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语文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哈密市第八高级中学校2022-2023学年高...

更新时间:2023-10-19 浏览次数:12 类型:期末考试
一、语言文字积累与运用(18分)
  • 1. (2023高一下·哈密期末)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 . 吸(shǔn)    梁(jí)        然(sǒng)       霜露(bào) B . (tà)      怨(mái)       肖(xiào)我        牧以谗诛(jì) C . (kē)      享(xīn)      一恸(tònɡ)                 以此行之事(yù)我 D . 骨(luǒ)     大(ruò)     熟(xùn)        六国互(sāng)
  • 2. (2023高一下·哈密期末) 下列各组词语中, 字形没有错误的一项是( )
    A . 走卒     妨碍      搭膊       浆洗缝补       觇视 B . 盘缠     小厮      溯风       旁稽博采       情理难容 C . 恩荫     闲暇      佑护       提携            贪脏枉法 D . 沽酒     惙然      勤谨       促狭鬼         通霄达旦
  • 3. (2023高一下·哈密期末)  下列文学常识中,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 . 蒲松龄,清代杰出文学家,世称聊斋先生。《聊斋志异》是其倾力创作的短篇小说集,“写鬼写妖高人一等,刺贪刺虐入木三分”简明而生动地道出了其文学特点。 B . 《装在套子里的人》是俄国19世纪末期批判现实主义作家契诃夫的作品,该作品成功地运用了幽默讽刺的手法。 C . 《阿房宫赋》探讨秦国速亡的原因,《六国论》阐发六国破灭的缘由。前者写于唐朝日益鼎盛之际,后者写于北宋为周边国家蚕食侵割之时,均为针砭时弊的名篇。 D .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选自《水浒传》,作者施耐庵,元末明初人。“风雪山神庙”是林冲人生道路转折点,造成转折的根本原因是黑暗的封建统治。
  • 4. (2023高一下·哈密期末)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水浒传》作为中国的古典名著之一,无论从读者还是评者的角度说它是“奇书”“才子书”都不过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趋类于清末“谴责小说”或《儒林外史》等

    ②对宗法社会和正统文化进行了深刻的讽刺

    ③但若从其文本内涵和精神趋向角度分析,我觉得它更近乎一本反讽小说

    ④而且这“讽刺”是保持距离的侧面的“冷”讽刺,即“反讽”

    ⑤只不过后者是本位讽刺,而《水浒传》是反讽

    ⑥它通过对“造反”和“招安”的种种离奇描写,以及对社会各阶层人物的雕塑式刻画

    A . ③①④②⑤⑥ B . ③①⑤⑥②④ C . ⑤①③②④⑥ D . ⑤⑥③①④②
  • 5. (2023高一下·哈密期末) 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的使用,正确的是 ( )
    A . 他返回试验田对那些出现分离的稻株进行研究,高的、矮的、早熟、迟熟 … … 等等一一做了详尽记录。 B . 金,原泛指一切金属,如“金就砺则利”  (《荀子 ·劝学》) ,现在专指黄金。 C . 小河对岸三、四里外是浅山,好似细浪微波,线条柔和,宛延起伏,连接着高高的远山。 D . 母亲不是大人物却并不失却她的伟大,她的老实,本分,善良,勤劳在家乡有口皆碑。
  • 6. (2023高一下·哈密期末) 以下引用的古诗文名句与情境不契合的一项是 ( )
    A . 学校举行足球比赛,小明作为年级足球队的守门员,出征前用“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的诗句来 表达自己做守门员的信心。 B . 年会上,徐主任赞扬各位员工的出色表现后说:“‘万紫千红总是春’ ,希望大家各展所长,创造公司蓬勃发展 的春天。” C . 小文借用“细雨湿衣看不见,闲花落地听无声”来向北方网友介绍江南的春天。 D . 小林是名牌大学高材生,但是工作两年,始终未遇伯乐。朋友安慰他说:“‘试玉要烧三日满,辨材须待七年 期。’要有信心,也要有耐心。”
二、现代文阅读(9分)
  • 7. (2023高一下·哈密期末)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从北宋初年开始,为保证右文【注】政策切实贯彻实施,宋王朝对作为文官选拔制度的科举考试进行了全面的改革,保障了文官选拔的公平与公正。国家大力扩大录取名额,大批饱受儒家经史教育的士人经过严格的考试走上仕途,充实到各级政府,形成了“皇帝与士大夫共治天下”的政治格局。

