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社会法治 /中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浙江省台州市路桥区2023年初中社会法治毕业生学业适应性考试...

更新时间:2023-09-11 浏览次数:39 类型:中考模拟
一、<span style="font-size: 16px;">【道法部分】</span>选择题<strong>(本大题共</strong><strong>10</strong><strong>小题,每小题</strong><strong>2</strong><strong>分,共</strong><strong>20</strong><strong>分。请选出各题中最符合题意的一个正确选项,不选、多选、错选均不给分)</strong>
  • 1. 2023年2月10日,神舟十五号航天员密切协同,圆满完成出舱活动全部任务。这是中国空间站全面建成后航天员首次出舱活动,____、____首次漫步太空。( )
    A . 费俊龙、杨利伟 B . 张陆、刘洋 C . 费俊龙、张陆 D . 陈东、蔡旭哲
  • 2. 2023年3月10日,第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第三次全体会议。____全票当选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 )
    A . 习近平 B . 李强 C . 赵乐际 D . 韩正
  • 3. 图中的漫画启示我们,正确认识自我,要( )

    A . 善于表现自己 B . 排斥他人评价 C . 全面看待自己 D . 掩饰自身不足
  • 4. 最近,中国多地文旅局长们纷纷从幕后走到台前。有人一袭民族服饰,有人变身古装侠客,有人策马奔腾……纷纷用网络短视频为当地美景“代言”,吸引了游客。这表明( )

    ①网络为经济发展注入新活力

    ②网络信息良莠不齐

    ③网络促进了民主政治的进步

    ④网络为文化传播搭建新平台

    A . ①②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③④
  • 5. (2022·舟山) 某经营者严格遵守《电子烟管理办法》的规定,在显著位置设置不向未成年人销售电子烟的醒目标志,并拒绝未成年人购买电子烟。该经营者实施了对未成年人的(    )
    A . 家庭保护 B . 司法保护 C . 网络保护 D . 社会保护
  • 6. 公民的权利与义务相统一。下列直接体现了这一关系的是( )

    ①小王因欠债不还失信被限制乘坐高铁和飞机

    ②小李在部队服役时被授予“戌边英雄”称号

    ③小张过马路时不守交通规则乱闯红灯

    ④小曹参加母亲河环保公益活动受到同学点赞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③ D . ②④
  • 7. 图示法有助于对知识的学习。下列概念间的关系可用右图表示的是( )

    ①自由与法治
    ②违法行为与犯罪

    ③选举民主与协商民主
    ④社会经济权利与劳动权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④ D . ③④
  • 8. 《乡村振兴责任制实施办法》规定:“村党组织统一领导村级各类组织和各项工作,……组织动员农民群众共同参与乡村振兴。”这一规定直接体现出( )
    A . 我国农村所有制形式都是公有制 B . 我国农村村民的民主意识不断增强 C . 农村工作要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 D . 我国根本政治制度在农村得到推行
  • 9. “什么才是安全,不是深藏地下,构筑掩体,是有人默默把胸膛挡在前面。什么才是成就,不是移山跨海,轰天钻地,是奋斗一甲子,铸盾六十年,是了却家国天下事,一头白发终不悔”,2022年度感动中国十大人物钱七虎的颁奖词中蕴含的价值取向主要有( )

    ①义不容辞,维护国家安全②勇担责任,厚植家国情怀

    ③埋头苦干,彰显生命价值④热心公益,积极奉献社会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④ C . ①③④ D . ②③④
  • 10. (2023·杭州二模) 沙特和伊朗两国保持敌对状态长达七年,政治对立几十年。近日,在中国斡旋下双方复交,这为化解国家间矛盾树立了典范。中国用实际行动诠释(   )

    ①中国积极扮演国际事务的领导者      ②中国致力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③中国积极维护世界的和平与发展      ④中国积极发挥负责任大国的作用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④ C . ①③④ D . ②③④
二、<span style="font-size: 16px;">【道法部分】</span>非选择题(本大题有3小题,共30分)
  • 11. “品读漫画,助力成长”。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 (1) 针对漫画一中时髦女士的言行,请你提出恰当的劝告。
    2. (2) 运用挫折相关知识,说说漫画二的寓意。
    3. (3) 观察漫画三,从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关系角度,谈谈遇到类似事情时,我们该怎么做?
  • 12. “总结过去,书写未来”。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二:贯彻二十大精神,推动中国式现代化台州实践,台州市政府部署了2023年的主要任务,以下是部分发展目标: 

