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语文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黑龙江省双鸭山市重点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语文...

更新时间:2023-08-08 浏览次数:22 类型:期末考试
一、实用类文本阅读(35分) 
  • 1. (2023高一下·双鸭山期末)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茶,起源于中国,初为药用。人们将茶作为药用的过程中,逐渐发现茶的药性较弱,却具有提神醒脑的功用,因此茶逐步转为一种饮品。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华夏民族即已开始饮茶,到秦汉时期饮茶之风逐渐传播开来。至汉代,伴随着成套茶具的出现,饮茶的基本流程得以形成。到了唐代,“茶仙”陆羽著《茶经》,对茶道与茶艺进行系统阐述,标志茶文化达到新的高度。在经济文化空前繁荣的宋代,茶文化广为流传,点茶和斗茶之风开始兴盛。明代,饮茶流程大为简化,由煎煮法改为冲泡法,促进了花茶、乌龙茶、红茶等诸多茶种的兴起和发展。到了清代,中国茶已誉满全球,红茶、绿茶、青茶、黄茶、黑茶、白茶六大茶类一应俱全。时至今日,茶的种植和加工仍在不断精进之中。 

     中华茶文化独具特色,不仅体现在悠久历史的种茶、制茶、饮茶等茶事上,更体现在形式多样的茶礼、茶会、茶宴上。中国自古以来即为“礼仪之邦”,素喜以茶待客,并形成了相应的饮茶礼仪,斟茶礼、持杯礼、座次礼、奉茶礼、叩指礼等形成了一套完整的中华传统礼仪规范。在茶会、茶宴方面,早在魏晋南北朝时期,江南便将“客坐设茶”作为普遍的待客之礼,可见以茶待客的礼仪源远流长、由来已久。到唐朝,以茶待客已成为全国性的礼俗。例如刘禹锡在《秋日过鸿举法师寺院便送归江陵》借茶描述了“客至茶烟起,禽归讲席收。浮杯明日去,相望水悠悠”的离别前的深深留念等等。 

     茶文化不仅是属于中国的,也是属于世界的,它促进东西方文化交融。有着数千年历史的中华茶文化,在以茶事、茶礼、茶会、茶宴、茶俗等为代表的行为文化层面,众彩纷呈、独具特色、自成体系,不仅保留了既有的特色,而且传遍五洲,不断吸收着新元素,生动演绎了东西方文化的交融。正因为如此,谈到中华茶文化,茶是包容的,中华文化是包容的,一个“和”字跨越时空、跨越国界,正所谓“和而不同,茶和天下”。自唐宋以来,中华茶文化跨出国门,与异国他乡原有的文化要素融合,最终演绎出具有鲜明异域特色的茶文化新乐章,内涵更丰富、色彩也更为艳丽。中华茶文化可以融入当地的饮食文化、当地的礼仪文化、当地的政治宗教信仰等人文元素。中华茶文化与世界各地的万千景象同存共生,这就是独具特色、和而不同的中华茶文化之道。 

     材料二: 

     饮茶促进了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使茶文化天然具有开放共享、促进交流的社会属性。 

     兼容并包、开放交流的中华茶文化,在千年的跨文化交流中已成为一种世界共通的语言,在沟通中西文化、增强各国交流中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茶叙国事”“茶礼”频频出现在各种重要的外交场合,彰显礼仪之邦的风采,弘扬中国文化理念,成为了一道独特的风景。新中国成立之初,毛泽东首次出访苏联,挑选了西湖龙井、祁门红茶、景德镇茶具作为国礼送给斯大林,彰显了两国之间的深情厚谊。作为千年来的皇家贡品,武夷山大红袍母树年产量仅有八两,周恩来总理因此戏称送出了“半壁江山”,现场气氛顿显轻松,给尼克松一行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成为一段外交佳话。 

     茶文化具有超强的融合力、亲和力和凝聚力,成为“和而不同、和谐相生”理念最强有力的佐证。中国一直秉承“和而不同”的理念,寻求世界共同发展的最大公约数。中华茶文化承载了中国人崇尚的与世界相处之道,“以茶为媒、以茶会友”,促进和而不同、兼收并蓄的文明交流已成为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重要组成部分。 

