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一:
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 中华传统法律文化逐渐形成了独特的法律精神和制度品格。 习近平 总书记指出: “我们的先人们早就开始探索如何驾驭人类自身这个重大课题,春秋战国时期就 有了自成体系的成文法典,汉唐时期形成了比较完备的法典。我国古代法制蕴含着十分丰富的 智慧和资源, 中华法系在世界几大法系中独树一帜。 ”
经过长期发展演进,中华法系显示了中华民族的伟大创造力和中华法制文明的深厚底蕴,
凝聚了中华民族的精神和智慧,有很多优秀的思想和理念值得传承和弘扬。我国是世界上文明 发展很早的国家之一,法制文明的历史源远流长。法律制度作为文物典章的重要组成部分,在 中华文明史上大放异彩。早在公元前 21 世纪的夏代便产生了习惯法,夏朝之后的殷商进一步发 展了奴隶制法律制度,至西周臻于完善。夏商周三代法制的发展,尤其是西周的礼乐刑罚制度, 为中国封建制度的形成奠定了基础。春秋战国时期,法家主张“ 以法而治 ”,战国时期李悝的 《法经》创新封建法典体制。西汉时形成的汉律 60 篇,两汉沿用近 400 年。唐太宗以奉法为治 国之重,一部《贞观律》蔚为大观。在《贞观律》基础上修订而成的《唐律疏议》,成为中华 法系代表之作。
汉唐诸代君臣和思想家熔礼义刑德于一炉,使中国封建法制呈现出国法、天理、人情融合 的鲜明特色。隋唐时, 中华法制文明逐渐定型与完备, 中华法系日臻成熟。“ 以礼入法,得古 今之平 ”的《唐律疏议》, 以其完备的体例、严谨而丰富的内容成为封建法典的范本,在中华 法制文明发展史上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对后世立法产生深刻影响。不仅如此,《唐律疏议》 的基本原则和具体制度还超越国界,成为不少国家学习的范本。
与大陆法系、英美法系、伊斯兰法系等不同, 中华法系是在我国特定历史条件下形成的, 显示了中华民族的伟大创造力和中华法制文明的深厚底蕴。在内涵和外延上, 中华法系与中华 传统法律文化是相通的。它体现着中华传统道德、政治、哲学、伦理等理念,强调修身、齐家、 治国、平天下,又寻求自然与社会秩序的和谐。
礼法结合是中华法系的重要特征。中国古代注重教化,反对“不教而诛 ”。“礼禁未然之
前,法施已然之后 ”,礼法并重、隆礼重法方为治国之良策。 出礼入刑、隆礼重法,是中华法 制文明的独特智慧。
中华传统法律文化主张“天下无讼 ”“ 以和为贵 ”,崇尚人际和谐的社会环境。 以无讼为 有稳,通过道德教化劝民止讼:坚持官府调解和民间调解并行,通过定分止争促民息讼,从而 实现和睦无争、礼义有序的社会状态。无讼与和谐体现着中华传统法律文化的一种价值取向。
明德慎罚是从西周时期就形成的思想。明德就是倡导敬德、保民,慎罚就是主张刑罚得中, 实施德教德治,刑罚适中宽缓。“德主刑辅 ”的思想在西汉时期确立,强调“厚其德而简其刑 ”。 唐代主张德礼为政教之本,刑罚为政教之用;治理国家和社会要把德礼教化与法律惩罚结合起 来,德礼教化为根本,法律惩罚是辅助。
(摘编自夏锦文《中华法制文明具有深厚底蕴和独特魅力》)
材料二:
历史是最好的老师。经过长期发展,我国古代在社会治理方面积累了丰富经验和智慧,构 建起一系列法律制度, 以保障社会安全、应对风险灾害等,展现出强大的制度建设能力。而在 具体的执法过程中,古人更注重事理、情理和法理的结合。
