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历史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广东省佛山市禅城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

更新时间:2024-09-26 浏览次数:2 类型:期末考试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 1. 如图是南京静海寺安置着一尊高1.842米的警世钟,钟顶高7.1厘米的火球寓意回归,钟身铸“前事不忘,后事之师”。该钟提醒的不能忘记的“前事”是指(     )

    A . 《南京条约》的签订 B . 太平天国天京陷落 C . 日军制造南京大屠杀 D . 南京国民政府垮台
  • 2. (2023八上·三水期末) 1860年,清廷同意黑龙江将军特普钦的请求,相继在黑龙江和吉林的局部地区实行开禁放垦,“充实边陲,以御俄人”。据此可知,清廷在东北实行招垦政策旨在(       )
    A . 抵抗英法联军 B . 镇压太平天国 C . 推进洋务事业 D . 巩固边疆领土
  • 3. (2023八上·黄骅期中) 太平天国先后颁布了《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 这两部文献都(     )
    A . 试图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 B . 脱离社会现实而难以实现 C . 反映农民阶级的理想追求 D . 受到西方宗教的影响
  • 4. (2022八上·佛山期末)  《申报》作为当时有广泛影响力的报纸,在中日甲午战争前多次对日本的明治维新进行讥笑和嘲讽,并一直认为中日战争中国必胜。但战后《申报》又高度赞扬日本改革,主张中国应仿效日本进行变法。这种变化反映了(   )
    A . 政府放松了对言论的监管 B . 报刊报道态度影响战争胜负 C . 国人对战争进行深刻反思 D . 清王朝制度变革以失败告终
  • 5. 如图《时局图》这幅漫画最早刊于1898年7月,对其解读准确的是(     )

    A .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后的局面 B . 清政府统治危机空前显现 C . 列强侵略致使国家四分五裂 D . 日本独霸中国局面的形成
  • 6. 近代某位思想家借用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宣传变法思想,他认为“物竞天择”、“适者生存”,国家变法图强,方能顺应“天演”进化,否则将会被淘汰。据此推知,该思想家是(     )
    A . 严复 B . 梁启超 C . 康有为 D . 谭嗣同
  • 7. 如图是某班同学排演历史剧拟定的各幕主题。依此判断剧本名称应该是(     )

    A . 走向近代 B . 消灭封建 C . 走向共和 D . 军阀割据
  • 8. 民国初年《民立报》曾发出“天下兴亡,匹妇有责”的声音。同一时期,中国还出现了女子参政同盟会、女子同盟会、女子参政同志会、中华女子共和协进会等团体。这表明
    A . 辛亥革命推进妇女解放 B . 女子自我意识开始觉醒 C . 新式学堂培养近代人才 D . 帝制结束实现男女平等
  • 9. 1912年3月11日,《中华民国临时约法》颁布,宋教仁说:“改总统制为内阁制,则总统政治上之权力至微,虽有野心者,亦不得不就范”。这说明《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
    A . 是近代第一部资产阶级性质的宪法 B . 旨在维护民主共和的革命成果 C . 体现出资产阶级的软弱性与妥协性 D . 标志着资产阶级革命取得胜利
  • 10. 下图为“洪宪元年银币”。其反映的历史信息是

    A . 中华民国成立 B . 湖北军政府成立 C . 宣统下诏退位 D . 袁世凯复辟帝制
  • 11. (2023八上·佛山期末) 鲁迅曾在《新青年》上发表《我们现在怎样做父亲》一文,提出新型父子关系中双方的权利和义务应该是对等的,号召觉醒的人各自解放了自己的孩子,放他们到宽阔光明的地方去。他意在(     )
    A . 发起文学革命 B . 批判传统旧道德 C . 倡导教育改革 D . 传播马克思主义
  • 12. (2021·泰安) 人们通常把标志性事件作为定位历史的坐标,下列事件与结论对应正确的是(  )

    选项

    事件

    结论

    洋务运动

    为中国的近代化开辟了道路

    戊戌变法

    改变了中国社会的性质

    新文化运动

    前期宣传了马克思主义

    五四运动

    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A . ①②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③④
  • 13. 下列口号中最能体现五四运动的性质的是(     )
    A . “誓死力争,还我青岛” B . “停止内战,一致对外” C . “外争主权,内除国贼” D . “废除二十一条”
  • 14. “四十年前会上连,南湖泛舟语从容。济南名士知多少,君(指王尽美)与恩铭不老松。”此诗为董必武于1961年创作的诗歌,诗中“南湖泛舟”发生于如图哪个区域附近(     )

