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语文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四川省宜宾市重点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语文1...

更新时间:2023-12-21 浏览次数:18 类型:月考试卷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 1. (2023高一上·宜宾月考) 论述类文本阅读

    中国小说叙事模式的转变基于两种移位的合力:第一,西洋小说输入,中国小说受其影响而产生变化;第二,中国文学结构中小说由边缘向中心移动,在移动过程中吸取整个中国文学的养分因而发生变化。后一个移位是前一个移位引起的,但这并不减弱其重要性。没有这后一个移位,20世纪中国小说不可能在短短几十年时间内获得自己独立的品格,并取得突出成就。

    在论述西方小说的启迪时,我有意把中国小说叙事模式的转变简化为西洋小说对中国小说的影响过程,在“挑战——应战”的模式中理解中国小说形式的嬗变,以便详细勾勒晚清作家和“五四”作家共同完成的转变的运动轨迹。而在论述传统的创造性转化时,我着重强调这两代作家主要不是接受中国古代小说,而是接受以诗文为正宗的整个传统文学的影响;在引笑话、轶闻、答问、游记、日记、书信等形式入小说以及借鉴“史传”传统与“诗骚”传统的过程中,有意无意中部分转变了中国小说的叙事模式。我把西方小说的启迪与传统文学的转化作为论述重点,但并不否认文化背景的变迁为中国小说叙事模式的转变提供了必要的历史条件。把纯形式的小说叙事学研究与注重文化背景的小说社会学研究结合起来,沟通文学的“内部研究”与“外部研究”,而又不流于生拉硬扯牵强附会,无疑是十分必要的:但并非易事。

    从表面看,晚清作家与“五四”作家的区别,表现在“五四”作家比晚清作家更多借鉴西洋小说技巧。如此说来,中国小说叙事模式演变的过程也就成了中国作家逐步掌握西洋小说技巧的过程。这未免把复杂的文学运动简单化了。晚清作家的根本缺陷是受社会思潮影响而无力突破“中体西用”的格局,幻想接受新技巧而保留旧道德。从林纾、吴趼人一直到辛亥革命后的鸳蝴作家,都以为可以借用西方小说的叙事技巧而撇开其思想内容。殊不知抛开对个人内心生活的关注而学第一人称叙事,抛开现代人思维的跳跃与作家主体意识的强化而学叙述时间的变形,一切都成了变换“布局”之类的小把戏。与晚清作家比,“五四”作家转变思维方式,周作人谈“直译”、说“模仿”,鲁迅、沈雁冰学思想同时学技法。“五四”作家借助“拿来主义”冲破“中体西用”的限制,把西方小说的“内容”和“形式”作为一个有机整体来接受。新技巧只有在适合表现新人的新意识时,才可能真正被感知和利用。当然,晚清作家与“五四”作家相比,距离不在具体的表现技巧,而在支配这些技巧的价值观念。作家对世界与自我认识有突破与革新,小说叙事模式的转变才可能真正实现。“五四”作家突出小说中的非情节因素,借用容易产生强烈感情色彩的第一人称叙事,以及根据人物内心感受重新剪辑情节时间,这一切当然都是为了突出作家的主观感受和艺术个性。而所有这些,跟“五四”时代个性主义思潮之强调尊重个性、尊重自我无疑是一脉相承的。

    单从社会思潮角度,当然也可以部分解释这两代作家的艺术革新的成败利弊,但很难真正体现“小说革新”的特点。因而我选择小说的书面化倾向作为影响于小说叙事模式转变的文化因素来重点论述。中国小说主潮实际是由宋元话本发展起来的章回小说。白话利于叙事、描写乃至抒情,可章回小说脱不掉说书人外衣,作家就只能拟想自己是在对着听众讲故事。即使只是拟想的,那么作家就只好讲故事,而且只能以说书人口吻连贯讲述以情节为中心的故事。自觉把写作对象定为“读者”而不是“听众”,这是晚清才开始的。报纸、杂志的出版,使小说可以“朝脱稿而夕印行”,甚至下章还没动笔,上章已印成铅字与读者见面。书籍的大量印行,使作家不再谋求藏之名山传之后世,而是直接迅速地跟读者对话。由拟想中讲故事到明确地写小说,这一转变使作家得以认真考虑“写——读”这一传播方式可以容纳的各种技巧。说书人口吻不再是必不可少的了:连贯叙述也不再是别无选择的选择了;同样,小说也不一定非以情节为结构中心不可了。中国小说这一传播方式的转变一从口头化到书面化,无疑为中国小说叙事模式的转变提供了必要的文化背景。

