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一
俞秀松的日记 (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第一任书记) 九点到(陈)独秀家,将(陈)望道译的《共产党宣言》交给他,我们谈些译书的事,总该忠实精细。 (1920年6月28日) | 万慧芬的日记 (新中国培养的第一批大学生之一) (我要)坚持艰苦朴实的生活作风……多开动脑筋,站稳立场,帮助贫雇农彻底翻身,一定要胜利完成土改。 (1951年11月26日) |
材料二
于华男的日记
(航天科技工作者、中国青年五四奖章获得者)
2008年7月27日,我们接到通知,我们的高精度加速度计组合成为“神八”飞船首选测量装置。由此,我和我的同事们有了这段与载人航天和探月工程的约定。
2016年10月17日,神舟十一号飞船飞天成功……很多媒体用“稳”字宣传我们的加速度计组合,我想“稳”的不只有我们的产品,也有我们的团队,我们与中国航天一起成长,愈发沉稳,更有干劲。
材料一 辛亥革命对推动中国社会进步、促进中国人民思想解放所起的作用是不能低估的。但它以同旧势力妥协告终。它的失败使人们逐渐觉悟到在中国的历史条件下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是不可能的,必须另外探索新的道路来求得国家的独立富强和人民的自由幸福。
——摘编自胡绳主编《中国共产党的七十年》
材料二 刚刚成立的中国共产党,深刻认识到,如果不先推倒祸国殃民的大小军阀及帝国主义,一切美好理想的实现都无从谈起。
——摘编自《中国共产党简史》(2021年版)
材料三 1992年,邓小平发表重要谈话,从理论上深刻回答了长期困扰和束缚人们思想的许多重大认识问题,为中国改革开放注入新的生机和活力。
——摘编自《新中国70年》
可)
材料一 尽管大西洋把英、法、美三国永远地分隔开来,但三国的革命作为资产阶级革命不仅有一定联系,而且也是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发生在大西洋两岸的这三个伟大历史事件,最大的公约数是关于“权利”的诉求或“人权”的伸张。
——摘编自何顺果《世界史:以文明演进为线索》
材料二
① |
他兵败的根源在于,自由和平等的大革命理念意味着一切民族压迫行为都失去了合法性。被占国的人民先是在他的指引下觉悟到这一点,然后在这位导师的侵略行为背叛了革命原则时转而反抗。 ——《大国崛起》 |
② |
美国的权威期刊《大西洋月刊》曾邀请十位著名历史学家,投票选举100位美国历史上最具有影响力的人物。结果,林肯因“拯救了国家,再造了美国”的历史功勋而排名第一。 |
材料三 19世纪中期俄国和日本改革(部分)
俄国 |
日本 |
规定农奴在法律上有人身自由,可以改变身份,有权选择职业和拥有财产。地主不得买卖农奴、干预农奴生活,为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
废除传统时代的“士、农、工、商”身份制度,将从事农工商职业的人和贱民一律称为“平民”,允许居住、迁徙、择业、婚姻等自由,推动了日本社会的进步。 |
材料一 “我们革命的目的,是为众生谋幸福,因不愿少数满洲人专利,故要民族革命;不愿君主一人专利,故要政治革命;不愿少数富人专利,故要社会革命。”……辛亥革命一度成功,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后,孙中山认为民族、民权两大主义已经实现,唯有民生主义尚未着手。
——摘编自臧运祜《20世纪的中国与世界》
材料二 从根本上说,英国革命所要解决的问题在于:国王和议会,谁掌握国家主权?通过革命,英国以①对国王的权力进行制约,标志着人类社会由专制转向民主,由人治转向法治。这次革命开辟了欧洲资本主义的道路,其意义是划时代的。
——摘编自董小燕《西方文明史纲》
材料三
事件 | 主要内容 |
俄国农奴制改革 | 颁布废除农奴制法令 |
① | 颁布《宅地法》、发表《解放黑人奴隶宣言》 |
日本明治维新 | 政治上,废藩置县;经济上,以“殖产兴业”为口号,大力发展近代经济;社会生活上,提倡“文明开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