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语文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湖南省长沙市重点中学2024届高三上学期语文第一次月考试卷

更新时间:2024-07-14 浏览次数:19 类型:月考试卷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 1. (2023高三上·长沙月考)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①谢赫提出的“气韵生动,骨法用笔,应物象形,经营位置,传移模写,随类赋彩”成为指导中国绘画技法理论的经典。 其中对“随类赋彩”,理论家、画家有不同理解,但把“类”字解释为“物象的固有色”者,使“随类赋彩”成了幼稚的、简单的色彩赋色方法;把“类”字解释为“类型”“类似”者,让“随类赋彩”成为当今中国绘画色彩理论的经典训条。 也有学者在解释“随类赋彩”时模棱两可,含糊推诿过去。 因此弄清其真正含义,既是对上千年中国绘画色彩理论的正本清源,也对当下中国绘画色彩理论的发展与实践具有指导意义。

     ②我们对“随类赋彩”的理解要完整、客观。谢赫“六法”是一个有机整体,“气韵生动”是品画的最高美学原则,谢赫把它视为“六法”之本,其他“五法”是达到“气龄生动”的必要条件。

     ③“气韵生动”指的是一幅画面给人的整体感觉,要感人、生动。 “骨法用笔”即中国画笔法、线条的运用。 它是表达画家思想、个性、意念的手段,不是客观事物的复制和翻版。 “应物象形”以“骨法用笔”的线条为依托,筑就中国画的气色容貌。“经营位置”是指构图需要画家有强烈的主观意识来取舍、布局、调置。“传移模写”就是师法自然,自自然取得灵感。在“六法”指导思想下的“随类赋彩”作为一个完整而带有指导地位的法则被提出来之后,它的内涵就不仅仅是写实意义和描摹自然物象的外在色彩,更是主张画家主观意念与客观相结合,从属于“气韵生动”的一种表现方法。这样,中国绘画减弱了对自然色彩的依附,渐渐出现了从重彩到淡彩、浅绛直至水墨画的重墨轻色。

    ④另外,古代中国画的颜料受当时生产技术和条件的局限及交通运输的不便,颜料的获取只能因陋就简。 画家只能用简单的、接近的、类似于物象色彩的颜料去表现他们眼中所看到的物象色彩,有时找不到或调不出眼中所见到的色彩,只好凭主观情感去用色。这样就形成了主观意识很强的用色方法和原则,并形成了中国古代画家的色彩理论。 因此“随类赋彩”中的“类”字不能简单解释为“固有色”,而是含有强烈主观色彩的“意象色”,其真正含义即太家现在所认同的“随意赋彩”。

    ⑤绘画艺术中最具感情因素的是色彩,艺术家为了表达自己的主观感受和强烈的情绪,在色彩处理上不简单摹仿自然色彩,而是对自然色彩进行重新组合、调配、强化在色彩上倾注了强烈的主观因素,因此,这种主观意象色彩深刻地体现着艺术家本,的思想感情,是艺术家经过长期的色彩磨炼和探究而形成的。

    ⑥中国画“随类赋彩”的方法,在历史上早有其例,如历代画家的墨荷、石窟壁画等等。 20世纪70年代绘画大师林风眠敢于使用各种颜色,用意象色彩来展现中国画色彩的艺术魅力,从中可以看出林风眠将“随意赋彩”作为中国画色彩的理论指导和用色原则,并以此作为中国画创新的途径。

    ⑦中国画是色彩绘画.唐朝达到辉煌灿烂的鼎盛时期。 宋元时期,水墨画成为绘画主流,重墨轻色,以色彩为重要艺术语言的重彩画退居次要地位。 改革开放后,审美观念进一步拓展。 重塑中国画的当代形象,以色彩为主要载体的重彩画要充当重要角色。 古典重平画由于种种原因未能像水墨画那样充分展开,为当代的重彩画家留下了可以充分拓展的语言空间.而“随类赋彩”仍是当代中国画色彩的用色指导。

