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历史 /中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山东省青岛市2023年中考历史真题试卷

更新时间:2023-11-10 浏览次数:112 类型:中考真卷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40小题,每小题1分,共40分)
  • 1. (2024·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模拟) 遗址是古人无声的语言,是与我们跨越时空的对话。周口店遗址是中国首批“世界文化遗产”之一。该遗址能够告诉我们( )
    A . 北京人使用天然火 B . 河姆渡人种植水稻 C . 半坡人会制作彩陶 D . 炎帝教民开垦耕种
  • 2. (2023七上·姑苏期中) 河南安阳市殷墟商王陵区及周边遗存入选“2022年中国考古十大新发现”。殷墟自发掘以来,出土了大量文物,其中有( )

    A . 司母戊鼎 B . 勾践剑 C . 铁农具 D . 五铢钱
  • 3. (2023七上·相城月考) 春秋时期,面对社会动荡不安、各种矛盾激化和冲突,孔子强调爱人,认为爱父母、爱兄长、爱君上是做人的基本准则。这反映出孔子的主张是( )
    A . “无为而治” B . “仁” C . “兼爱” D . “礼治”
  • 4. (2024九下·广州模拟) 汉武帝一方面加强对商业和商人的管理,实行彻底的币制改革,集中货币发行权,禁止地方铸钱,统一货币;另一方面将盐、铁经营权收归中央。这些措施起到的主要作用是( )
    A . 使汉初的经济逐渐得以恢复发展 B . 使地方上的豪强地主发展起来 C . 使整个社会的文化素养得以提高 D . 使朝廷对社会的经济控制加强
  • 5. (2023七上·江门期中) 下图是某同学制作的中国古代朝代更替表(部分)。空白处政权的建立者是( )

    A . 嬴政 B . 刘邦 C . 刘秀 D . 杨坚
  • 6. (2023·青岛)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随着民族交融和南北经济发展,中华民族以自强不息的伟大精神,创造出璀璨的科技文化。下列属于这一时期“科技”成就的是( )
    A . 《伤寒杂病论》 B . 《齐民要术》 C . 《本草纲目》 D . 《天工开物》
  • 7. (2024七下·沙坪坝期中) 我国古代有这样一项工程,它的完工使国家南北的交通更加便利。人们可以从余杭乘船北行直达涿郡,西行直达洛阳。这项工程是( )
    A . 秦国都江堰 B . 秦朝灵渠 C . 隋朝大运河 D . 明长城
  • 8. (2024七下·桥西期末) 宋室对统兵将帅的猜忌,始终不解。所信用者大都才调平庸,不足制敌。统兵大员,也多用文官,以没有战阵经历的文人主持军事,自然败事者居多。这反映出宋朝统治者采取的政策是( )
    A . 休养生息 B . 重文轻武 C . 闭关锁国 D . 文化专制
  • 9. (2023·青岛) 文物是鲜活的历史。下列元墓出土的杂剧陶俑反映了( )

    A . 都市文化生活 B . 商业发展规模 C . 海外贸易状况 D . 经济重心南移
  • 10. (2024七下·萍乡期末) 把握关键词,获取重要信息是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某同学通过引擎搜索某一关键词,得到的高频信息有“吐蕃”“宣政院”等。这一关键词最可能是( )
    A . 台湾 B . 西藏 C . 新疆 D . 辽东
  • 11. (2023·青岛) 下图是某老师在上课时列举的史实。这些史实共同反映了中国古代的( )                                 

    遣唐使来华

    玄奘西行

    鉴真东渡

    郑和下西洋

    A . 经济交流 B . 海上交通 C . 民族关系 D . 对外交往
  • 12. (2024七下·清江浦期末) 有一位年轻将领,临危受命,南下浙江抗倭,建立了一支由农民和矿工组成的军队,并创造了“鸳鸯阵”。他率军英勇作战,为东南沿海倭患的基本解除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这位将领是( )
    A . 岳飞 B . 文天祥 C . 戚继光 D . 郑成功
  • 13. (2024七下·乐陵期末) 表格归纳法有利于总结规律,得出结论。通过下表的归纳,能得出的结论是( )                                                                                                                                                