    A . B . C . D .
  • 15. (2023八上·高州月考) 北伐前夕,北伐军总政治部主任邓演达主持召开了战时政治工作会议,周恩来、恽代英等许多共产党员参加并作了重要报告,会议制定了《北伐军最近宣传大纲》,筹建了北伐宣传队。由此可知(   )
    A . 北伐得到群众广泛支持 B . 共产党重视革命的宣传工作 C . 北伐战士革命意志坚定 D . 国共开始达成共同出兵共识
  • 16. 构建时空坐标是提升学生时空观念的有效途径之一。下面时间轴反映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历史进程,其中“★”处对应的内容是(       )

       

    A . 辛亥革命 B . 二次革命 C . 国民革命 D . 北伐战争
  • 17. “日头一出(就)红又红,朱德来会毛泽东。两军会师(就)力量大,革命一定会成(啰)功!”这首民歌中“两军会师”指的是(     )
    A . 秋收起义 B . 吴起镇会师 C . 井冈山会师 D . 辽沈战役
  • 18. 自中国共产党成立起,党的历史足迹遍布大半个中国,留下丰富的革命诗歌。诗句“舵手一易齐桨橹,革命从此上新途”所述事件位于如图中(     )

    A . B . C . D .
  • 19. 1931年7月,日本侵略者在吉林省长春市北的万宝山,恶意挑起中朝农民纠纷。8月,日本参谋本部军官中村震太郎和随员非法潜入大兴安岭地区进行间谍活动,被中国驻军抓获后处死。日本借这一事件,煽动战争狂热。上述内容表明(     )
    A . 中朝两国纠纷由来已久 B . 日本蓄意挑衅意图发动战争 C . 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 D . 中方处理不当引发日本侵略
  • 20. 2014年9月1日,国家民政部公布了首批300名抗日英烈与英雄群体名录,如表为该名录的分析示意表。从中可知(     )

    类别

    八路军

    新四军

    国民革命军

    东北抗联

    党政人员

    其他人员

    比重

    32%

    9%

    29%

    7%

    10%

    13%

    A . 八路军在抗战中始终发挥主导作用 B . 国民政府在抗战中起到中流砥柱作用 C . 全民族抗战是抗战胜利的根本保证 D . 中国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东方主战场
  • 21. (2023·青岛) 下图所示的中华民族抗日战争大事记(部分)中,①②③④处填写正确的是( )

    A . ①七七事变 B . ②九一八事变 C . ③平型关大捷 D . ④中共七大召开
  • 22. 1871年3月,巴黎无产阶级和人民群众举行武装起义并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一巴黎公社。如表是中共对巴黎公社的评论,与评论变化直接关联的是(     )

    1928年3月5日

    中共福建省委认为“巴黎公社是无产阶级夺取政权的先导”。

    1937年3月21日

    中共在巴黎发行《救国时报》评论巴黎公社是“为国家民族之独立自由与幸福而斗争的绝顶英勇与绝顶忠诚的模范”

    A . 革命统一战线的推进 B . 南京国民政府的建立 C . 敌后根据地面临困难 D . 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
  • 23. 李宗仁将军曾说:“我们在内战中搅了二十多年……黑白不明,是非不分……今日天如人愿,让我们这一辈子有一个抗日报国的机会。”他践行“报国机会”的最突出表现是(     )
    A . 台儿庄战役 B . 淞沪会战 C . 百团大战 D . 武汉会战
  • 24. 1940年,香港《大公报》刊发社论称,“正太路自八月二十日被截断后,迄在游击军控制下,交通未能恢复,自然饶有价值,亦是最足令人兴奋的事态。……日人倘使还想‘征服’中国,推行‘新秩序’,真是做梦了”。这反映出(     )
    A . 淞沪会战粉碎了日军速亡中国企图 B . 百团大战增强国人抗战胜利的信心 C . 抗日战争的主战场发生了重大转变 D . 正面战场有力遏制侵华日军的步伐
  • 25. (2023八上·期末) 张治中将军在某次欢送毛泽东的晚宴上致辞:“大部分的意见我们已经一致了,就是:和平、民主、团结、统一,在蒋主席领导下彻底实行三民主义。”该晚宴的背景最有可能是 ( )
    A .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建立 B . 国共达成《双十协定》 C . 国民革命取得阶段胜利 D . 国民党发动全面内战
  • 26. 解放战争时期,“犹如一把钢刀,插入国民党统治的心脏地区,直接威胁到国民党的统治中心南京和湖北重镇武汉”的是(     )
    A . 平型关大捷 B . 转战陕北 C . 挺进大别山 D . 渡江战役
  • 27. (2022·广东) 1959年,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竣工。包括党和国家领导人、军人、老区百姓等,都无偿送来了战争年代保存下来的各种物品。这反映了我国(    )
    A . 关注革命老区发展 B . 重视弘扬革命传统 C . 建成独立工业体系 D . 发展军工巩固国防
  • 28. (2021九下·德庆月考) 如图中四条曲线反映了我国1840~1956年四种经济成分的发展变化情况,其中D曲线代表的是何种经济形式(    )

