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历史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广东省汕头市潮阳区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下学期历史7月...

更新时间:2024-07-14 浏览次数:16 类型:期末考试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每小题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请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所选的选项涂黑。
  • 1. (2023八下·潮阳期末) 19世纪四五十年代,清朝部分士大夫热衷于研究世界及中国边疆的史地之学。以林则徐、魏源等人为代表的部分官员分别著有《四洲志》《海国图志)《瀛衰志略》等介绍西方的著作,这一现象的出现主要是( )
    A . 西学观念兴起 B . 中外冲突加剧 C . 洋务发展需要 D . 热衷地理研究
  • 2. (2023八下·潮阳期末) 在维新变法期间,军机大臣为光绪帝草拟变法诏令时常变换其内容。守旧官僚也多以“看不懂”或“不识”等理由拒不执行诏令。由此可见,维新变法( )
    A . 使皇帝的权利受到限制 B . 受到封建顽固势力的阻挠 C . 促进了近代思想的解放 D . 动摇了清政府的统治基础
  • 3. (2023八下·潮阳期末) 甲午海战后,列强在中国开设的银行越来越多,这批中外“合办”银行,纷纷给予满清政府大量借款。这些银行的设立( )
    A . 推动了中国金融体系的发展 B . 说明侵华方式转为资本输出 C . 导致中国通货膨胀影响经济 D . 解决中国民族工业资金问题
  • 4. (2024八上·禅城期末) 1907年,京师大学堂招收的第一批速成科学生期满毕业。在毕业典礼上,在总监督的率领下分别向“万岁牌”和“圣人位”行三跪九叩之礼。这说明近代中国高等教育( )
    A . 决定了中国教育发展方向 B . 注重礼节并促进思想解放 C . 受新文化运动的影响不大 D . 仍然带有浓厚的封建色彩
  • 5. (2023八下·潮阳期末) 1920年,毛泽东从北京返回湖南后创办了一个文化书社。其中最受欢迎的中文书刊有《劳动界》、《新青年》、《马克思<资本论>入门》、《新生活》等。这一现象说明( )
    A . 政府支持文化事业 B . 百姓知识水平提高 C . 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D . 中共宣传影响力大
  • 6. (2023八下·潮阳期末) 蒋介石曾评价太平天国运动是“十九世纪在东方第光荣之历史”。 然而在1930年后他却开始对其进行全面的否定和批判,甚至提出在政治上效法曾国藩当年“攘外必先安内”的方针。发生这一变化是因为( )
    A . 国内工人运动高涨 B . 北伐战争已取得胜利 C . 革命根据地的发展 D . 反清革命的政治需要
  • 7. (2023八下·潮阳期末) 下图是民国二十九年八月三十日《南京晚报》刊登的部分内容。晚据此可以得出该报出版于公元( )

    A . 1939年 B . 1940年 C . 1941年 D . 1942年
  • 8. (2023八下·潮阳期末) 著名历史学家陈垣于1949年9月9日发表了《对北平各界代表会议的感想》:“解放后的北平,看不见打人的兵,街上看不见乞丐,看不见整天花天酒地的政府官吏,看不见托人情送官礼的事……这些虽只是表面的现象……却说明了政府实质上已有了根本的不同。”该文发表的背景是( )
    A . 人民解放军统一中国大陆 B .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召开 C . 中华人民共和国即将成立 D .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即将召开
  • 9. (2023八下·潮阳期末) 抗美援朝期间,全国人民壮志昂扬,在国内掀起了大规模的增产节约运动。截至1952 年底,全国工农业总产值平均增长率达到21%,国有工业产值增长了2.6倍。可见该战争( )
    A . 改变了我国工业长期落后的面貌 B . 激发了人民的奋斗精神和爱国热情 C . 加速了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步伐 D . 促使中国国际地位得到进一步提高
  • 10. (2023八下·潮阳期末) 下图是1952年的一幅漫画,图中描绘了农民依照自愿互利、典型示范、国家扶持的原则,开展农业互助的场景。这反映了当时我国( )

