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历史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四川省成都市双流区名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历史第...

更新时间:2023-10-20 浏览次数:21 类型:月考试卷
一、选择题部分: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 1. (2023高二上·双流月考) 商王遇事都要占卜,占卜的方法是用火在牛胛骨或龟腹甲上烧烤,甲骨的背面便出现裂纹,叫“兆”,然后根据兆纹的形状来断定吉凶。这说明(   )
    A . 最高权力尚未高度集中 B . 神权和王权相结合 C . 由分封制等级体系决定 D . 宗教色彩较为浓厚
  • 2. (2023高二上·平乐月考) 北魏拓跋澄在回答孝文帝议迁都之事时,曰:“伊洛中区,均天下所据,陛下制御华夏,辑平九服,苍生闻此,应当大庆。”材料表明北魏迁都洛阳的根本目的是:( )
    A . 解决平城粮食供应困难 B . 减少阻力,继续推行封建化改革 C . 防止北方少数民族柔然的骚扰 D . 加强对中原地区的统治
  • 3. (2023高二上·双流月考) 汉武帝即位后,一方面通过亲自过问政务,以切断九卿及以下官吏与丞相的联系;另一方面以贤良文学上书言事,并在现任官吏中选拔出一批人作为自己的侍从和助手。这些做法 ( )
    A . 巩固了国家统一局面 B . 建立了中央集权体制 C . 加强了君主专制统治 D . 完善了官员选拔制度
  • 4. (2023高二上·双流月考) 有学者提出:明朝建立者朱元璋废除宰相制度。不过,他的继承者则将实际上的宰相权力,赋予了内阁大学士。然而,大学士们的地位最终还是取决于皇帝的个人选择,即便16世纪70 年代权重一时的大学士张居正也不例外。因此,他们也无法对皇权形成有效的监督。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 )
    A . “继承者”是指明太祖的儿子明神宗 B . 内阁是辅佐皇帝处理政务的秘书机构 C . 张居正一度获得代理皇帝批红的权力 D . 内阁一定程度上构成了对皇权的制约
  • 5. (2023高二上·双流月考) 1787年,华盛顿主持了费城制宪会议。他并没有参与讨论,但他的威望维持了会议的进行,并让代表团能专注于讨论。会后,他的威望又使得许多人认可这个会议的成果,从而支持了1787年宪法。这表明( )
    A . 制宪会议内部权力之争激烈 B . 华盛顿积极竞选美国总统 C . 当时美国社会盛行个人崇拜 D . 华盛顿影响美国宪政进程
  • 6. (2023高二上·双流月考) 雅典的公共决策建立在公共利益的基础上,全民参与机制让贵族与平民、富人与穷人直接面对面。其结果不是富人为自身利益进行统治,就是穷人为自身利益进行统治。由此可知,雅典民主( )
    A . 有助于缓解公民内部矛盾 B . 体现了对自由主义的追求 C . 难以避免国家权力的滥用 D . 有效消除了精英政治弊端
  • 7. (2024高三下·湖南模拟) 袁世凯在清帝退位后致电临时政府,“共和为最良国体,世界所公认,今由帝政一跃而跻及之,实诸公累年之心血,亦民国无穷之幸福。大清皇帝既明诏辞位,业经世凯署名,则宣布之日,为亲政之终局,即民国之始基。从此努力进行,务令达到圆满地位,永不使君主政体再行于中国”。袁世凯通电旨在(   )
    A . 淡化革命派在辛亥革命中的巨大历史功绩 B . 表明推翻君主专制和杜绝复辟帝制的决心 C . 认同共和制为世界潮流,最有利于中华民国发展 D . 提高自己在民国创立中的地位来获取政治资本
  • 8. (2023高二上·双流月考) 洪武十五年(1382年),罢谏官,设六科给事中,以监察六部。都察院名义上是最高监察机构,但管不了六科,六科“俱系近侍官员”,直接对皇帝负责。如果六科给事中与都察院的监察御史有不同意见,可以“上疏互驳,皆控御前”,由皇帝做裁决。这说明( )

