卧椅上,四面沉寂的空气围绕着我,差不多要睡着了。

    叮啷啷一阵电话铃响,我就赶忙走过去接了,原来是我的朋友王彝西的电话,约我到她家里参观她们的家庭康乐会的成立会,我很高兴地答应了,披上围巾,戴上手套,叫了一辆车子,约有一刻钟就到了。许多来宾已经都坐在礼堂里,我进去也照样地坐下,恰好才开会。她的兄弟克逊报告了开会的宗旨——建设新家庭为改造社会的基础——跟着就是她小弟弟仕予,年纪只有七岁,也有篇很明确恳切的演说,满屋子鼓掌的声音,噼啪噼啪响个不停;后来她们姊妹三人又有一个很美丽的跳舞,约有一点钟这会开完了。来宾出了礼堂,散在各屋子,三五成群地谈笑。我就和彝西还有几个同学围着炉子成一个半圆圈坐着,大家说故事猜谜,热闹极了。在这个愉快充满心田的景象中,忽然我心里起了一个念头,因问彝西道:“清漪有信来吗?”彝西听了这话并不答言,凝神从她衣袋里拿出一封信来,我心里很急,等不到她递给我,早就夺过来了。文宣她们也急着要看,因而我就把这封信高声念了出来,下面的话,正是清漪说的:

    我亲爱的老友彝西,昨天我忽得到一件很可怜的消息——这个你应该也是这样想;前几个月,你到我家里来,梅生不仍旧是一个很活泼天真的小女孩吗?我想你总能记得她今年只有十五岁;但是她是一个很微弱可怜的小羊,她的母亲没有能力保护她。因为没有饭和衣服,使她很活泼的生长,所以当她十二岁的时候,她常到我家里帮她母亲做活,她母亲在我家做佣工差不多八年了——那时候我就很爱她,每逢我有空的时候,常常教她认字;她很聪明,有一双漆黑明亮的眼珠,你不是也称赞过她吗?我很佩服你的眼光,她实在是一个天才!

    我曾记得有一次,从学堂里回来,抄了一首很好听的歌词,我就和着钢琴唱了两遍,她在旁边凝神听着,等我唱完了,她笑嘻嘻和我说她也愿意唱这个歌,要我教她,我想她统共只认了不到二百个字,怎能唱这歌呢?我就告诉她说:“你没有这个能力,等过些日子再教你。”她听了这话很不高兴,后来她再三说她要试试看,我没法子,就教了她一遍,老友!你猜怎么样?她竟唱出来了!如此的才智,我真没有多见呢!

    自从知道了梅生的天赋,我格外地喜爱她。这时候我家里曾请一个先生教我弟弟妹妹,因而也叫梅生和他们一齐念书。她的精神益发畅快活泼,一直这样过了两年,她已经十四岁了。她的母亲因为要到乡下看她外祖母去,也要把她带回去。过了一年萧妈仍旧到我家来,但是梅生竟没同来,我心里很奇怪就问她,萧妈还未答言,已经先哭了!

    呀!老友!可怜的历史,就从此开始了!

    萧妈哭了半天,才断断续续地说道:“小姐!梅生……死……死了!……唉!”

    我听了这句话,心里不知是苦是愁!呀!老友!一个人若是忽然听见她夙昔所爱的人好好的便死了,这不是件很伤心的事情吗?

    但是梅生到底为什么死的呢?我不能不追问。后来听萧妈说,才知道梅生因为她外祖母病了,没钱买药,和他们庄子上陈大郎借了二十块钱,陈大郎本是个“为富不仁”的恶棍,他看见梅生就起了不良的心,所以才把钱借给她!

    老友!你想乡下人知道什么?何曾知道因这有限的二十块钱,便把个可爱的孩子——或者将来的天才——送掉了!