    (摘编自巫维轩《随类赋彩与意象色彩》,有删改)

    1. (1) 下列对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理论家、画家虽然普遍认可谢赫所提出的中国绘画“六法”,但对其中的“随类赋彩”的理解却有不同的看法。 B . 在谢赫“六法”中,“气韵生动”最为重要,其他“五法”都以这一点为目标,并最终服务于表达画家的思想。 C . 画家在绘画中用主观意象色彩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并不是一朝一夕就能轻易完成的,需要长时间的积淀。 D . 自宋元以来,重彩画逐渐退居次位。 当代重彩画家应当秉承“随类赋彩”的方法,以恢复重彩画的主流地位。
    2.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文章第①段运用了对比论证,并借“幼稚、简单”“含糊推诿”“经典训条”等词寄寓了明确的情感倾向。 B . 文章主体部分先阐述了如何正确理解“随类赋彩”,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了“随类赋彩”中“类”的含义。 C . 文章从“随类赋彩”与“气韵生动”之间的关系,以及颜料获取不便两个方面分析了画家主观用色的原因。 D . 第⑥段主要内容为例证中国自古就有“随类赋彩”的画法,而“墨荷”属于水墨画,用在此处并不恰当。
    3. (3) 下列选项中,最符合文章中作者观点的一项是( )
      A . “夫以应目会心为理者,类之成巧,则目亦同应,心亦俱会。应会感神,神超理得。”(南朝宗炳《画出水序》) B . “山以水为血脉',以草木为毛发,以烟云为神彩。 故山得水而活,得草而华,得烟云而秀媚。”(宋朝郭熙在《山水训》) C . “以境之奇怪论,则画不如山水;以笔墨之精妙论,则山水决不如画。”(明代董其昌《画旨》) D . “画与诗,皆士人陶写性情之事;故凡可以入诗者,均可以入画。”(清朝沈宗骞《芥舟学画编》)
    4. (4) 请根据文章内容信息,为“随类赋彩”下定义。
    5. (5) 请简要分析文章探究“随类赋彩”这一概念的意义。
  • 2. (2023高三上·长沙月考)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邱园记事(节选)

    〔英〕弗吉尼亚·伍尔芙

    ①卵形的花坛里栽有百来枝花梗,从半中腰起就满枝都是团团的绿叶,有心形的也有舌状的;梢头冒出一簇簇花瓣,红的蓝的黄的都有,花瓣上还有一颗颗斑点,五颜六色,显眼极了。不管是红的、蓝的,还是黄的,那影影绰绰的底盘儿里总还伸起一根挺直的花柱,粗头细身,上面乱沾着一层金粉。花瓣张得很开,所以夏日的和风吹来也能微微掀动;花瓣一动,那红的、蓝的、黄的光彩便交叉四射,底下褐色的泥土每一寸都会沾上一个水汪汪的杂色的斑点。 亮光或是落在光溜溜灰白色的鹅卵石顶上,或是落在蜗牛壳棕色的螺旋纹上,要不就照上一滴雨点,点化出一道道稀薄的水墙,红的,蓝的,黄的,色彩之浓,真叫人担心会浓得迸裂,炸为乌有。然而并没有迸裂,转眼亮光一过,雨点便叉恢复了银灰色的原样。 亮光移到了一张叶片上,照出了叶子表皮底下枝枝杈杈的叶脉。亮光又继续前移,射到了那天棚般密密层层的心形叶和舌状叶下,在那一大片憧憧绿影里放出了光明。这时高处的风吹得略微强了些,于是彩色的亮光便转而反射到顶上辽阔的空间里,映入了在这七月天来游邱园的男男女女的眼帘。