援法断罪、罚当其罪,是中国传统法律制度的一个鲜明特点。古代社会依据案件的严重程 度、不同性质,采取不同处理方式。官府往往集中力量处理重大刑案,而将其他纠纷放至地方 自理或民间调处。在处理民间纠纷时,地方上德高望重的人往往会依据当时当地的具体情况酌 情处理。而在处理重大刑案时,则要求官员严格引据成文法,涉及重刑必须经过上报文牍和逐 级复核程序,适用错案严格归责的处分规则,这体现了对法律及其执行过程的充分重视。在这 方面,历代律典、则例都有明确规定。在清代,对故意或过失导致判罚偏差的官员,《吏部处 分则例》规定了详细的处罚措施。
在处理各类案件时,我国传统法律制度强调德主刑辅、情法结合。汉代儒家学者倡导引入 《春秋》等儒家经典作为审理案件的依据。从当时的历史条件看,这种“ 引经决狱 ”的方式在 缓解律令苛酷、实现礼与刑的结合上具有积极意义。在具体案件处理过程中,以道德教化为主、 与刑罚手段并用,兼顾情理法等进行全面评判,努力去实现罪罚相当、礼法平衡。历代刑案和 判牍文书的记载显示,裁判者们不仅在民事诉讼中兼顾天理、国法、人情等各种因素,而且在 命盗刑案中也充分考虑司法的道德教化效果和礼法平衡的实现。事理、情理、法理相结合,是 我国古代司法的重要特色。
今天,我们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仍然需要面对纠纷化解、情理法关系等问题,中国传统 法律制度中的慎刑、平等、恤刑等思想观念可以提供启迪。研究中国传统法律制度,我们还可以发现,许多较为系统、运行有效的制度安排并非一蹴而就,而是在汲取前代历史经验教训、 顺应时代变迁的基础上,历经较长时间演变而成。这种演变凸显了中华传统文化的强大适应力 和生命力。
(摘编自王志强《注重事理、情理、法理相结合》)
律》等典型代表。
C . 无讼在维持中国传统社会和谐稳定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对百姓长期进行道德教化即可实现 “天下无讼 ”。 D . 古代官府往往集中力量处理重大刑案,在处理重大刑案过程中对错案严格归责等做法,客观 上保证了刑事大案判决的公正性。文本一:
砸缸的人
申平
哐啷!一声响亮,那口大缸便被砸破了。缸里流出来的,不仅是水,还有千古流传的故事。 砸缸少年一举成名。
多少年以后,那位少年已进入老年。在当年被称为西京的洛阳城里,在一处简陋的宅院前, 他, 又站在了一口缸前。
这是一 口被金纸包裹得严严实实的大缸,是他的老管家背着他, 同意人家安放在这里的。 安放者什么也没说,只留下一张“ 门状(名片) ”就走了。“ 门状 ”上的字也很简单:翰林学 士王拱辰。
王拱辰,他当然知道。这人在仁宗皇帝时代和自己先后中进士,并因在殿试时勇敢说出考 试题目他以前曾经做过,被赐“诚信状元 ”称号。后来曾出使契丹, 以学识阻止战争。在神宗 皇帝时代,他也和自己一样, 因反对变法,受到王安石的排挤。
上午,王拱辰登门拜访,老管家也曾通报。那时候,他在地下室里正文思泉涌。听到王拱 辰的名字,他犹豫了一下,但还是拒见了。一是他的确没工夫,二是他早就知道,现在的王拱 辰已经不是过去的王拱辰了。听说他在洛阳最繁华的地段,一直在修建一座豪宅,光中堂就有 三层楼高,巍峨壮丽。不怪人说“王家钻天, 司马入地 ”。
现在, 司马光绕着那 口大缸,驴拉磨一样转了几圈,又伸手去撕被金纸包得紧紧的缸口。 但是那金纸很厚,还在缸沿儿上箍了一道铜丝,把金纸绷得鼓面一样紧,人手根本抓不住。推 一推,重如泰山,敲一敲,闷闷地没有声响。
这缸里到底装的是什么呢?
你去,给我找一块石头来!或者,是一把锤子。他转头对老管家下达了命令。
但是老管家却没有动,他嗫喏了半天,终于鼓足勇气说:君实秀才,人家好心好意给你送 来口风水缸,你要砸……不好吧?
不好?有什么不好?他鼓起眼睛问老管家。
这个是聚财的,老管家说,你看咱家,也太穷了吧。夫人有病,都没钱抓药了。
人穷不能志短、乱收东西,非君子之德也!再说,我也得知道这缸里装的是啥呀!
