贯(guan) ①连贯,穿通(连一穿):学~中西|一直~穿下去|融会~通。[贯彻]使全部实现:~执行|~党的政策。[一贯]向来如此,始终一致:艰苦朴素是他的~作风。②旧时把方孔钱穿在绳子上,每一千个叫一贯。③原籍,出生地:籍~。 |
[目录节选]
第四十五回 三江口 曹操折兵 群英会 A中计
第四十六回 用奇谋孔明借箭 献密计黄盖受刑
第四十七回 阚泽密献诈降书 庞统巧授连环计
第四十八回 宴长江曹操赋诗 锁战船北军用武
第四十九回 七星坛诸葛祭风 三江口周瑜纵火
第五十回 诸葛亮智算华容 关云长义释 B
第五十一回 曹仁大战东吴兵 孔明一气周公瑾
第五十二回 诸葛亮智辞鲁肃 赵子龙计取桂阳
第五十三回 关云长义释黄汉升 孙仲谋大战张文远
第五十四回 吴国太佛寺看新郎 刘皇叔洞房续佳偶
第五十五回 玄德智激孙夫人 孔明二气周公瑾
第五十六回 曹操大宴铜雀台 孔明三气周公瑾
[语段节选]
船到岸时,周瑜已差五百军在江边等候搬箭。孔明教于船上取之,可得十余万支,都搬入中军帐交纳。鲁肃入见周瑜,备说孔明取箭之事。瑜大惊,慨然叹曰:“孔明神机妙算,吾不如也!”
A:
B:
爱的教育(节选)
斯达尔迪获得了仅次于德罗西头等奖的二等奖,大家无不感到惊奇。谁都知道,今年十月份,斯达尔迪裹在绿色的大衣里,样子显得十分脉(yōng)肿,父亲领着他到学校来,当着大家的面对老师说:“这孩子头脑迟钝,需要老师多多费神啊。”
大家都说斯达尔迪是个木头木脑的孩子,他却说:“要么成功,要么失败,二者必居其一!”于是,不管是白天黑夜,不管是在家里在学校,还是出去散步,斯达尔迪总是摩拳擦掌,咬紧牙关,持之以恒,拼命学习,像头牛一样,锲而不舍地耕耘着,又像头骡子似的顽强执拗(niù)。
他不顾别人的冷嘲热讽,拳打脚踢赶走扰乱他学习的人,经过反复磨炼,这个木头疙瘩居然超过了别人。开始他对算术一窍不通,一篇作文错误百出,连一个复合句都记不住,现在他会解算术题了,会写作文了,朗读课文如同唱歌一样技艺娴熟。
只要看一下斯达尔迪的模样,就知道他有钢铁般的意志。他长得很敦实,个子矮胖,方头,没有脖子,双手短粗短粗的,说起话来声音粗犷沙哑。他见到什么读什么,读破旧报纸,读剧场广告,只要有十个铜币,他就去买一本书。他已经有很多书,足以开个小小图书室了。
他心情好的时候,常常说要带我到他家去看看他的藏书。他既不跟别人说话,又不跟别人玩,总是用拳头顶住太阳穴,纹丝不动地坐在课桌旁听老师讲课,可怜的斯达尔迪啊,为学好功课,不知他付出了多少代价!今天上午,老师给斯达尔迪发奖时,对他说:“好样的,斯达尔迪,坚持就是胜利,确实如此!”
斯达尔迪听了老师的话,并没有流露出沾沾自喜的情绪,连笑一笑都没有领到奖章,他马上回到自己的座位上,依然用拳头顶住太阳穴,全神贯注地听老师讲课;比平时更专心致志了。
斯达尔迪的父亲在校门口等他是最有戏剧性的一幕。他根本没有想到儿子能得奖,开始还不怎么相信,当老师告诉他确有其事时,他禁不住开心地笑了。
于是他拍了一下儿子的后脑勺,连声说:“好哇,好哇。我的这个傻小子还真了不起呢。”他一边惊喜地端详着儿子,一边乐呵呵地说着。在场的孩子们个个喜笑颜开,只有斯达尔迪依然如故,也许他正在用那个大脑袋预习着明天上午的功课呢!