    目标

    厚植文化兴盛的精神美,大力弘扬垦荒精神,打响“和合台州·文明有礼”“和合善治”等城市文化品牌,打造宋韵文化“台州版图”。

    目标

    坚持满足人的全生命周期多元需求导向。努力实现“人人有地位、人人有钱花、人人有文化、人人有活干、人人有福享”。

    材料三:两会是中国民主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连日来,不少群众积极通过多种渠道了解台州市两会各项议程,围绕政府工作报告内容谈感受、谈体会,纷纷表示将为推动台州现代化建设作出新的贡献。

    1. (1) 从上述材料中我们可获取哪些信息,并概括这些信息之间的关系。
    2. (2) 根据材料二的信息,说说台州制定发展目标的合理性。
    3. (3) 材料三对我们参与民主生活有什么启示?
  • 13. “明法立德,共促善治”。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华人民共和国反电信网络诈骗法

    (2022年9月2日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常务委员会第三十六次会议通过)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为了预防、遏制和惩治电信网络诈骗活动,加强反电信网络诈骗工作,保护公民和组织的合法权益,维护社会稳定和国家安全,根据宪法,制定本法。

    材料二:

    小宁学习了《反电信网络诈骗法》后,欣喜道:“太好了,这部法律立足各环节,精准发力,而且也有诚信等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中华传统美德的内容,引导责任主体通过合法途径获得财富。这样只要靠厉行法治就能够遏制电信诈骗的违法犯罪行为了。”

    1. (1) 材料一体现了全国人大常委会行使哪项职权?
    2. (2) 结合《反电信网络诈骗法》的第一条文,说说其中体现了哪些“法治教育”的知识。
    3. (3) 运用“法治教育”的知识评析小宁的观点。(要求:观点正确,层次清晰,逻辑严

      密。)

三、<span style="font-size: 16px;">【历社部分】</span><strong>选择题</strong><strong>(本大题共</strong><strong>10</strong><strong>小题,每小题</strong><strong>2</strong><strong>分,共</strong><strong>20</strong><strong>分。请选出各题中最符合题意的一</strong><strong>个正确选项,不选、多选、错选均不给分)</strong>
  • 14. 北极燕鸥是一种分布于北极地区的海鸟。它们夏季在北极地区繁殖,冬季飞往南极附近越冬,每年在两极之间往返一次,被称为动物界的“迁徙之王”。读图回答问题。

    北极燕鸥迁徙路径示意图

    1. (1) 图中南下迁徙路线主要经过的大洋为( )
      A . 北冰洋 B . 印度洋 C . 大西洋 D . 太平洋
    2. (2) 北极燕鸥越冬期间,下列现象合理的是( )

      ①澳大利亚悉尼市人们普遍穿着短袖②瑞士山区迎来夏季登山爱好者

      ③意大利威尼斯市气候特点温和多雨④中国除青藏地区以外普遍高温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③ D . ②④
  • 15. 宋朝出版事业兴盛,官方图书事业获得很大发展,民间藏书之风也极为盛行,涌现出许多藏书家和藏书中心。这一现象主要得益于( )
    A . 造纸术发明 B . 印刷术改进 C . 科举制确立 D . 宋词的繁荣
  • 16. 历史学习小组在进行主题学习时,选用了下图所示部分相关资料,该小组学习主题最有可能是( )

    A . 民族关系的发展 B . 中外文明的交流 C . 儒家思想的演变 D . 统一是历史趋势
  • 17. 1918年,李大钊在《新青年》发表赞美家乡的《山中即景》:“是自然的美,是美的自然;绝无人迹处,空山响流泉。”他用口语化的语言呈现诗歌内容,得益于新文化运动( )
    A . 提倡民主思想 B . 抨击旧道德 C . 主张男女平等 D . 倡导白话文
  • 18. 诵读毛泽东诗词不仅能重温历史的峥嵘岁月,更能领略中国共产党人的革命情怀。下列诗词反映的历史事件发生在解放战争时期的是( )
    A .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B . 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 C . 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 D . 秋收时节暮云愁,霹雳一声暴
  • 19. 下面两则老广告,可共同佐证我国( )

    A . 近代工业的起步 B . 抗美援朝的开展 C . 土地改革的完成 D . 三大改造的实行
  • 20. 查士丁尼被誉为“文明世界的立法者”。使他获此殊荣的是( )
    A . 《汉谟拉比法典》的颁布 B . 《十二铜表法》的制定 C . 《罗马民法大全》的编纂 D . 《拿破仑法典》的推行
  • 21. 图中的两项法律条文颁布的共同意义是( )