    朝代

    措施

    秦朝

    设中央政权机构,由丞相、太尉、御史大夫统领,最后的决断权由皇帝掌控。

    唐朝

    进一步完善三省六部制,三省彼此制约,皇帝掌握最高决策权。

    明朝

    废除丞相制度和中书省,六部直接向皇帝负责。

    清朝

    设立军机处,军政大事完全由皇帝裁决。

    A . 中央对地方的控制不断加强 B . 丞相权力不断加强 C . 中枢机构办事效率不断下降 D . 皇帝权力不断加强
  • 14. (2023·青岛) 清代前期,清政府采取了鼓励垦荒的政策,增加了大量耕地,大面积推广各种高产作物如玉米、甘薯、马铃薯等。这对人口数量的变化带来深刻的影响。以下四幅图能够基本反映康熙三十九年到乾隆五十九年(1700-1794年)人口数量变化情况的是( )
    A . B . C . D .
  • 15. (2024八上·普洱期中) 罗尔纲在《太平天国史纲》中写道:“正在这样的一个决定两个壁垒最终命运的关头,太平军方面乃有内讧的大事变发生。太平军自己来摧残自己的势力,使敌人有机会重新抬起头来向自己壁垒反攻,终归把自己扑灭了去。”材料中的“大事变”产生的主要影响是( )
    A . 使太平天国运动由盛转衰 B . 沉重打击了中外反动势力 C . 标志着太平天国运动失败 D . 动摇了清政府的统治基础
  • 16. (2023八上·武冈期中) 在这场激战中,北洋舰队被击沉或击毁军舰5艘,被击伤4艘,牺牲官兵600多人,其中包括邓世昌、林永升等优秀舰长。这场“激战”发生在( )
    A . 鸦片战争时期 B . 第二次鸦片战争时期 C . 甲午中日战争时期 D .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时期
  • 17. (2024九下·红桥模拟) 他既接受了儒学思想的教育,又在香港和上海对西方资本主义治理下的社会有了亲身感受。中外贯通的学识和思想构建了他的维新改良思想体系。他可能是( )
    A . 林则徐 B . 曾国藩 C . 李鸿章 D . 康有为
  • 18. (2023·青岛) 为拓展学生思维,某中学开展了“思维导图主题命名”活动。如下图最恰当的“主题”是( )

    A . 中国近代沦为殖民地的过程 B . 中国近代化的早期探索 C . 中国近代民族危机的加剧 D . 中国近代主动开放的过程
  • 19. (2024九下·南京模拟) 孙中山说:“欲救武汉而促革命之成功者,不在武汉之一著,而在各省之响应也。”引发“各省之响应”的事件是( )
    A . 广州起义 B . 同盟会成立 C . 武昌起义 D . 北伐战争
  • 20. (2024九下·菏泽模拟) 北洋军阀统治时期,宣教儒家伦理的旧思想、旧文学仍然在思想文化领域占据着重要的地位,阻碍了社会的进步。为改变这一状况,一部分先进知识分子发起了( )
    A . 洋务运动 B . 义和团运动 C . 辛亥革命 D . 新文化运动
  • 21. (2024九下·新吴模拟) 据亲历者杨晦回忆:“(这一事件发生前夜)各校代表和北大学生在北大的三院礼堂开大会,当时群情激昂,发言踊跃,有一位同学咬破了手指,血书‘还我青岛’四个字,表示决心。”“这一事件”是( )
    A . 戊戌变法 B . 二次革命 C . 护国战争 D . 五四运动
  • 22. (2024八上·天水期末) 在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后,中国共产党人在远离国民党反动派政治中心的偏僻地区,立住了脚,找到了自己赖以生存、发展、壮大的土壤。“立住了脚”是指( )
    A . 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 B . 井冈山会师 C . 创建中国工农红军 D . 进行战略转移
  • 23. (2024八上·禅城期末) 下图所示的中华民族抗日战争大事记(部分)中,①②③④处填写正确的是( )