    A . 农业落后局面基本改变 B . 土地性质发生根本变革 C . 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提高 D . 国民经济调整任务完成
  • 11. (2023八下·潮阳期末) “在这轮红日(新中国)诞生之时,之前遗留下来的工业数量极少,且70%集中于东部沿海独长地带……到了‘一五’期间,苏联援建 的156项大型项目中 80%设在了内地,694项重点工程中70%设在了中、西部。”这说明“一五”计划( )
    A . 集中力量优先发展重工业 B . 工业体系全面建立 C . 实现了社会主义工业化 D . 工业布局得到调整
  • 12. (2023八下·潮阳期末) 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奠定基础的是( )
    A . 建立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B . 实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C . 召开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D . 开展基层群众自理制度
  • 13. (2024·柳州模拟) 根据下列饼状图反映的信息可以得出的结论是,新中国(     )

    A . 成为真正独立自主的国家 B . 土地改革运动胜利完成 C . 建立起社会主义基本制度 D . 进入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 14. (2023八下·潮阳期末) 20世纪50年代我国某一宣传画上标有“让高产‘卫星’永远在天空运转”的字样。该标语的内容反映了( )
    A . “一五计划”取得突出成就 B . 渴望改变落后农业国的面貌 C . “人造地球卫星”发射成功 D . 人民群众拥护社会主义改造
  • 15. (2023八下·潮阳期末) 他将“为官一任,造福方”根植于心,在兰考的470天中靠着辆自行车和一双铁脚板,深入到120多个生产大队走访、调研,研究出治理兰考“三害”的新路子。他就是( )
    A . 雷锋 B . 焦裕禄 C . 王进喜 D . 邓稼先
  • 16. (2023八下·潮阳期末) 正确区分历史史实、历史评价、历史结论等是学好历史的基本技能。其中,历史评价是对历史现象或历史事件进行态度与价值的评判表述。下列选项不属于历史评价的是( )
    A . 中共八大提出坚持综合平稳中稳步前进的经济建设方针 B . 1958年提出的“三面红旗”脱离了国情和经济发展规律 C . 民族区域自治为我国实现各民的族共同繁荣奠定了基础 D . 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创了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 17. (2023八下·澧县期中) 1978年9月,邓小平在东北、天津等地发表一系列谈话,史称“北方谈话”,强调“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根本表现,就是能够允许社会生产力以旧社会所没有的速度迅速发展,使人民不断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能够逐步得到满足。”这一论述表明邓小平(    )
    A . 对社会主义建设进行了理性反思 B . 主张政治上实行系统的拨乱反正 C . 明确了国家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 D . 对社会主义本质形成成熟的认知
  • 18. (2023八下·潮阳期末) 中国改革从农村到城市,从试点到推广,从对内搞活到对外开放,不断向广度和深度推进。据此可知,中国改革取得巨大成就主要得益于( )
    A . 人民群众的不懈努力 B . 邓小平的英明指导 C . 渐进式改革符合规律 D . 政策落实精准到位
  • 19. (2023八下·潮阳期末) 1979年,深圳的谬真一家5口每月可凭猪肉票买6.80元的肉,凭豆腐票买0.64元的豆腐,凭鱼票买3.20元的鱼,凭海味票买0.70元的海鲜。这一现象可以印证当时( )
    A . 人们的饮食结构非常合理 B . 我国已完全打破了计划经济体制 C . 深圳特区人民生活水平高 D . 部分地区仍然实行计划经济体制
  • 20. (2023·广东模拟) 下图是2001-2021年我国进出口贸易额变化,这一变化主要得益于我国( )

    A . 设立了经济特区 B . 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C . 开辟经济开放区 D . 建立市场经济体制
  • 21. (2023八下·潮阳期末) 近年来,“硬核"词不时出现于领导 人的讲话之中。这一网络用语被赋予了如“强大核心竞争力”“经得住考验”等新的含义,成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的“新元素”。这反映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
    A . 独立自主,求真务实的要求 B . 重视网络,服务大众的追求 C . 与时俱进,推陈出新的特点 D . 植根塑魂,广为吸收的原则
  • 22. (2024八下·从江月考) 在某校“纵览时代风云,汇聚中国智慧”的综合实践活动成果展中,展示了如下大事年表。它所汇聚的“中国智慧”是(   )

