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小学语文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福建省福州市福清市2022-2023学年四年级下学期语文期末...

更新时间:2023-09-06 浏览次数:41 类型:期末考试
一、积累与运用(39分) 
  • 1. 结合语境,看拼音写词语。 

     2022年春,三位思维mǐn jié的“太空教师”的“天宫课堂”被网友shuā píng,他们以dú tè的方式演示了各种有趣的实验,并pōu xī其中的科学原理。他们用满腔的爱国情怀jiàn xíng航天梦! 

  • 2. 下列语中加点的读全都正确的是哪一项?( ) 
    A . 新(zhǎn) 亲(nì) 着钱(zhuàn) B . 丽(qí) 求(qí) 山片(zhā) C . (mài) 起(lún) 算子(bǔ) D . 府(zhèng) 污(gòu) 那间(chà)
  • 3. 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 仿备 石钟乳 惊慌失措 B . 响午 向日葵 天高地阔 C . 待侯 热辣辣 川流不息 D . 譬如 催眠曲 一丝不苟
  • 4. 下列每组多音字的读音全部相同的是哪一项( ) 
    A . 好 面  B .  顽 倔 C . 家 护  D . 元 个 
  • 5. 根据形声字的特点,下列说法错误的是哪一项?( ) 
    A . “怯”的本义可能与“内心的状态”有关。 B . “殃”的本义可能与“死亡、灾祸”有关。 C . “臀”的本义可能与“自然现象”有关。 D . “翼”的本义可能与“羽毛”有关。
  • 6.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字词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A . 恭勤不倦(肃敬勤勉) B . 逢老媪磨铁杵(方正) C . 问之,曰:“作针。”(欲望) D . 太白感其意,还卒业(终止学业)
  • 7. 下列文学常识对应有误的是哪一项?( ) 
    A . 《墨梅》——明——王冕 B . 《清平乐•村居》——宋——辛弃疾 C . 《芙蓉楼送辛渐》——唐——王昌岭 D . 《宿新市徐公店》——宋——杨万里
  • 8.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是哪项?( ) 
    A . 这学期,我一定要争取改掉那些不好的毛病。 B . 良好的心理素质是考试取得好成绩的条件之一。 C . 看了这部三个多小时的电影,使我深受启发。 D . 长城和南京长江大桥是游客们向往的古迹。
  • 9. 下列词语归类正确的是哪一项?( ) 
    A . 与读书求学有关:悬梁刺股、凿壁偷光、闻鸡起舞。 B . 表现人物心情:心急如焚、焦躁不安、临危不惧。 C . 描写乡村:鸡犬相闻、炊烟袅袅、车水马龙。 D . 描写人物品质:坚韧不拔、德高望重、大公无私。
  • 10.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运用不恰当的是哪一项?( ) 
    A . 李大爷特别小气,一毛不拔,邻居们都称他为“铁公鸡”。 B . 遇到问题我们应该有自己的看法,不能老当个“应声虫”。 C . 他没什么本事,却装样子吓唬人,就是个“纸老虎”! D . 他在工作中是“领头羊”,总是默不作声,踏踏实实地工作。
  • 11. 下列句子中不是描写乡村生活的是哪项?( ) 
    A . 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 B . 梅子金黄杏子肥,麦花雪白菜花稀。 C . 黄师塔前江水东,春光懒困倚微风。 D . 最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
  • 12. 把下面句子插入语段中,最恰当的位置是( ) 

     句子:循着水声来到溪前,溪水很清,鱼戏水中。 

     ①进入樱桃沟,便可听得溪水潺潺。②溪边怪石林立,抚奇石,观游鱼,其乐无穷。③沿溪向前行,山间有野花,溪边有野草,真是美不胜收啊! 