     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以来,中国特色大国外交为世界展现了开放创新、包容互惠的发展前景,“以茶叙事”频频出现于APEC峰会、G20峰会、金砖峰会等重大国际多边场合。中华茶文化再次崭露头角、风靡全球,担当着传递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理念的文化使者。在近年来的中外交流中,接待外宾的各种茶会和国礼展现了中国茶的独特魅力,中华茶文化“润物细无声”,堪称中外文化交流的粘合剂、国际经济合作的助推器。 

     摘编自《中国茶文化与大国外交相融相通之道》 

    1. (1) 下列对材料一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花茶、乌龙茶、红茶等诸多茶种的兴起和发展与明代简化了饮茶流程,由煎煮法改为冲泡法有极大关系。 B . 唐代的“茶仙”陆羽所著的《茶经》,对茶道与茶艺进行系统阐述,是中华茶文化最终形成的标志。 C . 斟茶礼、持杯礼、座次礼、奉茶礼、叩指礼等一套完整的饮茶礼仪,体现了中华优秀传统礼仪规范。 D . 以著名诗人刘禹锡的《秋日过鸿举法师寺院便送归江陵》诗为例,证明到唐朝以茶待客已成为全国性的礼俗。
    2. (2) 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 . 中国茶文化跨出国门之后,在异国他乡开花结果,借助所在国的独特的历史文化,比在中国有了更好的发展。 B . 中华茶文化独具特色,和而不同,既能与世界各地的万千景象共存共生,也能在外交场合发挥独特作用。 C . 饮茶能够促进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情感,但不具备开放共享、促进交流的外交作用。 D . 茶与茶文化起源于中国,因此茶文化首先是属于中国的,其次才是属于世界的,是跨文化交流的最好媒介之一。
    3. (3) 结合材料内容,下列选项中不能支持“茶叙国事”观点的一项是( ) 
      A . 毛泽东主席出访苏联,挑选了西湖龙井、景德镇茶具作为国礼送给斯大林。 B . 周恩来总理送给来中国访问的美国总统尼克松武夷山大红袍母树产的茶叶。 C . 2020年12月中国茶叶出口2.46万吨,2020年全年,中国茶叶出口34.88万吨。 D . 2018年在厦门金砖峰会,铁观音、白茶等名茶被作为国礼赠送与会各国领导人。
    4. (4) 请简要分析材料一的行文思路。 
    5. (5) 根据材料内容,谈谈是什么原因让“中华茶文化”成为了“担当着传递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理念的文化使者”。 
  • 2. (2023高一下·双鸭山期末)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给我一枝枪 

     茹志鹃 

     我赤手空拳,紧贴在绝壁上,面前是万丈深渊,战斗机笔直地俯冲下来,在我头上掠过,接着,咯咯地射来一串机枪子弹,第二架又怪声啸叫着,从我头上擦过去,接着第三架,羞辱我,威吓我,而我只有怒目相对。我要是有一枝枪,哪怕是一枝短枪,我也不会遭到这样肆无忌惮的欺凌,我愤怒地大喝一声:“强盗!” 

     我从床上直坐了起来,犹觉得心在乱跳。好熟悉的梦啊!它又不是梦,是我在熟睡中重新记起的十几年前的一次经历。 

     那年,我从文工团下到营部,是营里唯一没有枪的兵。在一次回营部的路上,我碰到了三架战斗机的围攻。最后,是沂蒙山的臂膀掩护了我。我回去,跑到营长面前:“发我一枝枪!” 