人家说了,十日后方可打开,否则就不灵验了。
以下几天, 司马光的生活完全被门外那 口大缸打乱了。 以前他总是一更睡,五更起,直接 到他那间地下室里去编修《资治通鉴》,可以说是心无旁骛。但是现在,那 口缸却不断在他眼前是来晃去。送缸人的用意,缸的内容,都开始让他分心。
而且, 自从这口缸安放到他家门口以后,前来拜访他的人不知为什么络绎不绝。
后来他接到京城一位朋友的密札,才知道自从哲宗皇帝继位之后,便由最信任他的高太后 辅佐朝政,人们疯传,他即将奉旨进京去当宰相了。
怪不得……
五天以后,夫人不幸去世。也不知道一下子从哪里冒出来那么多人前来吊唁,而且人人都 不空手。悲伤之中的司马光让老管家把所有的礼品财物都登记造册,一点不动,然后他悄悄把 自己家里仅有的五亩地典当了,开始为夫人准备后事。
出殡那天,路两边人山人海,有人竟然喊出了“ 司马相公 ”的口号来。
司马光分明感觉到,正有一 口无形的大缸,铺天盖地向他的头上扣过来。这口缸比王拱辰 放在他家门 口那 口缸还要神秘,还要危险。这两口缸最后叠加在一起,悬在他的头上,直搞得 满腹经纶的他六神无主,坐卧不安。他知道,他必须马上砸缸了。
但是全家上下没有一个人支持配合他。他想在院子里找个铁器,或者找一块石头,根本就 找不到。老管家,还有他的养子司马康,早已带人坚壁清野了。
砸个缸,居然这么难,不然……不行!这缸非砸不可。否则,我这一世英名,就要毁于一 旦了。
凌晨,天刚微亮,官道上就有一个老者走走停停,寻寻觅觅。最后,他怀抱一块石头,一 步步走回自家门前,他气喘喘地把石头举起来,对着那 口大缸用力砸去。
砰!第一下,竟然没有砸破。石头反弹,险些砸到他。啊,这缸难道真是铁缸?
管他!再砸!哐啷,缸破了……
天亮了,许多人聚在司马宅前看热闹。但见那 口大缸里流出来的,果然是黄白细软之物。 残缺的缸上还摆着一份礼单,写着一行大字: 司马只要清白,钱财自来认领。
文本二:
司马光字君实,陕州夏县人也。父池,天章阁待制。光生七岁,凛然如成人,闻讲《左氏 春秋》, 爱之,退为家人讲,即了其中旨。 自是手不释书,至不知饥渴寒暑。群儿戏于庭,一 儿登瓮,足跌没水中,众皆弃之,光持石击瓮破之,水迸,儿得活。其后京、洛间画以为图。
(摘自《宋史》)
例句:朝歌夜弦,为秦宫人
文本一:
仁宗嘉祐五年五月,召王安石为三司度支判官。安石,临川人,好读书,善属文。曾巩携 其所撰以示欧阳修,修为之延誉。擢进士上第,授淮南判官,故事,秩满,许献文求试馆职, 安石独不求试,调知鄞县。起堤堰,决陂塘,为水陆之利。贷谷与民,出息以偿,俾新陈相易, 邑人便之。寻通判舒州。文彦博荐安石恬退,乞不次进用, 以激奔竞之风。召试馆职,不就。 欧阳修荐为谏官,安石以祖母年高辞。修以其须禄养,复言于朝,用为群牧判官,又辞。恳求 外补,知常州,移提点江西刑狱。与周敦颐相遇,语连数日夜,安石退而精思,至忘寝食。先 是,馆阁之命屡下,安石辄辞不起,士大夫谓其无意于世,恨不识其面;朝廷每欲授之美官, 唯患其不就也。及是,为度支判官,闻者莫不喜悦。安石果于自用,于是上“万言书 ”,大要 以为: “今天下之财力日以困穷,风俗日以衰微,患在不知法度,不法先王之政故也。法先王 之政者,法其意而已。法其意,则吾所改易更革不至乎倾骇天下之耳目,嚣天下之 口,而固已 合先王之政矣。 因天下之力以生天下之财,取天下之财以供天下之费。 自古治世,未尝以财不 足为患也,患在治财无其道耳。在位之人才既不足用,而闾巷草野之间亦少可用之才,社稷之 托,封疆之守,陛下其能久以天幸为常,而无一旦之忧乎!愿监苟且因循之弊明诏大臣为之以
渐期合于万世之变臣之所称流俗之所不讲而议者以为迂阔而熟烂者也 ”上览而置之。
吕祖谦曰:“安石变法之蕴,亦略见于此书。特其学不用于嘉祐,而尽用于熙宁,世道升 降之机,盖有在也。 ”
(节选自《宋史纪事本末·王安石变法》)
文本二:
人习于苟且非一 日,士大夫多以不恤国事、同俗自媚于众为善,上乃欲变此,而某不量敌 之众寡,欲出力助上以抗之,则众何为而不汹汹然?盘庚之迁,胥怨者民也,非特朝廷士大夫 而已;盘庚不为怨者故改其度,度义而后动,是而不见可悔故也。如君实责我以在位久,未能 助上大有为, 以膏泽斯民,则某知罪矣;如曰今日当一切不事事,守前所为而已,则非某之所 敢知。