    A . ①七七事变 B . ②九一八事变 C . ③平型关大捷 D . ④中共七大召开
  • 24. (2023·青岛) 此次战役,在中原野战军与华东野战军的不懈猛攻下,攻克了以徐州为中心的广大地区,使长江中下游以北的广大地区获得解放,加速了人民解放战争胜利的进程。该战役是( )
    A . 百团大战 B . 辽沈战役 C . 淮海战役 D . 平津战役
  • 25. (2024八下·红桥期末) 新中国的几代人,都把自己对一场战争的感受,把一个民族的尊严,浓缩进了《谁是最可爱的人》,浓缩进了《英雄儿女》和《上甘岭》。下列属于这场战争中涌现出的英雄是( )
    A . 杨靖宇 B . 左权 C . 邱少云 D . 雷锋
  • 26. (2024七下·招远期末) 1957年,我国的钢产量为535万吨,比1952年增长近3倍;原煤为1.31亿吨,比1952年增长98.6%;发电量为193亿度,比1952年增长164.4%;棉布为50.6亿尺,比1952年增长3296%。这些成就的取得主要得益于( )
    A . 第一个五年计划有序开展 B .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正式确立 C .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实施 D .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确立
  • 27. (2024八下·潮州期末) 2023年5月30日,长征二号F遥十六运载火箭顺利将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船送入太空预定轨道,这是我国在航天领域取得的又一重大成就。回望53年前,我国在该领域取得的重大成就是( )
    A . 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B . 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 C . 东方红一号的发射成功 D . 神舟一号的发射成功
  • 28. (2024八下·赤坎期中)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国迈出了对外开放的步伐,积极拥抱世界、学习世界、融入世界,希望与世界各国合作共赢,在与世界的联系互动中发展。中国迈出的第一步是( )
    A . 建立经济特区 B . 提出“一国两制”的构想 C . 香港回归祖国 D . 形成了全方位的外交布局
  • 29. (2024八下·长垣期末) 下表列举了中国近一年参与的部分国际会议。对于中国来说,这些会议及主题最能说明( )                                                                                                                                                

    会议

    主题

    第五届世界顶尖科学家论坛

    “科学向新,共创未来”

    世界互联网大会

    “共建网络世界,共创数字未来”

    世界青年科学家峰会

    “汇聚世界人才,共创美好未来”

    2023全球6G技术大会

    “6G融通世界,携手共创未来”

    A . 网络安全日益凸显 B . 科技交流合作加强 C . 人民生活水平提高 D . 科技成就硕果累累
  • 30. (2024九上·泸县月考) 有一文明古国创造的象形文字对后来腓尼基字母的影响很大,它制定的太阳历成为编制“儒略历”的蓝本。该“文明古国”是( )
    A . 古埃及 B . 古巴比伦 C . 古印度 D . 古罗马
  • 31. (2024九上·东莞期中) 希腊建筑以其独特的廊柱结构,成为兼具物质功能性和审美功能性的艺术代表之一。下列建筑属于古希腊遗留下来的是( )

    A . 金字塔 B . 帕特农神庙 C . 罗马大竞技场 D . 紫禁城
  • 32. (2024·楚雄模拟) 6世纪前期,为了实现重建昔日罗马大帝国的理想,他制定了全面的改革方案和对外征服战争的计划。他在位时完成的《罗马民法大全》为他的改革和整顿工作提供了统一的尺度,为理顺社会各种关系提供了理论依据。他是( )
    A . 亚历山大 B . 屋大维 C . 克洛维 D . 查士丁尼
  • 33. (2023九上·东明期末) 下图为某同学在进行单元复习时,整理的学习笔记。据此可知,这个单元的主题是( )                                 

    西欧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文艺复兴运动

    探寻新航路

    早期殖民掠夺

    A . 封建时代的亚洲 B . 走向近代 C . 资本主义制度的初步确立 D . 资本主义制度的扩展
  • 34. (2024·楚雄模拟) 历史漫画往往蕴含着丰富的历史信息。下图漫画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