①他长得很敦实,个子矮胖,方头,没有脖子,双手短粗短粗的,说起话来声音粗犷沙哑。
②他见到什么读什么,读破旧报纸,读剧场广告,只要有十个铜币,他就去买一本书。
③他不顾别人的冷嘲热讽,拳打脚踢赶走扰乱他学习的人,经过反复磨炼,这个木头疙瘩居然超过了别人。
A.赞赏
B.悲痛
C.坚定
D.惊喜
E.平淡
①大家都说斯达尔迪是个木头木脑的孩子,他却说:“要么成功,要么失败,二者必居其一!”
②今天上午,老师给斯达尔迪发奖时,对他说:“好样的,斯达尔迪,坚持就是胜利,确实如此!”
③于是他拍了一下儿子的后脑勺,连声说:“好哇,好哇。我的这个傻小子还真了不起呢。”
涵养几分静气
一则故事,读来耐人寻味。父亲丢了一块表,抱怨着四处寻我,可怎么也找不到。等他出去后,儿子悄悄进屋,不一会儿就找到了。父亲很好奇,儿子则回答:“我就安静地坐着,听到嘀嗒嘀嗒的声音,表就找到了。”
这就是“心静”的力量,“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一事当前,苦恼抱怨无济于事,烦躁惊慌也于事无补,唯有稳住阵脚,静下心来,凝神细思,方能寻觅解决之道。诸葛亮在《诫子书》中一语道破“热”的重要,“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坚守内心的宁静,保持清醒的头脑,才能见天地之精微,察万物之规律。那么,“静心功夫”从何处得来?
涵养“静心功夫”,离不开严格的自律。毛泽东同志在湖南第一师范学校求学时,特意到最喧闹的地方读书。目的就是锻炼意志,让自己能够胸怀静气,心绪不受外界所扰。严格的自律,助人逐渐养成宁静、专一的心态,让人虽得意而不忘形,处困顿而不沉沦,临诱惑而不摇摆 , 也因静而明志,因静而生慧。
有人说,每临大事有静气。大事当前的“静心功夫”,往往得益于艰难困苦的历练。苏轼的《书舟中作字》记载,一次乘船途中,滩险舟危,舟中士子面无人色,唯独苏轼不受影响继续写字。这份从容是因为他屡经浮沉,所以能临事不惧,处变不惊。可见,不害怕在难事、烦事、急事、苦事上多磨炼,就能将内心打磨得成熟豁达,沉稳有定力,不再拘泥于一时一事的得失;多经历几番雨疏风骤的洗礼,耐得几回兴衰荣辱的打磨,就能在大事来临之时,气定神闲,沉着冷静,抵达“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境界。
读书以养性,书画以养心。“静心功夫”,还可从读书中来,寂寞忧愁时读一阕《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心会变得豁达敞亮;委屈不平时读一卷《宽容的哲学》,能收获“既忍且耐”的智慧。身处低谷之时,从书中汲取前行的力量,纵使“山重水复”也终将迎来“柳暗花明”;得意之时,时常读书以自省,才能“不忘初心,方得始终”。端起沉甸甸的书本,走进书中的世界,浮躁之气便能荡涤一空,久而久之,自然能寻得“此心安处”。
涵养几分静气,绝非暮气沉沉,而是多一些沉潜,少一些浮躁;多一些从容不迫,少一些进退失据。“静心”的功夫,助人眼界开阔,胸襟豁达,挺过如磐风雨,包容万千气象,寻得生命真谛。
(作者:宋威,选文有删改)
①“静心功夫”从何处得来?涵养几分静气,我们可以 ,可以 ,还可以 。
②第5段的中心句是“”。为了表达这个中心意思,作者选择了“”时、“”时、“”时、“”时这四种情况来写。
故事的顺序 |
主要人物 |
主要内容 |
一 |
父子 |
|
二 |
|
特意到最喧闹的地方读书 |
三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