    ①监察御史和六科给事中负责监察官吏
    ②明太祖掌握监察意见的最终处决权

    ③都察院和六科分割丞相的监察权力
    ④六科是都察院的余支机构和派出机构

    A . ①② B . ③④ C . ①③ D . ②④
  • 9. (2023高一上·盐田月考) 正式绘制于康熙年间的《皇舆全览图》是我国全国性实测地图的开端,这份地图不仅是当时亚洲最好的地图,也是全世界最好的一份地图。这反映了( )
    A . 边疆危机日趋严重 B . 近代地理学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C . 国家组织力量强大 D . 西学东渐推动欧洲测绘技术普及
  • 10. (2023高二上·双流月考) 1940年至1942年中共开展了一系列鼓舞群众的文化活动,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便是在陕甘宁边区开展的新文字运动。1940年,陕甘宁边区政府首先试办新文字冬学。经过40天的试验,1400名文盲中,有一半以上能用新文字写信、看报。这反映出( )
    A . 农村农民工作的艰巨性 B . 农民阶级的先天局限性 C . 宣传发动工作的必要性 D . 思想文化阵地的重要性
  • 11. (2024高二上·广州期中) 20世纪50年代初,毛泽东曾告诫全党:治国就是治吏。礼义廉耻,国之四维。四维不张,国将不国。如果……一个个都寡廉鲜耻,贪污无度,胡作非为,而国家还没有办法治理他们,那么天下一定大乱。毛泽东在当时说这话的目的在于(   ) 
    A . 惩治干部贪污腐败,恢复国民经济 B . 提高干部素质,推行政治体制改革 C . 加强干部思想道德建设,提高治国水平 D . 加强干部廉政建设,巩固新生政权
  • 12. (2023高二上·双流月考) 苏格拉底说:“世界上最快乐的事,莫过于为理想而奋斗。哲学家告诉我们,‘为善至乐’的乐,乃是从道德中产生出来的。为理想而奋斗的人,必能获得这种快乐,因为理想的本质就含有道德的价值。”这里他强调( )
    A . 道德是理想的核心价值 B . 快乐是理想的终极目标 C . 快乐与美德是相辅相成 D . 享乐是人生的奋斗目标
  • 13. (2024高一下·任丘期末) 1534 年,耶稣会在巴黎创建。会内纪律严格,一般会士必须绝对服从会长和教皇。会士可以不穿僧服,不住修道院,加强同世俗间的交往,兴办学校、医院,结交各国宫廷显贵,甚至担任官职。据此可知耶稣会(   )
    A . 意在冲击天主教的精神统治 B . 体现出宗教改革的部分成果 C . 不利于促进文化交流和整合 D . 是早期资产阶级反封建组织
  • 14. (2023高二上·通化月考) 1793年,联邦法院正式审理南卡罗来纳州人奇泽姆起诉佐治亚州一案,要求该州偿还其债务。但之后各州联合起来修改宪法,明确规定:“合众国司法权不得扩展至以下案例:他州公民或外国公民根据法律针对一州发起的诉讼。”上述材料表明当时美国( )
    A . 法律能满足新生国家需求 B . 人民的主权得到了保障 C . 各州在政治地位上不平等 D . 民主进程的艰巨和曲折
  • 15. (2023高二上·双流月考) 时代精神是指每一个时代特有的普遍精神实质。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前,中国面临着物质困乏、百废待兴的困难局面,这样的时代形成了具有特定内涵的时代精神。下列各项中,符合这一时代内涵的精神是( )
    A . 挽救危机、求亡图存 B . 艰苦奋斗、发奋图强 C . 富强民主、文明和谐 D . 引领时代、开拓进取
二、非选择题部分:四个大题,共55分。
  • 16. (2023高二上·双流月考)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永乐时期,内阁不过是一个侍左右、备顾问的秘书性机构而已,自仁宣之后,由于得到皇帝的信任与青睐,内阁权力日益增长,逐渐有了票拟权和参与评议朝政的权力。嘉隆万历时期,内阁的发展达到顶峰,内阁得以以部院之职兼任大学士,品秩日渐加尊,班列也位于六部尚书之上。明初宰相制度废除后,分相权于六部,六部实际上成了最高一级行政机关,而嘉靖之后,内阁渐夺六部之权,至万历时,内阁首辅已俨然历代之“宰相”。