    宋代官僚群体中有相当大比例的人来自民间,官僚队伍的构成发生了前所未有的改变。文人士大夫的政治和社会地位空前提高,能够自觉地把自身命运同国家命运紧密联系,部分杰出者更是胸怀天下,有着强烈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对国家大事尽心竭力,对于冗官、冗兵和冗费所导致的社会政治问题充满忧患意识,并致力于积极推动变法图强。钱穆在《国史大纲》中对宋代士大夫的政治理想和家国情怀给予了很高的评价:与胡瑗、范仲淹同时前后,新思想、新精神蓬勃四起。宋朝王室久已渴望着一个文治势力来助成他的统治,终于有一辈以天下为己任的秀才们出来,带着宗教性的热忱大展抱负。于是上下呼应,宋朝的变法运动,遂如风起浪涌般不可遏抑。

    宋仁宗年间,范仲淹系国之安危、时之众望于一身,怀着强烈的忧患意识,推动了“庆历新政”改革。他在上仁宗《答手诏条陈十事》中,提出“明黜陟”“抑侥幸”“精贡举”等十项改革纲领,主要内容包括:严明官吏的升降,抑制做官的侥幸途径,防止任人唯亲,避免官员冗滥,均衡官吏职田分配收入,杜绝违法乱纪,以及重视农桑、整治军备、减轻百姓负担等措施。其中,廉洁吏治是改革的重点,也是推动改革的焦点,“仲淹以天下为己任,裁削幸滥,考核官吏,日夜谋虑兴致太平”。庆历三年新法正式实施,朝廷派员到各路对地方官的德才政绩进行考察,一批庸碌贪财不称其职的官员被裁撤,一些勤政廉洁贤能务实的官员得到提拔。由于守旧官僚的激烈反对,“庆历新政”很快就结束了,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当时的政风,并对王安石领导的规模更为宏大的“熙宁变法”产生了直接影响。

    南宋时期,面对内外交困的政治局势,文人士大夫依然延续着对国家民族利益和广大民众忧乐的深切关怀。绍兴八年,在宋高宗准备同金人议和时,以刚直敢言闻名的监察御史方庭实上疏坚决反对:“天下者,中国之天下,祖宗之天下,群臣万姓三军之天下,非陛下之天下!”并劝勉高宗要以“中国”为重、以天下民心为重,不能屈服于外敌,而弃天下百姓于不顾。如此堂堂正正、理直气壮为百姓请命、为国家计长远,让我们看到当时士大夫对天下、国家所具有的强烈责任感和忧患意识。

    在政治风云变幻之中,更有一些士大夫即便仕途失意,依然能够坚持匡世济民的治国理念,这种百折不回的精神尤为难能可贵。例如:范仲淹曾经三次被贬官,始终“不以毁誉累其心不以宠辱更其守”。王安石两次罢相,仍然“以文章节行高一世,而尤以道德经济为己任”。欧阳修因支持改革新政而屡遭贬官并被诬为朋党,他作《朋党论》明示自己忧国忧民之心。据欧阳修晚年自述:他在贬官夷陵时,查看以前的司法档案,“见其枉直乖错,不可胜数”。此后三十余年,欧阳修逢人所谈主要就是以前的士大夫所不屑的包括司法审判和行政管理等“吏事”,在当时及南宋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这种身处逆境仍不改忧国忧民之志的精神值得后世传承。

    (摘编自屈超立《宋代士大夫的从政精神》)