    A . ①之前 B . ①﹣②之间 C . ②﹣③之间 D . ③之后
  • 13. 根据课文内容和自己的积累填空。 
    1. (1) 诗人笔下的一物一情怀,正如艾青所说:“诗是人类向未来寄发的信息,。”毛泽东托梅寄志:“已是悬崖百丈冰,。”王昌龄也借物言志:“洛阳亲友如相问,。”而王冕也认为“,只留清气满乾坤。” 
    2. (2) 这些事——:月明的园中,。——《繁星(七一)》 
    3. (3) 陈明最喜欢的一句读书格言是“书山有路勤为径,”。汉字听写大赛上,他很担心自己会输给对手,不敢上场。李老师引用了《老子》里的“”来为他鼓劲儿。 
  • 14. 体会例句中冒号的用法,从下列短语中选一个,仿照例句写一写。 

    后来我看到果然如此:凡有生客进来。鹅必然厉声叫嚣;甚至篱笆外有人走路,它也要引吭大叫,不亚于狗的狂吠。 

    热心肠的妈妈               认真的弟弟            爱唱歌的妹妹             
二、阅读与欣赏(31分) 
  • 15. 课内阅读。 

     动物的相生相克 

        中国有句谚语:“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虾米吃青泥。”生态系统中的生物通过这种吃与被吃的关系构成一条链条,叫作食物链。食物链上的各种生物相互影响,相互制约,一环扣一环。如果某一环节发生故障,链条就会失去整体性,生态系统就会发生紊乱。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南非探险队登上南极的马里恩岛,船上的几只老鼠也被带上小岛。因为在这里老鼠没有天敌,两年后,这里成了鼠岛。为了消灭老鼠,探险队运来四只家猫,结果老鼠逐渐减少,而猫迅速繁殖,最终成了灾难——2500只猫每年要吃掉60多万只海鸟。为了挽救鸟类,南非当局用直升机向猫扫射,并派上百名士兵去捕杀猫。由此可见,食物链对环境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对维护生态平衡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澳大利亚也有类似的生态灾难。澳大利亚最初的移民带来了兔子,这些兔子有一部分在野外变成了野兔。由于澳大利亚缺乏本土的大型食肉动物,野兔大量繁殖,它们在草原上四处打洞,破坏草原植被,使草原生态系统受到严重破坏,几乎到了崩溃的程度。无奈,政府动用大量人力物力,用各种方法对付野兔,甚至修建过总长超过了3000公里的防兔篱墙,连化学武器和生物武器都用上了,终于成功遏制了野兔数量的膨胀。不过政府也付出了巨大的人力财力,并且每年都要持续支出巨额的灭兔费用。 

        美国曾经有个地方草场挺繁茂,他们养了许多羊在那里放牧,可是总有一些虎狼常来这里吃他们的羊。当地人很生气,狠心要把这些食肉动物猎杀完。后来这些虎狼终于被他们猎杀完了,他们都很高兴。他们的羊繁殖得非常快,可惜的是,草场慢慢地被越来越多的羊啃光了,羊没有了食物,也慢慢地都饿死了。另一件也是发生在美国的事。一个地方田鼠成灾,粮食大量减产。人们想尽了办法,就是灭不了这些田鼠。后来他们从外地引来了蛇和猫头鹰,这些田鼠没费多大力气就被消灭了,粮食恢复了原来的产量。经过这些教训才知道生物链对自然界是多么的重要,每个物种灭绝都可能产生一系列的问题。 

    1. (1) 联系文章内容理解,题目中“相生相克”的含义是( ) 
      A . 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虾米吃青泥 B . 生物之间只有吃与被吃的关系 C . 各种生物相互影响,相互制约,一环扣一环 D . 各种生物之间的互相残杀
    2. (2) 文章第二自然段中画“横线”的句子主要运用了( )的说明方法。 
      A . 举例子 B . 列数字 C . 打比方 D . 作比较
    3. (3) 第三自然段中,“澳大利亚也有类似的生态灾难”这句话在文中的作用是( ) 
      A . 点明中心 B . 总结全文 C . 承上启下 D . 照应题目
    4. (4) 根据第三自然段的内容判断,下列动物在当时的澳大利亚处于食物链顶端的是( ) 
      A . B . 田鼠 C . D . 野兔
    5. (5) 食物链按照从低到高的顺序可以这样表示:青泥——虾米——小鱼——大鱼。下列根据第四自然段内容整理出来的食物链,表述错误的是( ) 
      A . 粮食——田鼠——蛇、猫头鹰 B . 粮食——田鼠——蛇——猫头鹰 C . 草——羊——狼 D . 草——羊——虎
    6. (6) 读了这篇文章,你对生态平衡有了哪些新的认识? 
  • 16. 课外阅读。 

     袁隆平的“自述” 

     毕业时,我去了偏远的安江农校任教。我除了在教室上课,就是在地里种水稻。比起老师的身份,我反倒更像名勤恳的老农。安江那里是峡谷盆地,浇水施肥都得翻山越岭。插水稻时,腿要整个浸在水里,各式各样的虫子就顺着腿往上蹿。 