    ②花坛旁三三两两地掠过了这些男男女女的身影,他们走路的样子都不拘常格,随便得出奇,看来跟草坪上那些迂回穿飞、逐坛周游的蓝白蝴蝶倒不无相似之处。来了一个男的,走在女的前面,相隔半英尺光景,男的是随意漫步,女的就比较专心,只是还常常回过头去,留心别让孩子们落下太远。那男的是故意要这样走在女的前面,不过要说有什么心眼儿恐怕倒也未必,他无非是想一路走一路想想自己的心思罢了。

    ③“十五年前我跟莉莉一块儿上这儿来过,”他心想,“我们坐在那边的一个小湖畔,那天天也真热,我向她求婚,求了整整一个下午。 当时还有只蜻蜓老是绕着我们飞个没完。这蜻蜓的模样我至今还记得清清楚楚,我还记得她的鞋头上有个方方的银扣。 我嘴里在说话,眼睛可看得见她的鞋子,只要看见她的鞋子不耐烦地一动,我连头也不用抬一下,就知道她要说的是什么了。 她的全副心思似乎都集中在那鞋上。我呢,我却把我的爱情、我的心愿,都寄托在那蜻蜓的身上。 我不知怎么忽然心血来潮,认定那蜻蜓要是停下来,停在那边的叶子上,停在那大红花旁的阔叶上,那她马上就会答应我的婚事。 可是蜻蜓却转了一圈又一圈,哪儿也不肯停下——不停下对,不停下好,要不今天我也不会同艾莉诺带着孩子在这儿散步了。”他说:“艾莉诺,你想不想过去的事?”

    ④“你问这个干什么,西蒙?”

    ⑤“因为我就是在想过去的事。 我在想莉莉,当初跟我吹了的那个对象。……咦,你怎么不说话呀?我想起过去的事,你不高兴了吗?”

    ⑥“我干吗要不高兴呢,西蒙?有多少先人长眠在这园子的大树底下,到了这儿能

    不想起过去吗?长眠在大树底下的那些先人,那些不昧的亡灵,他们不就代表着我们的过去?我们的过去不就只留下了这么一点陈迹?……我们的幸福不就受他们所赐?我们今天的现实不就由他们而来?”

    ⑦“可我,想起的就是鞋头上一个方方的银扣和一只蜻蜓……”

    ⑧“我想起的可是轻轻的一吻。 二十年前,六个小姑娘在那边的一个小湖畔,坐在画架前画睡莲,那是我生平第一次看到开红花的睡莲。 突然,我脖颈儿上着了轻轻的一吻。 我的手就此抖了一个下午,连画都不能画了。 我取出表来,看着时间,我限定自只准对这个吻回味五分钟——这个吻太宝贵了。吻我的是一位鼻子上长着个疣子翼发半白的老太太,我这辈子就是打这开始才真正懂得了吻的。 快来呀,卡洛琳,快央呀,休伯特。”

    ⑨于是他们四个人并排走过了花坛,不一会儿在大树间就只留下了四个小小的身影,阳光和树阴在他们背上拂动,投下了摇曳不定的大块斑驳的碎影。

    ⑩卵形的花坛里,那红的、蓝的、黄的光彩刚才在蜗牛壳上停留了有两三分钟光.这会儿蜗牛似乎在壳里微微一动,然后就费劲地在松松碎碎的泥巴上爬了起来,一过处,松土纷纷翻起,成片倒下。这蜗牛似乎心目中自有个明确的去处,在这一点上就跟前面一只瘦腰细腿、怪模怪样的青虫不一样了,那青虫高高地抬起了腿,起初打《从蜗牛面前横穿而过,但是转而又抖动着触须犹豫了一会,像是考虑了一下,临了还迈着原先那样快速而古怪的步子,回头向相反的方向而去。 褐色的峭壁下临沟壑,沟内有一湖湖深深的绿水,扁扁的树木犹如利剑,从根到梢一起摆动,灰白色的浑圆大百当道而立,还有那薄薄脆脆的一片片,又大又皱,拦在地里——这蜗牛要去自己的目的地,一路上就有这么许多障碍横在一枝枝花梗之间。 蜗牛来到了一张圆顶篷帐般的诂叶跟前,还没有来得及决定是绕道而过还是往前直闯,花坛跟前早已又是影晃动,有人来了。