    【注】右文,崇尚文治。

    1.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 宋朝从建立以来,就用右文政策取代科举考试制度,保障了文官选拔的公平与公正。 B . 宋代民间大量饱受儒家经史教育的读书人,经过科举考试,进入了官僚群体中。 C . 宋仁宗要求忧天下之忧而忧的范仲淹制定有关吏治等十项改革纲领,并得以实施。 D . 方庭实敢于犯颜直谏宋高宗认为国家、天下比皇位要高,不能为皇位而失天下
    2.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文章在论述宋代士大夫的从政精神之前揭示了其产生的重要原因,逻辑性强。 B . 文章举例论证时,概括总体事实与个别事例相结合,既体现普遍性,又有典型性。 C . 文章多处引述古人言论,显得真实可信,有的还进行了阐释,这便于读者理解。 D . 文章把士大夫在得意时和失意时对国家不同态度进行对比,阐述其从政精神。
    3.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宋朝倡导公平与公正地选拔文官的风气,形成了“皇帝与士大夫共治天下”的政治格局。 B . 因为宋朝的变法运动此伏彼起,所以宋代涌现出一大批以天下为己任的读书人走上仕途。 C . 庆历新政虽实行没多久就失败了,但它不仅影响了当时的政风,而且影响了后世的改革。 D . 一些士大夫不屑于司法审判和行政管理等吏事,而欧阳修对这些吏事与他们的态度不同
三、古代诗文阅读
  • 8. (2023高一下·哈密期末) 阅读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翼日进宰,见其小,怒诃成。成述其异,宰不信。试与他虫斗,虫尽靡。①又试之鸡,果如成言。乃赏成,献诸抚军。抚军大悦,以金笼进上,细疏其能。既入宫中,举天下所贡蝴蝶、螳螂、油利挞、青丝额一切异状遍试之,无出其右者。每闻琴瑟之声,则应节而舞。益奇之。上大嘉悦,赐抚臣名马衣缎。抚军不忘所自。无何,事以卓异闻。②宰悦免成役又嘱学使俾入邑库后岁余成子精神复旧自言身化促织轻捷善斗今始苏耳抚军亦厚赉成。不数岁,田百顷,楼阁万椽,牛羊蹄躈各千计;一出门,裘马过世家焉。

    异史氏曰:“天子偶用一物,未必不过此已忘:而奉行者即为定例。加以官贪吏虐,民日贴妇卖儿,更无休止。故天子一跬步 , 皆关民命,不可忽也。独是成氏子以蠹贫,以促织富,裘马扬扬。当其为里正、受扑责时,岂意其至此战?③天将以酬长厚者,遂使抚臣、令尹,并受促织恩荫。闻之:一人飞升,仙及鸡犬。信夫!”

    1. (1)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 宰悦/免成役/又嘱学使俾入邑库/后岁余/成子精神复旧/自言身化促织/轻捷善斗/今始苏耳/抚军亦厚赉成 B . 宰悦/免成役/又嘱学使/俾入邑库/后岁余/成子精神复旧/自言身化/促织轻捷善斗/今始苏耳/抚军亦厚赉成 C . 宰悦免成/役又嘱学使俾入邑库/后岁余/成子精神复旧/自言身化/促织轻捷善斗/今始苏耳/抚军亦厚赉成。 D . 宰悦免成/役又嘱学使/俾入邑库/后岁余/成子精神复旧/自言身化促织/轻捷善斗/今始苏耳/抚军亦厚赉成
    2. (2)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宰,地方长官,如县令。《滕王阁序》:“家君作宰,路出名区。” B . 诏:帝王的命令或文告。始于秦始皇,终于清朝,是一种命令文体。 C . 跬步,“跬”相当于现在的两步,即跨出两脚,“步”相当于现在的一步,即跨出一脚。 D . 恩荫,又可称为门荫、荫补,是中国上古时代世袭制的一种变相。这里指恩惠。
    3. (3)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成名献促织,宫中与蝴蝶、螳螂等动物试斗进一步展示了小促织善斗的才能,并且能应节而舞,成名因得厚赏而成巨富。 B . 成子自杀后魂化促织以供玩赏,方能解脱一家的苦难,这就更加表现出所受迫害之深,对荒淫残暴的封建统治者是一个有力的抨击。 C . 成子复苏之后“自言身化促织”的交代点明了神异促织的来历,增强了故事的曲折性与神奇色彩,同时也更加深了故事的悲剧性。 D . “一人飞升,仙及鸡犬”,抚臣、令尹蒙受促织“恩荫”,小说生动地表明封建官僚的升迁发迹是建立在百姓苦难之上的。
    4. (4)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成述其异,宰不信。试与他虫斗,虫尽靡。

      ②当其为里正、受扑责时,岂意其至此哉?