    陈大郎立刻逼着萧妈还钱,并且不止二十块,连本带利二十五块呢!他说若是不还钱,就要到县里去打官司。可怜萧妈吓得只是发抖。

    老友你应当知道,法庭待乡下人是什么样的?那一群如狼似虎的衙役,和可怕森严的公堂,什么人见了都是胆寒。

    萧妈自然不敢去了!但是陈大郎的目的达到了!……老友,穷人真是可怜呢!……什么是世界,简直是一座惨愁怨苦的地狱!

    一天下午,庄南那所高大青砖瓦房,东边上屋里,一个年纪三十多岁的妇人厉声向梅生道:“你既到了我这里,第一要知道规矩,早上天没亮就得起来,扫院子,烧火预备开水;晚上伺候着我们都睡了你才许睡,没得我的话,不准和别的人说一句话,或出这屋子一步,晚上就拿张板凳在门后头搭铺睡觉……这些话,都听见了没有?”梅生吓怔了,不知要说什么?这妇人看她不应,走过去,伸出手来,狠命在她左右颊上打个不休。牙血和鼻血染了她的大襟和脸上,斑斑点点好像开残的桃花落片,但这妇人怒气还没消,听梅生痛哭,益发火上加油,从床底下拿一块棉花塞住她的嘴,从墙上摘下一根藤鞭,用力毒打!

    梅生遭了这顿毒打,竟痛得昏过去,第二天满身都露有青紫的伤痕和浮肿;活泼的眼睛也失了清莹皎洁的光;眼皮肿了起来,像两个核桃似的。

    萧妈听了这个消息,赶紧跑到那里,但陈家的仆人不许她进去,她没能力反抗,站在门口痛哭了一阵,自己回去了!

    过了几天,陈家后院厕所旁边,有一间矮小的破屋子,窗格子已经被风打得斜在一边,从这窗户看进去,很模糊,看不见什么。太阳已经下山了,可那细弱的呻吟声,和惨凄的哭声,却顺着风吹过来,末后在这呻吟声中更夹一种哀厉的呼声“妈呀!……痛……天啊!”喊了许久,但是没有一个人应她,或安慰她!若有,只是那冥冥中的上帝罢了!

    哀号的声音,渐渐微弱,还余着些许断续的呻吟声,如此支撑了一夜,直到第二天的阳光重照到这个破屋子的时候,那微弱的小羔羊面上露着笑容。因为她已经离开这混浊的世界,离开地狱,到极乐园去了!

    老友!梅生的结果就是如此了!我所要告诉你的,也就由此告一段落,但是老友!你对于这段悲剧觉得很平常吗?……我心里不知为什么,好像有种东西填住了我的气管似的,我实在觉得不平!……这或许是我没有很多经验,你以为怎样呢?……可是你再来我家的时候,永不能见那个聪敏可爱的小孩子了!只有她的影子,和她的命运,或者要永久存在你脑子里,因为这是很深的印象!再谈!

    我把这封信念完了。大家仍旧沉默,回想前一点钟彝西姊妹兄弟开会的乐趣,大家不能再愉快,因为愁苦的同情充满了大家的心田!

    铛,铛,铛,壁上的钟一连响了十下,这才觉得时候已经不早,遂都分途回去。我也坐了车子,趁着昏沉的夜色,映着几点的疏星,冒着寒风晚雾回来,到了家里,这个很深的印象,仍不停在我脑子里回旋,直到现在!……

    (有删改)

    文本二:

    庐隐在《著作家应有的修养》一文中说,作家内质方面的修养应该有二:“一应对于人类的生活,有透彻的观察,能找出人间的症结,把浮光下的丑恶,不客气地、忠实地披露出来,使人们感觉有找寻新路的必要。二应把他所想象的未来世界,指示给那些正在歧路上彷徨的人们,引导他们向前去,同时更应以你的热情,去温慰人间的悲苦者,鼓励世上的怯懦者。”