    (创作于 1919年)

    1. (1) 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 开头对花坛的描写,具有浓烈的生命色彩和特质,衬托了下文人物情感世界的纯真与美好。 B . 西蒙记忆中蜻蜓不断飞舞的永恒瞬间,充满了很多让人无法把握的结果,是青春的回忆之美。 C . 丈夫西蒙和妻子艾莉诺各怀心事、各有所思,本应亲密无间的夫妻缺少了应有的默契与坦诚。 D . 文末的蜗牛有自己的目标与思考,能对自己的道路作出选择,作者描写蜗牛是对人类的嘲讽。
    2. (2) 根据本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这篇小说集合了散文和诗歌的特点,运用细腻的语言,采用形散而神不散的笔法结构,描绘了优美的自然景色。 B . 这篇小说行文虽短,但构思精巧,通过对话的方式,反映了即使是最亲近的人也会有不同的精神世界。 C . 作者在文中借助省略号与破折号的反复使用,捕捉瞬间印象,表现出人物的思索状态或思维的跳跃。 D . 这篇小说采用了意识流的创作方式,以人物形象刻画为主,注重人物处境与经历的描写,揭示生命的真谛。
    3. (3) 试分析第①段景物描写的特点。
    4. (4) 伍尔芙说:“让我们不要想当然地认为,在公认为重大的事情中比通常以为渺小的事情中含有更丰富充实的生活。”请谈谈本文与《一个消逝了的山村》对这句话的体现。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 3. (2023高三上·长沙月考)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二十七年,秦大夫有私与楚太子斗,楚太子杀之而亡归。 二十八年,秦乃与齐、韩、魏共攻楚,杀楚将唐眛。二十九年,秦复攻楚,大破楚,楚军死者二万。 怀王恐,乃使太子为质于齐以求平。三十年,秦昭王遗楚王书曰:“始寡人与王约为弟兄,盟于黄棘,太子为质,至欢也。太子陵杀寡人之重臣不谢而亡去寡人诚不胜怒使兵侵君王之边。今闻君王乃令太子质于齐以求平。寡人与楚接境壤界,故为婚姻,所从相亲久矣。 而今秦楚不欢,则无以令诸侯。寡人愿与君王会武关,面相约,结盟而去,寡人之愿也。敢以闻下执事。”楚怀王见秦王书,患之。 欲往,恐欺;无往,恐秦怒”。昭睢①曰:“王毋行,而发兵自守耳。 秦虎狼,不可信,有并诸侯之心。”怀王子子兰劝王衍,曰:“奈何绝秦之欢心!”于是往会秦昭王。 昭王诈令一将军伏兵武关,号为秦王。 楚王至,则闭武关,遂与西至咸阳,朝章台,如蕃臣,不与亢礼。楚怀王大怒,悔不用昭子言。 秦因留楚王,要以割巫、黔中之郡。 楚王欲盟,秦欲先得地。 楚王怒曰:“秦诈我而又强要我以地!”不复许秦。秦因留之。

    楚大臣患之,乃相与谋曰:“吾王在秦不得还,要以割地,而太子为质于齐,齐、秦合谋,则楚无国矣。”乃欲立怀王子在国者。 昭睢曰:“王与太子俱困于诸侯,而今又倍王命而立其庶子,不宜。”乃诈赴于齐,齐缗王谓其相曰:“不若留太子以求楚之淮北。”相曰:“不可,郢中立王,是吾抱空质而行不义于天下也。”或曰:“不然。 郢中立王,因与其新王曰‘予我下东国,吾为王杀太子,不然,将与三国共立之’,然则东国必可得矣。”齐王卒用其相计而归楚太子。 太子横至,立为王,是为顷襄王。 乃告于秦曰:“赖社稷神灵,国有王矣。”