  • 9. (2023高一下·哈密期末) 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完成下面小题。

    夜泊牛渚怀古

    唐 李白

    牛渚西江夜,青天无片云。

    登舟望秋月,空忆谢将军。

    余亦能高咏,斯人不可闻。

    明朝挂帆席,枫叶落纷纷。

    【注解】谢将军:东晋谢尚,今河南太康县人,官镇西将军,镇守牛渚时,秋夜泛舟赏月,适袁宏在运租船中诵己作《咏史》诗,音辞都很好,遂大加赞赏,邀其前来,谈到天明。袁从此名声大振,后官至东阳太守。

    1. (1) 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这首诗是一首五言诗,也是一首怀古诗,不讲究对仗,信笔写来,妙笔天成。写景疏朗有致,抒情含蓄不露。 B . 首联直接点明“牛渚夜泊”之景,诗人文笔大气,将广阔的天空与浩瀚的西江融为一体,境界空阔、渺远。 C . 颔联由“望”到“忆”,引发诗人由古及今的联想;“空”字指出不得志的处境,暗示诗人怀才不遇的惆怅。 D . 颈联抒发不遇知音的感慨。尽管自己也像袁宏那样富有才华,而谢尚却不可复遇,寓含着世无知音的感喟。
    2. (2) 结合全诗,请简要分析诗歌尾联的艺术手法及表达效果。
  • 10. (2023高一下·哈密期末) 补写出下列句子空缺部分。
    1. (1) 《阿房宫赋》中借助一日之内天气变化多端来突出建筑的规模广阔的句子是:
    2. (2) 杜牧在《阿房宫赋》中以“”作结,委婉提醒唐朝统治者吸取历史教训,不要重蹈亡秦覆辙。
    3. (3) 苏洵用精妙的比喻“”,形象地批判了六国的赂秦行为。
四、现代文阅读(本大题共15分)
  • 11. (2023高一下·哈密期末)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棉衣

    孙博闻

    隆冬已至,惹得人频频打颤。

    这片老城区建于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有些年头儿了。顺子一家就住在这儿,据街坊邻居讲,顺子一家四口,除了顺子还有一位体弱多病的老母亲,她患了耳疾,听不清人讲话;有一位骨瘦如柴的老父亲,他常年都抽着散花牌的烟;还有一个已经远嫁他乡的姐姐,好几年都没联系了。这一家的生活过得清苦贫寒,顺子在家附近给人打零工,卖过报纸、洗过鞋、修过自行车,最近又换了份差事——在巷子口给过路的人发单子。老父亲愈加年迈,身体不吃力了,帮街坊邻居收收废塑料瓶,也赚不了几个钱。老母亲更不中用了,半聋的她整天呆滞地望着窗外,盼着儿子回来,偶尔蹬蹬那个一碰就“吱扭”响的老缝纫机,做几个简单的手工。

