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藏一家亲的历史画卷 阎立本《步辇图》 ◎少数民族尊称唐太宗为“天可汗” 封回纥为“怀仁可汗” |
——选自《旧唐书》
材料二:元朝时期,蒙古人的西征和南下,产生了中国历史上前所未有的民族大迁徙和民族大融合,大批东来的信仰伊斯兰教的回回人因此来到中原定居,并与其他民族的人通婚繁衍,逐渐形成一些统称为“回回”的穆斯林少数民族,使伊斯兰教在中国的传播获得了可靠而广泛的群众基础。
——摘自刘杰《试析元朝时回族的社会地位及其形成原因》
材料三:中华民族作为一个自在的民族实体,是在几千年的历史过程中形成的。它的主流是由许许多多分散孤立存在的民族单位,经过接触、混杂、联结和交融,同时也有分裂和消亡,形成一个你来我去、我来你去,我中有你、你中有我,而又各具个性的多元统一体。
——摘自费孝通《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
材料一:司南的相关资料
仪器的模型 |
制法和用法 |
应用的记载 |
把磁铁磨成汤匙形状,匙柄为S极,将它放在青铜或木制的漆盘上,盘子的四周刻上方位的线格转动司南。当它停下来时,匙柄就指向南方。 |
《鬼谷子•谋》记载:郑人外出采玉。带了司南便不会迷失方向。 《韩非子有度》记载:先王立司南以端朝夕。 |
——摘编自路甬祥《走进殿堂的中国古代科技史》
材料二:北宋初期,人们发现了用人工磁化法使钢片变成磁铁,制成指南针。后来,人们学会了把指南针固定在有刻度的方位盘里,制作出了罗盘针,并用之于航海……南宋时,商船税收占财政收入的比例不断提高。阿拉伯、波斯商人经常搭乘我国海船往来,从而学会了使用指南针,并将它传入欧洲,成为欧洲航海家在发现美洲大陆,完成环球航行等航海过程中的“眼睛”。
——管成学《南宋科技史》
材料三:每当人们在中国文献中查找任何一个具体的科技史料时,往往会发现它的主要焦点就在宋代……中国的科技发展到宋朝,已呈巅峰状态。
——(英)李约瑟《中国科学技术史》
材料一:
大明皇帝遣太监郑和、王贵通等昭告于佛世尊曰:谨以全银、织全……灯烛等物,布施佛寺,以充供养。 ——《布施锡兰山佛寺碑》碑文(部分) |
中使郑和偕行人泛海至其(锡兰)国。贵(读ji,意为携带)金银供器、彩妆织金宝幡,布施于其寺。赏赐国王亚烈苦柰儿,诏谕之。国王贪暴,不辑睦邻国。数邀劫往来使臣,诸番皆苦之。 ——[明]严从简《殊域周咨录》 |
材料二:
资料一 |
“他的海军满载荣誉胜利归来,并确认帝国没有来自海上的威胁”,因此“郑和与他的随从也可以说失去《王言赓武自选集》了继续远航的意义” |
《王言赓武自选集》 |
资料二 |
明帝国是出于财政上的考虑,停止了海上远航。为了保证造船质量的精良,明成祖不惜“支动天下一十三省的钱粮”,“支费浩繁,库藏为虚” |
中国航海史研究会 |
资料三 |
明成祖不许沿海军民“私自下番,交通外国”,“海道可以通外邦故尝禁其往来”,对于沿海居民的海外贸易,下令“严禁绝之” |
《明帝国何以错失海洋时代》 |
材料三:大航海,于是成了一个令中国人颇为感慨和喟叹的话题,如果郑和的下西洋没有那样戛然而止,会不会出现一个华人的全球时代,世界通用语不再是英语而是汉语?
——材料编摘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