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语文 /中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广东省深圳市2022-2023学年中考语文第三次模拟考试试卷

更新时间:2023-11-10 浏览次数:44 类型:中考模拟
一、基础
  • 1. (2023·深圳模拟) 这是小安同学在“我的游历分享会”上发表关于“旅行的意义”的感言,请根据要求完成下题。

    人为什么要旅行?毕淑敏说:“你必得一个人和日月星辰①rè chén ____对话,和江河湖海晤谈,和每一棵树握手,和每一株草A簇拥。你才会顿悟宇宙之大,生命之微,死亡之近”生命的奇妙在于充满了各种未知。能适应旅行中的变化,就能接受生活中的B跌宕起伏。旅行就是一次又一次到一个陌生又新奇的地方,在这些未知里,心胸交得②tǎn dàng rú dǐ____,内心C豁然开朗 , 面对生活也少了D怨怅在随遇而安的旅途中,唤醒了我们对生命的尊重和对一切的热爱。

    1. (1) 根据拼音,将正确的汉字填写在相应位置

       ②

    2. (2) 结合语境,选出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 )
      A . 簇拥 B . 跌宕起伏 C . 豁然开朗 D . 怨怅
    3. (3) 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改正后写在横线上。
  • 2. (2023·深圳模拟) 为纪念鲁迅诞辰140周年,学校在暑假开展研学活动——“跟着课本游鲁迅故居”,到绍兴鲁迅故居参观学习,请根据要求完成下题。
    1. (1) 本次研学只有观看活动,让人意犹未尽,请你为研学活动再设计两个体验式活动,联系课本和名著中的内容,完成下面活动安排表格。                                                                                                                                    

      跟着课本游鲁迅故居

      参观活动主题

      体验活动

      课本或名著相关出处

      越音婉转——水乡社戏,非遗魅力

      在鲁镇演艺中心分组扮演鲁迅作品中的人物角色

      书声朗朗——②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2. (2) 在鲁迅纪念馆里,一进入序厅就看到两幅浮雕,下图为其中一幅作品,命名为“呐喊”,老师邀请你为低年级的同学讲解一下该图所表达的含义。(可选择鲁迅一个作品结合讲解)

      【提示链接】《孔乙己》《故乡》《藤野先生》

    3. (3) 鲁迅故居景区的周边产品火爆,各种摊位上摆出了跟鲁迅作品内容相关的物品,请你结合所学,将摊位标签补充完整。                                                                                                                                                           

      零食摊

      书籍摊

      笔记本店

      《山海经》

      讲义册

      孔乙己

      阿长

      藤野先生

    4. (4) 研学归来,学校在公众号上发布了此次活动的新闻稿,请你根据新闻“倒金字塔”结构给这段话重新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此次研学达到了让学生实现“在游中有所学”,感受鲁迅“民族魂”的目的

      ②2022年7月深宝中学的初一学生前往绍兴开展丰富多彩的研学旅行

      ③在鲁迅纪念馆里,瞻仰先生的革命精神和气节风骨

      ④学生们兴致盎然的游览鲁迅故居、三味书屋,参观鲁迅纪念馆

      ⑤在鲁迅故居里,品味鲁迅笔下的风土人情

      A . ②①④③⑤ B . ②①④⑤③ C . ②④⑤③① D . ②④③⑤①
    5. (5) 学校开展“跟着诗人云游历名城”的赛诗活动,在横线上填写旅途所见美景。                                                                                                                                                                                                                                                                                                                                                                                      

      诗人

      城市

      所见景色

      出处

      李白

      荆门

      月下飞天镜,①

      《渡荆门送别》

      曹操

      昌黎

      动静结合写出了大海的壮观景象:

      《观沧海》

      杜牧

      南京

      ,夜泊秦淮近酒家

      《泊秦淮》

      杜甫

      泰安

      泰山神奇秀丽,巍峨高大

      《望岳》

      崔颢

      武汉

      晴川历历汉阳树,⑤

      《黄鹤楼》

      常建

      常熟

      ,禅房花木深

      《题破山寺后禅院》

      王湾

      镇江

      潮平两岸阔,⑦

      《次北固山下》

      欧阳修

      滁州

      野芳发而幽香,⑧

      《醉翁亭记》

二、阅读
  • 3. (2023·深圳模拟) 阅读下面选文, 完成下题

    【甲】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乙】

    初自马岭入龙山①,小径崎岖,有倦意。又数里,入龙口谷,山色回合,林木苍翠,遶观②俯览,遂忘簪菙辔③之劳。翊日饭于林虑亭午抵桃林村乃山麓也。泉声夹道,怪石奇花,不可胜数。山回转,平地数寻,曰槐林。坐石弄泉,不觉日将晡④,憩环翠亭,四顾气象潇洒,恍然疑在物外,留连徐步。薄暮,至明教院,夜宿于连云阁。

    (节选自柳开《游天平山记》)

    [注释]①龙山:与下文“林虑”均为山名。②遶(rào)观:环视。③菙辔:马鞭子、马笼头。④晡(bū):申时,午后三时至五时。

    【丙】

    使至塞上(王维)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1. (1)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字意思不相同的一项是( )
      A . 其境过清/中有足乐者 B . 气象潇洒/野有麦场 C . 神寒骨/属引 D . 留连步/清风
    2. (2) 请将下列句子翻译成为现代汉语。

      ①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

      ②恍然疑在物外,留连徐步。

    3. (3) 下列对两个文段中加点词语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甲文作者柳宗元,字子厚,世称“柳河东”,是“唐宋散文八大家”之一。 B . “坐石弄泉”中的“弄”表现了作者的闲适愉悦之情。 C . 乙文“翊日/饭于林虑亭/午抵桃林村/乃山麓也”这句话的断句是正确的。 D . 范仲淹的“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是化用了丙诗的颈联,都给人苍茫、辽阔的感觉。
    4. (4) 游记一般采用“移步换景”和“定点观察”的写法。小语和小文就甲乙丙三篇游记的写法展开了讨论,请结合甲乙两文,将两人对话补充完整。

      我认为①文段以“移步换景”为主,因为②

      我认为③文段以“定点观察”为主,因为④

    5. (5) 古代诗文表达的情感往往是复杂的,我们可以借助一些方法来解读作者情感的变化,请你结合【甲】【乙】【丙】内容,根据要求回答问题。                                                                                                                                                                            

      材料

      选择方法

      结合内容分析作者的情感变化

      【甲】

      前文“心乐之”、下文“悄怆幽邃”可见作者心情由乐转忧。

      【乙】

      ②⑤

      【丙】

      “征蓬”“归雁”“孤烟直”“落日圆”可见作者心情变化是

      ①结合作者的生活背景 , 窥测情感;

      直接表达情感的关键词句

      ③借助典故探寻诗词的情感

      ④根据意象掌握情感

      ⑤从人物行为分析其情感

  • 4. (2023·深圳模拟) 学校为了普及“ChatGPT”,在校园里展出展板,请你参与并完成下题。

    展板一

    ChatGPT是什么?从原理上来讲,ChatGPT其实不是新事物,它背后的基础,是母公司OpenAI在几年前发布的自然语言模型GPT。Chat是聊天的意思,GPT,就是可以聊天的GPT。GPT是Generative Pre-trained ransformer的简写,即生成式预训练转换器。简单来说,它的原理是:先给它提供一个庞大的语料库(互联网搜索),让模型通过上千亿个参数对这些文本进行打散、标记、学习,构建起一个复杂的预测模型。然后再依据这个预测模型,判断一个单词在这个情境下应该接哪一个单词。然后连词成段,连段成文。这种预测的模式,跟我们大脑的学习和加工模式是非常相似的,这是它能够更像人的一个重要原因。