     营长朝我看看,没有说话。我们是没有枪的,我们的枪都是从敌人手里缴获的。 

     于是,我仍是全营中唯一没有武器的人,穿着军装,但没有枪。 

     “我一定要一枝枪。”这一要求在我心中越来越强烈起来。 

     钟敲了十二下,已经是半夜了。我重又躺下,感到一种夜的馨香,纯洁恬静,自由舒畅。我越发想起了枪。 

     “我要一枝枪!”这声音好像就在我的跟前,不是十多年前的。是小鲁,我明白了,是他引来这难以平伏的思潮。 

     小鲁是战友的儿子。昨天傍晚,小义惊喜地跳进来报告,“妈妈,小鲁大哥哥来了!”小鲁站在房门口,穿着簇新的军装,拘束地在我身边坐下。 

     孩子扒在他膝上,尊敬而又羡慕地端详他。“叔叔!”突然,孩子改变了对他的称呼,问道,“你怎么没有枪?” 

    我看见小鲁的脸慢慢地红了,停了半晌,才说:“我说我要一枝枪,他们说还要慢一慢。”当然,现在给新战士发一枝枪,已经不是问题了。

    我伸手开了灯,床前的玫瑰花儿立即跳回窗帘上去了。小鲁明天就要出发,昨晚硬给小义留了下来,说是要和解放军叔叔睡一夜。我走到外间,电灯还亮着,柔和地照着两个人。小鲁舒展两臂,像要展翅奋飞。孩子略仰着脸,似乎在问:“叔叔,你有枪吗?”……

     我第二次向营长要求一枝枪,是在同年的秋末。我们部队过沂水,那一天,我们进入一个村庄宿营,住在一位以前的村干部家里,家里没有男人,房东是位大嫂,呆板着脸,给我们开门、腾地方,可是总不开口。 

     “大嫂,你家大哥呢?” 

    她没有回答,用嘴向村外呶了呶。村外是光秃秃的一片,村边上拱起几堆新土。我不由得打了一个寒噤,问道:“他?……”

     “牺牲了,一起七个。”大嫂的脸呆呆的,好像总结似的说,“没有枪!咱们没有枪!手榴弹也没有……” 

     忽然,小鲁在梦中皱了皱眉,年轻的战士,你梦见了什么?梦见自己还没有一枝枪吗?……我给他们关上了半扇窗。窗外是洁白的月光,一只纺织娘时断时续地在唱。 

    我们的队伍集合出发了,房东大嫂抱着孩子,站在门口目送我们,我对营长说:“让我上去缴一枝枪。”营长轻轻说道:“这次战斗下来,给你想办法。”

     战斗结束,敌人被歼的消息传来,通讯员果然给我送来一枝枪。小巧的左轮枪,用一块大红绸子包着,装着六颗子弹,正是营长皮带上的那枝。 

     “营长牺牲了。”通讯员垂下眼。 

     一枝左轮,六颗子弹,用一块大红绸子裹着,这就是我拿到武器时的情景。小鲁,年轻的战士,不用我说,你能懂得我当时的心情…… 

     一点了,生活已经进入了新的一天,我们离过去又远一天了,但是,历史是不会消亡的,也决不重复。小鲁,现在你不会等自己同志牺牲以后再有一枝枪的。 

     我有一枝枪了,我到底有一枝枪了。我揣着它,日夜不离,一直到我转业的时候,交给组织,一把左轮,五颗子弹。还有一颗,我用了。 

     轻风徐来,电灯光温柔地照着战士和孩子。我拉直小鲁挂在椅背上的军衣,轻轻地给他们关上了电灯,掩上了门。 

     回到床上,我却无法入睡。一闭眼,又仿佛看见战斗机在我头上盘旋、低飞,侧着身子俯冲、扫机枪。我伏在一片开阔地上,还带了一个妇女会的姑娘。敌机没有遭到任何抵抗,越飞越低,毫无顾忌地在我们头上削过去。姑娘脸色有点苍白,伏着一动不动。我愤怒,但没有屈辱的感觉,因为我想起我有一枝枪,我到底有了枪。我朝那直插下来的飞机打了一枪。子弹不知飞到哪里去了,但是我在战斗,在保卫自己,保卫解放了的土地。敌机尾巴一沉,朝上飞去,小心地在上空盘旋扫机枪。他怕了,他胆怯了。 

     钟敲两点了,窗帘上的玫瑰已悄悄地爬上了墙。我们的夜,纯洁恬静,自由舒畅。 

    天亮了,小鲁穿着簇新的军装,向我告辞。小义眼睛焕然发亮,从身后拿出一朵花来,花是普通的纸做的,他踮起脚,把花插在小鲁的胸前,欢快地喊道:“敬礼,解放军叔叔!”