     1960年的一天,我发现了株鹤立鸡群的水稻,穗子又大又饱满,籽粒是有230粒。我高兴坏了,心想,我们如果培育出人工杂交稻来,便能提高水稻产量。虽然西方权威遗传学认定水稻不具有杂交优势,但外国人成功不了,不代表我们中国人不行!六七月份,正是南方最热的季节,也是水稻长得最旺的时候。我每天就带着水壶和馒头拿着个老式放大镜,一行行、一穗穗地“排查”。那段时间我就像着了魔似的,一整日一整日地待在田里。1965年的时候,我在田里找到了6株天然雄性不育植株。 

     1968年5月18日晚上,我培育的700多株秧苗被连根拔毁,我第一次明白了,天塌下来的感觉。我拼命张大嘴,做深呼吸,强迫自己平静下来。我跟我的团队翻遍了每一寸土地、每一根秧苗。第一天,一无所获。第二天,还是一无所获。第三天,我遣了些人回去休息,自己漫无目的地在田里打圈。那时候我已经做了最坏的打算:大不了从头来过。第四天,我偶然间发现,井中漂浮着几根秧苗,什么都没想,毫不犹豫地跳了井,看着废井里残存的5根秧苗,有种劫后余生的庆幸。 

     为了重选优质的雄性不育株,我和助手们离开农校,先去了云南搞试验田,后来又到海南找野生稻。1970年,我们在海南发现了雄性不育野生稻,为杂交水稻的选育、研究打开了突破口。1974年,“南优2号”诞生了,产量比常规水稻增产30%以上。我们又不断攻克了难关,成功用世界7%的耕地,养活了全世界22%的人口。从此世界兴起“东方魔稻一一杂交水稻”。 

     可这,还远远不够,1996年我们正式启动超级稻育种计划。2000年第一期亩产700公斤。2004年第二期突破800公斤。2014年突破1000公斤。2020年突破1500斤。我们无数次刷新了自己创下的世界纪录,通过中国精神、中国技术,把饭碗攥在了中国人自己手中,不需要再为粮食发愁挨饿。 

     我叫袁隆平,我爱我脚下的这片土地。 

     一一节选自百度百科《袁隆平的“自述”》(有删改) 

    1. (1) 第②自然段“我”一行行、一穗穗“排查”是为了( )。 
      A . 检查水稻长势 B . 排查病虫害 C . 寻找不育植株 D . 抢救残存秧苗
    2. (2) 第③自然投加点的“劫后余生”原意指经历灾难之后幸存下来的人。文中表达的是“我”( )。 
      A . 发现拔毁后残存秧苗的激动 B . 遭遇灾难时逃过一劫的幸运 C . 对秧苗连根拔毁的谴责愤怒 D . 对研究遭遇破坏的无奈失望
    3. (3) “山外青山楼外楼,自然探秘永无休,成功易使人陶醉,莫把百尺当尽头”是袁隆平的自作诗,最能体现这种精神的自然段是( )。 
      A . 第②自然段 B . 第③自然段 C . 第④自然段 D . 第⑤自然段
    4. (4) 第①自然段写安江的环境,表情达意上的作用是( )。 
      A . 说明安江农校地处偏远 B . 突出袁老工作艰辛勤恳 C . 强调水稻种植方式落后 D . 体现当时身份特殊无奈
    5. (5) 对文中“中国精神、中国技术”的理解,最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 . 甘于清贫 培育不育植株 B . 热爱土地 种植水稻粮食 C . 无私奉献 研发“南优2号” D . 开拓创新 攻克杂交水稻技术
    6. (6) 在研究水稻的过程中,袁隆平老先生是怎样做的?你从中感受到他怎样的品质?结合文本内容用简要的语言概括回答。 
    7. (7) 2021年5月22日袁隆平去世。有人在悼词中写道“袁老用自己的一生,挺起了中国人的脊梁”。结合文本内容说明理由,至少2点。 
三、习作与表达。(30分) 
  • 17. 网络上流行的“夸夸群”,就是夸夸自己的朋友,夸夸自己的生活。你想夸夸什么呢?可以是某一处迷人的景色,或者是你身边的某一个人,也可以是你自己……把你想到的写下来,题目自拟,要求书写端正,感情真挚,不少于400字。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