    展板二

    ChatGPT能做什么?ChatGPT的应用场景包括:用来开发聊天机器人,也可以编写和调试计算机程序,还可以进行文学、媒体相关领域的创作,包括创作音乐、电视剧、童话故事、诗歌和歌词等。在某些测试情境下,ChatGPT在教育、考试、回答测试问题方面的表现甚至优于普通人类测试者。2023年2月4日《耶路撒冷邮报》报道,以色列总统伊萨克•赫尔佐格发表了一篇部分由AI撰写的演讲,震惊所有人,成为第一位公开使用ChatGPT的世界领导人。

    华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副教授刘知远认为,ChatGPT所使用的人工智能预训练模型技术,能将人们从机械劳动中解放出来、去做更多有价值的工作。

    展板三

    ChatGPT有什么法律风险?①据中国邮电报报道,ChatGPT的强大功能隐含不少法律风险。北京盈科律师事务所谢连杰接受采访时表示,ChatGPT对信息、数据来源无法进行事实核查,可能存在个人数据与商业秘密泄露和提供虚假信息两大隐患。②ChatGPT依托海量数据库信息存在,其中包括大量的互联网用户自行输入的信息,因此当用户输入个人数据或商业秘密等信息时,ChatGPT可能将其纳入自身的语料库而产生泄露的风险。虽然ChatGPT承诺删除所有个人身份信息,但未说明删除方式,在其不能对信息与数据来源进行事实核查的情况下,仍然有泄露风险。他表示,人工智能生成的信息并不总是准确的。如果预训练语料不够丰富或者质量不高,生成的文本就会缺乏专业性,所以ChatGPT常常出现“一本正经地胡说八道”的情况,比如某位著名的飞行员和他聊“波音737飞行员如何防止重着陆”,这个软件真的像模像样地给出了四条建议,但有两条是有问题的;也可能有不法分子恶意“训练”人工智能,使其提供诈骗信息、钓鱼网站等内容,损害公民人身和财产安全。

    展板四

    人工智能目前缺乏人类的想象力、创造力、同理心,无法取代人类的感性化,人工智能的“智能”更多是一种理性能力,而人类的智能还包括价值判断、意志情感、审美情趣等非理性内容。

    1. (1) 结合以上材料,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 . ChatGPT的能力有赖于语料库,只能回答有材料可循的问题。 B . ChatGPT人工智能生成的信息并不总是准确的,因为预训练语料不够丰富或质量不高。 C . ChatGPT在教育、考试、回答测试问题方面的表现甚至优于普通人类测试者。 D . 用户输入个人数据或商业秘密时会被纳入自身语料库。
    2. (2) 关于ChatGPT未来是否会带来就业荒的问题,班里的同学展开了辩论,请你结合材料,为正方立一个分论点并补充一个论据。

      【知识链接】就业荒:就业困难,社会能提供的或与求职者匹配的岗位少。

    3. (3) 为提高同学们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学校增加了竞猜展板,猜猜看:下面两首诗歌哪首是AI写的?请你结合材料说明理由。                                        

      A咏梅

      一枝斜出小窗中,不与群芳较浅浓。

      莫道春风无急绪,也随流水到江东。

      B咏梅

      雪里孤芳不自持,暗香疏影月明时。

      东风一夜吹春去,唯有寒梅独占枝。

    4. (4) 留言板上,有同学留下疑问“AI那么厉害,那我们还能做些什么呢?好焦虑啊!”请你结合材料内容回复这位同学,给他建议。
  • 5. (2023·深圳模拟) 阅读文学作品,完成下题

    惊叹,由“吁”到“芋”

    冯杰

    在我们北中原殷墟出土的甲骨文里,你就是把全部的龟片翻个底朝天,也找不到这个小小的“芋”字,文字比它本身走来得要更晚一些。

    我开始把它的来历想象成一出乡村传奇:

    最早,是在很远的一天,我们北中原的先民在田野或荒无人烟之地苦旅,忽然,看到了那种未曾见过的大叶子,于是,发出惊叹——“!”