    (摘编自陈平原《中国小说叙事模式的转变>导言》)

    1. (1) 下列对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 小说由中国文学结构的边缘向中心移动,这一移位促使中国小说在短时间内获得独立品格,并取得突出成就。 B . 作者勾勒两代作家共同完成中国小说叙事模式转变的运动轨迹,以简化西洋小说对中国小说的影响过程。 C . 关注个人内心生活、现代人思维、作家主体意识与小说叙事技巧的紧密关联,是学习西方小说叙事模式的前提。 D . 晚清作家和“五四”作家在小说艺术革新中受到社会思潮的影响,这展现出文学运动既有简单化也具有复杂性的特点。
    2. (2)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作者阐述了西方小说的启迪和传统文学的转化,二者是同一转变过程的不同方面。 B . 小说的表现技巧不能脱离思想内容而孤立存在,对此晚清作家有清醒而准确的认知。 C . 晚清报纸、杂志出版周期的缩短和书籍的大量印行,深刻影响小说叙事模式的演变。 D . 写作对象定位发生转变,中国小说呈现出书面化倾向,突破了传统叙事模式的限制。
    3.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各项中不属于中国小说对“传统的创造性转化”的一项是( )
      A . 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多次使用笑话、轶闻来叙述主人公九死一生的遭遇。 B . 刘鹗《老残游记》引游记入小说,以旅行者游历踪迹贯穿情节发展始终,进行叙事。 C . 鲁迅《祝福》根据叙述者“我”的感受重新剪辑情节时间,叙写祥林嫂的悲剧故事。 D . 鲁迅《狂人日记》以日记体形式展示狂人错乱的心理状态,揭露礼教“吃人”本质。
    4. (4) 与晚清作家相比,“五四”作家为什么能在学习西方小说叙事技巧上取得突破?

      请根据文章进行概括。

    5. (5) 作者从哪些方面展开对中国小说叙事模式转变的研究?请根据文章,谈谈你对这个问题的看法。
  • 2. (2023高一上·宜宾期中) 文学类阅读-单文本

    除夕的夜

    阿成

    漫天的大雪下了整整一天,整座城市变成了雪国。我总觉得夜里的雪下得静悄悄的,俨然背景音乐,令人有一点迷茫和感伤。

    老伴重病已住了半年多的医院。医生说,看能熬过这个年吧,要是能,或者有可能再延长一段时间。我暗自落泪,内心依然巴望奇迹发生。

    除夕,我请求回家过年,医生摇了摇头。回不了家,那就在病房里守岁吧。我想,无论如何也要过一个像点样的年啊。我知道老伴吃不下东西了,但哪怕是摆摆样子,让她看一看也好啊。于是,我上街寻找饭店,去买几个老伴爱吃的菜。

    大雪甫落之后,东北的除夕夜更加寒气袭人。我踏着雪向前走着,内心很凄凉。现在,这条十里长街上只有我一个人的脚印。

    边走边寻找着。街道两旁大商家、小商店、饭店,等等,都关门了。在如此清静的大街上,孤寂、凄凉和失落始终伴我一同寻找。但是,想到今年的除夕或许就是老伴的最后一个年了,我心里就不觉得冷了,我无论如何也要把这十里长街寻遍。记得小时候,为了逃避父亲的打,离家出走,在下雪的夜里我躺在天棚上,看着从瓦隙中飘落下来的雪花,那种孤凄与今夜的感受是何其相似啊。现在自己有家了,就会深深地爱上这个家。

    这条路可真长呵,加上是难走的厚厚雪路。最后,路过一个胡同口,我看到几个流浪汉正在用小铁桶涮“火锅”,个个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他们对我说,兄弟,过来喝酒呀,咱们一块儿过年吧!