    冬天的早晨,天色亮得特别晚。顺子还没等天亮就摸索着出门了,留了几个昨夜的馒头在小方桌上,好让父母起床后垫垫肚子。顺子一如往日地来到巷口发单子,他琢磨着等干完今天这份工,就去集市里给父母添件棉衣。今年的冬,实在是冷得让人受不住。寒冷好似把老城区的人们紧紧地锁在了屋里,一上午过去了,顺子也没发出去几单。顺子有些着急了,不断搓着那双紧握着单子的被冻得通红的手,跺着穿了好几个年头儿都有些开胶了的鞋子,神情无助又局促。冬日里的一整天实在是溜得飞快,眼看夜色将至,顺子一咬牙,急急忙忙收起没发完的单子,骑着那辆旧得不能再旧的自行车向集市驶去。看着五花八门的开襟棉衣,顺子露出了辛苦一天后久违的笑容,而后紧接着脸色就黯淡下来了。他与卖衣服的女人不断交谈着,问来问去要几个钱,声音有点儿颤抖,语气里夹杂着哀求。那个女人似乎可怜他,按比平时低很多的价钱卖给了他。顺子把选好的棉衣挂在车把上,随即将口袋里被捏得皱皱巴巴的钱递给了那个女人。夜色越来越暗了,看不清顺子的表情,无法辨别是难堪还是满足。随后,他一转身,骑上车子,飞快地向家的方向驶去了。

    昏黄的路灯在漆黑的夜晚显得格外温暖澄亮,树上本已没剩多少的叶子还在不断被风吹散,最后被行走在寒冬里的人们踩在脚下。顺子一如既往地将自行车倚靠在楼道,然后进了屋。屋中的父母早已准备好几碟咸菜和一碗粥,静默着等儿子归来。“爹,娘,我回来了。”顺子的语气故作轻松。“快坐下吃吧,在外受冻了吧。”父亲一边拾掇着塑料瓶子一边说着,声音有些哑。顺子摇头道:“不冷!今儿生意特别好!”边说边将买来的棉衣递给老母亲,比划着让母亲套上。父亲缓缓抬起佝偻着的背,嘬了口烟,皱了皱眉头,然后问:“几个钱?”顺子咬了口馍,笑着说:“不值钱。”父亲低下头继续拾掇起塑料瓶,没再吭声。母亲坐在床边反复端详着新衣服,神情有些欣喜,又似乎溢着心疼。

    再过半个月就是新年了,近些日子又飘起了雪。顺子熟练地操起火炉生起了火,木柴在火焰里噼里啪啦地响,泛起点点火星。母亲躺在床上一阵一阵咳喘,父亲叹道:“一入冬啊,你就受不住,年年都这样,拗着不去看病,谁劝都不肯呐。”顺子挠了挠头,有些用力,而后透着燃燃的火光痴痴地望着母亲,一句话也说不出。

    母亲的身体每况愈下,除夕前夜,她走了,静悄悄的。外面还飘着雪,父亲神情哀伤,在一旁默默地整理着母亲的遗物,安静的气氛压抑得令人窒息。“顺儿。”父亲叫道,“这是你娘留给你的,她让我撇下的。”顺子接过父亲递过来的棉衣,再也忍不住了,突然悲恸起来。听父亲讲,母亲早一个年头就开始为顺子做棉衣了,她身体不好,老了眼也花,一天做不了多少,但她每天都会坚持做点儿,一来二去,就做成了。顺子紧紧地抱着怀里的棉衣,似有难言之隐,站在门槛边久久不能回神。

    新年的炮声放得响亮,黑白电视机里的春晚节目热闹非凡。父子俩待在空荡的房间里,感受置身于时间里的沉寂,若有所思。父亲无神地看向电视,嘬着烟,发出浅浅的哀叹。一旁的顺子静静地望向窗外,漫天飘散的雪花与散落在地面的红色炮纸碰撞,静谧与热闹在此刻相交。恍惚间,顺子似乎看到了孱弱的母亲坐在昏暗的灯下一针一线缝制棉衣的模样,她佝偻着背,戴着一副老花镜,手指套上了顶针,脚踩得那缝纫机吱吱作响。那一刻,她安静无声,却又好似热情恣肆。