    【注释】庐隐:五四时期著名的作家,与冰心、林徽因被称为“福州三大才女”。

    1. (1) 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小说用哀伤的笔调叙写了一个悲伤的故事,聪敏可爱的乡下女孩梅生遭高利贷盘剥,被迫卖身偿债,最后被虐待致死,表现了农村阶级压迫的残酷性。 B . 在小说里,“我”是一个易感多愁又富有同情心的人,一方面“我”对梅生的不幸遭遇深感同情,另一方面“我”又为自己无力帮助梅生而自责不安。 C . 小说选取了梅生认字、学歌等日常小事,来表现她的聪慧勤敏、天真活泼的个性,使梅生的形象显得自然、真切,更富有感染力。 D . 小说中的梅生虽有痛苦和不满,但不能为自己的命运而斗争;其母亲虽然疼爱女儿,但无力改变现实。这些都增强了小说的悲剧性。
    2. (2) 下列对文本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正确的一项是(   )
      A . 小说采用书信的形式,在叙事上显得灵活、亲切,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但在结构上往往会出现散漫的毛病,跳跃性大,不够紧凑。 B . 小说以第一人称视角叙事,以“我”的所见所闻真实地讲述了乡下姑娘梅生的悲剧,叙事有详有略,情感细腻,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C . 小说中有多处用“小羊”“小羔羊”来指代梅生,是为了突出她性格像初生的小羊一样脆弱,所以注定会得到这样的结局。 D . 小说采用侧面描写的手法塑造梅生的形象,比如“我”回家后的难以忘怀及大家听信后的沉默,都表现出梅生深受大家的喜爱。
    3. (3) 小说主要讲述的是梅生的故事,开头却记叙“我”参加朋友王彝西的“家庭康乐会”的情形,这样安排有什么作用?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4. (4) 茅盾在《庐隐论》中评论说:庐隐很天真地把她的“心”给我们看……她这种既天真又严肃的态度贯穿在所有的作品之中。你怎么看待这个观点呢?请结合两则文本谈谈你的理解。
三、文言文阅读
  • 3. (2023高一下·普宁期末)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今有羿、逢蒙、繁弱于此,而无弦,则必不能中也。中非独弦也,而弦为弓中之具也。夫立功名亦有具,不得其具,贤虽过汤、武,则劳而无功矣。汤尝于郼、薄矣,武王尝穷于毕、䄇矣,伊尹尝居于庖厨矣,太公尝隐于钓鱼矣。贤非衰也,智非愚也,皆无其具也。故凡立功名,虽贤,必有其具,然后可成。

    宓子贱治亶父,恐鲁君之听谗人,而令己不得行其术也,将辞而行,请近吏二人于鲁君与之俱。至于亶父,邑吏皆朝。宓子贱令吏二人书。吏方将书,宓子贱从旁时掣摇其肘,吏书之不善,则宓子贱为之怒。吏甚患之,辞而请归。宓子贱曰:“子之书甚不善,子勉归矣!”二吏归报于君,曰:“宓子不得为书。”君曰:“何故?”吏对曰:“宓子使臣书,而时掣摇臣之肘,书恶而有甚怒,吏皆笑宓子。此臣所以辞而去也。”鲁君太息而叹曰:“宓子以此谏寡人之不肖也。寡人之乱子,而令宓子不得行其术,必数有之矣。微二人,寡人几过。”遂发所爱而令之亶父,告宓子曰:“自今以来,亶父非寡人之有也,子之有也。有便于亶父者,子决为之矣。五岁而言其要。”宓子敬诺,乃得行其术于亶父。三年,巫马旗短褐衣弊裘而往观化于亶父,见夜渔者,得则舍之。巫马旗问焉,曰:“渔为得也,今子得而舍之,何也?”对曰:“宓子不欲人之取小鱼也。所舍者小鱼也。”巫马旗归,告孔子曰:“宓子之德至矣,使民暗行若有严刑于旁。敢问宓子何以至于此?”孔子曰:“丘尝与之言曰:‘诚乎此者刑乎彼。’宓子必行此术于亶父也。”夫宓子之得行此术也,鲁君后得之也。

