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组 |
源自京津地区、燕山南麓的大坨头文化。 |
M组 |
源于江西赣江流域的吴城文化,如樟树市吴城、新干县大洋洲都有大量出土。 |
P组 |
此类鬲多见于山东胶东半岛的珍珠门文化。 |
上表是殷墟遗址中发现的陶鬲(一种炊器)的部分分类。表中现象反映了,商代( )
记述 | 出处 |
武帝时,技粟都尉赵过在陕、甘一带推广牛耕和“以人挽犁”,提倡“代田法",进而各郡“遣令长、三老、力田及父老善田者受田器,学耕种养苗状" | 东汉班固《汉书·食货志(上)》 |
赵过“教民耕殖,其法三犁共一牛,一人将之,下种挽耧,皆取备焉。日种一顷。至今三辅犹赖其利” | 东汉崔寔《政论》 |
“赵过始为牛耕” | 贾思勰《齐民要术》 |
材料一 二里头时代(约距今3800~3500年)的二里头都邑,就是当时的中央之邦;二里头文化所处的洛阳盆地乃至中原地区,就是最早的“中国”。……二里头文化与后来的商周文明一道,构成了华夏早期文明的主流,确立了以礼乐文化为根本的华夏文明的基本特质。
——许宏《最早的中国》
材料二 至北宋时期,石介对当时“中国”一词的概念进行了总结性的界定……在地理上,“中国"是指以“九州”为主的传统意义上的汉族聚居之地,大体上就是指长城以南的黄河流域和长江、珠江流域,即所谓“天地之中”,并不包括少数民族居住的地区;“中国”之人主要是知”礼乐”、服“衣冠”从事种植农业的汉族,少数民族也不在其中。
——郑炜、崔明德《辽金时期民族关系思想的发展与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形成》
材料三 经郝经的阐发,元人的“中国观”完备形成,其要点是:“中国”的疆域,是元统治地区加上南宋统治的江南;“中国”的人民是汉人和少数民两大部分,“中国”的文化是农耕文化和草原文化两大系统;“中国”主权的行使者可以是汉人政权,也可以是“行中国之道”的少数民族政权。
——何志虎《“中国观”在元代的转换》
材料一 中国古代南北交通的最早形式是驿道,主要由政府控制和使用。隋朝开通大运河之后,水运分担了驿道大部分运力。成为南北交通的主要方式。对政府来说,漕粮的北运具有重要的意义。同时,民间的商人也会经运河在南北方之间贩运。南北方之间的海运早在春秋时期便已出现,但到了元代才真正繁荣起来,成为南北商业贸易的重要途径。海运繁荣之后,部分商业性的河运转为海运。而在运河淤塞或战乱时期,政府也会组织大规模海运以解燃眉之急。
——摘编自王崇焕《中国古代交通》
材料二 1913年,津浦铁路建成通车。津浦铁路连接陇海、胶济、沪宁等铁路,同时与长江、淮河相连,实现了水陆联运,成为东部地区交通网的骨干。此后,天津、济南等商埠更加繁荣,徐州、蚌埠等新的商业城市也相继兴起。到1937年。济南新办近代企业达数十家,山东省花生、烟草的种植面积大大增加,相当一部分经津浦铁路外运。1920年。北方五省大旱,大量救济物资和难民经津浦铁路运输,大大减少了因灾害导致的死亡人数。与此同时,大量失去土地的农村过剩人口乘坐火车离开故乡,流入城市或移往他处。
——摘编自秦熠 《津浦铁路与沿途社会(1908-1937)》
材料三 新中国成立后,铁路事业的发展摆脱了以往动荡、混乱的局面。作为南北交通大动脉的津浦铁路一直是重点投资对象。1965年,南京长江大桥建成通车,津浦铁 路和沪宁铁路完全联接,称京沪铁路。20世纪90年代以来,京沪铁路多次提速。同时,还进行了电气化改造,科技含量明显提高。在“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方针的指导下,中国高铁技术迅速发展。2013年,京沪高铁建成通车,大大减轻了京沪铁路的客运压力。
——摘编自金士宣、徐文述《中国铁路发展史》
材料一 如图所示为某学者绘制的旧石器时代东西方文化传播路线图。
——摘编自侯亚梅
《水洞沟:东西方文化交流的风向标——兼论华北小石器文化和“石器之路”的假说》
材料二 在距今3500—2200年前,欧亚大陆两端东西方文化元素交汇融通的频率和强度进一步增强,此后,东西方文化交流的主要通道已经由亚洲北部转换到亚洲中部干旱区的绿洲路线,东西方文化、思想和技术通过这条绿洲路线不断碰撞和融合,迸发出创新的火焰,为全人类文明的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摘编自董广辉、李若《丝路之前的东西方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