    A . 英国“光荣革命” B . 美国独立战争 C . 俄国农奴制改革 D . 美国内战
  • 35. (2024九下·泉港模拟) 从1868到1892年,日本总共建成了5600多个公司,平均每年设立225个公司;总投资达到2.89亿日元,每个公司资本差不多1100万日元。这一结果的出现直接得益于( )
    A . 统一赋税 B . “殖产兴业” C . 废藩置县 D . “文明开化”
  • 36. (2024·长春模拟) 艺术可以沟通世界,文学能够连接心灵。法国人留给世界的文学作品有( )
    A . 《荷马史诗》 B . 《神曲》 C . 《哈姆雷特》 D . “人间喜剧”
  • 37. (2023·青岛) 1914年6月28日,奥匈帝国皇储斐迪南大公夫妇被塞尔维亚族青年普林西普枪杀。伦敦《每日新闻》报道:这一事件对欧洲来说像是一次雷鸣。这一事件引发了( )
    A . 拿破仑对外战争 B . 印度民族大起义 C . 第一次世界大战 D . 第二次世界大战
  • 38. (2023九上·东明期末) 二战后,美国用经济、政治两条绳索很快就将西欧圈进了自己的霸主战略。这条政治“绳索”是( )
    A . 雅尔塔会议 B . 波茨坦会议 C . 杜鲁门主义 D . 华约
  • 39. (2024九下·红桥模拟) 截至2023年5月,中国先后派出官兵5万余人次,赴全球20多个国家和地区参加维和行动。授权中国参与这些行动的国际组织是( )
    A . 联合国 B . 亚太经合组织 C . 世界贸易组织 D . 欧盟
  • 40. (2024九下·金台模拟) 20世纪90年代末,中国国际关系学界针对国际形势的发展变化,就国际格局做出了“一超多强”的判断。在变局中,美国“一超”的地位动摇了,新格局的形成处于动态局面。对“新格局的形成处于动态局面”理解最准确的是( )
    A . 世界多极化趋势加强 B . 新的国际格局已经形成 C . 经济全球化趋势加速 D . 国际经济新秩序己建立
二、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40分)
  • 41. (2023·青岛) 每个朝代都有自己的印记。这些印记形成了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诠释着中华文明的博大内涵。阅读下列材料,完成相关问题。

    【精神印记·文字相伴】

    材料一 这项秦代的改革,是汉代逐步发展的进一步简化字体的必不可少的基础,结果是楷体字从此一直成为通用文字,直到近几十年才让位于中华人民共和国现在使用的“简体字”。如果没有秦的改革,可以想象,几种地区性的不同文字可能会长期存在下去……在造成政治统一和文化统一的一切文化力量中,文字的一致性几乎肯定是最有影响的因素。

    ——摘编自[英]崔瑞德鲁惟一编《剑桥中国秦汉史》

    【政治印记·制度留痕】

    材料二 唐代针对此弊,改成自由竞选,所谓“怀牒自列”,即不需要地方长官察举,更不需要中央九品中正评定,把进仕之门扩大打开,经由各人各自到地方政府报名,参加中央之考试。这制度,大体说来,较以前是进步的。

    ——摘自钱穆著《中国历代政治得失》

    【物态印记·技术创新】

    材料三 宋代,制瓷业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峰,成为我国瓷器史上的黄金时代。宋代瓷窑众多,广泛分布于全国各地,不论是在经济发达地区,还是在相对落后的地区,都有规模不等的窑场。制瓷技术也不断进步和革新,工匠对烧装技术进行了变革,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还对炉温合理调控以及坯泥和釉彩巧妙配料,大大提高了瓷器的质量。

    ——摘编自游彪著《宋史》

    1. (1) 根据材料一回答,秦代采取了什么措施?该措施有哪些影响?
    2. (2) 根据材料二回答,唐代实行了什么制度?为什么说这一制度是“进步的”?
    3. (3) 根据材料三概括,宋代的制瓷业有哪些特点?
    4. (4) 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一谈,如何让中华文明焕发时代光芒?
  • 42. (2023·青岛) 人口的迁移见证了社会的变迁。阅读下列材料,完成相关问题。

    材料一 自元康元年(291年)开始的“八王之乱”愈演愈烈,至永康二年(301年)演变为诸王间的混战……中原大乱已不可避免。加上严重的自然灾害,使更多的人下决心南迁。由于移民中多有宗室贵族、官僚地主、文人学者,其社会地位、经济实力、文化水平高于常人的很多,所以在南方所起的作用远远大于他们所占的人口比例……今江苏镇江、常州一带成了江南乃至整个南方的经济文化发达地区。

    ——改编自葛剑雄著《中国移民史》

    材料二 来自欧洲和非洲的大规模迁移,把南北美洲从纯粹的蒙古种人的大陆改变成世界上种族成分最混杂的地区…16世纪20年代在秘鲁发现银矿和40年代在巴西建立甘蔗种植园以后,奴隶的数量激增。最新的研究表明,1500年至1867年间,有1200万到2000万奴隶被迫离开非洲。