     小鲁低下头,摘下那朵花,小心翼翼地放进内衣口袋里。我看见在那穿着军装、束着皮带的身影上,仿佛已经背上一枝枪…… 

     1962年1月5日(有删改) 

    1. (1) 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我”的梦境缘于战争时期一次真实经历,面对敌机却没有武器反抗的愤怒,让“我”多年后仍不能忘怀。 B . “呆板着脸”“总不开口”“呆呆的”等神态描写,表现出村庄的房东大嫂对战争已经麻木的情绪。 C . 小义开始叫“大哥哥”,后来称“叔叔”,对小鲁称呼的改变,表现出解放军战士在孩子心目中的分量。 D . “村外是光秃秃的一片,村边上拱起几堆新土”,村庄的这种景象,反映了战争的残酷和民众的苦难。
    2. (2) 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玫瑰花图案“从床前跳回窗帘”“悄悄爬上墙”,用比拟手法,写出时间的流逝,也增添文章的灵动气息。 B . 本文用带有抒情性的语言,表达了一个老战士对手握枪杆的峥嵘岁月的怀恋,整体呈现浪漫主义风格。 C . 本文用简笔勾勒人物,通过简洁的动作、语言等描写,塑造出一系列特征鲜明、性格各异的普通人形象。 D . 左轮枪子弹的数量由“六颗”到“五颗”的变化,反映“我”心境的改变,也顺势引出了后文的故事。
    3. (3) 文中有不少关于“枪”的场景,赋予“枪”不同的内涵,请说出三种内涵,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4. (4) 同为战争题材小说,茹志娟的《百合花》叙事完整连贯,与之相比,本文在叙事方式上有何不同?这样安排对本文的主题表现有何作用?谈谈你的理解。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 3. (2023高一下·双鸭山期末)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孔子生鲁昌平乡陬邑。其先宋人也。孔子贫且贱。及长,尝为季氏史,料量平;尝为司职吏而畜暮息。由是为司空。已而去鲁,斥乎齐,逐乎宋、卫,困于陈蔡之间。鲁复善待,由是反鲁。 

     孔子适郑,与弟子相失,孔子独立郭东门。郑人或谓子贡曰:"东门有人其颡俱尧其项类皋陶其肩类子产然自要以下不及禹三寸累累若丧家之狗。”子贡以实告孔子。孔子欣然笑曰:“形状,末也。而谓似丧家之狗,然哉!然哉!” 

     孔子之去鲁,凡十四岁而反乎鲁。鲁哀公问政,对曰:“政在选臣。”季康子问政,曰:“举直错诸枉,则枉者直。”然鲁终不能用孔子,孔子亦不求仕。 

     孔子之时,周室微而礼乐废,《诗》《书》缺。追迹三代之礼,序《书传》。观殷夏所损益,曰:“后虽百世可知也,以一文一质。周监二代,郁郁乎文哉。吾从周。”故《书传》《礼记》自孔氏。三百五篇孔子皆弦歌之,以求合《韶》《武》《雅》《颂》之音。礼乐自此可得而述。孔子以《诗》《书》《礼》《乐》教,弟子盖三千焉,身通六艺者七十有二人。子贡曰:“夫子之文章,可得闻也。夫子言天道与性命,弗可得闻也已。”颜渊喟然叹曰:“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瞻之在前,忽焉在后。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孔子年七十三,以鲁哀公十六年四月己丑卒。高皇帝过鲁,以太牢祠焉。 

     太史公曰:《诗》有之“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然心乡往之。孔子布衣,传十余世,学者宗之。自天子王侯,中国言六艺者折中于夫子,可谓至圣矣! 