    A . 农奴赎买房屋和土地,跻身于地主阶级 B . 吸收解放奴隶参军,保证了国家的统一 C . 解放了生产力,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 D . 解放了奴隶,有力地打击了黑奴贩卖者
  • 22. 如图《美苏国防开支数据图》可用于说明( )

    A . 二战后美苏两国经济实力交替上升 B . 冷战时期美苏两国进行了军备竞赛 C . 美国实行马歇尔计划援助西欧国家 D . 冷战后世界格局向多极化方向发展
四、<span style="font-size: 16px;">【历社部分】</span>非选择题(本大题有3小题,共30分)
  • 23.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江西省于都县内广泛分布富含硒元素的土壤。近年来,当地农民依靠种植富硒蔬菜,实现了脱贫致富。其中,富硒辣椒是当地富硒蔬菜中的明星产业之一。

    资料卡

    辣椒性喜温、喜水、喜肥。江西人不仅消费辣椒,种植辣椒同样也是一把好手,种植历史距今已有几百年。

    1. (1) 描述图中城镇的分布特点。
    2. (2) 根据图文资料,分析该地区发展富硒辣椒产业的有利自然、社会经济条件。
    3. (3) 有人建议:为扩大辣椒产业规模,除了将现有耕地全部种植辣椒外,还可将周边山区的林地都修筑成梯田来种植辣椒。你是否赞同,并从可持续发展角度说明理由。

      (注:可持续发展包括生态可持续发展、经济可持发展和社会可持发展)

  • 24. 文明交流与碰撞推动了人类社会的发展。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文明交流】

    材料一:正是这些路,将中国的四大发明及丝绸茶叶、瓷器等传到了世界各国……将中亚的骏马、葡萄等,西亚的乐器、数学……将美洲的棉花、番薯等输入中国。

    ——摘编自陈文斌《品读世界文明史》

    【文明互鉴】

    材料二: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建立了一个合适的政治制度,这个制度保障社会有宽松平和的环境,让人们追求个人的目标。……英国人在政治制度方面的重大创新,使后来西方各国在步入民主政治的行列之时,都自觉不自觉地以英国为榜样。

    ——唐晋主编《大国崛起》

    材料三:断然废旧制,立新政,朝野一心,革除旧弊,举凡一切均效法列强,以图傲视亚洲诸国。

    ——日福泽谕吉(1885年)

    【文明碰撞】

    材料四:18世纪60年代,第一次工业革命从英国率先开始,对人类社会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客观上也影响了中国历史发展的进程。

    【文明依存】

    1. (1) 材料一中文明传播的“这些路”是指什么?
    2. (2) 材料三反映的是什么历史事件,与材料二所反映的历史事件有何相同之处?
    3. (3) 根据图文资料,说明第一次工业革命是如何影响中国历史发展进程的?
    4. (4) 根据材料五,说说中国抗日战争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贡献。
  • 25. 九(5)班的历史小组围绕“人民群众的历史作用”这一主题开展活动,请你一起参与,完成相关任务。

    【人民智慧】

    材料一:

    【人民力量】

    材料二:这次革命如暴风,如骤雨,迅猛异常,摧枯拉朽。革命开始以后,经过了深入和高潮阶段,到雅各宾派专政时期,完成了摧毁和根除封建制度、扫除阻碍生产力发展的羁绊的任务,使这次革命成为一次比较彻底的资产阶级革命。在革命的三个阶段里,巴黎人民群众都积极参与,而且一再从危急中把革命挽救过来,进一步推动它向前发展。 

    ——摘自李纯武主编《简明世界通史》

    材料三:1978年冬,小岗生产大队的18位农民以“托孤”的方式,在包产到户的“生死契约”上按下鲜红的手印,实施了“大包干”。一场改变中国亿万农民命运的实践,正由他们拉开序幕。 

    ——摘编自《小岗人家四十年》解说词

    【人民情怀】

    材料四:为君之道,必须先存百姓,若损百姓以奉其身;犹割股以啖(喂)腹,饱腹而身毙……朕当去奢省费,轻徭薄赋,选用廉吏,使民衣食有余,则自不为盗,安用重法邪? 

    ——《贞观政要》

    材料五:坚持党的群众路线,始终牢记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

    ——《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

    1. (1) 材料一中生产工具和伟大工程,写出其中一项名称,并概括它们的共同作用。
    2. (2) 运用材料二、三中相关史实,对“人民群众推动社会发展和进步”观点进行论证。
    3. (3) 根据材料四、五,概括古今不同时期在国家治理理念上的共同之处,并各举一例加以说明。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