    ——摘编自武萍《明代的内阁制度》

    材料二:从1688年“光荣革命”一直到1832年第一次议会改革,英国国王依然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决定内阁的去留,内阁时而听命于议会,时而听命于国王,因此,在18世纪前期,英国虽然形成了内阁,却没有确立内阁制。直到1832年以后,伴随着工业革命的完成,新兴工业资产阶级成长为统治阶级中最强大最富有的阶级,相反,土地贵族的力量迅速衰落。统治阶级各部分经济实力的演变终究要体现于国家政治权力的分配上。新兴工业资产阶级及其代表在政府和议会中一步一步扩充势力,王权迅速没落,议会主权迅速确立。因此……在十九世纪中期,英国内阁制的各项原则逐渐确立,并最终形成了责任内阁制。

    ——摘编自韦荣建《论英国内阁制度形成与发展》

    1. (1) 根据材料一指出明代内阁的变化,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变化的原因。
    2. (2) 根据材料二概括英国责任内阁制确立的背景,并结合材料一、二和所学知识说明明代内阁与英国内阁的主要不同点。
  • 17. (2023高二上·双流月考)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到战国初年,原有的宗法统治秩序已经瓦解,社会结构处于大变动之中,各国都面临着政治、经济制度的重建。……随着铁器的使用和平耕的推广,……土地私有逐步得到认可……新兴地主阶级的经济实力越来越强,他们要求政治权利,主张废除奴隶主贵族的特权。秦孝公即位后,下求贤令:“能出奇计强秦者,吾……与之分土”。

    材料二:从19世纪下半叶起,发展资本主义已经成为一种世界性的潮流。甲午战后,西方列强掀起了一场瓜分中国的狂潮。……19世纪末,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得到了初步发展。中国资产阶级作为新的政治力量开始登上政治舞台,成为资产阶级维新变法运动的阶级基础。

    ——以上材料据(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整理

    材料三:与戊戌变法相比,长达十年以上清末新政,无论就这一改革所导致的社会动员的广度和深度而言,还是新政各项政策在社会和地方各层面产生的消极和积极的后果而言,它都提供了更为丰富的信息。新政运动在教育、军事、财政、法制、路矿、实业、地方自治和立宪政治各方面的广泛展开,引起了从革命派、激进立宪派、温和派到保守派和儒家的原教旨派相当激烈的反应和政策思想冲突。从当朝权贵到地方督抚,从留学生到破落的塾师,从农民、士绅、商人到洋场买办,纷纷在海内外各种报刊上发表不同的言论,彼此针锋相对。各种不同的利益集团和社会阶层,也都积极调动各自拥有的社会资源来影响决策。

    ——摘编自萧功秦《清末新政与中国现代化研究》

    1. (1) 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商鞅变法与戊戌变法历史背景的相同点。
    2. (2) 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清末新政与戊戌变法的不同之处,并简要评述清末新政的历史功过。
  • 18. (2023高二上·双流月考)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发展,大体可分为三个历史阶段,即世官制、察举制和科举制。在世官制占统治地位的历史阶段,官职任定被限定于贵族范围内。察举制度创立之后,选官一般经现任官吏察访,然后向政府举荐予以任用。科举制则是通过考试选官,择优录用。

    ——摘编自黄留珠《中国古代选官制度述略》

    材料二:

    以1994年《国家公务员录用暂行规定》正式颁布为标志,我国公务员考试录用制度正式建立。该规定实施20年以来,一大批优秀人才陆续进入国家机关工作,为国家公务员队伍建设注入了源源不断的新鲜血液。

    ——摘编自韩达亮《当代中国公务员考试录用制度浅析》

    1. (1)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选官制度变化的趋势,并简析这些变化的积极作用。
    2. (2)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我国实施公务员考试录用制度的意义。
  • 19. (2023高二上·双流月考)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不断探索

    材料:下图分别是1954—1958年、1959—1963年、2001—2005年的国内生产总值(GDP)总量增长率变化示意图。

      

    图甲                                           图乙                                     图丙

    ——数据来源于国家统计局

    根据材料并结合有关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探索的史实,对示意图的变化加以说明。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