(节选自王安石《答司马谏议书》)
①故事,秩满,许献文求试馆职,安石独不求试,调知鄞县。
②盘庚不为怨者故改其度,度义而后动,是而不见可悔故也。
过樊川旧居
时在华州驾前奉使入蜀作
韦 庄
却到樊川访旧游,夕阳衰草杜陵秋。
应刘①去后苔生阁,稽阮② 归来雪满头。
能说乱离惟有燕,解偷闲暇不如鸥。
千桑万海无人见,横笛一声空泪流。
【注释】①应刘:汉末建安文人应玚、刘桢的并称。两人均为曹丕、曹植所礼遇。后亦用以泛 称宾客才人。②稽阮:西晋嵇康、阮籍的并称。两人均属竹林七贤。
意无穷 ”的艺术效果。
在《魏晋名士志》一书中,作者肖能将魏晋名士总结为九类:狂士、哲人、才子、谈客、 显宦、贵戚、枭雄、高僧、隐者,他们看似性格迥异,但却有同样的精神内核。这些名士们在 动荡的年代里执着追寻自我价值,坚持个体独特性,满怀骄傲,磊落洒脱。
肖能在书中还用了“漂亮 ”这个词来形容魏晋名士。当然,名士群体中的美男子____, 肤白貌美,掷果盈车,但这里的“漂亮” , 不仅仅是说颜值高就行。纵观那些有名的人物,其 中身材短小、容貌丑陋、奇模怪样的,并不少见。如竹林七贤中的刘伶、王戎,西晋文士左思, 东晋高僧支道林等,他们的外貌毫不起眼,然而均是公认的 ____ 的名士。
( ) 。阮籍每每驾车至途穷的境地则____ ,他体会到了无路可走的悲哀。但,即使 无路可走,名士们也坚持步履的从容、身姿的优雅和神色的恬然;哪怕最终颓然倒下,像嵇康, 是“巍峨若玉山之将崩 ”,仍要给世界留下一个美丽的、可供追怀的姿态。
漂亮是一种活法,是一种生存方式,是面对变化无常的世界的根本态度,更是一种可贵的选择与操守。“竹上松间敲玉花,最宜石鼎荐灵芽。 ”听雪敲竹、煮雪烹茶,是旧时文人独有 的浪漫—— 自携茶灶,雅集山林,只见那茶汤透亮,香气细腻,着实叫人艳羡。书中用一个个 的故事,让我们了解和发现魏晋各色人物的漂亮之处,领略名士的风流与风骨。
ChatGPT,由美国人工智能研究实验室 OpenA I 开发,它能够通过学习和理解人类的语言来 进行对话,还能根据聊天的上下文进行互动,并协助人类完成一系列任务。它是一种全新聊天 机器人模型,这款 A I 语言模型,让撰写邮件、论文、脚本,制定商业提案,创作诗歌、故事, 甚至敲代码、检查程序错误都变得易如反掌。ChatGPT 是如此多才多艺,能给大规模体量的学生 提供很多个性化学习的机会,但同时教育者、学习者也需要能够正确认识人工智能的作用。 ChatGPT 给出的答案是基于固定算法和目前世界已有的观点、数据、信息来生成内容的,本身并 不具备真正的独特创造力,例如用 A I 工具生成唐诗宋词,看起来很厉害,但是却缺少人的“灵 光乍现 ”。同时, 内容生产永远都具有时代性,会随着时代的变化生产新的作品,产生新的时 代价值,这是人类智慧的体现。人工智能最重要的是为我们赋能,不能被误用或滥用,更不能 被不合理、不合法地使用。在形成思维能力、培养价值观、掌握基本技能的阶段,该人做的事 情就不应该由人工智能来代替。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整合第一段的信息,为“ChatGPT ”下定义。字数在 70 字以 内
在你我身边,这样的年轻人并不鲜见。能力还没达标,就嫌薪水少;明明没啥钱,打扮却大牌得不得了;稍微受点批评,“玻璃心 ”就碎了;父母尚在苟且, 已在炫耀诗和远方……
世界著名摇滚音乐家约翰·列侬说: “如果你不能改变自己,你就改变世界;如果你不能改变世界,你就改变自己。 ”
对此,你有什么所见所闻所思所感?请写一篇文章。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 明确文体, 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 于 800 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