    这个大雪夜晚即将过去,似乎将失去一切与它连接的线索,只有记忆,将会以一种深刻的不可触及的形式,存留在顺子的心里。

    往后的每一年春节,顺子都会照旧穿起母亲为他亲手缝制的棉衣,这件满溢着无声母爱与火热温度的棉衣,成了他今生最珍视的礼物。

    阳春三月,万物复苏。顺子坐在窗前静静地写下:冬去春来,爱无声,却常在……

    1. (1) 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小说多处可以感受到顺子一家的清苦贫寒,如没有多少收入、年老体弱的父母,顺子开胶了的鞋子。 B . 母亲“偶尔蹬蹬那个一碰就‘吱扭’响的老缝纫机”,为后文母亲过世留给顺子棉衣埋下伏笔,令人感动。 C . 顺子去买棉衣时露出笑容,他为能孝顺母亲而感到满足,“紧接着脸色就黯淡下来了”是怕带的钱不够。 D . 最后写“顺子坐在窗前静静地写下:冬去春来,爱无声,却常在”,说明顺子很有文化,且有诗人气质。
    2. (2) 简要分析画横线处环境描写的作用。
    3. (3) 文章最后一段意蕴丰富,请简要分析。
五、语言文字运用(13分)
  • 12. (2023高一下·哈密期末)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沈先生很爱用一个别人不常用的词:耐烦。他说自己不是天才(他应当算是个天才),只是耐烦。他对别人的称赞,也常说要算耐烦。看见儿子小虎搞机床设计时,说要算耐烦。看见孙女小红做作业时,也说要算耐烦。他的耐烦,意思就是____,不怕费劲。一个时期,由于沈先生每年都要出几本书,每个月都要发表几篇小说,被称为多产作家 , 但是写东西不是很快的,从来不是____。他年轻时常常日以继夜地写。他常流鼻血。血液凝聚力差,一流起来不易止住,很怕人。有时夜间写作,竟____晕倒,伏在自己的一摊鼻血里,第二天才被人发现。我就亲眼看到过他的带有鼻血痕迹的手稿。他后来还常流鼻血,不过不那么厉害了。他自己知道,并不惊慌。很奇怪,他连续感冒几天,一流鼻血,感冒就好了。他的作品看起来很____,若不经意,但都是苦心刻琢出来的。《边城》一共不到七万字,他告诉我,写了半年。

    1. (1) 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A . 锲而不舍 一蹴而就 至 行云流水 B . 矢志不渝 一挥而就 致 轻松自如 C . 矢志不渝 一蹴而就 至 行云流水 D . 锲而不舍 一挥而就 致 轻松自如
    2. (2) 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 一个时期,沈先生每年都要出几本书,每个月都要发表几篇小说,被称为多产作家 B . 一个时期,由于沈先生每年都要出几本书,每个月都要发表几篇小说,因此被称为多产作家 C . 一个时期,沈先生每个月都要发表几篇小说,每年都要出几本书,被称为多产作家 D . 一个时期,由于沈先生每个月都要发表几篇小说,每年都要出几本书,因此被称为多产作家
    3. (3)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可以改写成“看见儿子小虎搞机床设计和孙女小红做作业时,都说要算耐烦。”从语义上看二者基本相同,但原文表达效果更好,为什么?
六、写作题
  • 13. (2023高一下·哈密期末) 阅读以下材料,用一句话给“凡尔赛文学”下定义,不超过50字。

    2020年年末,“凡尔赛文学”一词火爆网络。这是一种以“低调的方式进行炫耀”的话语模式,简称“凡学”。这种话语模式往往用先抑后扬、明贬暗褒、假装苦恼的口吻来炫耀自己。

  • 14. (2023高一下·哈密期末)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材料一:

    2021年5月22日中午,袁隆平院士在湖南长沙去世。长沙群众涌上街头,夹道送别袁老,齐喊“一路走好”。23日,全国各地有近十万群众自发前往长沙悼念袁老。网上悼念厅开放后,短短几天,悼念人数就达到上千万。

    材料二:

    2021年5月上海科技节上,一场科学红毯秀在场内外引起阵阵欢呼。多位科学“明星”走上红毯,他们中有中国科学院院士叶叔华,有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迈克尔·莱维特,有张文宏带领的抗疫与科普团队,还有天问一号探测器副总指挥张玉花等。

    校团委要求各班就“谁才是我们这个时代最值得追的星?”这个问题,举办一次“我的青春,我的榜样”主题班会。请综合以上材料,写一篇发言稿,说说你的感受和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