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历史 /中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湖南省长沙麓山国际实验学校2023年中考历史二模试卷

更新时间:2024-03-21 浏览次数:26 类型:中考模拟
一、选择题(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只有一项符合题意,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 1. (2023·长沙二模) 下图文物可以佐证商鞅变法的一项具体措施。这一措施是( )

    商鞅方升

    A . 确立县制 B . 废除井田制 C . 统一度量衡 D . 奖励军功
  • 2. (2024七下·黄石期末) 《东京梦华录》中如此描绘东京城:“夜市直至三更尽,才五更又复开张。如耍闹去处,通晓不绝。” 材料反映了北宋( )
    A . 经商的时间不再受限制 B . 江南地区经济繁荣 C . 东京人口增加 D . 手工业非常繁荣
  • 3. (2023·长沙二模) 19世纪末的一场运动在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提出了由传统走向现代的系统方案,借“君权”推行政治 体制改革的同时,推动思想文化领域的同步变革,这场运动是( )
    A . 洋务运动 B . 戊戌变法 C . 辛亥革命 D . 新文化运动
  • 4. (2024·潮南模拟) 小刘同学代表学习小组在复习课上做汇报展示,下表是组内成员准备的相关材料。据此判断,他汇报的主题是( )                                                                                            

    书籍

    《天朝的崩溃:鸦片战争再研究》

    地图

    《甲午中日战争形势示意图》

    条约

    《辛丑条约》

    A . 国家道路的探索 B . 北洋水师的兴衰 C . 民族危机的加剧 D . 民主思想的传播
  • 5. (2024九下·东莞模拟)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在不同时期有着不同的名称,七七事变后,中国工农红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南方八省的游击队改编为国民革命军新编第四军,人民军队名称的变化反映出(   )
    A . 社会性质的变化 B . 中共地位的变化 C . 社会矛盾的变化 D . 领导阶级的变化
  • 6. (2024九上·永年开学考) 2022年2月25日,国务委员兼外长王毅阐述中方对乌克兰问题的基本立场:中方坚定主张尊重和保障各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这一立场是一贯的,也是明确的,在乌克兰问题上同样适用。中国政府的“这一立场”源于( )
    A .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B . 中美上海《联合公报》 C . 亚非万隆会议主张 D . 十一届三中全会公报
  • 7. (2023·长沙二模) 下表为世界直代文明的概况:由此可知:世界古代文盟( )                                                                                                                                                                                   

    发源地

    文字

    建筑

    北非尼罗河流域

    象形文字

    胡夫金字塔

    南亚印度河、恒河流域

    印度文字

    那烂陀寺

    东亚黄河、长江流域

    甲骨文

    长城

    吹洲巴尔干半岛南部、爱琴海地区

    腓尼基宇母

    帕特农神庙

    A . 濒临大河、农耕为主 B . 宗教主导、相互交融 C . 文字多样、交流频繁 D . 丰富多彩、多元发展
  • 8. (2023·长沙二模) 在一定程度上,封君封臣制是政治、经济、法律制度的替代品,这一制度使得社会连成一个整体,从上到下形成了所谓责任的‘链条"。材料中的“链条”是指( )
    A . 域市自治 B . 大学兴起 C . 封赐土地 D . 金钱赎买
  • 9. (2024九下·衡南期中) 20世纪初,日本大街上随处可见留着短发、穿西装的男子;家长有义务送学龄儿童接受教育,不服从者将受罚。这一现象得益于日本明治维新(    )
    A . 提倡“文明开化” B . 实行废藩置县 C . 推行地税改革 D . 建立新式军队
  • 10. (2023·长沙二模) 1993年11月1日,《马斯特里赫特条约》正式生效,新组织正式成立,这标志着欧洲从经济实体向经济政治实体过渡,同时发展共同外交及安全政策,并加强司法及内政事务上的合作。“新组织”是指( )
    A . 欧洲共同体 B . 欧洲联盟 C . 联合国 D . 世界贸易组织
  • 11. (2023·长沙二模) 古时的湖南因交通不便而成为朝廷贬谪和流放不同政见的贵族和大臣的地方,许多文人政客集聚湖南,客观上推动了湖湘文化的产生和发展。其中开启湖湘文化忧国忧民、不懈探索精神源头的是 ( )
    A . 屈原    贾谊 B . 屈原    柳宗元 C . 贾谊    刘禹锡 D . 胡安国    胡宏
  • 12. (2023·长沙二模) 九年级同学在参观某故居时,解说员介绍:“他是革命元老,他被称为‘党和人民的骆驼"”。材料中的“他”是( )
    A . 雷锋 B . 刘少奇 C . 欧阳海 D . 任弼时
二、材料题(本大题共4道小题,13题10分,14题14分,15题14分,16题14分,共52分
  • 13. (2023·长沙二模)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美国学者彭慕兰在其著作《大分流》中提出,1750年前,东西方处在基本的发展水平上,西方并没有任何明显的和独有的内生优势,两地间的“大分流”大约发生于18世纪中期以后。无独有偶,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其代表著《全球通史》中写到“在1750年,中西方的差距并不大;到了1850年,双方的差距不啻天壤之别。这不仅是中西方的差距,也是东西方的差距。”