    再于是,这种植物就开始叫“芋”了。这就是它的来历。

    当然,还得给汉字戴上一笠遮雨的草帽。中国汉字有个规律,凡带草字头的,都是绿颜色的汉字,能发芽的汉字,能种下的汉字。

    这是我赋予这种植物诞生记的小引子,自然是禁不起推敲的。我只不过想用文字把它打扮一下,好让芋穿着一面面大绿叶子出场而已。

    芋因充满乡土情结而可入画。我是首先看到齐白石画的芋叶,其后,才看到真芋的。在一方小小的邮票上,那芋的肥大枝叶几乎延伸到方寸之外了。滴下的露水,正在深浅分明的墨叶上流淌。一边,还有两只歌唱秋风颂的蟋蟀。

    我爱吃芋头。初春,母亲常常会在集市上买些小芋头。大的煮热,让我们蘸着小碟子里的白糖吃。小的也不丢,留下来。我看到一小筐里放着一堆小芋头,一个个顶着绿芽。原来母亲要种。

    芋头开始在院子里发芽,抽枝时还要随着培土。等到长大时,芋的风姿有点像陆地上生长的荷叶,大叶子在晚风中缓缓摇曳。有串门的人也“——”:

    “你们怎么种了一院子藕啊?”

    中国的芋头可能要数广西荔浦芋头最大最好。据说过去都是“贡品”。母亲生前,我们全家坐在一起,看过那个关于刘墉的喜剧,荔浦芋头作为角色在里面出场过。那时,曾有黄昏里开心的笑声。

    有一年,我随一个旅行团到过荔浦,专门在一个小火炉前买过一个,双手捧着,边上车边吃,干,面,掉粒,惹得一车人看我的贪相。别人告诉我,桂林那边也有卖的。

    等到从桂林回中原,临上车时,想给母亲买个带回去,却怎么也见不到芋头那毛乎乎的影子了。

    后来冬天,在北中原的小镇菜市场上,见到了这种荔浦芋头,是从南方运来的,我毫不犹豫地买了两个,让母亲尝尝。

    母亲嫌太贵。

    “不贵,芋头都是坐火车来的,那么远。”

    母亲还用刀片削下几块,说:说留下来种种试试吧。她以为还会像过去在集市上买的小芋头呢,一个个都听她的话。

    来年,荔浦芋头沉默,都没有发芽。

    (选自《泥花散帖》有删减)

    ①“吁”是感叹词,相当于“哇”,朗读声音可以由低到高再到低,是一种惊叹的语气。

    1. (1) 小语读完这篇文章,作了一处批注,请你学着小语的批注①,给第9段的“吁”写个批注。

      针对文章内容和写法,你和小语展开了讨论。

    2. (2) 小语:带草头的字会发芽生长这一说法很新鲜,让我联想到《爱莲说》中“青树翠蔓”的“蔓”字,我好像看到了碧绿的藤蔓不断牵延垂挂、在风中摇曳的样子。

      你:我也想起《陋室铭》中的“”字,它让我仿佛看到(2)

    3. (3) 小语:第10段“你们怎么种了一院子藕啊?”为什么要另起一段呢?
    4. (4) 小语:我曾经读到一首古诗《秋日漫兴》,我觉得里面的“萃”跟文中第7段齐白石先生画中的“芋”一样有活力;画家和诗人是如何表达这种活力的呢?

      秋日漫兴

      【清】沈瑾学

      小小一村三十家,家家结个竹篱笆。

      田角绿擎芋头叶 , 豆棚黄上丝瓜花。

      老牛虽瘦不偷力,浊酒譬无聊免赊。

      最是网船相识熟,寻常买得贱鱼虾。

      (选自《新编清诗三百首》)

    5. (5) 小语:荔浦芋头是从南方运过来的,作者应该知道北方的土壤种不出荔浦芋头,那作者为什么当下不直接告诉母亲呢?