    (节选自《史记·楚世家》)

    【注】①昭睢:楚国的将领。

    1. (1) 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加句读,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每涂对一处给1分,涂黑超过三处不给分。

      太子陵杀 A 寡人 B 之重 C 臣 D 不谢 E 而亡 F 去 G 寡人诚不胜 H 怒 I 使兵侵君王之边。

    2. (2) 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见,表被动,与《屈原列传》中“信而见疑,忠而被谤”中的“见”用法相同。 B . 亢礼,与“分庭抗礼”中的“抗礼”意义相同,古代宾主相见时站在庭院两边,相对行礼,表示平等相待。 C . 市,本义为集中交易的场所。 文中意为“做交易”,与《木兰诗》中“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的“市”意义相同。 D . 社稷,与孟子所说的“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中的社稷意义相同,社是土神,稷是谷神,社稷常用来代指国家。
    3. (3)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楚太子与一位秦国大夫争斗,杀死秦大夫后逃回楚国,秦发兵攻楚,楚怀王惊恐,就派太子到齐国做人质以求和解。 B . 秦昭王写信给楚怀王说明秦楚的关系,并希望和他相会。楚怀王看到信后,既想赴会,又想不去,内心犹豫不决。 C . 昭睢与子兰对楚怀王前去武关的态度截然不同,但楚怀王还是听取了子兰的劝说去会见秦昭王,结果被秦国扣留。 D . 昭睢不同意楚国大臣另立怀王庶子为王的议策,就派人到齐国迎回当人质的太子横,立太子横为君,封他为顷襄王。
    4. (4)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王毋行,而发兵自守耳。 秦虎狼,不可信,有并诸侯之心。

      ②王与太子俱困于诸侯,而今又倍王命而立其庶子,不宜。

    5. (5) 鲁迅盛赞《史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请结合本文简要分析。
  • 4. (2023高三上·长沙月考)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小题。

    西河·和王潜斋

    曹  幽

    今日事,何人弄得如此! 漫漫白骨蔽川原,恨何日已! 关河万里寂无烟,月明空照芦苇。

    谩哀痛,无及矣。 无情莫问江永。 西风落日惨新亭 , 几人堕泪! 战和何者是良筹,扶危但看天意。

    只今寂寞薮泽里,岂无人、高卧间里,试问安危谁寄?定相将③有诏催公起。 须信前书言犹未?

    【注】①王潜斋:南宋爱国词人,遭劾无奈隐居乡间。②新亭:东晋初过江人士齐聚新亭,周侯叹道:“风景不殊,举目有山河之异。”众人相视流泪。 后世称之为“新序对泣”。 ③相将:将要。

    1. (1) 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整首词,运用了直抒胸臆、借景抒情等多种抒情方式,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强烈情感。 B . 词作开头以极度愤激的语气高度概括了从北宋灭亡到作者写作此词之间的历史变故。 C . 新亭对泣与南宋姜夔《扬州慢》的黍离之悲,均借助典故表达了对时势的悲痛之情。 D . “战和何者是良筹,扶危但看天意”,意在劝诫统治者不要急于决定,应顺势而为。
    2. (2) 此词是对王潜斋词作《西河》(天下事)的和作。 请结合本词内容及相关信息,推测《西河》(天下事)表达的主体情感内容,并列明推测依据。
  • 5. (2023高三上·长沙月考)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 (1) 《蜀道难》中引用古蜀国两位先王的神话故事的诗句是“
    2. (2) 姜夔《扬州慢》中虚写昔日扬州十里长街繁华景况的诗句是“”,实写现在扬州的凄凉情形的诗句是“”。
    3. (3) 黄庭坚《登快阁》中的“”与王维《山居秋暝》中的“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意思相近。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 6. (2023高三上·长沙月考)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鸣沙山下、宕泉河边,跨越千年的莫高窟静静伫立。在敦煌研究院, ①  , 也有许多默默坚守的年轻人。他们隐居大漠,心如磐石;他们奉献出韶华,无愧于时代。