    A . 自然经济 B . 官僚资本主义经济 C . 民族资本主义经济 D . 外国资本主义经济
  • 29. 历史叙述包括史实与评价。下列是关于“近代中国的社会生活”知识卡片的内容,属于历史评价的是(       )
    A . 19世纪70年代以后,西方发明的新式交通工具相继传入中国 B . 西餐、西式蛋糕、洋酒等西方外来品在沿海城市较为普遍 C . 近代中国社会生活的变化不平衡,城市的变化大于乡镇的变化 D . 20世纪20年代后,中国男装有西服和中山装等
  • 30. (2023八下·潮阳期末) 1907年,京师大学堂招收的第一批速成科学生期满毕业。在毕业典礼上,在总监督的率领下分别向“万岁牌”和“圣人位”行三跪九叩之礼。这说明近代中国高等教育( )
    A . 决定了中国教育发展方向 B . 注重礼节并促进思想解放 C . 受新文化运动的影响不大 D . 仍然带有浓厚的封建色彩
二、综合题(本大题共3小题,第31小题14分,第32小题12分,第33小题14分,共40分)
  • 31. “半部中国近代史,就是半部广东人的历史。”近代以来,许多重要历史事件、人物,都与“广东”紧密联系在一起。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图1林则徐销烟池遗址

    (地址:广东省东莞市)

    图2黄花岗七十二烈士墓

    (地址:广东省广州市)

    图3黄埔军校旧址

    (地址:广东省广州市)

    材料二

    名人故居

    洪秀全故居

    邓世昌故居

    康有为故居

    梁启超故居

    孙中山故居

    地点

    广州花都

    广州番禺

    广东佛山

    广东新会

    广东中山

    材料三   广东为泰西入中国之道,濠镜(澳门)一区,自明代已为互市之地。自香港隶属于英,白人之足迹益繁,故广东言西学最早,齐民习与西人游,故不恶之,亦不畏之,故其国民之性质,有独立不羁气象者。惟广东人之最。

    ——梁启超《饮冰室文集》

    1. (1) 根据材料一、任选一处历史遗迹,说明与之相关的历史事件及其历史意义。
    2. (2) 根据材料二、选择一位历史名人,并为其撰写简介。(要求:示例,80字左右)示例:林则徐:福建省侯宫人,是清朝时期的政治家、思想家和诗人;因其主张严禁鸦片,在中国有民族英雄之誉。林则徐虎门销烟是中国人民禁烟斗争的伟大胜利,显示中华民族反抗外来侵略的坚强意志。
    3. (3) 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人们得出“半部中国近代史,就是半部广东人的历史”这一结论的原因。
    4. (4) 请列举两种了解广东史的途径。
  • 32. 毛泽东诗词渗透毛泽东思想,生动再现中国革命的发展历程。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山下旌旗在望,山头鼓角相闻。敌军围困万千重,我自岿然不动。早已森严壁垒,更加众志成城。黄洋界上炮声隆,报道敌军宵遁。”

    ——《西江月·井冈山》(一九二八年秋)

    材料二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七律·长征》(一九三五年十月)

    材料三   “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

    ——《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一九四九年四月)

    1. (1)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该诗词的历史背景。
    2. (2)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指出红军长征途中两个重大事件,并说明红军长征的意义。
    3. (3) 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指出“百万雄师过大江”相关的历史事件。
    4. (4) 结合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中国革命精神的理解。
  • 33. 轮船招商局成为中国经济近代化的见证者。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如图为轮船招商局

    材料二   光绪七年(1881年)李鸿章奏称“该局船不时驶往东南两洋,今且骎骎(事业进展很快)开始赴西洋之先路……旱灾之时,该局船承运赈粮,源源接济,救活无数灾民……近日山海关、洋河口之役,该局船运送兵勇迅赴机宜,均无贻误,洵于时事大局有裨。”

    ——朱荫贵《朱荫贵论招商局》

    材料三   1877年7月9日,《申报》首页刊载消息称,轮船招商局将变更为官局。1885年,该局由亦官亦商而主要身份是官,同时又是李鸿章亲信的盛宣怀接掌。

    1. (1) 据材料一、指出轮船据商局诞生相关的历史事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该历史事件的地位。
    2. (2) 根据材料二、概括轮船招商局有益于时事大局的依据。
    3. (3) 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以轮船招商局为代表的民族工业发展缓慢的原因。
    4. (4) 综合上述材料,写一段关于轮船招商局的解说词。(要求:从历史背景、性质、影响等方面进行介绍,字数在100字以内)。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