    鲁君后得之者,宓子先有其也。先有其备,岂遽必哉?此鲁君之贤也。

    三月婴儿,轩冕在前,弗知欲也;斧钺在后,弗知恶也;慈母之爱,谕焉。诚也。故诚有诚乃合于情。精有精乃通于天。乃通于天水木石之性皆可动也又况于有血气者乎?故凡说与治之务莫若诚。听言哀者,不若见其哭也;听言怒者,不若见其斗也。说与治不诚,其动人心不神。

    (节选自《吕氏春秋》,有删改)

    【注释】①羿、逢蒙:《荀子·正论篇》:“羿、逢蒙者,天下之善射者也。”②繁弱:古良弓名。

    1. (1) 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加句读,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

      乃A通B于C天D水E木F石G之H性I皆J可K动L也M又N况O于P有Q血R气S者T乎

    2. (2) 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汤尝约于郼、薄矣”与“约为婚姻”(《鸿门宴》)两句中的“约”字含义相同。 B . 太公,指姜子牙,相传其曾垂钓于渭水之滨,偶遇周文王获赏识,后辅佐文王建立霸业。 C . “宓子先有其备也”与“圣心备焉”(《劝学》)两句中的“备”字含义不同。 D . 轩冕,古时卿大夫乘轩戴冕,因用以代表官位爵禄或显贵的人,文中指官位爵禄。
    3. (3)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文章开篇以善射之人必须拥有良弓和弓弦才能射中目标类比,说明建立功名也必须具备一定条件,然后才可以成功。 B . 宓子贱治理亶父时,担心鲁君听信谗言,于是假装干扰两位官吏的书写委婉地向鲁君进行劝诫,成功地说服了鲁君。 C . 三年之后,巫马旗简装粗服,暗地里到亶父去观察宓子贱施行教化的情况,并从人们捕鱼的行为中得到了答案。 D . 文末以婴儿能懂得母爱为例探讨宓子贱治理亶父的成功之道,认为劝勉他人、治理政事要赤心诚意才能感化人心。
    4. (4)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寡人之乱子,而令宓子不得行其术,必数有之矣。

      ②听言哀者,不若见其哭也;听言怒者,不若见其斗也。

    5. (5) 宓子贱能把亶父治理好的原因有哪些?请简要概括。
四、古代诗歌阅读
  • 4. (2023高一下·普宁期末)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列小题。