    这是奔赴的故事。常书鸿从法国巴黎而来,只为“探寻民族艺术的宝库”;樊锦诗从北京大学而来,她坚信“国家的需要就是我的志愿”;“敦煌学也应该中国人来做”,一封自荐信也让赵声良从北师大来到敦煌。

     ② 。 白水煮面就是待客的伙食,老鼠蹿上床头也是常事,直至20世纪80年代莫高窟才正式通上电。 回忆过去,人们惊诧于莫高窟人如何历经艰辛开辟创业路,可亲历者却说,没去想过苦不苦。

    这是奋进的故事。在洞窟坍塌损毁时,他们徒手清沙,修筑围墙;在民族文化自信心受挫时, ③  , 终于在敦煌学研究上扬眉吐气;在人们文化需求高涨时,他们脑洞大开,让敦煌文化在手机方寸屏幕上绽放新姿。

    如今,樊锦诗成为“莫高精神”的杰出代表之一。 正如央视给她的颁奖词中所写:“舍半生,给茫茫大漠。从未名湖到莫高窟,守住前辈的火,开辟明天的路。半个世纪的风沙,不是谁都经得起吹打。一腔爱,一洞画,一场文化苦旅,从青春到白发。心归处,是敦煌。”

    1. (1) 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 
    2. (2)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可以改写为:“待客的伙食就是白水煮面,常常会发生老鼠蹿上床头的事情,20世纪80年代这里正式通上了电。”从语义上看二者基本相同,为什么说原文表达效果更好?
    3. (3) 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运用了多种艺术手法,请任选其中一种手法做具体分析。 
  • 7. (2023高三上·长沙月考)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一项调查显示,76.5%的受访者感觉自己的语言越来越贫乏,主要表现在不会用复杂的修辞,不能表达内心准确的感受,以及基本不会创作诗句,更不用说引用诗句。是我们的语言贫乏了吗?并不尽然。 从存量上来说,词汇、句子、典故等语料的数量,可能并没有太大变化。从增量上来说,网络语言等的出现已使语言极大丰富。 与其说语言贫乏,不如说是表达上的一种偏爱。 网络时代,看似语言贫乏了,实际上,大量流行词、新句式、新修辞创造了网络语言,在简化语言的同时也为其注入了鲜活的生命力和时代感。

    语言的活力在于常用常新。在一个新词汇层出不穷的时代,准确说出所思所想,比不假思索套用流行词汇更有价值。很多时候,网络用语只能风靡一时,语言中真正拥有生命力的部分才会经受住时间的大浪淘沙。只要真面内心感受的差异化表达,就能使语言生机勃勃、经久不衰,造就语言的经典。

    1. (1)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 主要表现在不会用生动的修辞,不能表达内心准确的感受,以及基本不会引用诗句,更不用说创作诗句。 B . 主要表现在不会用生动的修辞,不能表达内心准确的感受,以及几乎不会创作诗句,更不用说引用诗句。 C . 主要表现在不会用复杂的修辞,不能准确表达内心的感受,以及几乎不会创作诗句,更不用说引用诗句。 D . 主要表现在不会用复杂的修辞,不能准确表达内心的感受,以及基本不会引用诗句,更不用说创作诗句。
    2. (2) 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使用的关联词“只要……就……”不合适,应该换为“只有……才……”。请说明原因。
四、写作(60分)
  • 8. (2023高三上·长沙月考)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若只如初见”,强调只有将自身主动置于对事物的未知状态,才会更好地激发探究事物的欲望、好奇心……从而更深入地认知世界。

    “知识就是力量”,强调只有致知,即获得了解或获取知识,才能积蓄认知外物的力量、经验……从而更好地改变世界。

    “未知”与“致知”,是我们探究外物时两种不同的认知前提。

    请结合以上材料写一篇文章。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