     ——摘编自彭慕兰《大分流》、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请回答

    上述材料中,两位学者都认为中西方之间的发展进程存在一个分水岭。阅读上述材料,请在以下两个观点中任选一个,结合相关史实进行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行文流畅。)

    观点1:1750—— 1850年,中国逐渐落后的时代

    观点2:1750— 1850年,西方迅速发展的时代

  • 14. (2023·长沙二模) 千百年来,追求和维护国家统一,始终是紫绕在无数中国人心中根深蒂固的情结,是中华文化最重要的价值取向。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文化整合”是文化变为整体的或完全的过程,秦汉帝国正是春秋战国以来中国文化不断整合的结果。追求国家统一,整合多元文化,在春秋战因时期还只是哲人的思想和社会趋势,这种思想与社会趋势到秦汉方变成制度性实现。

     ——冯天瑜、杨华、任放《中国文化史》 

    材料二:历代的统一政权,尤其是清朝的统一,无疑对现代中国和中华民族的形成作出了重要贡献 ……清朝能够最终确立统一中国的政权,完成这一巨大的历史性工程,与它成功地实行了适合不同地区、不同民族的地方行政制度是分不开的。

     ——摘编自葛剑雄《统一与分裂》 

    材料三:20世纪80年代初,大陆的统一观已经有了创新性的发展,不完全要求绝对的“政治上的服从”和制度上的一致,首创了一个国家中允许存在不同社会制度的理论。

     ——摘编自《国家统一是中华民族历史形成的国家观》

    请回答:

    1. (1) 根据材料一指出,春秋战国时期存在怎样的社会趋势?秦汉时期是如何将这一趋势“制度性实现"的? 
    2. (2) 阅读材料二概括清朝边疆治理的原则。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清朝政府采取哪一措施加强了对东南边疆的管辖? 
    3. (3) 材料三所说的“理论”是指什么?结合所学指出这一理论成功实践的事例。综上所述,你认为促进和维护国家统一的因素有哪些?,
  • 15. (2023·长沙二模) 东西方的思想智慧共同促进了人类文明的进步。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来自各诸侯国活跃了一百余年的儒家王者师、道家传人、法家骨干、阴阳家领袖,他们互相对立、互相争鸣、互相吸收、互相促进,共同培养了特殊的理想人格风采、留下了示范后世的良言淑行.

    ——摘编自王立《百家争鸣与大一统》

    材料二:马克思主义不是教条,而是行动的指南。

    请回答:

    1. (1) 根据材料一指出各思想流派之间的关系。请结合秦汉时期的历史,举一例体现“道家传人"主张的政策。
    2. (2)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标志。哪位历史人物带领无产阶级将社会主义“由理想变成了现实?”在恢复和建设国民经济时,他在农业领域创造性的推行了哪一措施? 
    3. (3) “马克思主义不是教条”,在指导中国的新民主主义革命中,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国情相结合,形成了什么理论?根据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谈谈先进思想在人类文明发展进程中的作用。
  • 16. (2023·长沙二模) 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长期实践探索的成果,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真正意义上的中国现代化建设开始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但其源头却可以追溯到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时期的“近代化”(早期现代化)。以资本主义方式实现工业化、民主化,是中国近代化的核心内涵。但由于旧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帝国主义和封建势力的干扰,这两个目标都未能实现。

    ——摘编自马敏《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的历史演进及前瞻》 

    材料二:1987年6月12日,《经济日报》头版刊登了读者来信中说:“我无论如何不能理解:过去微利、亏损,甚至连工资都发不出的企业反而是社会主义,现在有了利润的企业反而是资本主义,真是怪事!"

    材料三:1978—2018年中国经济数据表:                                                                                                                                                            

     

     

    年份(年)

    经济指标

    国内生产 总值/亿元

    人均国内生 产总值/元

    工业增加 值/亿元

    农林牧渔业增 加值/亿元

    进出口总额

    /亿元

    1978

    3678.7

    385

    1621.4

    1072.5

    355.04

    1988

    15180.4

    1378

    5814.0

    3865.2

    3821.79

    1998

    85195.5

    6860

    34133.9

    14816.4

    26849.68

    2008

    319244.6

    24100

    131724.0

    33428.1

    179921.47

    2018

    919281.1

    66006

    301089.3

    67558.7

    305008.13

    《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2》

    请回答:

    1. (1) 根据材料一,指出“早期现代化”的两个目标都未能实现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新中国的工业化起步于哪一事件?该事件在交通运输方面有哪些重大成就?
    2. (2) 材料二中“微利、亏损,甚至连工资都发不出”的现象与哪一经济体制有关?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二中“姓资还是姓社”争论在哪一事件之后逐渐平息?
    3. (3) 根据材料三分析,1978年以来中国经济发展的状况如何?并分析这一经济状况出现的主要原因。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