     (摘编自《史记·孔子世家》) 

    1. (1)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 东门有人其颡/似尧其项/类皋陶其肩/类子产然/自要以下不及禹/三寸累累/若丧家之狗 B . 东门有人/其颡似尧/其项类皋陶/其肩类子产/然自要以下不及禹三寸/累累若丧家之狗 C . 东门有人其颗/似尧其项/类皋陶其肩/类子产然/自要以下不及禹三寸/累累若丧家之狗 D . 东门有人/其颡似尧/其项类皋陶/其肩类子产/然自要以下不及禹/三寸累累/若丧家之狗
    2. (2) 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六艺,文中指礼、乐、射、御、书、数等技能,和《师说》中“六艺经传皆通习之”的“六艺”不同。 B . 己丑,己为天干,丑为地支,天干地支按固定顺序互相配合来纪年月日,文中是纪日。 C . 太牢,古代祭祀,牛、羊、豕三牲具备为太牢,是古代最隆重的一种祭礼。 D . 世家,是《史记》的“五体”之一,主要是记载历代诸侯之外名官名人的事迹。
    3. (3)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孔子年少贫穷,长大后求仕处处碰壁,不但在鲁国没得到任用,在其它各国也不受待见,最后又重新回到鲁国。 B . 孔子认为治理国家重要的是选用人才,选拔正直的人安置到邪恶的人之上,能够使邪恶的人变为正直的人。 C . 孔子想恢复周朝礼制,探寻三代以来的礼乐制度,把三百零五篇诗入乐歌唱,礼乐教化的遗规因此有可称述。 D . 孔子的弟子非常敬爱孔子,司马迁字里行间也流露出他格外推崇孔子,“至圣”是对孔子取得成就的完美概括。
    4. (4)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已而去鲁,斥乎齐,逐乎宋、卫,困于陈蔡之间。 

       ②虽不能至,然心乡往之。孔子布衣,传十余世,学者宗之。 

    5. (5) 颜渊从哪些方面高度评价了孔子,请简要概括。 
  • 4. (2023高一下·双鸭山期末) 名篇名句默写,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 (1)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中的“”两句,是诗人从梦中惊醒后看到眼前只有枕席而产生的关于人世间的联想。 
    2. (2) 杜牧《阿房宫赋》中的“”两句,与黑格尔的名言“人类从历史中获得的唯一教训就是从不吸取任何教训”如出一辙。 
    3. (3) 在《六国论》中,苏洵认为六国如果一味赂秦求保,就会陷入“”的恶性循环之中,国家难免灭亡。 
  • 5. (2023高一下·双鸭山期末) 阅读下面这首清诗,完成下面小题。 

     小桥旅夜 

     吴敬梓 

     客路今宵始,茅檐梦不成。 

     蟾光云外落,萤火水边明。 

     早岁艰危集,穷途涕泪横。 

     苍茫去乡国,无事不伤情。 

    1. (1) 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首联正面点题,一个“始”字写出了诗人内心的无限伤痛,正因为内心伤痛,即将离乡漂泊的诗人思绪万千,辗转难眠。 B . 颔联写景虚实结合,落月、萤火、夜色构成一幅凄清的画面,渲染了凄凉孤寂的气氛,烘托出诗人悲苦的情怀。 C . 颈联言事抒悲,追想过去,涕泪纵横;目及当下,黯然神伤。“集”字写出艰危之多,“横”字写出伤痛之深。 D . 这首诗寓有深沉的忧伤哀痛,吐露了落拓者的悲苦辛酸。全诗语言简练质朴,笔力凝重,风格苍凉悲慨。
    2. (2) 诗歌结尾说“无事不伤情”,请结合全诗,简要概括“伤情”的原因。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 6. (2023高一下·双鸭山期末)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人类喜欢逐水而居。大的城邑、聚落往往产生在水边。世界文明的发展,也可印证这个道理。西亚的两河流域孕育出古巴比伦文明,北非的尼罗河流域孕育出古埃及文明,南亚的印度河流域孕育出古印度文明,东亚的黄河、长江流域孕育出中华文明。即使小到嘉兴,文明的源头依然与水有关,其源头是位于长江中下游冲积平原的马家浜文化。马家浜河网密布,水草茂盛。水跟人们的生产、生活 ①  , 我们的祖先选择在马家浜繁衍发展,当然不是偶然的。 