    我说,谢谢,不了,我还有事。

    大过年的有什么事啊?你看这么多吃的呢,都是区政府白给我们的,我们就喜欢在大街上造(吃),这才来脾气呢。说着,他们举起了啤酒瓶,兄弟,过年好!过来喝一杯吧!

    我说,过年好!你们尽兴吧,我真的是有事。对了,附近有还开门的饭馆吗?我想弄几个菜给住院的老伴儿。

    他们答道,往前走到头有一家小饭馆开门,我们的佐料就是她给的呢。

    我离开时,那几个流浪汉在喊,祝你老伴儿早日康复!

    我听了,眼泪就流下来了。自老伴儿患病后,我第一次听到陌生人祝福我老伴早日康复。老伴儿得了重病之后,我没有通知单位的任何人。我始终认为,一个人的困难永远是自己的,要自己去面对。

    雪愈下愈大。果然,在街的尽头我看到了那家小饭馆,我又禁不住热泪盈眶了。

    年轻的老板娘见我进来,便站了起来。我问,我想买几个菜带走可以吗?给医院的病人。

    饭馆的老板娘说,当然可以,你先选菜吧。然后她说,我给厨师打个电话。

    我点了几样老伴儿平时爱吃的菜。哦,只是不知道这家饭馆能不能做,这大过年的。老板娘说,没问题。

    厨师很快就回来了,他冲我点了点头。是啊,若是这时候对方的表情里稍微有一丝的不满,都会伤害到客人——这个除夕夜里脆弱的人哟。

    我问,今天的和平时还是一个价钱吗?老板娘说,大过年的,不能乘人之危,平时卖什么价还是什么价,还要做得更好、更精细些才对呀。

    菜做好了,品相不错,我决计打车回医院。上车后,司机说,过年好!去哪儿?我说,第一医院。司机说,家里有人住院?我说,老伴儿。

    司机长叹了一声,这年哪,有人欢喜有人愁哇。刚才我拉了一位老大娘。我问,大娘咋才回家过年哪?老太太一听就流泪了。我就跟她说,大娘,大过年的,咱得高高兴兴的,对吧?临走时,那个老太太非要给我一百块钱。我说,我怎么能要您钱呢?您留着吧。老太太说,就当是我给你的压岁钱了。我一听,眼泪哗哗的。最后,我还是悄悄把钱塞到老太太的包里了,看她进了进站口才走……人人都有犯难的事呀。老哥,你看我,媳妇在家等着我呢,可我为了家人还在路上奔波哩!

    回到医院,病床上的老伴儿很高兴。看着一桌子的菜,她说,大年三十儿还有饭店开门?

    我说,这是托你的福,说明你的病很快就要好了,好事就从今天开始啦。

    老伴儿听了也蛮高兴的,她竟然慢慢地坐了起来。零点的钟声响了,我们老两口儿举起酒杯祝福彼此。老伴儿闪动着泪花说,难为你了。我说,别这么说,我愿意,高兴着哪。

    老伴儿说,好好活着。

    我说,什么?

    老伴儿说,你一定要好好活着。

    (选自2019年第1期《长城》,有改动)

    1. (1) 下列对文章思想内容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文章交代“我”老伴的病情严重,既是“我”在除夕夜外出买菜的原由,也暗示了“我”在特定环境下的伤感心情。 B . 文中插叙“我”小时候逃避父亲的打而离家之事,意在用那时的感受来突出“我”现在的孤独无依以及对家的眷恋。 C . 文章两次写“我”流泪,第一次突出了“我”受到陌生人祝福时的感动,第二次表达了“我”找到小饭馆时的感喟。 D . 出租车司机的感叹,意蕴丰富,既有对生活艰辛的感慨,又有对“我”的劝慰,从而揭示出人们对人生无常的哀痛。
    2. (2) 下列对文章艺术特点的理解与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本文采用第一人称,但叙述时却将其它人物推到前台,让读者来认识其言容笑貌,而“我”隐身其后,不再参与其中,处于次要地位。 B . 文章开头点出“迷茫和感伤”,它是“我”心情的写照,又让读者产生疑问,从而自然引出对老伴病情的叙述。 C . “街上商家、饭馆等都关门了”一句蕴含了“我”的失落、凄凉与孤寂之情,又与最后找到小饭馆形成了对比。 D . 文章构思巧妙,以“我”买菜为线索,将所写人物及事件一一展现,使得文章既层次分明,又脉络清晰,浑然一体。
    3. (3) 文中对雪夜的环境描写有什么作用?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4. (4) 从本文人物的身上可看到浓浓的人性之美,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 3. (2023高一上·宜宾月考) 文言文阅读