    题崔公池亭旧游

    温庭筠

    皎镜方塘菡萏秋,此来重见采莲舟。

    谁能不逐当年乐,还恐添成异日愁。

    红艳影多风袅袅,碧空云断水悠悠。

    檐前依旧青山色,尽日无人独上楼。

    1. (1) 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是(    )
      A . 起句回忆昔日游览崔公池所见之景:水清如镜的池塘里,绽放着芳香红艳的荷花,时节已是初秋了。 B . 颔联诗人避开对昔游之乐的具体描写,而以抒情之笔写今日之感慨,且饱含人生哲理,读来别有韵味。 C . “红艳影多风袅袅”中的“红艳”指荷花,此句是说荷花繁盛,水中倒影与水上花枝一起在风中摇曳。 D . 诗题曰“题崔公池亭旧游”,末句云“尽日无人独上楼”,可见此次重来,既无主人崔公,亦无他人陪伴。
    2. (2) 清代诗人屈复《唐诗成法》评此诗曰:“情景兼到,照应有法。”请结合全诗,谈谈你的理解。
五、情景默写
  • 5. (2023高二下·黑龙江期末)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 (1) 白居易在《与元九书》中写道:“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这两句既强调了写作要有现实针对性,又体现了知识分子的社会担当和时代责任。如魏征的《谏太宗十思疏》,“”两句以水、舟喻君民关系,强调竭诚待下的重要性。
    2. (2) 杜甫《登岳阳楼》中,借“昔、今”二字展开思路,为全诗的浩大气势奠定基础的句子是“”。
    3. (3) 龙是中国古代传说中的神异动物,是我国汉族的民族图腾,也是中国文化的突出符号。我国龙文化源远流长,“龙”在古诗文中更是俯拾即是,如“”。
六、简答题组
  • 6. (2023高一下·普宁期末)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大海上漂浮着宝石般的玫瑰花,天上卷曲的云朵也被映衬成一抹胭脂,海的尽头是在疯狂吞噬一切的风暴……这幅“画作”,是一位毫无绘画基础的网友用软件生成的。目前在社交媒体上流行的AI绘画网站和工具,简单输入几个关键词,十几秒后,就能得到一副AI绘画。现在的人工智能技术发展 , 进步的速度着实让人惊诧,而且从实验成果来看,AI绘画的水平不算低,有些甚至比新人画手更优秀。这也引发了人们的讨论和担心,既然AI绘画速度快、成本低、画质精美,那么它是否会替代人类绘画?是否会造成艺术的消亡

    其实放眼各行各业,科技进步改变行业发展走向的案例,已经。就像当年火车替代马车、机器替换掉流水线上的工人一样,技术带来的冲击,一定会影响到一些人的饭碗。

    不过,要说AI人工智能正在干掉绘画师,“统治”绘画行业,那无疑为时尚早。到目前为止,AI主要是运用于一些工作相对简单且重复度高的领域。绘画行业凝结着画师的思想和情感,一副大师级的作品,往往是经过长期思考、沉淀和打磨的结果。所以,AI可以进行绘画,但它现在还远远无法取代个人,进行一种关于绘画的艺术和思想表达。担心AI绘画造成艺术的消亡,其实是

    1. (1) 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
    2. (2) 请将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改成一个长句。可以改变语序、少量增删词语,但不得改变原意。
    3. (3)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使用了比喻和拟人的修辞手法,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其表达效果。
七、选择 简答
  • 7. (2023高二下·平罗期末)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水稻从何而来?如果你在野外遇到一丛长相酷似水稻的“瘦弱”植物,可千万不要小瞧它,它很可能是水稻的祖先——野生稻。

    野生稻在我国分布广泛,普通野生稻的植株就如同一丛杂草,稻穗上的籽粒较小,稻芒较长。为了避免被小动物采食,。这种落粒习性虽然保证了野生稻的繁衍,却限制了它走上人类的餐桌。但有一些野生稻出现了基因突变,最终被人类“驯化”成重要的粮食作物——水稻。

    让成熟的果实“老老实实”留在枝头,是植物被“驯化”的重要一步。如何让野生稻的籽粒在成熟之后不会立即脱落?这与一个特殊的结构有关,。我们常说“瓜熟蒂落”,而离层这层特殊的细胞就是掌管果实与植物体连接和分离的关键部位。

    果实发育时,离层细胞与茎干的其他细胞并没有很大区别; , 离层细胞的细胞壁就开始降解,细胞变成游离状态,果实就断开与母体的连接,开始新的“征程”。发生基因突变的野生稻,不能形成离层结构,籽粒成熟后,需要很大的拉力才能将其与母体分离。

    1. (1) 下列句子中的“呢”和文中加点处“呢”表达的语气相同的一项是(   )
      A . 晚场电影八点才开呢。 B . 现在呢,跟过去大不同了。 C . 这件事谁不知道呢? D . 这件事该怎么办呢?
    2. (2) 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八、材料作文
  • 8. (2023高一下·正定月考)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一团火遇到柴,给寒冬的女孩带来了香甜的梦;一团火遇到烟花,把漆黑的夜空点缀得五彩斑斓。

    以上材料给你怎样的感悟与思考?请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