     嘉兴的文化传统跟水有关,自然也少不了船。最早见于文献的是《越绝书》对吴国战船的记载,如:战船分为大翼、中翼、小翼、突冒、楼船、桥船等数种;大翼船长12丈,宽1丈6尺,仅操作手就有50名之多。其类型之多,规模之大,令人 ② 。隋唐以后,京杭运河的不断开发,船成为人们最普遍的出行方式。船在士大夫阶层社交、娱乐、旅游等活动中不可或缺。船上不能没有饮食,这就有了船菜。“船菜”之历史,当可追溯到明、清时文人士大夫的宴游之风。为使游客尽一日之欢,从原料到烹调的全套程序都须就地取材,在船上完成。《鸳鸯湖小志》中有“八小碗”《虾仁、蟹粉、蹄筋、麻姑、五香鸽、虾圆、白木耳、莲子)和“六大碗”(蟹黄鱼翅、八宝鸭、鱼肚、冷拌鳖裙、火腿踵、粉蒸肉)的记载。徐珂《民国八年嘉兴南湖船宴菜单》有云:“价格昂贵、船寓大者,每席银洋12元或10元。”船菜之精、船菜之贵, ③ 。日日与船为伴,诗言志、歌咏言,这就有了棹歌。 

    1. (1) 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 
    2. (2)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进行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 
    3. (3) 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使用了拟人和排比的修辞手法,请简要分析其表达效果。 
  • 7. (2023高一下·双鸭山期末)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一般而言,失眠大致分为两种:一种是入睡困难,即从上床到正常入睡的时间过长;另一种叫睡眠维持障碍,简单理解就是能睡着,但是夜间会多次醒来,有效睡眠不足。青年群体的失眠症状大多是入睡困难,然而随着年龄的增长,大脑神经细胞的功能不断退化,____,睡眠的片段化情况增加。 

     很多人常常不把失眠问题放在心上,直到出现焦躁易怒、注意力不集中等不良情绪和病理症状时才予以重视。并且还有人存在这样的误区,认为每天晚上11点之前能入睡、睡足6到8个小时才算是拥有好的睡眠。事实并非如此,良好的入睡时间和睡眠时间并不是固定的,每个人的基础情况有所不同。 

     那在日常生活中,____?有专家提醒,入睡之前有一个稳定的情绪和心态很重要,安神定志是基本的治法。学会向外倾诉和释放坏情绪,培养“钝感力”来对抗压力,睡觉之前放空自己,冥想、听舒缓的音乐等都是不错的选择。 

     此外,稍微设低房间温度也有利于良好睡眠。夜晚身体新陈代谢减缓,产生的热量减少,____,凌晨左右会达到最低点,而这时往往是深度睡眠的时间。通过帮助身体降温来帮助减缓新陈代谢速度,使人更好地进入睡眠状态,拥有良好睡眠。 

    1. (1) 下列选项中引号的作用,和文中“钝感力”作用相同的一项是( ) 
      A . 《诗经》中就有“如鸟斯革,如翚斯飞”的句子来歌颂像翼舒展的屋顶和出檐。 B . 挽起裤腿走下稻田,是人们从播种到收获季节见到袁隆平最“标准”的形象。 C . 有几个“慈祥”的老板收集些莴苣的菜叶,用盐一浸,这就是她们难得的佳肴。 D . 目前,我国种植面积最大、产量最高的一个水稻良种“汕优63”是杂交稻。
    2. (2) 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 
四、材料作文(60分) 
  • 8. (2023高三上·鸡东开学考)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姚鼐在《登泰山记》中有“与子颍坐日观亭,待日出。大风扬积雪击面……”的记述。有人认为“大风扬积雪击面”太严酷了,知难而退才是智者的选择;也有人认为这恰能彰显人的伟大,迎难而进才是勇者的选择。 

     以上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感悟和思考? 请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