    子刘子,名禹锡,字梦得。其先汉景帝贾夫人子胜,封中山王,谥曰靖,子孙因封为中山人也。初,禹锡既冠,举进士,一幸而中试。间岁,又以文登吏部取士科 , 授太子校书。官司间旷,得以请告奉凊。是时少年,名浮于实,士林荣之。及丁先尚书忧,迫礼不死,因成痼疾。既免丧,相国扬州节度使杜公领徐泗,素相知,遂请为掌书记。

    捧檄入告,太夫人曰:“吾不乐江淮间,汝宜之于始。”因白丞相以请,曰:“诺。”居数月而罢徐泗,而河路犹艰难,遂改为扬州掌书记。涉二年而道无虞,前约乃行,调补京兆渭南主簿。明年冬,擢为监察御史。

    时上素被疾,至是尤剧。诏下内禅,自为太上皇,后曰顺宗。东宫即皇帝位是时太上久寝疾宰臣及用事者都不得召对宫掖事秘而建桓立顺功归贵臣。於是叔文首贬渝州,后命终死。宰相贬崖州。予出为连州,途至荆南,又贬朗州司马。居九年,诏征,复授连州。自连历夔、和二郡,又除主客郎中,分司东都。明年追入,充集贤殿学士。转苏州刺史,赐金紫。移汝州兼御史中丞。又迁同州,充本州防御长春宫使。后被足疾,改太子宾客,分司东都。又改秘书监分司。一年,加检校礼部尚书兼太子宾客。行年七十有一,身病之日,自为铭曰:不夭不贱,天之祺兮。重屯累厄,数之奇兮。天与所长,不使施兮。人或加讪,心无疵兮。寝于北牖,尽所期兮。葬近大墓,如生时兮。魂无不之,庸讵知兮。

    (摘自《子刘子自传》,有删改)

    1. (1)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 东宫/即皇帝位/是时太上久寝疾/宰臣及用事者/都不得召对/宫掖事秘/而建桓立顺/功归贵臣/ B . 东宫即皇帝位/是时太上久寝疾/宰臣及用事者都不得召对/宫掖事秘/而建桓立顺/功归贵臣/ C . 东宫/即皇帝位是时太上久寝疾/宰臣及用事者都不得召对/宫掖事秘/而建桓立顺/功归贵臣/ D . 东宫即皇帝位/是时太上久寝疾/宰臣及用事者/都不得召对/宫掖事秘/而建桓立顺/功归贵臣/
    2. (2) 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士科,即进士,在古代通过最后一级中央政府朝廷考试者,称为进士。 B . 捧檄,出自东汉人毛义的典故,常用来比喻一个人的孝心。 C . 谋之于始的“谋”指谋划、商谋,与《鸿门宴》中“竖子不足与谋”的“谋”相同。 D . 谥,谥号。是人死之后,后人给予评价的文字,长短字数不定。
    3. (3)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刘禹锡应考进士,一次得中。又因文才经吏部取士科考试合格,被授予太子校书的官职。 B . 由于河路难走,刘禹锡改做扬州掌书记。道路畅通,调补为渭南县主簿。 C . 刘禹锡守丧期满后,由于和宰相、扬州节度使杜佑相熟,就经请求后去出任掌书记。 D . 因为新帝的猜疑心理,王叔文诏命赐死,韦执谊被贬到崖州,刘禹锡被贬为连州刺史。
    4. (4)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是时少年,名浮于实,士林荣之。