    ——摘编自[美]斯塔夫里阿诺斯著《全球通史》

    材料三 中英美三国1950-2022年城镇化率统计表

    ——根据国家统计局和新华网数据整理

    材料四 为深入实施人才强市战略,助力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建设,青岛市于2022年5月发布实施新时代“人才强青”计划。明确规定:进一步降低人才落户条件,放宽学历人才、技术技能人才落户年龄限制,取消国内外专科以上高校在校生来青落户限制,进一步放宽技能人才来青落户缴纳社会保险时限要求……

    ——摘编自青岛政务网

    1. (1) 根据材料一,概括元康元年后人口南迁的原因及影响。
    2. (2) 根据材料二概括,“非洲的大规模迁移”产生了哪些影响?
    3. (3) 根据材料三回答,1990-2022年,哪一国家的城镇化率变化幅度最大?请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主要原因。
    4. (4) 新时代的人口迁移呈现出新的特点。根据材料四谈一谈,为什么要实施新时代“人才强青”计划?又是如何落实这一计划的?
  • 43. (2024·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模拟) 追寻历史脚步,开拓国际视野。某中学围绕“大国发展之路”选取相关资料,开展了项目式学习。请你一起探究并完成下列问题。

    探究一【初探英国工业发展】

    1760年至1830年,英国经济人均产值增长量的2/3以上都应归功于生产力的提高。生产活动的发生地点,由农舍和小作坊转移到了工厂,从而提高了对工作投入的掌握程度。伴随工业革命而来的经济和社会变化为政治变革提供了动力。自19世纪30年代以来,各类议会立法机关为纠正工业化带来的普遍问题,开展了一系列行动。英国工业革命在全世界其他地方均产生了反响。

    ——摘编自[美]弗兰克·萨克雷[美]约翰·芬德林主编《世界大历史》

    探究二【寻找法国历史记忆】

    攻占巴士底狱 凡尔赛宫

    探究三【重看苏联二战贡献】                            

    事件

    影响

    莫斯科保卫战

    粉碎了德军不可战胜的神话。

    A

    成为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点。

    库尔斯克战役

    使苏军掌握了战略主动权。

    柏林战役

    促使德国于1945年5月8日正式签署无条件投降书。

    1. (1) 请你根据探究一概括,英国工业革命带来哪些影响?
    2. (2) 假如要选择探究二中的一幅图片对法国历史进行解读,你会选择哪一幅?请结合所学历史知识说明理由。
    3. (3) 探究三中“A”处是哪一事件?请综合探究三的资料,归纳一个观点。
    4. (4) 通过本次项目式学习,你有哪些收获呢?
  • 44. (2023·青岛) 我们党领导的革命、建设、改革伟大实践,是一个接续奋斗的历史过程,是一项救国、兴国、强国,进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完整事业。阅读下列材料,完成相关问题。

    【挽民族危机,担救国使命】

    材料一 在这场民族解放战争中,中国共产党同日本侵略者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领导的人民抗日武装对敌作战12.5万次,消灭日军52.7万人,缴获各种枪支69.4万余支,各种炮1800余门。中国共产党作为中国抗日战争的中流砥柱,是民族解放战争获得完全胜利的首要条件。广大共产党员在战争中表现出的在一切艰难困苦面前无所畏惧的英雄主义精神,为人民利益贡献出一切的自我牺牲精神,有力地提高了全民族抗战的觉悟程度和组织程度,为民族精神的振奋和民族素质的提高注入了新的活力。

    ——摘编自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著《中国共产党历史》

    【促国家发展,履兴国责任】

    材料二

    来自人民群众的声音

    1952年的《姚湾乡颁发土地证的工作报告》记载:“十里铺农民领证时主动向毛主席像鞠躬,贫农方桂文说:‘大红契到手,土地到家,真翻了身’。”

    1956年1月30日,李墨林以农民代表的身份列席参加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二届第二次全体会议,并代表全国实现农业合作化的农民,向毛主席报喜,把印有金色双喜字的报喜信,双手奉献上去说:“我们代表全国五亿农民向您报喜。”

    1. (1) 材料一反映了中国共产党为抗日战争的胜利作出了哪些贡献?
    2. (2) 材料二中“来自人民群众的声音”反映了党和国家对农村先后采取了什么措施?
    3. (3)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栉风沐雨,肩负使命,不断追求强国梦。请你结合所学历史知识,以“走改革之路,建强国大业”为主题,写一篇不少于200字的历史小论文。

      要求:题目自拟,观点明确,重点突出,史论结合,条理清晰,富有文采。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