      (提示:结合全文内容回答)

  • 6. (2023·深圳模拟) 比较阅读是一种整本书阅读的方式,可以让我们从浅阅读走向深阅读。班级针对《红星照耀中国》开展比较阅读的活动,探究红色精神。
    1. (1) 比较文学体裁——诗歌中的“长征”和纪实作品中的长征。以下两个作品都是有关长征的,你认为他们在表现手法和效果上有什么不同?请根据提示进行批注。                                                                                                               

      七律•长征(毛泽东)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批注:诗歌用夸张的手法,将长征历程写得轻松豪迈,展现红军的乐观主义革命精神。

      《红星照耀中国》

      片段一:强渡大渡河

      报名的人中最后选了三十个人。他们身上背了毛瑟枪和手榴弹,马上就爬到沸腾的河流上去了,紧紧地抓住了铁索一步一抓地前进。敌军的狙击手向着在河流上空摇晃地向他们慢慢爬行前进的红军射击。第一个战士中了弹,掉到了下面的急流中,接着又有第二个、第三个。

      片段二:①

      已是六月了。这些衣衫单薄、气血不旺的南方战士不习惯于高原气候,冻死不少。更难的是爬荒凉的炮铜岗,他们可以说是自己铺出一条路出来的,一路砍伐长竹,在齐胸深的泥淖上铺出一条曲折的路来。

      批注:

      一、三、五、八、九军团九个月以前在江西开始长征时有大约 九万武装,现在太忙的镰刀锤子旗下只剩下四万五千人。

      探究结果:诗歌侧重于展现美好的希望,而纪实文学则③

    2. (2) 小组的同学分别找到了以下两组材料,完成两个任务

      ①处的人物是谁?请根据材料写出三条探究结果:红军能够永葆活力的原因。

                                                                                                                                                                    

      探究学习单


      周恩来

      第一组

      身份

      一个大官僚家庭的儿子,祖父曾任清朝大官,父亲是个杰出的教书先生,母亲不同凡俗,他本人似乎注定要做个读书人的,因为他从很小的时候起就表现出有突出的文学天赋。

      自己的家庭原是富农,后来他六岁那年死了母亲,他的父亲续弦后,后母憎嫌他,送他到一所老式私塾去念书,在那里常常挨老师打。……老师在本地法院告他,他的后母把他赶了出来。

      第二组

      革命经历

      他在南方进行了多年的艰苦斗争,用步枪、机枪、铁锹对付轰炸机、坦克、装甲车。在那里,没有海港,甚至没有盐吃,不得不用人的铁的意志来代替;后来他又身罹重病,但他克服各种困难,九死一生,终于长征到了西北的红色新根据地。

      国民党军队把方圆三百里内的所有房子都烧掉了,抢去了所有粮食,然后对我们进行封锁。我们没有布,就用树皮做短衫,把裤腿剪下来做鞋子。头发长了没法剃,没有住的地方,没有灯,没有盐。我们病的病,饿的饿。农民们也好不了多少,他们剩下的也不多,我们不愿碰他们的一点点东西。

      探究

      结果

      红军能够永葆活力的原因:

三、写作(45分)
  • 7. (2023·深圳模拟) 旅行,某种意义上说,就是出去看看,不管是遥远的城市还是近郊的园林、博物馆,你都得去看看,才能知道这个世界到底有多辽阔。旅途中,你遇见的美好也许是旖旎的风景,也许是美好的人,也许是独特的风俗人情。不停地遇见,不停地思考,这些都让你收获感动,开拓视野,甚至重塑自我。

    请以“行走,收获”为题,写一篇作文,或记叙抒情,或议论表达,或联想想象。

    要求:

    ①不少于600字

    ②文中不出现含有考生个人信息的人名、校名、地名。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