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条 | 立祠堂一所,以奉先世神主,出入必告 |
第十一条 | 凡为子者必孝其亲,为妻者必敬其夫,为兄者必爱其弟,为弟者必恭其兄 |
第十八条 | 子孙赌博无赖及一应违于礼法之事……则陈于官而放绝之……于宗图上削其名 |
第八十八条 | 子孙出仕,有以赃墨闻者,生则于《谱图》上削去其名,死则不许入祠堂 |
第九十一条 | 宗族无所归者,量拨房屋以居之。更劝勿用火葬,无地者听埋义冢之中 |
时间 | 洋纱 | 国产纱 | 总计(担) | ||
担 | 占比(%) | 担 | 占比(%) | ||
1899~1903年 | 929750 | 83.80 | 179679 | 16.20 | 1109429 |
1909~1913年 | 1079848 | 76.11 | 338924 | 23.89 | 1418772 |
国别 | 对非援助 | 对非贸易 | ||
1985~1986年 | 1995~1996年 | 1985~1986年 | 1995~1996年 | |
美国 | 1523 | 1445 | 7322 | 26184 |
法国 | 1548 | 3108 | 17924 | 25777 |
英国 | 471 | 899 | 9685 | 12257 |
日本 | 795 | 1830 | 6236 | 9716 |
材料一:王夫之认为,人类的祖先是从“禽兽”进化而来的,其进化经历了从“禽兽”到“夷狄”、再到文明的发展阶段。他把自虞舜至夏商周三代许许多多恶人的名字一一列举出来,说明上古三代之民未必淳朴;而三代以下,虽然也有“败类”,但由于道德教化的逐步推广,人民的道德水平远远超过上古三代。他反复强调,历史进步的时代潮流是不能违背的,在这一意义上,违时即违道,是与“道”的日新富有、趋时更新的本性相违背的,正确的态度应该是“与时行而不息”,不断地研究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使思想跟随时代的前进而前进;同时,王夫之注意到,历史的发展不是直线的,有洄流,有倒退,因此,“时”亦有衰乱、有污浊。志士仁人若生于天下无道时,不应与世浮沉、同流合污,而应以“国时”为己任。王夫之严格区分顺应历史进步潮流的“趋时”与为专制统治者歌颂升平、粉饰黑暗的“趋时”。
——摘编自许苏民《论王夫之的历史进化论思想》
材料二:20世纪初,梁启超在《新史学》中为历史规定了三大“界说”:“历史者,叙述进化之现象也”;“历史者,叙述人群进化之现象也”;“历史者,叙述人群进化之现象而求得其公理公例者也”。梁启超进一步强调说:“盖生存竞争,天下万物之公理也。既竞争,则优者必胜,劣者必败,此又有生以来不可逃避之公也……现今之生物界,不过循过去数十万年自然淘汰之大例,由单纯以趋于繁而已。即吾人类,亦属生物之一种,不能逃此公例之外。”在这种观点的引导下,他甚至认为,帝国主义时代所流行的“弱肉强食”“强权即公理”“势力即正义”等信条以及帝国主义的侵略扩张政策亦“天演所必至,物竞所固然”,这便是梁启超所探求的“人群进化现象之公理公例”。
——摘编自刘振岚《梁启超对历史发展规律的探索》
材料:(罗马帝国第一任元首)屋大维没有照搬希腊模式,他将希腊模式和罗马传统结合了起来。元首制就其内容而言是希腊化的王权专制统治,但却披上了罗马共和的外衣,堪称一种特殊的杂糅政体,是一种隐蔽的君主制。元首制和罗马早期的王政有所不同,后者是由元老院选举产生国王,而元首制是元首选定继承人,由元老院在形式上确认。塔西佗认为,元首制代表着可接受的有法定任期的政府形式,而在希腊人的眼中,元首制就是君主制,屋大维是当时世界上最有权力的人。实行元首制的罗马帝国前期,被认为是罗马史上最为稳定和繁荣的时代。
——摘编自何立波《希腊模式还是罗马传统——跨文化视阔下的罗马元首制》
材料:16~17世纪促进英国变革的现象
现象 | 典型活动 | 说明 |
价格革命 | 金银流量和存量增加 | 价格飞涨(农产品、手工业产品),工资相对下降,地租变动,利润增加 |
农业革命 | 圈地运动(土地集中,重新界定所有权) | 土地私有制逐渐取代庄园制,自由租地取代农奴租地,商租地取代份地,租地农场雇工制和小农租佃制;领主变成地主,农奴变成自由农(佃农、农工) |
手工业发展 | “小工业革命” | 工场手工业发展 |
——摘编自陈勇勤《<西方世界的兴起>讨论的经济史问题》
根据图中格式补写16~17世纪两个促进英国社会变革的现象。
材料一:1950年8月,第一届全国卫生工作会议做出了《关于健全和发展全国卫生基层组织的决定》,决定要求城市的每个街道和农村的每个乡都要有一个医疗卫生机构,提出县设卫生院、区设卫生所、行政村设卫生委员、自然村设卫生员的新中国农村医疗卫生组织形式。根据上述决定,卫生部首先有计划地建立和健全县(旗、自治县)级医疗机构,同时责成县卫生院负责承担并指导全县的公共卫生工作。此后,卫生部又先后下发了《关于组织联合医疗机构实施办法》《县卫生院暂行组织通则》《县属区卫生所暂行组织通则》,推动广大县域逐步形成以医疗为中心,面向农村的县、乡、村三级医疗卫生网。到1952年年底,全国已有县医院(卫生院)2123所,病床37467张;“一五”计划时期,在农业合作化高潮中区卫生所普遍发展成为区卫生院。
——摘编自胡克夫《新中国社会主义卫生事业和防疫体系的创立与发展》
材料二:2009年至2011年期间,中央和各级地方政府在我国45个县共安排农村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项目4843个,其中包括71个县级医院、427个乡镇卫生院和4412个村卫生室。随着三级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健全与完善,农村地区加强了对疫情的监测网络建设。农村地区已有100%的疾病预防控制中心、93.5%的医疗卫生机构和70%以上的实现了疫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信息网络直报的乡镇卫生院。国家非常关注困难地区重大传染病、地方病和职业病的预防和控制,对其给予专项补助,并对艾滋病、乙型肝炎、结核病、血吸虫病等严重传染病患者实行免费或低收费治疗。
——摘编自韩俊江、王胜子《试论我国农村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