    时间

    大事

    2014年

    亚太经合组织第22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在北京举办

    2016年

    二十国集团领导人峰会在杭州成功举办

    2017年

    金砖国家领导人在厦门会晤

    2019年

    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在北京举行

    2022年

    第24届冬奥会与冬残奥会在北京举行

    A . 加强与亚非国家的团结与合作 B . 积极推动与西方国家建交 C . 争取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D . 全球治理的共商共建共享
  • 23. (2023八下·南宁期末) 近年来,中国为发展中国家提供180个减贫项目、118个农业合作项目、178个促贸援助项目、103个生态保护和应对气候变化项目、134所医院和诊所、123所学校和职业培训中心等。这表明中国( )
    A . 积极践行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 B . 在国际事务中发挥了中心作用 C . 已经成为科技发达的世界强国 D . 社会主义制度的优势十分明显
  • 24. (2023八下·潮阳期末) 习近平总书记在谈到中国梦时讲到,中国梦是民族的梦,也是每个中国人的梦。只要我们紧密团结,万众一心,为实现共同梦想而奋斗,实现梦想的力量就无比强大。据此,实现中国梦需要依靠( )
    A . 综合国力的提升 B . 中国道路的坚定 C . 中国力量的凝聚 D . 中国理论的创新
  • 25. (2023八下·潮阳期末) “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是党第二个百年奋斗的目标,对该奋斗目标进行战略规划的会议是( )
    A . 中共十七大 B . 中共十八大 C . 中共十九大 D . 中共二十大
  • 26. (2023八下·潮阳期末) 近年来,驻澳军队广泛开展“中国故事”系列文化联谊活动,创作了《可爱的中国》、《澳门同胞的中国心》和《吉祥澳门》等作品,受到澳门民众的热烈欢迎。这些举措( )
    A . 是对“九二共识”的认同 B . 促进了内地与澳门的经贸联系 C . 彰显了澳门的高度自治权 D . 增强了澳门民众的祖国认同感
  • 27. (2023八下·潮阳期末) 面对新形势,站在两岸关系发展的新起点上,两岸双方应该胸怀民族整体利益、紧跟时代步伐,携手巩固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大局,共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下列选项不会影响两岸关系进一步发展的是( )
    A . 外部势力不断打“台湾牌”挑动两岸的敏感神经 B . 蔡当局否认“九二共识”,在岛内推行“去中国化" C . 海峡两岸加强经济性、事务性商谈以及政治对话 D . 台岛内一部分青年人在民族国家认同上出现偏差
  • 28. (2023九上·开学考) 2022年6月17日,中国完全自主设计建造的国产航母“福建舰”下水,并在三个月内完成了主要部分的舾装工作,比山东舰快了近10个月。这说明了中国航母( )
    A . 仅为展示科技进步 B . 已赶超美国居首位 C . 建造技术已超以往 D . 迎来国产航母时代
  • 29. (2023八下·潮阳期末) 五一假期期间,一首名为《小小花园》的童谣刷屏网络,并迅速蔓延到微信、微博、小红书等平台,引发起大量网友的模仿。这说明了( )
    A . “挖呀挖”挖到人们的内心 B . 网络实现自由不受法律约束 C . “学蹭热点”是成名的方式 D . 网络传播具有速度快的特点
  • 30. (2023八下·潮阳期末) 在新冠疫情肆虐全球时,中国派出医疗团队赴伊朗、伊拉克、意大利等国家协助开展疫情防控,向国际社会提供数以亿计的抗疫物资援助。材料主要阐明( )
    A . 疫情影响世界发展 B . 国际社会摒弃偏见 C . 中国展现大国担当 D . 和平发展成为主流
二、综合题(本大题共三题,31题12分,32题14分,33题14分,共40分。
  • 31. (2023八下·潮阳期末) “青年强,则国家强”“未来属于青年,希望寄予青年”,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对广“大青年朋友的殷殷寄语。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古代对“老”与“少”的描述:老成持重、老练通达、老当益壮、少年老成、年少轻狂、少不更事、长幼有序……

    近代对“老”与“少”的描述:知吾国当此内忧外患纷乘之时,必求所以自存之道。由后之说知吾国欲求自存,必须求之国民自身……盖民为国之根本,而青年又民之中坚也。欲国之强,强吾民其可也:欲民之强,强吾青年其可也。

    ——摘自1916年高语罕《青年与国家之前途》

    材料二:

                                                                                                                                                                                                                        

    篇名

    作者

    内容提要

    《敬告青年》

    陈独秀

    青年应该是自主的、进步的、进取的、世界的、实利的、科学的。

    《青年与国家之前途》

    高语罕

    详论国民之贵任,详细阐释了青年于国家前途的重要性。

    《青年与欲望》

    陈圣任

    作者认为想要拯救中国青年,必须从增进其高尚欲望开始。

    《青年之自己教育》

    朱如一

    本文详细分析了青年自己教育的原因及重要性。

    《告青年》

    郭仁林

    作者就尽其在我、务正其心、戒虚荣、戒权诈、耐吃苦等五则事情告之青年。

    材料三:

    1938年7月9日,与国民党关系紧密的三民主义青年团在武昌正式成立,蒋介石亲自担任三青团团长。该团成立后,即规定5月1日起至7日为青年运动周,同时请求国民党中央通令全国以每年5月4日为青年节并颁发纪念办法16条。

    1939年3月,陕甘宁边区西北青年牧国联合会正式规定以5月4日为青年节。

    ——摘自百度百科文献

    1. (1) 根据材料一,指出中国古、近代对“老”与“少”观念的变化,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变化的原因。
    2. (2) 根据材料二,概括《新青年》表达的青年观。结合所学知识谈谈《新青年》对近代青年的作用。
    3. (3) 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国共两党一致选取5月4日作为青年节的理由。
  • 32. (2023八下·潮阳期末) 二十大报告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既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自己国情的中国特色。回顾历史,回答问题。

    材料一:

    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创造性地发展马克思主义。我们党的历史,就是一部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就是一部不断推进理论创新、进行理论创造的历史。

    ——摘编自《从百年党史领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材料二:

    中国现代化的发展历程

    阶段

    内容

    特征

    防御性现代化(1860-1911)

    物质现代化的起步

    这一时期是中国现代化运动的开端,中国的社会变革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政治现代化的尝试

    自觉性现代化(1911-1949)

    孙中山关于国家现代化建设的构想

    这一时期的现代化是被延误的、局部的、缓慢发展的现代化。

    思想上现代化意识的觉醒与不断发展

    中国式现代化(1949年至今)

    从工业化到“四个现代化

    这一时期,党领导人民开启了探索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阶段,经过几代人的持续努力,探索出超越西方现代化和苏联现代化的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实现了从“落后于时代”到“引领时代”的发展。

    “中国式的四个现代化”的提出与发展

    中国式现代化的丰富与拓展

    材料三: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关键在党。”

    ——摘编自党的二十 大报告内容

    1. (1) 依据材料指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我国在改革开放后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国情相结合,开辟了一条怎样的道路?
    2. (2) 阅读以上材料,围绕其主题提炼一个观点,并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论证合理,逻辑清晰)
    3. (3) 材料指明党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处于什么地位?谈谈你对“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关键在党"这句话的理解。
  • 33. (2023八下·潮阳期末) 报刊是信息传递的重要载体,不仅开拓了大众的视野,同时还见证着时代发展和社会变迁。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895年,以康有为为代表的维新派创办了《万国公报》,以抨击时政、启发明智为主要目的。受到西方文化影响,近代中国知识分子不断在报刊中灌输教育理念,如在《申报》《时务报》《上海新报》等开辟了教育专栏,通过转载或汉译当时的西方文化思想内容,已达到“救亡”目的。随着社会矛盾的激化,康有为、梁启超、王韬等资产阶级代表又相继在《时务报》《循环日报》中开辟时政专栏,以报刊为武器进行声讨,抨击晚清封建统治与列强……近代中国还产生了较多女性杂志,如《女学生杂志》《女报》等,其宣传的“戒缠足”与“兴女学”在当时掀起了社会热潮。

    ——摘编自刘景泰《近代中国报刊事业的发展演变探析》

    材料二:

    1979年2月19日,《人民日报》刊登《靠辛勤劳动过上富裕生活》一文,报道了广东省中山县小榄公社社员黄新文的事迹。黄新文一家在参加生产队集体劳动的同时,自主发展以养猪为主的家庭副业,全年家庭收入大大超过当地水平,成为第一个被公开报道的农民“万元户”。他的事迹成为人们追求生活富裕最直接、最明显的标志。

    ——摘编自文章《农村改革第一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探索与推广》

    材料三:

    新中国成立后取得的巨大成就

    1. (1) 根据材料一,分析报刊在推动近代中国社会进步方面起到的作用。
    2. (2)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主要形式是什么?这一政策对农村发展带来哪些影响。
    3. (3) 观察材料三,谈谈中国在哪一方面取得巨大成就,并分别指出刊登的历史事件是什么?
    4. (4) 近年来,新媒体发展迅猛,对传统报纸造成巨大冲击,你认为传统报纸会消失吗?请谈谈你的看法。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