      ②不夭不贱,天之祺兮。重屯累厄,数之奇兮。

    5. (5) 后人评价刘禹锡一生坎坷,请结合文本,概述他的坎坷所在。
  • 4. (2023高一上·宜宾月考) 古代诗歌阅读

    项羽

    陆游

    八尺将军千里骓,拔山扛鼎不妨奇。

    范增力尽无施处,路到乌江君自知。

    1. (1) 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第一句用“八尺”和“千里”分别来形容项羽和乌骓马的特点,突出了项羽的威猛形象。 B . 第二句虽然语气平淡,是具体的叙事,但写出了项羽力大无敌的英雄形象。 C . 第三句写出了范增已经没有能力再为项羽出谋划策,最终导致项羽乌江自刎。 D . 诗歌运用对比手法,把项羽的英雄形象与他的乌江自刎形成对比,强化了诗人的情感。
    2. (2) 这首诗抒发了诗人哪些思想情感?请简要分析。
    1. (1) 荀子《劝学》中,“” 两句,前句总结木材接受规范后的特点,后句从同一角度延伸到其他材料。
    2. (2) 韩愈的《师说》中,作者用一个对偶句一针见血地指出了有些“士大夫之族”不愿意相互学习的借口是:“  。”
    3. (3) 在《赤壁赋》中,苏轼用“”两句概括了曹操的军队在攻破荆州后顺流而下的军容之盛。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 6. (2023高一上·宜宾月考) 语言文字运用Ⅰ

    生态文明建设是关乎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本大计,用制度为生态文明建设   ①   逐渐成为共识。生态文明制度体系逐步完善,制度优势正转化为日益应对风险挑战的治理效能,夯实了保障绿水青山、保护生态安全。

    生态之变,是发展方式的转变,更是思想观念的一场深刻变革。实践证明,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不是矛盾对立的,而是有机统一、   ②   的。今天,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   ③    , 生态文明建设也已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各方面和全过程,成为人民群众共同参与、共同建设、共同享有的事业。优良环境就是民生,绿水青山就是美丽,蓝天白云就是幸福。新征程上,要增强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定力,   ④   、久久为功,更加自觉地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

    1. (1) 依次在文中横线上填入的恰当词语
    2. (2) 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写出修改后的正确句子,要求语言表达准确流畅。可少量增删词语,不得改变原意。
    3. (3)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使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请简要分析其表达效果。
  • 7. (2023高一上·宜宾月考) 语言文字运用Ⅱ

    阅读,不仅是市民文化生活的必需,也与城市竞争力息息相关。近年来,各地“抢人大战”渐趋白热化。站在人才个体角度来换位思考,选择扎根一座城市,必须考虑多种因素。一般来说,越是高层次人才,① 。一方面,这与个人生活习惯有关,闲暇时看看书,能愉悦身心,增加新知:另一方面,②  , 2020年7月的一项报告将阅读指标单列出来,指出阅读数量与城市的创新能力呈“正相关”。进而言之,阅读是涵养创新能力的土壤 , 关系到一个城市的知识升级以及产业转型。一座城市爱不爱阅读,在制造业为主的阶段,差别或许不太明显,但到了科技创新驱动阶段,差距就会迅速拉大。

    1. (1) 下列各项中,和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使用的修辞手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B . 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C . 舟遥遥以轻飏,风飘飘而吹衣 D . 主人下马客在船,举酒欲饮无管弦
    2. (2) 在上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
四、写作(60分)
  • 8. (2023高一上·宜宾月考)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吴亦凡、郑爽、王力宏……这些所谓的偶像明星、网络红人因失德违法人设纷纷崩塌;而像助推中国飞天梦不断扬帆远航的神舟十三号航天员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在冬奥会上用拼搏挑战极限、用孤勇诉说热爱的的谷爱凌、苏翊鸣等人的形象却始终挺拔。人总是需要一些仰望的对象,尤其是青少年,将谁视为偶像,一定是在其身上看到了某种闪光的品格。习主席倡导青少年要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青少年想要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就应保持“人间清醒”,选择充满正能量的偶像,以充满正能量的偶像激发自己更多正向力量,促使自己不断进步。

    上述材料具有启示意义,请结合你对自身发展的思考写一篇发言稿,以“树立正确偶像观,争做时代新青年”为主题,在班会上进行分享。

    要求:结合材料,选好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